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军阀-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黎元洪做了光杆总统后,极望能拉拢护国方面的力量,倚为支援,于是有人向黎元洪建议,礼聘梁启超为总统府秘书长,如过梁启超愿意北上,以梁启超当时的人望和西南护国军方面的实力,足以牵制段祺瑞的北洋系。黎元洪颇以为然,遂于7月1日致电梁启超,电云:
“屡承来训,虑远思深,谋国之心,家居弥笃。泰山北斗,景仰为劳。亦每知读礼之时,不敢以阁员相浼,然万端待理,棼如乱丝,辱以庸才,丁兹危局,设使旧鼎覆餗,沦胥以灭,既负人民望治之心,亦违先生救时之愿,窃不自揣,欲以本府秘书长相屈,既无嫌乎夺情,且可资乎论道。先生模楷人伦,万流仰镜,倘肯垂念邦国,当不忍金玉尔音。敢布寸心,拥彗俟命。”
梁启超是聪明人。何尝不知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所以婉辞复谢。
民国5年双十节,黎元洪以共和重建,特发表大批授勋令,以为酬庸之典。首授孙中山大勋位;蔡锷、唐继尧、陆荣廷、梁启超、黄兴、岑春煊、李默涵等人以勋一位;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3人以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这些勋章,颁赠得太多,如西南首义反帝制派之将领及北洋帝制派之拥有兵权者,甚至逊清皇室之世续、载涛、绍英等,亦均获得。遂使鱼龙混杂,有勋章如雨之势。
另外一方面,段祺瑞也同意了李默涵的要求,正式任命李默涵为山东督军,并把一批李默涵点名要的人员调拨给李默涵。但李默涵没有主动辞去长江巡阅使一职,同时还推荐自己的部下马迁安为豫东镇守使、肖文龙为徐淮镇守使。段祺瑞一一批准,山东、豫东和淮北一带依旧在党卫军的控制之下。
181。暗中角力()
对这个人事安排,有三个人外加一股势力很不满意。三个人指的是冯国璋、张怀芝和赵倜,一股势力指的是日本人。
冯国璋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江苏督军正是他冯国璋本人,可江苏北部的两个重镇徐州和海州却在李默涵手里。你一个山东督军,占着江苏省的地盘,算什么意思?李默涵对此的解释是,我李默涵除了是山东督军之外,还是长江巡阅使,徐州和海州属于长江流域,我当然有权力管辖。
这时候,河南督军赵倜又跳了出来,说你李默涵是长江巡阅使,徐州和海州属于长江流域,所以你有权管辖。那隶属河南的商丘总不是长江流域了吧?凭什么你还占着不放?李默涵的解释是,我在商丘经营多年,有家有业,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这么多坛坛罐罐的,就是要搬家,你也得给我留时间吧?赵督军你别急,我给你写借条,商丘就算我暂借的,如何?
赵倜那个火大呀,这根本就是刘备借荆州嘛。可自己明显不是人家党卫军的对手,赵倜纵然有冲天怒火,也只能在洛阳发发。至于张怀芝就更加窝火了,本来山东督军一职铁定是自己的,可段祺瑞忽然变卦了,弄得自己空欢喜一场。张怀芝不恨段祺瑞,只是记恨李默涵。
除此之外,日本人对于李默涵出任山东督军一职也是十分不满。日置益在给大隈重信首相的电报里称这个李默涵是十分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对大日本帝国怀有莫名其妙的仇恨和敌视。如果让此人在山东站稳脚跟,那么大日本帝国在山东的扩展一定会收到极大的阻碍。
为此,日置益提出了几条阻挠李默涵在山东发展的建议。第一,是阻挠中华革命党的军队接受中国现政府的收编;第二,收买山东的土匪,在山东制造混乱,造成李默涵不足以维护山东治安稳定的假象;第三,利用李默涵在三七五减租和土地赎买时引发的地主反抗事件,大造舆论,迫使李默涵屈服;第四,拉拢其他对李默涵不满的人或者势力。
大隈重信对日置益的建议表示认可,并暗示他可以放手去做,自己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以确保日本在山东的扩张。
于此同时,李默涵也为自己入主山东做着紧锣密鼓的布置。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中华革命党东北军司令居正和山东护国军司令吴大洲谈判,谈判的内容自然就是这两支军队的命运问题。
李默涵约定双方的谈判地点放在济南,居正派出的代表是吕子人,吴大洲也派出了代表参加。但是北京方面立刻表示反对这样的争辩谈判。段祺瑞认为李默涵只是山东督军,这样的谈判应该由陆军部出面。
党卫军的将领们对段祺瑞的蛮横有些愤怒,纷纷要求李默涵抵制。李默涵到没有急着表态,在他的记忆力,历史上山东中华革命党东北军的编遣问题前后谈判了半年,最后的结果是吴大洲所部护国军被北京政府缩编为山东新编第二混成旅。其余入华侨义勇队之类的兵马是直接遣散,大部分人又回到了国外。之后不久,吴大洲就被段祺瑞假借黎元洪的名义骗到北京;以军纪不严等罪名判无期徒刑;不到一年即死于狱中;年仅32岁。
李默涵综合考虑下来,决定此事自己暂时不参与,而是先以拉拢山东当地有名望的工商界人士为第一要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烟台、青岛、济南等城市的相继开埠,山东与国际市场联系加强。加上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一系列建设,山东的工商业都有了不错的基础。
在矿业方面,山东地多丘陵,矿藏丰富。据清末民初的调查,山东共有煤、铁、金、银、铜、铅、锑、琉磺、钻石、磁石等十几种矿藏,其中,较有规模者为生产煤矿的峄县中兴矿局、年盈利70万,利润达87。5%,成为较有成绩的煤矿之一。
