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如此多娇-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王本就对自己依然被悬之高阁耿耿于怀,突闻蜀王言语,越发厌烦蜀王。
不过,秦王获悉东北形势,看到丝丝自己领兵希望。暗暗隐忍,面不改色心不跳,向蜀王道:“七郎,六郎自东北传回书信,欲牵制新罗,从而寻找计划吞并新罗,此乃有利朝廷之事,你觉得是否可定?“
蜀王神情无奈道:“二哥,新罗有多难攻打,你我心似明镜,不管何人领兵夺取新罗。都会被统领军权,扬名天下,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尤其太子一党把持朝政,朝廷注意力集中平卢,河东,臣弟猜出,即使朝廷主战派,类似左右仆射支持消灭新罗,太子,中书令亦不会答应,何况,父皇十有八九不支持出兵新罗,所以,六哥提议虽好,却不切实际。“
秦王内心想法与顾虑,基本与蜀王雷同,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太子不允许任何人威胁他东宫之位,皇上亦非雄心勃勃开拓之君,恐不会派遣水师,远征新罗。
“七弟,良机千载难逢,当初,多少帝王将相,欲远征新罗,多无功而返,这次机会绝佳,本王觉得不必在乎太子与中书令态度,该联合朝堂主战派官员,抓住良机,夺取新罗。
不但领兵将领,能够趁势崛起,连父皇政绩亦会有浓墨重彩一笔,何况,有杨钺自东北送回的黄金,还有兼并新罗掠夺的黄金,那时,整顿军马,甚至有能部署消灭契丹,突厥之事。
将来不管何人完成丰功伟绩,都有与太子争夺东宫的势力。“秦王生怕蜀王被启用,领兵征战河东,而放弃良机,不惜抛出太子之位诱惑。
“二哥,你也有夺嫡之心,多吧?“蜀王没有言谈征战之事,相反,岔开话题,道:“二哥之所以希望被父皇启用领兵征战,还不是希望在战场建立军功,像六哥一样控制兵权,为将来夺嫡做准备,这次,若彻底不答应,待臣弟与六哥平静河东,平卢,将来挥师西进,收回河西,短时间内,二哥恐难被启用,更不要说,参与夺嫡之事。“
闻声,秦王盯着蜀王道:“七郎,你什么意思,本王何尝有夺嫡之心?征战新罗之事,你若不参与,本王亲自向父皇与朝廷诸位文臣武将,道明征战平卢益处。“
秦王惊讶于蜀王的眼力,他确实有夺嫡之心,成为九五之尊,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只是,长期来,他隐藏的很好,蜀王又是通过什么,察觉自己的野心。
当前,秦王不愿暴露自己野心,故而,顾左右而言他。
“二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蜀王盯着秦王,玩味的道:“二哥,你若承认自己有夺嫡之心,只要你我联合朝廷大臣,定然有方法游说父皇,若你不承认自己有夺嫡之心,那么,只需做个逍遥王爷,征战时,自有臣弟与六哥。“
(本章完)
第471章 一条道走到黑()
蜀王言语冷酷,态度咄咄逼人,若秦王不承认自己野心,欲彻底架空秦王,逼迫其退出诸王夺嫡。
言语落音,书房内,秦王神色惊讶,内心含怒,对蜀王咄咄逼人态度惹得怒火中烧。
吴王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他亦好奇秦王是否有夺嫡之心。
自秦王成年,长期掌握军权,给人有勇无谋,游离夺嫡诸王圈子之外,若承认心存夺嫡之念,真让人浮想联翩。
