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杨明志打开车门,首先迎接他的真是凛冽的北风,冰冷的空气入冬刀子,让他彻头彻尾的感受到冬将军的咄咄敌意。

    “见鬼,居然这么冷,我看再过两个星期都能下雪了。”

    “呵呵!将军同志,这里就是俄罗斯的腹地,真的非常冷。”费留多夫一副完全适应的模样,然帅气不过十秒,一击强力的喷嚏证明了他并非无畏严寒。

    杨明志真是感慨自己的先知先觉,拿着一笔巨款在莫斯科城内斥巨资买了不少衣服,如今统统派上了用场。他穿着一件非常厚实保暖的呢子大衣,衬里更是疏松保暖的羊毛。一顶经典的俄式大号护耳帽戴在头顶,完美的保护他易冻伤的耳朵。

    “还是太冷了,你们瞧瞧,我说话时,嘴里吐出的全是雾气。”

    “您真是太幽默了,等到真的冬季,只怕您吐出的都是碎冰了。”费留多夫哈哈一乐,接着娴熟的掏出烟盒,拿出一根递给杨明志“您妻子不再这儿,啥也别说了,抽一根舒服一下。”

    “好吧,香烟的烟雾是温暖的。”

    杨明志其实也有意到户外抽一根烟,他毕竟已经有了烟瘾,就在两周前他还能在沼泽地肆无忌惮的跟一群伙计吞云吐雾,现在向妻子许诺戒严,现在还是破了戒。

    “它毕竟是安神的好东西。”杨明志自己也有带烟盒,他毫不犹豫的又给自己的卫兵们一人发一根,十多人就聚在车厢边,聚众吞云吐雾。

    杨明志可不是单纯的透气抽烟,喀山这座大城市就在自己面前,若是处于和平的时代,这里定是非常优美的,有许多名胜古迹可以瞧瞧。只可惜自己不是游客,不过是乘坐火车的过客罢了。

    军列刚刚停下,五十节车厢里,看起来所有装废铁的车厢大门都被打开了。

    杨明志很快明白了噪音的根源!

    老毛子平素给人一种粗枝大叶的感觉,他们也的确如此,只是有时候也会有精细的表现,惹人啧啧称奇。

    他们实在是注重结果的民族,大量废铁的最终归宿是回炉重铸,至于搬运的过程,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工人爬上车厢,用绳子捆住各种形状的废铁,再由地面人员将其拽下。这一过程早就很大动静,想想看,有的废铁模块近乎一吨重,它沉甸甸的从距离地面近乎一米五的车厢直接被拉下来,砸在石子铺设的地面,声音不过是闷响,但强烈的低频震动却能激发人们本能的恐惧——这就是地震!

    仅仅把废铁弄下来就很费事,要将其运出车站更是麻烦。杨明志看了一阵子,自觉得户外还是太冷,乖乖的又回到车厢去。

    拜着震动所赐,整个军列已经无人睡眠。

    列车长谢苗诺夫再一次进入豪华车厢,只为见到尊敬的将军。

    “啊!将军同志,看来您已经苏醒。”

    “是啊。”杨明志抿了一口红茶,一阵哈欠宣布了自己的疲倦“噪音太大,我无法安睡。”

    “真是抱歉,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装卸货物,您知道的,那些金属非常沉重,所以……”

    “不用磨蹭了,您有什么事吗?”

    “是的,是向您汇报接下里的的安排。”

    “这件事我也很想知道,说吧,究竟有什么安排。”

    就在杨明志等人在户外聚众抽烟的时候,列车长下了车,直奔喀山中心站的列车调度办事处,向本地的调度负责人报道。

    本时空不存在电脑网络,繁忙的铁路线必须由对时间观念极其重视的一个个调度员负责,他们将列车抵达的时间记录,并送交自己的上司,那里有专门人士分析这些数据。

    若从后世的标准来看,当前所谓的繁忙铁路也并非那么繁忙,每辆军列的间隔足有十多公里,待到夜晚,一些列车停靠车站,使得夜间行进的列车数量少了许多。

    每辆列车都有自己的编号,它经过一个车站,就被当地调度员记录。到了停靠的大站,统计工作更为详细。

    杨明志所在的军列终于抵达了伏尔加湖畔美丽的城市喀山,列车长谢苗诺夫的重大任务也完成了阶段性胜利。

    列车长汇报了工作,也领取了自己的新任务,现在,他就把接下来的行程告知给杨明志。

    “工人们将把所有的废铁搬走,空置下来的车厢并不会浪费。等到天亮后,粮仓会把调拨的粮食运到车站。待粮食装载完毕,我们开始奔向乌法的旅途……”

    杨明志认认真真的听着,列车长说的着实很详细,只是一些细节方面自己难以明白。

    例如,他对乌法这座城市略有耳闻,那里具体如何真是一概不知。

    杨明志放下茶杯,欢迎列车长坐到自己身边。

    “既然接下来我们要去乌法,您至少得告诉我那里是怎样的城市。”

    “嗯……那里……”列车长看着将军的双眼,以及那独特的脸庞,不禁傻傻的笑起来。

    “唉,您怎么笑了。”

    “是这样,您似乎不知道乌法,您可曾听过巴什基尔人?他们是一群有着黑头发的游牧民族。您……您也是黑色的头发。甚至你们的脸庞,也有些相似之处。”

    又是巴什基尔,杨明志觉得自己跟这个词汇已经有了太多的缘分。

    例如在白俄罗斯,自己和妻子,曾被不少人称之为“来自巴什基尔”,或是“布里亚特人”、“雅库特人”等等,反正这些都是黑头发的民族。只因为这张面孔和斯拉夫民族相差甚远,而斯拉夫人见到东方的民族也往往脸盲。

