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如此多娇-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末将会马上派人南下!”武弦英抱拳道。

    表面答应陈安彪,内心却暗暗不爽,对突厥不爽。

    杨庆武夺取灵州,打破河西军长期来受阻黄河以西局面,当前,河西军就该一鼓作气,配合驻守朔方的朔方军,双管齐下,趁机攻克长安。

    先前商议向突厥进贡事宜,陈安彪又打算把军队撤回来,一切安排妥当,忍不住伸着懒腰,示意武弦英等将领谋臣退出。

    嘎吱一声,武弦英等人退出书房前,房门猛地被推开,外面守卫慌慌张张闯进来。

    敢坐在软榻陈安彪,目睹守卫无力,英武面孔中泛起几丝不悦,喝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都…。都督,大事不好了!”守卫结结巴巴,额头冒出冷汗道:“章中郎派信使回来,求救!”

    噌一下,落座的陈安彪猛地自软榻站起来,冲守卫问道:“什么,章晏求救,杨庆武呢?”

    守卫不了解实情,余光望向门外,陈安彪有所明悟,喝道:“还不给本都督滚进来!”

    信使风尘仆仆走进来,不等行礼,武弦英移步上前,率先急不可耐问道:“你说,究竟发生何事?”

    “将…将军,大都督,燕王带领右武卫出现在庆州……”面对巨大压力,信使心惊胆战把战事经过全盘道出。

    闻声,陈安彪神色变得异常难看,十万步骑,非但没有攻克原州城,反而损兵折将,更是被右武卫夜袭,伏击,步兵被重创,骑兵被歼灭。

    陈安彪怒不可遏,手掌狠狠拍在书案上,咬牙切齿道:“杨明坤动用右武卫,要与本都督撕破脸皮吗,好,很好,本都督奉陪到底。”

    (本章完)

第189章 怒其不争() 
陈安彪野心勃勃,所图深远,对大唐虎视眈眈。

    在他眼里,大唐腐朽,军力羸弱,早该取而代之。

    可惜,长期来,苦于没有合适理由,对大唐出兵作战。

    当前,河西军被重创,他趁机出重兵,以复仇名义挥师南下。

    “大都督,万万使不得,复仇之事,需从长计议!”武弦英目睹陈安彪举动,急忙移步,伸开双臂挡在前方,急道。

    复仇之事,需详细计划,冒然行动,或许会付出更大代价。

    何况,此战对手不是唐军普通军队,而是名镇东北的右武卫,不可轻敌大意。

    “大都督,武将军所言不假,对付大唐方法极多,完全可采取兵不血刃的计策!”卢定龙亦出言阻止,防止陈安彪被怒火蒙蔽理智。

    “大都督,请三思!”

    “大都督,请三思!”

    ………。。

    诸将纷纷出言,阻止陈安彪冒失举动。

    闻声,陈安彪驻足原地,深深叹口气,温声道:“本都督冒失了,卢将军,你刚才所言,再说一遍,你有何方法,可兵不血刃,对抗唐军!”

    “大都督,右武卫职责负责镇守东北,现在出现西北,假若大都督挑拨河东节度使韩希范,趁机出兵渤海,大唐东北混乱,右武卫自然会被调回西北。”卢定龙神色庄重的道,又含有几分狡诈。

    “当前,东北不是有李玄机带领的右千牛卫吗,韩希范敢主动出兵吗?”陈安彪反问,韩希范什么性格,他不是不了解!

    人越老,越没有年轻时敢拼敢杀,韩希范老了,虽控制河东,平卢两镇,但是韩希范三个孩子,不思进取,目前,暗中争取节度使职位。

    陈安彪觉得韩希范当前靠不住了,不像当年协助他,双方联合,蚕食大唐。

    “大都督,东北局势远比西北复杂,部落邦国众多,右武卫可震慑,右千牛卫未必可以!”卢定龙神秘兮兮道:“都督不放心韩希范,可挑拨契丹,奚族,新罗,这些部落番邦,被大唐逼得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契丹,在右武卫屠杀下,部落人头锐减,若有机会复仇,他们绝不会轻易错过。”

    “没错,都督,大唐只要东北一乱,右武卫自会撤离,待开春都督欲领兵南下,将会轻松许多!”武弦英亦建议陈安彪合纵连横。

    “容本都督想想!”陈安彪移步返回座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面孔中神情,变得坚毅道:“嗯,该是双管齐下,联合韩希范,契丹,他们聚集大唐极近,很容易对大唐构成威胁。”

    “大都督明智!”众将抱拳附和!

