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镛慕侠传-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点也不显眼!”韩金镛答道,“实际上,若不是我用这三条计策相试,若不是我今天在那行刑的现场亲耳所听,我还不能确定这是您老定下的计策!深挖陷阱擒虎豹,定下妙计破强敌,提督爷,您好计策啊!”

    “我本以为我的计策能瞒天过海,骗过所有人,没想到让你小子看穿了,你且说来听听,在你看来,本官的这好计策,究竟有哪些?”马玉昆问道。

    “第一,主动示弱,把好枪好炮拿来当行刑之器,仪仗、主战武器,用的依旧是那些已经落伍、过时的旧兵器,这是您的诓敌之策!第二,声东击西,明明已经收到了风声,即将调任直隶提督,却依旧以浙江提督的身份行事,便于查访敌情,访查强弱,这是您的辨敌之策!第三,粮草先行,位于城南的行辕内,没有多少人马,却在火器库内,暗藏了大量的先进的火器,想必是您分期分批运抵此处,却为了备战而用,这是您的破敌之策!”韩金镛掰着手指头,说道,“却不知,我分析的对或不对?依我看,韬晦已久,您这宝剑,是准备出鞘了!”

    “罢了!罢了!”马玉昆含笑颔首,点头称是,他瞅了瞅聂士成,说道,“你小子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不错,我是最近接到的风声,有可能新年接任直隶提督!”

    “那您呢?您掌管直隶附近的新军?”韩金镛向聂士成问道。

    “我掌管的武毅军改编为武卫军后,便兼任武卫前军总统,对我而言,统兵备战原本就比走官场仕途更有吸引力,我深以为然!”聂士成答道。

    “那就罢了!”韩金镛说道,“既然我们义和拳的身份您二位已经知晓,而您二位的认命,我们也都知晓了,那便商量商量,怎么协同吧!”

    听了韩金镛的话,马玉昆静默无言,聂士成却瞪大了眼睛,面露惊诧神色。

    “协同个什么劲!”聂士成只说道,“咱得把话说明白,你我都是明白人,我们是官,你们是匪,对你们而言,‘官匪’相安无事,已经是我们给你的天大的恩典,你们还想要什么?”

    “关起门来说,您我都是中国人,都是一家人,那一家人便不说两家话!”韩金镛面露诚挚之色,只向聂士成、马玉昆问道,“您二位且扪心自问,朝廷最近调兵如此频繁,却又为何?中外之间,不日必有一战,这一战,恐怕我们面对的将不止一路敌人。现在,你们必须要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是么?”

    韩金镛面带恳切,这一番话说的,更是令马玉昆、聂士成叹为观止。

    “此子不杀,日后必成大患!”聂士成心有戚戚然。

第265章 重礼相馈() 
事情朝着皆大欢喜的方向发展。当然,刨除那三个早些领刑的死囚犯。但至少,他们少受了“千刀万剐”的凌迟之苦,以更痛苦更短的方式离开人世。

    马玉昆看着面前的韩金镛、曹福地,脸上带出了笑容。这和聂士成心底对韩金镛和曹福地的厌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了,聂提督,还得谢谢您……”曹福地知道聂士成即将从直隶提督卸任,特地戳他肺管子似的说道。

    “你不必客气,我饶你们一命,原本也不是看在你们的面子上!”聂士成冷笑热哈哈,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这戏是做给马玉昆看的,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心中多少平复一些,他说道,“毕竟,我和马大人同朝为官,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既然他不想让你们领刑而死,我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毕竟,往后,我驻扎在天津卫,而他是直隶提督,总辖直隶军务,天津卫地面儿上的事儿,还少不了麻烦他!”

    聂士成一边说,一边朝马玉昆作揖行礼。

    “哪里哪里哪里……”马玉昆连忙谦让客气,说道,“实不相瞒,您聂大人的能耐,天下也是知晓的。我最怕欠人人情,最怕与庸碌之辈为伍。而您不是庸碌之辈,能和您攀上交情,也是咱的福分。这回,多亏了您给我面子,才能保全这几个小子的性命!”

    “姑且不论义和拳是不是匪,姑且不说你们是不是在作乱,但兴风作浪总是有的!”聂士成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便与朝廷站在了截然不同的对立面上,为何现在又来主动投靠我们呢?你们就不怕,身份败露,被我们追责?就不怕我们剿了你们?”

    “每逢文王讲《礼》《易》,但遇桀纣动刀兵!既然您之前用金蝉脱壳的方法把我们救了,便断然不会现在在秘密的杀了我们,对么?更何况,我们能提供给您的,也确实有价值!”韩金镛满面的正气,说道,“还是让我们商量商量协同的事情吧!”

    “你们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帮助?”听了韩金镛的话,聂士成面露不屑的神色,微微一笑,说道,“要知道,朝廷穷尽所能,给了我们时下最先进的枪炮、弹药,给了全军最高的军饷,让我和马大人操练出这一队新军,却与过去传统的骑兵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小伙子,你说我们还需要什么?兵马?粮草?枪械?我们应有尽有!”

    “我能给你们民意!俗话说,最厉害的武器不是最能杀人,而是能在须臾之间,号召起尽可能多的人参加战斗。即便是赤手空拳,也能凭借一片赤诚之心置身不顾。”韩金镛想都没想,直言答道,“自道光二十年以来至今,中外屡经战事,清廷却一胜,一败而再败,使沃野布饿殍、鸡犬不相闻,百废待兴、哀鸿遍野。这其中,我们的火器不如人家,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却在于历经盛世后,朝廷由盛转衰,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失了民意。没有这个最大的支持,纵然军队拿了最先进的武器,也难于获胜!”