    杨明志咳嗽两声,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的确,我的这张脸很像是蒙古人。所以在生物学上,我们东方人被笼统的标注为蒙古利亚人种。当然我不认为这就是真理,我是中国的汉人,和蒙古人或是巴什基尔人相差甚远。”

    列车长耸耸肩“对不起,我说的也的确是事实,乌法有很多黑头发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游牧民族的后裔,现在全部是苏联公民。很快,我们就会抵达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乌法。”

    “能途经乌法我很荣幸,只可惜我只是过客,不是游客。就像现在的我身在著名的喀山,时间太短暂了,我只能待在这火车站,不能游览一下这座城市,甚至不能去伏尔加湖畔看看风景。”

    “您说的很对,非常抱歉将军同志,虽然这次停靠会消磨掉许多时间,您还是不要离开车站。”

    “现在告诉我什么时候发车吧。”

    “嗯……”列车长犹豫了一下;“如果那些工人能准时装满货物,我们就在中午左右再度启程。”

    “啊!这么说我们明明有许多时间?”杨明志情不自禁站起身,“我的确可以到喀山城里转转。”

    “将军!我……我不建议您这样。如果那些工人工作迅速,我们会提前发车的。再说了,如若您去了城里,没有及时赶回来,不但耽搁本次列车的行程,也会造成整个线路的调度混乱。”

    “没有这么严重,难道我连看风景的权力都没有吗?”

    “将军!”列车长也斗起胆子,“您现在是乘客,我希望您听从我的建议。”

    目睹列车长气冲斗牛的样子,自觉理亏的杨明志突然怂了。的确,自己只是乘客,任性的跑出火车站着实不好。

    “好吧!好吧!我现在不是将军,只是一名乘客,看来我只能听从您的指挥。也罢,但愿那些搬粮食的人不会搞出大动静,今天上午我就继续睡觉。”

    清晨来得很晚,待到天亮时,给予所有人的还是阴霾的天空,以及持续呼啸而过的北风。

    和冰凉空气相对着的,是火车站的一派热闹景象!

    精神了几个小时,杨明志在吃罢早餐后困意卷土重来,奈何户外的嘈杂声从未停止,安然入睡真是艰难。

    现在他也不得不感慨,喀山真可谓的目前苏联北方的重要铁路枢纽与内河航运枢纽,那些嘈杂声有许多就来自于新到的军人。大量新兵简直什么武器也没有,他们下了来自东方的火车,或是直接登上等候着的南下火车,或是狂奔到码头,乘坐运输船顺流而下。

    喀山往南最近的大城市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以列宁的本姓命名。接着就是战时首都古比雪夫。再向南不久,就是残酷的战场了。

    杨明志也意识到,斯大林重视自己的同时,也不想开那么多的绿灯。

    他觉得针对自己的安排,不过是在原本的货运列车上增加一个包厢罢了。自己身为中将面子没那么大,苏联犯不着为之调整铁路调度。现在,苏联人的铁路调度的井井有条,他们构筑了一个紧密的运输系统,正是因为紧密,最忌讳的就是加塞儿。

    他混混沉沉的睡去,再度苏醒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

    “已经快到午餐时间,现在那些工人把粮食都装满了?军列什么时候启程?”

    他拍拍自己有些昏沉的脑袋,没有跑去餐车看看厨娘安妮是否搞出什么新花样,而是到处寻找列车长的下落。

    当他找到谢苗诺夫的时候,也瞬间明白了另一件事。

    列车在中午启程?呸!

    “我真是服了!您说的中午之前他们会把粮食装满,您瞧瞧,他们就是一大群工蚁,还在热火朝天的搬运物资。”站在石子路基上的杨明志毫不犹豫的展示自己的焦躁,面对指责,列车长谢苗诺夫也只能尴尬的赔笑,再做一番缺乏新意的解释。

    杨明志实在无可奈何的回去了,吃了些安妮亲自烹饪的煎牛排,自个的心情好了一些。

    喀山方面对粮食的管控非常严格,当地的粮仓提供了大批新鲜马铃薯,还有一部分去年压仓的旧面粉。如今粮食太报告了,大量粮食运输仓库,有关部门不得不做出“特别认真”的出库检查。

    那是怎样的认真呢?简而言之就是磨蹭。

    军列被活活折腾到近乎下午三点,最有一麻袋面粉才完成堆砌。随着厚实铁门关闭并上锁,军列才终于可以再度远行。

    不过杨明志已经没有什么好期待的了,他觉得自己过的日子仿佛一头猪,成了午餐又浑浑噩噩的钻入包厢,鞋子一脱毯子一裹,甭管是否瞌睡,躺着总比坐着舒服。

    何况妻子就在自己面对面的铺位,瞅着她认真看书的小模样,可比那两个内务部的同志胡侃有意思。再说了言多必失,那两个家伙也有监视的任务,许多事,他们最好不知道……

    。

第1715章 霾城() 
列车终于离开了喀山,向着其东南方向的乌法前进。

    从喀山到乌法有多远?五百公里!

    “呵呵,又是一次漫长的旅途。最理想的状态是十一日抵达目的地,现在看来,能十二日抵达就烧高香了!”

    杨明志坐在床边,继续看着窗外的苍凉景致。

    在列车启动后,列车长又详细叙述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所谓军列在喀山加足了水和煤,餐车的粮食储备也得到补充,甚至还得到了一些新鲜食材。

    自出发之后,直到抵达乌法前军列是不会停车的。军列或将以平均四十公里的速度,拉着数千吨货物“飙车”,至于何时抵达乌法。列车长觉得,至少得是看到九月十日早晨的太阳。

    话说进入喀山的有两条铁路线,自喀山开始,铁路分成南北两线,杨明志所乘坐的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