军事工业方面有德县和济南两座兵工厂;
轻纺工业方面,莒州管健候创织布局,,产品通过行商、包买商运销外地;
缫丝业方面,临朐先后有德太、天增义、恒裕、永源4家手工缫丝工厂。其中,德太拥有资本5万元,缫车40台,年产丝2000斤。天增义拥有资本10万元,缫车60台,年产丝3000斤。恒裕拥有资本8万元,缫车60台,年产丝2500斤。永源拥有资本3万元,缫车50台,年产丝2400斤。青州最早的缫丝工厂是1909年设立的裕祥福,拥有资本20万元。1910年又成立义泰昌、利亨泰、聚丰泰3家工厂,其中义泰昌拥有资本1。5万元,缫车30台,年产丝1400斤。利亨泰、聚丰泰各拥有资本2万元,缫车40台,年产丝2000斤。
草帽辫、花边及发网业。近代以来,由于受国外市场需求和出口增加的刺激,草帽辫、花边、发网等新兴行业在山东迅速发展起来。草帽辫是制造草帽的原料,由麦秆编制而成。山东的草帽辫业兴起于1862年左右,开始仅限于烟台一地,后来逐渐遍及沿海及内地许多地区。至清末,草帽辫已成为山东中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10年约为1300多万元,大部分销往英、法、美、日等国。
与之相对应的,是鲁商集团的迅速崛起。当年,鲁商们看到外资涌入所带来的后果后,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发展民族工业的道路。但周村的局限性,使他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到了开埠后的济南。不仅是以鲁商为代表的民族资本,济南开埠后,同样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外国的许多产品都是中国从未有过或没有大规模开发过的,这种产品极大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外国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对济南传统经济的局限性形成了冲击……
这一切使得济南在短短几十年间飞速发展,同时得到了以鲁商为代表的民族资本的大力支持。事实上,外国资本在济南开埠后的经济发展中只是配角,真正主导济南商埠的是善于学习、后来居上的以鲁商为代表的民族资本。
民国初年,随着政体更新,社会风气的变化,工商业地位进一步提高。面对外国经济侵略尤其是日资的相逼而来,工商业者的经济民族主义意识大为加强,社会有志之士全力于工商事业,实业救国观念已深入国人之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民国成立后,工商日盛,……济南工商业有一日千里之势”。资产阶级力量伴随着经济发展进一步壮大,伴随着新式的工商业资本家逐步进入各行会的管理上层,商人们在采用先进经营和管理手段的同时,其自身素质和价值观念也逐步提高与改变,并为其带来更宽广的视野。
1912年8月,济南商务总会在山陕会馆举行众商投票,选举新的组成人员。商会上层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原有绅商阶层为新式商人所替代,大有银号领事石绍先当选为商会总理,选举后“山东济南商务总会”更名为“山东济南总商会”。
由于李默涵不像给山东工商界人士留下以权势压人的印象,因此他通过穆湘玥和王姜以华商公司和华商银行总经理的名义要求山东济南总商会的总理石绍先行前来商议山东的工商事业发展大计。
石绍先真名叫石丕绪;号绍先;章丘浅井村人;因在兄弟们中排行第五;别人一般都尊称他为“石五爷”。石绍先今年55岁,头发黑白相间,身子骨很硬朗。他接到穆湘玥和王姜的帖子时,正好在章丘老家省亲。石绍先接下帖子,很快就从章丘老家赶到济南。
穆湘玥和王姜亲自到城外迎接,一见到风尘仆仆的石绍先,穆湘玥便上前行礼,“石五爷,要您老大老远赶来,实在是对不住。”
石绍先哈哈一笑,说道:“我这把老骨头值几个钱?若是能为山东工商界的同人做几件实事,我就是死也瞑目了。”
王姜笑道:“石五爷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怎么说这样生生死死的不吉利话?山东的大事还等着石五爷你襄助呢。”
石绍先下了马车,坐上专门来接他汽车。司机开得车速很慢,车行十分平稳。
石绍先问道:“这是哪国的洋车?坐着挺舒坦的。”
穆湘玥答道:“您老有所不知,这是我们华商车辆厂自产的,除了橡胶轮子之外,都是国货。”
“哦?”石绍先嘴巴张成了一个O型,“山东好多纺织厂、缫丝厂都用的你们华商产的缫丝机、纺织机,如今贵宝号已经能做洋车啦?”
穆湘玥说道:“咱们能造的好东西多了。那天您老得闲,带您去商丘、徐州看看。”
石绍先笑了,说道:“不急不急。我们还是先去见了督军大人再说。”
182。山东产品博览会()
到了督军府,李默涵也已经在大门口迎接了。石绍先很识趣地主动向李默涵行礼,“草民石绍先,见过督军大人。”
李默涵赶紧一把扶住石绍先,笑道:“民国了,前清那一套能免则免。你是老前辈,我应该向你行礼才是。”
石绍先见李默涵少年得志,到也恭敬有礼,心里便有三分接纳他了。两人在门口客套了几句,便并肩进了督军府。
上茶落座之后,李默涵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实不相瞒,这次请石五爷来,是为了共商山东工商业发展的大计。石五爷是商界的老前辈,还希望多多指点我们这些晚辈。”
石绍先呵呵一笑,摆手道:“哪里哪里,我不过是痴长些岁数罢了。督军大人一手创办的华商公司和华商银行短短几年就有如此规模,我石老五只有羡慕的份。”
又是一番互相吹捧和客套之后,双方终于进入了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