    韩金镛这话,直截了当、直击要害、直抵痛处,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令聂士成无言以对、无法反驳。

    “民意不在朝廷,难道在你们义和拳那边么?”马玉昆听了韩金镛的话,却收起了原本的笑颜,他面色微带冷峻,问道。

    “也不尽然,民意不在朝廷,却并不是不愿意扶清。相反,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韩金镛知道,现下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事关他能否达成他之前许给曹福田、李存义、林黑儿的宏天大愿,于是,深思熟虑,出口成章,继续说道,“说民意在义和拳,却也不尽然。毕竟,义和拳只不过是个松散的组织,其中还有太多的怪诞、荒谬之处。那为何,如今却有如此多的民意在此呢?盖因为朝廷习惯了强势,有自己的打算,打算以自己的力量抗敌。而庶民有力使不出,又想帮上忙,只得寻找愿意接纳他们的组织,允许他们抗争的队伍,义和拳适时出现,实际上给了庶民一个情感宣泄的窗口,而民意,便在此期间凝聚了!”

    “唔……”听了这话,马玉昆面部表情似有缓和,他点点头,只说道,“那照你的话说,现在确实是疏导民意的好时机了,却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刚刚您的话说得好,无非是‘协同’二字!”韩金镛说道,“您和聂将军的新军熟习阵法,掌握最先进的火器,有严明的纪律和充足的粮饷,这是义和拳不具备的,但义和拳也有您的部队所急需的!”

    “我们的部队还需要什么?”聂士成听了韩金镛这话,一笑置之,问道。

    “还需要支持,需要民意的支持,需要让官兵们知晓,他们身后,有几万万同胞,期许着他们能够疆场得胜,让他们决意一战、奋不顾身!”韩金镛说道,“义和拳虽然没有如此多的人马,但却积蓄了其中最广泛的民意代表,这支队伍虽说能力有限,组织松散,但真若打起仗来,却也不孬!兴许这支队伍在与洋人的冲突中,损耗要数倍于您的新军,但,这支队伍与您的新军一样,人人寄望上阵杀敌,却不吝个人的性命!”

    “小子,你这是要向我们递‘投名状’?”聂士成听了韩金镛这番话,来了兴致,他的身子微微前倾,似乎是极端的感兴趣。

    “非也!”韩金镛答道,“义和拳不是‘水泊梁山’,义和拳的拳民,绝大多数也不是梁山好汉!大家的目标就是四字而已,叫‘扶清灭洋’。他日一战,既能得胜,洋得灭,清得扶,这支队伍便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到时候,大家归隐田林,重操旧业,耕种的耕种,渔猎的渔猎,工商的工商,饿者得其食、寒者得其衣、居者得其屋、劳者得其休,谁还会愿意冒着战死疆场的危险,继续在疆场拼命?说归齐,义和拳的拳民,本质上都是安善良民,之所以现在拿起武器护身,却是被逼无奈,却是没有其他的选择!”

    “嗯……”马玉昆听了韩金镛这话,点了点头。——他这态度颇为重要,一者,作为未来的直隶提督,他肩负着拱卫京畿的重任,如果义和拳被他视为非法组织,那这组织有败无胜;二来,韩金镛对他还有额外的请求,必须要确认他对义和拳的存在持肯定态度。

    “聂大人,我觉得这小伙子的话,说的极为恳切,却有几分道理!”马玉昆点头说道。

    听闻这话,韩金镛悬着的心,终于放到了肚里。

    “相当长的时间,朝廷对义和拳一直持‘剿’的态度,上至老佛爷,下至文武百官,都唯恐你们作乱!实际上,聂大人现如今仍是直隶提督,他在任期间,就没少剿义和拳,你们或多或少,都吃过他的苦头!”马玉昆说道。

    “这不假,我和聂大人在杨村有过一次交手!”曹福地依旧是混不吝的劲头,直截了当的说道,“我们吃亏了,当然,聂大人也有损失!”

    “我的意思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时下大敌当前,依我之见,战事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马玉昆说道,“你们义和拳所谓的‘扶清灭洋’,恰恰戳中了洋人的要害,他们肯定把你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明白人看得出,他们早晚要发难。不仅是对义和拳,更是对朝廷。我甚至觉得,他们会以你们义和拳为由,实施主动进攻的战略。”

    “这是自然,师出无名,便是侵略,他们洋人以‘保卫自幼’自居,肯定不会把这侵略的屎盆子,扣在自己头上!这一点上,我与您的意见一致!”韩金镛点头,答道,“而且,即便朝廷和洋人维持了暂时的和平,这和平也不安稳。人言现在这光景是‘光绪中兴’,经多年战事后,时局迎来了前所未有有的缓和与转机,国力日盛,羔羊渐肥,恰是洋人挥刀剃毛取肉的时候了!他们只要开兵亮阵,定然会大举进攻,势如破竹之势!”

    “此言甚是,此言甚是!”马玉昆一拍帅案答道,“我之意,一方面我和聂将军要抓紧操练新军,另一方面,你们义和拳也要时刻做好备战的准备。撬铁路、抢富户的腌臜事,先就不要做了,把精力更多用在整顿军务上,这担子,你年纪轻轻担得起来么?”

    “不要紧,有他了!”韩金镛一指曹福地,说道,“这是我家二将军,二将军绝技加身,一双铁砂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拳民中绝对可以服众!”

    “嗯,我信,我信!”马玉昆点头,说道,“曹福地,这任务交给你行么?”

    “放心吧,半年之内,我保证他们个个耍得起大刀片!”曹福地拍胸脯承诺。

    “光耍得了大刀片,怕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