常逢春神态恭恭敬敬,暗自轻叹,王爷忍受苦楚待在东北酷寒之地,皆为夺嫡晋升九五之尊做准备,目前,已经有太子,蜀王,楚王三名竞争对手,若秦王承认自己野心,杨钺要夺嫡登基,难度会变得非常大。
察觉所有人目光集中自己身上,不禁暗自诧异,少时,道:“帝王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七郎,你没有吗,五郎你没有吗,常中郎,你没有吗?“
秦王没有直言回答,然言语态度证明一切。不过,秦王言语,却让吴王与常逢春诚惶诚恐。
帝王至尊,岂是常人窥觊,且不说违反法令,窃国者诛,单单夺取皇位之事,已然充满血腥与白骨,父子相残,兄弟相杀,血流成河。
吴王做不到齐王的豁达,置身朝廷之外,游走山水江湖之间,要在朝堂谋取地位,故而与杨钺暗中联合。
闻声,阔步前行靠近秦王,躬身抱拳道:“二哥,七郎,我有自知之明,绝不敢窥视帝王之尊,不管诸位皇兄,皇弟中何人继位?做个逍遥王爷,便心满意足了。“
常逢春双膝跪地,态度诚恳,朗声向秦王,蜀王,道:“两位殿下,末将乃燕王帐下不起眼中郎将,就是有一万个字胆子,也不敢窥视帝王之位。“
秦王搀扶常逢春起身,余光望了眼吴王,暗自轻笑,不管吴王对皇位什么态度,他与杨钺亲近,只要杨钺有夺嫡之心,他不可避免参与皇位争夺中。
然游说蜀王,争取劝说皇上,答应派遣水师袭击新罗南方,乃重中之重,秦王侧身盯向蜀王,道:“七郎,你我联合,又有楚王,吴王,劝说父皇出兵轻而易举,不管大哥在朝廷处理朝政,取得怎样的丰功伟绩,亦没有你我在战场建立功勋来的痛快,唯有控制雄兵,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你我被消弱兵权之事,永远不会再发生。“
“二哥,你有夺嫡之心,我们将来必然成为死敌。“蜀王双眸直视秦王,道明两人最终关系。
秦王闻声,暗暗轻叹,莫非蜀王因此要措施良机,放弃对新罗用兵,以此来牵制自己,阻止自己夺取兵权。
来不及言语时,只听蜀王道:“二哥,你放心,臣弟非目光短浅之人,清楚孰轻孰重,何况,朝廷有太子把持,边关六哥控制雄兵,目前,我们有相同利益,该化干戈为玉帛,相互扶持。“
“不错,不管怎样,你我目前不能针锋相对!“秦王朗声道,俊朗面容中,布满浓浓笑意。
吴王,常逢春目睹秦王,蜀王摒弃前嫌,暂时互相扶持对抗太子,牵制杨钺,有点拿捏不准杨钺请求朝廷出兵对抗契丹,新罗,究竟多自己有没有好处。
来不及深思,蜀王当机立断提议道:“二哥,若欲让朝廷赞同出兵新罗,率先必须成功游说父皇,与此,又必须保证父皇仍旧赞同出兵河东,所以,我们必须朗喝朝廷主战派所有官员。“
闻声,秦王颔首,道:“该是如此,决不能让太子,中书令一派,获得上风,左右父皇决断。“
这时,长久没有言语的吴王挺身而出,靠近秦王蜀王,温声道:“二哥,七郎,此事不易闹得人尽皆知,你们该清楚,父皇对中书令异常不满,仍忍着恶心让中书令在朝廷走动所为何故吧。
很显然父皇举动,在利用中书令威望,牵制左右仆射,所以,劝说父皇赞同出兵渤海,该少数人劝说父皇,不然,很容易给父皇造成诸王联合逼宫印象,若事情演变这种程度,将非常危险,你们怕又会失去兵权。“
历朝历代君王,最在乎朝廷各方势力平衡,不会任何某些势力做大,超出在自己控制。
顷刻间,秦王,蜀王双眸直视吴王,有种迎头棒喝感觉。
吴王所言不假,今日,蜀王重新被启用,领兵征战便是最好例子。朝廷确实需要各方势力平衡。
“五郎,你去游说父皇!“
“五哥,你去游说父皇!“
秦王,蜀王,不约而同抬起手,指向吴王,异口同声道。
这。。。。