    陈安彪大笑,立马安排官员出使河东及契丹,沉默片刻,又派信使前往北方,勒令章晏,陈少阳急速返回,为确保安全起见,吩咐秦铭泰领兵接应。

    ………

    此刻,杨钺领兵,疾驰前行,直奔怀远而去,中途,接到常逢春派信使送来的书信,与阎岳枫南北合击,重创章晏,陈少阳帐下步兵。

    现今,大军正向灵州转移。

    全歼章晏,陈少阳军团,在杨钺预料之内。

    然而,收复灵州,才是他最关心的事儿。

    经过两日急行军,杨钺带兵出现怀远城下,对怀远城,杨钺势在必得,已经提前打探清楚,城中驻军不多,仅有数千河西军。

    部署妥当,怀远城顷刻之间易主。

    因秘密抵达,右武卫没有直接攻城,却派遣大量士卒,化妆商人,樵夫,流民,混迹出入城百姓中,从四门进入怀远。

    只需入夜,杨钺准备时机合适时,趁夜袭击,夺取怀远,再以怀远为根基,横扫朔方,收复失地。

    可惜,天不遂人愿!

    黄昏时,常逢春派回信使传来消息,河西战将秦铭泰领十万大军,匆匆渡过黄河驻守灵州。

    灵州城有重兵镇守,又易守难攻,是否继续攻城?

    尚未定夺,有宦官从朝堂来,宣布诏书,诏书中表明,东北部落,河东节度使,蠢蠢欲动,让他带右武卫回朝。

    接到皇命,宛如五雷轰顶,杨钺怒不可遏。

    不解大好局面时,该一鼓作气,横扫朔方。

    朝堂为何要求班师回朝,难道偌大帝国,除右武卫外,没有军队抵抗契丹,河东军队吗?

    此举,简直伤透杨钺的心,对朝中文臣武将,及皇上杨明坤,越来越失望。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堂堂帝国,难道单单依靠右武卫支撑。

    杨钺把书信交给李玄奇阅览,心中有抗命不遵的念头,他不相信,收复朔方后,皇上还会为难他。

    李玄奇明悟杨钺心思,因此,在大军按兵不动时,不曾违背杨钺意思。

    可惜,翌日清晨,天色透亮时,又有宦官从朝堂而来,携带皇命,以河东节度使出兵进攻汾州,吩咐杨钺回长安。

    一天内,两道诏书,第二封诏书更是御前太监高亨,不远千里从长安而来,直接惹恼杨钺。

    这时,李玄奇作为杨钺帐下司马,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假若杨钺继续抗命,肯定招来祸端。

    “王爷,皇上突然传来两道诏书,肯定是朝中有小人作祟!”李玄奇看过书信,抬头望向军营北方坏远城,暗叹小人作祟,措施良机:“假若王爷抗命,不按时回朝堂,即便收复朔方全境,照样有官员,在皇上面前故意诋毁王爷,亦让皇上怀疑王爷用心,对王爷在朝堂处境,极为不利,微臣建议,王爷罢兵回京复命。”

    “可惜了!”杨钺无可奈何道。

    张玄衡亦靠近杨钺,怒气匆匆道:“王爷,长安风起云涌,此番回京,王爷该向皇上请命返回渤海,只要抵达渤海,天高皇帝远,王爷才会有所作为。”

    杨钺心似明镜,在长安他处处受掣肘,唯有渤海,才是他大展宏图之地。

    但是,冒然离开长安何其困难,何况,花费重金,在长安训练虎贲军与飞骑军,放弃了,他舍不得。

    “通知林恺跃,阎岳枫,班师回朝!”心中有千万不肯,却无法违抗皇命!

