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锦医卫-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现代的话来说,虽然都是副厅级干部,就是汪平和的老爹是财政部下面分管财税的副厅长,而张阳只是享受副厅级待遇,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是天壤之别。

    至于爵位,它是对有功的人的特别封赏,表示皇帝对他的喜爱和恩宠程度,有固定的食俸,可以世袭。

    职事官再大、本阶再高的人,可能并没有爵位,而有爵位的人也不一定有官职和官阶。

    现在军队里战士或将领立功了,可以授予一等功到三等功,立功很多的人,可称为“战斗英雄”,战斗英雄里又分为“特等战斗英雄”、“一等战斗英雄”等等,古代也是一样,只是名称不同。

    再例如,某个将军被封为“上柱国”勋位,不论官职多小,都可以享受正二品的待遇,但不等于他就是正二品的官员。

    而对锦衣卫来说,锦衣卫被称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是皇帝的亲军,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然而一个顿号,却把锦衣卫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

    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大汉将军”。

    这些人虽名为“将军”,其实只负责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说白了,就是在皇宫大殿上的桩子。

    而很多官员子弟、皇亲贵戚,或者立有特别功劳的人,由于还不够封赏爵位的资格,明朝的皇帝往往会给其在锦衣卫大汉将军营中封一个品衔,不要说什么百户、千户,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的头衔,也比比皆是,在某一时期,在大汉将军中挂有锦衣卫百户以上头衔的人,竟然可以达到上千人,比一个锦衣卫千户营的人数还要多,这也是为什么翻开明史,我们会看到那么多名不见经传的锦衣卫指挥使,这些锦衣卫指挥使大多跟清朝皇帝“御赐黄马褂”一般,大都只是个荣誉而已,没人把他们真当回事,这样的锦衣卫跟负责“巡查缉捕”的那一部分锦衣卫可以说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户部分司郎中的儿子敢于挑战张阳这个锦衣卫千户的原因。

    “话说,汪兄,这姓张的到底怎么得罪你了,你为何要为那许宜出头?莫不是,汪兄你也看上了那白记药铺的小娘子了吧?嘿嘿嘿”另一个长相略瘦,脸上还有一颗大黑痣的生员喝了一口酒,满脸猥琐笑容地向汪平和问道。

    “也没怎么得罪我,这是想要学一学在这天津卫地面儿上混的规矩,来来来,不说这个了,喝酒喝酒。”汪平和的眼神儿中一抹阴鸷一闪而过。

    按理说,汪平和暗恨张阳,是因为马淑的原因,这会儿张阳要娶妻,基本不可能成为马淑选择夫婿的人选了,汪平和是要高兴才对,却为何会如此不依不饶地针对张阳?

    其实汪平和对于张阳的恨意,更多是源于他从马淑那里一直积累下来的各种怨念。

    汪平和对马淑一见倾心,对她各种追求,然而马淑却总是不阴不阳,对他的各种表现都不以为然,让汪平和的心中积累了太多的压抑、挫败感,甚至隐隐有些因爱生恨的疯狂,而他却没有办法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到马淑身上。恰恰在这个时候,张阳这样一个让马淑“推崇”、“钦佩”的人物出现了,在马淑的眼中,张阳就是一颗悬挂在大殿顶上的璀璨明珠,而他汪平和就是一颗路边讨人嫌的狗屎!如此一来,汪平和自然就把这一肚子火气撒在了有些无辜的张阳头上。汪平和如今就是要证明马淑的眼光是错误的,他要让马淑看到张阳这颗“明珠”的狼狈样儿,让她明白,到底谁是明珠、谁是狗屎!

189章 过堂() 
“张大妈,你今天还来找张神医看病?!没听说张神医吃了官司了吗?一会儿就要过堂受审了!”白记药铺门口,一个刚从药铺出来的妇人,跟另一个过来买药的街坊张大妈碰到了一起。

    “什么?!张神医也能吃了官司?!这是哪个天杀的不长眼,竟然告了张神医?!不行,我要去衙门给张神医喊冤!对了,张神医被抓到哪个衙门去了?”这位街坊的小儿子前一阵子伤寒发热,看了几个郎中,都说可能不好了,后来经人介绍才来了白记药铺,一剂小剂量的青霉素下去,没几天,这位街坊的小儿子便活蹦乱跳了。

    如今,这位街坊不管拿什么药,有事没事都要来这白记药铺转一趟,有时候甚至根本不是来买药,就是为了给张阳送点土特产,因为跟张阳同样姓张,这位张大妈又听说张阳初到大明,举目无亲,简直就要把张阳当做本家的小辈儿一样对待了,这会儿一听说张阳吃了官司,哪能不着急?

    “还不是前几天那个,那个什么自称白家表少爷的人,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要娶白姑娘,发现白家根本不拾他这茬儿,竟然失心疯一样,告到衙门去了。县老爷他也糊涂,这样的明摆着的事儿,便将那浪荡子打发了便了了,还要过堂,真是!嘛,药铺的人现在也都去了,就在静海县衙门,我这也准备去看看呢,要是县老爷判得不公,我们可不答应。”那妇人的嘴很快,仿佛一顶机关枪,还没等人听清她说了什么,话都已经说完了。

    “一起去,一起去。”听完妇人的说辞,张大妈马上拉着那妇人一起往静海县的衙门口赶去。

    白记药铺到静海县的县衙并不远,基本都算不上出城,就沿着运河往南走,一会儿的功夫便到了。

    在如今大明朝,静海县东西长220里,南北宽120里,东至渤海170里,西至顺天府文安县界50里,西南至青县界60里,北至顺天府武清县60里。

    后世天津市中心的大、小直沽,津南区的咸水沽及东丽区军粮城,在这时均属静海县。

    天津有句老话“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也就是说,天津卫的前身,其实就是静海县,再加上南运河从静海县穿过,大小漕船连绵不绝,也让静海县的沿河两岸繁华不已,虽说是一个县,却基本更像是天津城一部分。

