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如此多娇-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宫相遇,算是久别重逢,大家相谈甚欢。

    而昭阳公主,耶律纯熙,朴炜彤,林妙音之流,要么出身尊贵,要么做事圆滑,招待女眷,轻而易举。

    不过,徐文诺身份敏感,岳奴娇临盆在即,未曾参与宴会。

    一场酒宴,晌午开始,黄昏时,世家官吏带着女眷,有说有笑离开皇宫。

    如此,世家门阀问题,渐渐平息。

    杨钺打铁趁热,在议政堂内中书令,左右仆射,六部尚书商议后,数日内,陆陆续续颁布六七项新政,甚至商业赋税,划分田亩,及大唐律令。

    期间,赵玄狐,叶庆虎率领秘密前往河西道,运送回无数钱粮,大大缓解国库钱粮危机。

    (本章完)

第798章 粮食还是粮食(第一更)() 
好事多磨。

    朝廷政务逐渐走上正轨,然身在丰州的蜀王,巧言令色拒绝杨钺调遣,拒绝前往都畿道担任洛阳令,坚持领兵驻守丰州。

    杨钺清楚蜀王何意?

    领兵驻守丰州,若时机成熟,领兵挥师南下,顶多两日兵临长安城下。

    然担任洛阳令,看似权势不小,治地富饶,怎奈领兵前往长安,有潼关,函谷关阻挠。

    孰优孰劣,让杨钺选择,他也宁愿领兵驻守贫瘠的北方,而非富饶的洛阳。

    好在杨钺早料到蜀王拒绝向他效忠,有专门处理蜀王的策略。

    丰州,中受降城一带贫瘠,时常遭遇突厥侵袭,蜀王不愿领兵离去,无非有来自蜀地的钱粮支持。

    是故,杨钺选择釜底抽薪,派遣吴王杨彦,领不少世家官吏,强势入蜀。

    凭借吴王的忠心,凭借世家干吏老辣权术,及他强硬的态度。

    这批官吏前往蜀地,稳住脚跟,相信很容易拔除蜀王在蜀地的势力,彻底把蜀地囊括进大唐版图中。

    失去蜀地,没有钱粮来源,蜀王没有张狂的资本,迟早向他服软。

    与此,杨钺专门解决贺家的问题。

    贺家?

    即使贺沁心是他的妃嫔,贺沁玉与赵王是夫妻,他仍然不信任贺家。

    这种百年家族,势力错综复杂,与不少家族有姻亲,况且,贺家是在军中崛起,能臣猛将不少,时机成熟很容易建功立业,重新崛起。

    贺家数百年来,不时有谋反念头。

    贺恒瑞帮他夺取河西道,他不能把对方铲草除根,彻底化解隐患。

    唯有选择分而治之,把贺家分为三个家族,分别迁徙留在关内道的商州,河南道的亳州,及黔中道的黔州。

    这些地区较为贫瘠,又非贺家势力范围,调集当地为官,大大限制贺家。

    若贺家安分守己,有干吏出头,倒可调遣长安为官,若贺家贼心不死,唯有铁血铲除。

    与此,杨钺把贺恒瑞,贺辰轩留在长安做人质,封赏两人无关轻重,可有可无的官职,游离在朝堂边缘。

    杨钺收缴贺家家资,分化瓦解贺家的消息传出,许多与贺家有密切来往的家族,如蒙杀伐,噤若寒蝉。

    贺家曾经多风光无限,杨钺登基,顷刻间瓦解贺家权势,让贺家一蹶不振。

    若无大际遇,数十年中,将庸庸碌碌,无法崛起。

    依附贺家的家族,势力远不如贺家,怎敢与杨钺叫板作对。

    纷纷谨小慎微,尽职尽力,夹着尾巴做人。

    处理朝政,恢复朝廷清明之余,让后宫妃嫔怀上龙子,也成为杨钺当务之急。

    身为皇上,若无皇子,不免让群臣诟病。

    何况五名大妃中,除德妃徐文诺有如意,惠妃岳奴娇怀有身孕外,贵妃宇文霖萱,淑妃昭阳公主,贤妃林妙音,及地位同样重要的宸妃耶律纯熙,全尚未怀有身孕。

    似淑妃昭阳公主,贤妃林妙音,甚至没有同房几次,让妃嫔怀上身孕,紧迫,重要。

    剩余妃嫔,杨钺来不及与她们同房,暂时也没有与同房的念头。

    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半月时间过去。

    十二月初,月中大朝!