吴王神色诧异,面容有几分担心,不禁道:“二哥,七郎,我在父皇眼里可有可无,恐难劝说父皇!“
出兵新罗之事,事关重大,影响深远,若成功,皆大欢喜,若不能成功,将错失良机,将来,不管何人继位,若有雄心征战新罗,都没有当前良机。
岂料,秦王直言道:“五郎,正因父皇不待见你,你提出牵制新罗,顺便道明牵制新罗益处,对父皇才有醍醐灌顶作用,更会让父皇对你刮目相看。“
“没错,五哥,你乃文臣,不掌兵,不控制朝政,即使父皇获悉你与六哥亲近,亦不会有太多顾虑,臣弟与二哥不同,我们皆为将领,若父皇获悉我等身在朝堂,与六哥暗通曲款,很容易让父皇形成朝臣与边将勾结印象,此乃将领大忌。“蜀王提议道。
吴王赞同两王言语,然生怕自己牵着其中,来不及言语,只听蜀王道:“五哥,臣弟与二哥需要军功,想必六哥瞧出臣弟与二哥在朝廷窘迫之态,才会主动向朝廷提出进攻新罗之事。今日,臣弟在此保证,若臣弟将来继承皇位,定然善待五哥!“
“没错,五郎,此事,唯有你方可马大成功。“秦王道。:“若哥哥重新掌握兵权,绝对不忘记你。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
事已至此,不管吴王是否同意,均必须前往皇宫,不然,直接得罪秦王,蜀王,内心不禁暗暗埋怨杨钺,经给自己找麻烦。
拱手道:“二哥,七郎,你们在府中等待,我带领常中郎入宫,争取劝说父皇,若不能劝说父皇,大家再从长计议。“
吴王没有犹豫,带常逢春径直走出书房,命令管家备马,准备向皇宫而去。
宫中。
杨明坤在高亨服侍下,刚刚附庸汤药,在御花园内散步,
徐徐前行中,杨明坤语气不疾不徐向高亨道:“这次,蜀王领兵征战,若与燕王配合,分别收复河东,平卢,定让燕王,蜀王受到百官爱戴,主战派又要叫嚣收复河西吧?“
高亨躬身跟在杨明坤背后,神态恭敬,突闻杨明坤言语,沉默片刻道:“皇上,若两位王爷收复河西,平卢,必然在皇上政绩上添加浓墨重彩一笔。“
身为宦官,高亨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更不敢妄论朝政,是故,将来朝廷主战派是否力主收复河西,他不敢多言。
“这倒是不假,然更容易让人想起燕王,把这丰功伟绩记在燕王头上!“杨明坤道,
前行中,突然询问道:“燕王把安东都护府治理的井井有条,高亨,你可清楚燕王领兵在东北作战进展怎样?“
“皇上,燕王不与朝廷联系,朝廷亦不过问燕王在东北之事,征战之事,尚未有任何消息,小人并不清楚,不过,端木将军与燕王配合猛攻平卢,当前端木将军奇袭契丹取得胜利,燕王盛名在外,想来肯定有更大胜利。“高亨道。
闻声,杨明坤沉默不语,徐徐前行。
燕王在东北作战,若连战连胜,尽管不断消弱边患,对朝廷有利,但是燕王手握雄兵,也是不容置疑事实。
将来不管诸位皇子中,何人继承皇位,对会把燕王视为眼中肉中刺,若燕王对心慌不满,领兵杀向长安,朝廷怕难以阻挡。
作为父亲,他不相信诸王之间,兄弟相残,作为皇上,他不希望因诸王争夺皇位,引起朝廷动荡。
怎奈,苦思冥想,内心没有任何良策。
少时,走进御花园凉亭中,杨明坤落座,屏退身边宫女太监,向高亨询问道:“高亨,你觉得燕王怎么样,与太子相比,谁更合适继承皇位。“
突闻皇上询问,且有关皇储之事,高亨急忙躬身行礼,道:“皇上,朝廷之事,小人不敢妄言,储君之事,影响大唐未来,岂是小人敢言语。“
“无妨,无妨,今日唯有你我君臣二人,但说无妨!“杨明坤摆摆手,示意高亨直言。
这时,高亨神情谨慎,盯着杨明坤,道:“皇上,左右仆射及不少边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