    到了破旧的静海县县衙门口,县衙门口的大街上已经挤满了人,原本从白记药铺往这边走的时候,还只有几个街坊一起,可一边走,一边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似乎整个南城的人都知道了张阳要在静海县过堂的事儿,有些人是为了给张阳打抱不平,给他助威;有些人则纯粹觉得此事新鲜,要去看个热闹。

    大明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以来,一直是允许百姓们到衙门旁观官员审案的,一是为了防止官员徇私枉法乱判案,其二也算是一种普法教育,效果倒是不错。

    再加上,朱元璋时期颁布的大诰中,明确命令百姓们“互相知丁”。要求市井村镇中的老百姓对自己的邻居,一定要做到“互知业务”,也就是知道他们平日里从事何种职业;还要做到知道邻居家里几口人,几个人从事农业,几个人读书,几个人从事手工业或者商业;对于读书的邻居,一定要知道他的老师是谁,在哪里上学;给别人做老师的,也必须知道他所教的学生都是谁。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大明的社会彻底变成“熟人社会”,这样大家知根知底,就可以有效地减少作奸犯科的情况。

    虽然,自朱元璋之后,大诰基本就跟某国如今的宪法一般形同虚设,然而在朱元璋那会儿,大诰就跟红宝书一般,基本上是人手一本,各级各部门还要经常性地组织学习、宣讲大诰的精神,并且还是学子们除了四书五经之外的必修课。

    所以,即便是到了如今,大诰在大明社会中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就拿这会儿来说,恰恰是因为邻里街坊们全都是熟人,所以原本只是几个人去看张阳过堂,而这会儿,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天津卫的市民要上街游行呢!

    只是因为有着官不修衙的传统,静海县的县衙毕竟简陋狭小,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衙门的皂隶们只能大声安抚民众,有限地放入了一些年老德昭的人进了衙门,而剩下的则大多都等在衙门外面

    甚至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一些心思灵活的小商贩,已经推着货车开始在人群中叫卖了,几个小孩儿凑在一起,也开始跑跳打闹,一时之间,静海县的县衙外面仿佛开了庙会一般,好不热闹。

    静海县的县衙前有照壁一道,照壁后为牌坊,牌坊上有匾额题“忠廉坊”。

    牌坊以里为大门,大门两边的墙呈“八”字形,所谓“八字衙门朝南开”。

    八字墙上可张贴告示、榜文,公布科举考试录取结果等。

    牌坊以里,设有医学、阴阳学,右侧设有总铺(急递铺),以便于县衙公文的快速递送。

    牌坊正北为鼓楼,为两层,是县衙中最高的建筑,便于报时和瞭望。

    鼓楼外墙左右,分别建有申明亭、旌善亭。就是张贴有各项政策实施公告,案子判决结果和对于贞洁烈妇、好人好事的表彰等内容的地方。

    静海县的县衙不大,进入鼓楼,便算是正式进了县衙,过楼之后,过了仪门即是县衙的核心建筑——大堂。

    而这会儿,张阳、杨慎、唐伯虎,连同静海县的县令大人和他的师爷正一起坐在大堂之后的二堂,堂上一匾,上书“省观堂”。

    这个二堂是个面积很小的房子,不过是大堂和三堂之间的一个穿堂,不过好在私密性不错,适合临时待客,商议一些机密事情。

    “张大人,下官听说那原告许宜找了王世杰来帮讼,这王世杰是个落地的秀才,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可是却凭着对大明律的熟知,再加上他牙尖嘴利,是天津卫有名的讼棍,惯是会胡搅蛮缠,即便没有道理也让他给赖出三分。一会儿过堂,张大人可要小心,莫要着了他的道儿。”静海县的县令老爷依然坐在张阳的下首。

    “多谢县令大人相告,张某省得,不过这次张某请来为我帮讼的人,可是江南第一才子,难道还会怕了那个什么王世杰不成?”张阳转过头笑着对唐伯虎说,“倒是让唐兄大才小用了啊。”

    “哈哈,唐某我虽然也算读过几遍大明律,可是这上堂为人帮讼的事情,以前还真是没有做过,这一次第一次上堂,倒是怕给张小兄弟你弄出什么纰漏来。”张阳不怎么懂大明律,原本他是准备找杨慎帮忙的,可是生**凑热闹的唐伯虎倒是自告奋勇了,看唐伯虎如此热衷,张阳自然也不好打击他积极性

    “唐解元的大才海内皆知,下官自然也是久仰已久,只是各位都是谦谦君子,那王世杰确实鄙陋小人”静海县县令跟那王世杰确实打过一些交道,深知此人刁钻,还是有些担心。

    “不妨事,不妨事,这种简单明了的小案子,凭那王世杰还能翻过天去不成?!县令老爷,我看时辰也差不多了,赶紧升堂审案吧,之后,唐某还与我这两个小兄弟相约吃酒呢,可不要耽误了。”唐伯虎摆了摆手,一脸的不在意。

    “啪!”

    “原告许宜何在?!”

    公堂之上,惊堂木声响起,静海县县令坐在大案后面,沉声喊道,而三班衙役则拿着水火棍肃立在大堂两侧。

    “回禀,老父母,在下便是原告许宜!”许宜因为有生员身份,站在堂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