    长安百官入朝,群臣叩拜。

    行礼后,群臣焦急,有诸多政务汇报。

    户部尚书闻人钰首先出列,站在宣政殿中央,抱着朝笏躬身行礼,朗声道:“皇上,微臣有事儿汇报!”

    “嗯!”

    杨钺颔首,赵玄狐,叶庆虎从河西道运回银两,刑部尚书冉沧澜收缴贺家家资后,他特别关心国库钱粮问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偌大的国家,若没有充盈钱粮,施政,处理政务,寸步难行。

    闻人钰得令,从怀里掏出折子后,朗声汇报:“皇上,近来源源不断钱粮填充国库,粮仓,微臣与户部同僚清点后,目前国库内有黄金三百万两,纹银两千万两,长安各处粮仓运出陈粮后,从河西道运回的新粮,勉强能坚持半年!”

    三百万两黄金,两千万两纹银。

    群臣闻声,纷纷惊呼。

    朝廷内有些老臣非常清楚,杨明坤继位十余载,国库钱粮时常没有超过千万纹银,甚至偶尔还要借款救济。

    现在杨钺继位,便从四面八方运来五千万纹银,岂不是说,当初秦王,贺家富可敌国吗?

    虽然这些纹银,与大唐盛世时相比,不及九牛一毛,然却是数十年来,国库内存放纹银最多的时候。

    群臣喜悦,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点头称颂。

    杨钺闻声,也是非常吃惊,五千万两纹银,数额确实不小了。

    不禁托腮询问:“闻人钰,治理京畿道,都畿道,北方抗战,全需花费纹银,你可否考虑过,抛去朝廷开销,剩余多少银两。

    另外,两地不少百姓遭遇战火涂炭,家里未必有余粮,来年春耕,种子是否准备妥当?”

    杨钺清楚,国库钱粮充盈,需要他添补的漏洞更多。

    他甚至没有提及兵卒过冬棉衣,及张韶鸣帐下兵卒军械更换的问题,这些地方全要耗费银两。

    若不能合理安排,国库粮仓内钱粮,甚至不能坚持到来年秋收时。

    闻人钰身上责任重大,要用有限的钱粮,满足各方需求,稍有差池,也许出现全盘崩溃的现象,引来一场危机。

    察觉杨钺目光始终盯在自己身上,闻人钰忙道:“皇上,粮食问题,微臣有考虑过,来年春税时,禁止征收钱粮,选择以市场价格收集粮食,南方地区粮食一年两熟,除赋税征收外,夏日时,可从南方购买粮食!”

    “好!”

    “就这么办,提前把粮价,数额定下来,待夏日时征收粮食。”

    杨钺赞同佩服闻人钰的策略,这样的处理方法,他真的没有想过。

    现在来看,却是化解朝廷粮食危机的最好策略,且减少百姓春税。

    转首闻人钰,厉声提醒道:“闻人钰,这一年内,你务必保持各地粮价平稳,提防有歹人作祟。”

    “微臣遵命!”闻人钰躬身颔首,清楚自己肩上担子有多重。

    感谢书友1284578091 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799章 给朕狠狠教训(第二更)() 
“冉沧澜,你带刑部官吏,专门整顿倒卖粮食,哄抬粮价的商人,若有违法者,三倍罚之。

    裴永柯你带工部官吏,积极审查大唐各道水利,该修建马上修建,该改善迅速改善,银子不是问题,务必保证来年粮食充足,粮价平稳。”杨钺龙颜严肃,厉声道。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涉及钱财,秩序,关乎人口,国力!

    解决粮食问题,需徐徐图之,双管齐下,各方努力。

    “遵命!”