    这一刻,杨钺内心及其憋屈!

    感谢书友62****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190章 国之劲旅() 
官银案,不了了之!收复朔方,偃旗息鼓!

    事事不得善终,继续延续,朝堂难有所作为,他亦难有所图谋。

    杨钺心中怒气冲天,撤出潜伏怀远城右武卫,大军回归庆州。

    提前回来的阎岳枫,林恺跃,对突然班师回朝,极其不满,留意杨钺神情,又无可奈何。

    王爷遭掣肘,不得不低头!

    在庆州留下探子,杨钺怒道:“回长安,清君侧!”

    翌日,正午。

    长安城,朱雀门!

    杨明坤率百官喜迎右武卫。

    河西之战,杨钺领右武卫,数日内,杀敌十万,名震西北河西军,遭遇重创。

    虽未收复灵州,却重创河西军,唐军扬威西北。

    帝国征战西北,首次大获全胜,笼罩帝国头顶二十载阴云,一扫而空。

    纵然东北风云际会,时局动荡,杨明坤平静神态中,掩盖不住内心喜悦。

    玄武门外,群臣面含喜色,举目北望,等待凯旋之师归来。

    杨钺领右武卫,迅雷不及掩耳,给河西军雷霆一击,让许多官员看到大唐崛起的曙光。

    宫廷乐队,神武卫,及围观百姓,沸沸扬扬,玄武门下,人山人海。

    这时,北方一匹快马疾驰,在宽阔官道中卷起尘埃。

    来到玄武门外,信使勒紧马缰,快速跃下战马,单膝跪地,向杨明坤道:“皇上,燕王殿下,领右武卫抵达五里外,等待皇上召见。”

    杨明坤大笑,朗声吩咐:“传旨,右武卫全军驻扎西门飞骑军大营,燕王与军中将领谋臣,前来受封。”

    “是!”信使得令,行礼起身,跨上战马,疾驰北上。

    “擂鼓奏乐,喜迎燕王!”杨明坤站在百官中央,对秦王吩咐。

    砰,砰,砰,神武军抓住鼓锤,重重砸在鼓面,发出气势雄浑声音。

    皇家乐队,鸣笛,奏乐,玄武门前,一片喜庆。

    五里外,杨钺接到皇上口谕,吩咐,萧晨,叶庆虎,常逢春等人,率右武卫前往飞骑军,他携帐下四中郎,司马,长史,及少数亲军,策马疾驰。

    五里距离,眨眼之间,跃马抵达。

    疾驰中,杨钺目睹玄武门下盛壮,暗暗轻叹,时局动荡,两线受敌,皇上还有闲心,携满朝文武迎接右武卫。

    不过,当年,他与右武卫狼狈离开长安,现今,右武卫承受得起这份殊荣。

    来到玄武门前,杨钺,四中郎将,亲卫,快速下马,行半跪大礼。

    “儿臣杨钺,拜见父皇!”

    “末将,阎岳枫,林恺跃,张玄衡,韦季彦,拜见皇上!”

    “属下拜见皇上!”

    闻声,杨明坤移步上前,搀扶杨钺手臂,笑意盎然,道:“六郎,辛苦了!”

    “征战沙场,为父皇效力,乃儿臣分内之事!”纵有万般不爽,百官前,杨钺依然表现谦逊姿态。

    “不错,不错,六郎当真乃国之脊梁,右武卫乃国之劲旅!”杨明坤不吝言语盛赞!

    言罢,杨明坤抬手示意太子,太子明悟,自袖中掏出奏折,道:“杨钺,右武卫四中郎接旨!”

    “儿臣接旨!”

    “末将接旨!”

    太子展开金色圣旨卷轴,瞥了眼杨钺,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西北叛乱,燕王杨钺,杀敌有功,重创敌军,扬我国威,乃国之脊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