    冉沧澜,裴永柯出列领命。

    这时,右仆射范恒文迈步出列,抱着朝笏行礼,道:“皇上,粮食问题,乃大唐长期面临的问题,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又必须时刻努力,日日努力。

    大唐关内,除京畿道,都畿道,不少世家没落,有诸多良田外,各道极少存有良田,反观关外地区,人口稀少,沃野千里,若开垦耕种粮食,定然提前解决粮食问题,另外,还能够把渤海,及新罗融入大唐,保证源源不断财富流进关内。”

    “皇上,范大人所言不假,朝廷务必重视关外地区。”吏部尚书李玄奇附和。

    从前,他们按照杨钺部署,积极在关外开垦,根据闻人钰汇报,来年秋收后,关外粮食问题,将逐步解决。

    这仅仅是开垦长白山地区,若把渤海及东部宇文家占领的地方开垦出来,将有大片良田。

    杨钺闻声,赞同范恒文,李玄奇提议。

    从前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垦东北地区,现在集结国家力量,开垦东北沃野,定然取得长足效果。

    不过,此事好归好,依然有问题!

    大规模迁徙百姓,需钱粮支撑,况且百姓刚刚抵达东北,无依无靠,无家可归,也许朝廷出钱出力。

    是故,建议极好,却不能实施,至少半年内不能实施。

    杨钺摆摆手,端起茶杯喝口茶,道:“建议保留,一年后,再提此事,左仆射,这事儿你留点心,专门抽调些官员,从大局出发研究研究。”

    得令,范恒文,李玄奇思绪好奇,猜不出杨钺何意,为何把开垦东北的好事儿搁置。

    欲询问时,张韶卿上前,拉住两人。行礼道:“微臣遵命,来年夏末,微臣再提此事。”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若急于求成,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朝廷什么状况,张韶卿比李玄奇,范恒文更清楚。

    范恒文,李玄奇全是精明人,留意张韶卿举动,便不再追问。

    这时,兵部尚书萧云走出来向杨钺行礼,汇报道:“禀皇上,巡察使带皇上诏书前往丰州,蜀王公然抗命,近日来,黑衣卫不断汇报,蜀王秘密与突厥伊然可汗接触,双方来往密切。

    微臣建议,马上收缴蜀王兵权,削弱蜀王钱粮,提防蜀王在丰州自立,或者与突厥勾结,谋取大唐亲。“

    “皇上,蜀王性格桀骜不驯,做事随心所欲,这次与皇上争夺皇位失败,肯定怀恨在心,从蜀王拒绝朝廷调遣来看,蜀王极有可能铤而走险!“

    中书令高孝云迈步出列汇报,杨钺与蜀王全是他的外甥,然而彼此性格,为人处世方法迥然不同。

    蜀王留在北方,迟早是个祸害。

    有关蜀王的问题,杨钺并不在乎。

    说真的,他甚至盼望蜀王与突厥勾结,野心勃勃,挥师南下,这样朝廷将正大光明,没有任何估计铲除蜀王。

    早化解来自蜀王的威胁,大唐早一日安定。

    若事情拖下去,他也不惧!

    只要吴王在蜀地取得弥足长远的进步,逐渐控制蜀地,蜀王与秋后的蚂蚱没有什么区别,蹦打不了几天。

    杨钺默然轻笑,信心满满道:“蜀王的问题,非朝廷当务之急,况且,蜀王与伊然可汗来往,而非与阿古斯来往,一来说明蜀王还有底线,二来遭阿古斯处处限制的伊然可汗,又有多少能耐呢。

    当前,朝廷最该解决的问题,依然是京畿道,都畿道,及北方与阿古斯的战争问题,这场战争拖延时间越长,对朝廷越不利!“

    打仗便是打银子,没有强大国力支持,很难取胜,最终,即便取胜,也会拖延大唐崛起速度,终究是两败俱伤。

    当前,国库有点钱粮,但断然不能随意挥霍。

    这时,右仆射范恒文站出来:“禀皇上,北方战争,阎将军,林将军有长期部署,阿古斯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