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军阀-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铁矿的磷较多,就应采用马丁法。而大冶铁矿的最大特点,恰恰就是矿砂中的磷元素较多。如果用马丁法冶炼,当然不成问题。但是汉阳钢铁厂的炼钢炉却是根据贝色麻法设计的,无法去除铁中的磷,所炼成的钢铁,容易脆裂折断。张之洞根本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以他粗率的做事气派,让英国厂商自行决定。而从英国订购的机器,1891年运到中国,1894年,汉阳钢铁厂的产品开始上市。当时进口的洋钢在上海的售价是每吨银三十余两,汉阳厂的钢只能卖每吨银23两,还乏人问津。
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是煤与铁,为了节约成本,办钢铁厂或以铁就煤,或选择煤铁二者的中点。由于汉阳钢铁厂选址错误,使工厂与铁矿和煤矿分别位于相隔遥远的三个地方,铁矿砂来自120公里外的大冶,每吨运费银元3角4分;焦煤来自开平煤矿,运到汉阳,每吨要卖银16两。把这些生产成本加起来,即使不包括员工薪金,已经超过产品的售价。到了1898年,汉阳钢铁厂累计亏损一百余万两。张之洞在建厂之初种下的先天性缺陷,无法补救,最终使他的一腔热忱都成了画饼。
总而言之,汉阳铁厂选址错误,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其炼钢炉的类型也不对,炼出的钢品质不佳。这两个根本性缺点使其产品售价将超过成本,必然亏损,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应该彻底废弃拆除,在大冶重起炉灶,重新选地购买高炉建立新的钢铁厂——这是美国钢铁公司资深工程师的报告结论。
其实汉冶萍的胎里毛病李默涵比这些美国工程师更加清楚,但是汉冶萍在中国近代化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让李默涵多多少少有些下不了手。不过,小疮不治变大疮,李默涵有些遗憾滴摇摇头,大笔一挥,从此以后就没有汉阳铁厂,也没有汉冶萍公司了。只有大冶钢铁厂与冶萍煤炭公司。大冶钢将以与马钢相同的规模兴建。因此这两个厂加起来就是一年后每年200万吨钢、100万吨铁,四年后达到每年总计800万吨钢、300万吨铁的产能了。至于所雇用的工人估计将达到810万,工人的训练自然也包含在合约之中。
美国政府与美国钢铁公司高高兴兴滴签下了这个合约,也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钢铁公司的积极推进,这两个钢铁建设计划与进度如此之快,在当时的中国来说简直是神速。当然了,完全是拜欧战之赐。
欧战时,欧洲各国的钢铁产业因战争备受破坏,加上协约国船只大量被u艇击沉共击沉1320万吨。为了弥补可能的缺口,美国开始拼命扩产钢铁与造船产业。整个欧战中,美国的钢铁产能增加率达到60%,这造成欧战结束后,一夜之间美国的钢铁与造船产业出现巨大产能过剩,造船与钢铁产业闲置率超过60%以上,造成巨大亏损。
而被破坏的欧洲重建固然需要钢铁,但这需求远远比不上u艇鱼雷造成的缺口,连满足战前美国闲置产能都不够,因此李默涵就乘虚而入与美国签下大笔合约。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与美国钢铁公司,实际上是通过将生产设备和部分技术转卖给中国,来解决其产业闲置造成的损失。这种对美国钢铁产业的大量有偿转移,就是中国钢铁基地快速建设兴起的原因。反正大部份机器都是现成的,直接从美国工厂里拆卸下来装上船运到中国即可。
据美国工程师私底下的估计,仅在这两个厂上,美国将在未来的四年内约转移8%的钢铁产能至中国。当然,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李默涵是不介意再多搬8%过来。这些产能对美国来说是过剩,对中国来说可是刚需。
如果这两个钢铁基地全部建完,则以其计划的产量与目前钢价,每个厂每年约可有3;500万美元的纯利。如果完全用这钱来偿还贷款的话,那么需要14年,算上4年建造时间内的部份产值,约需10年才能还完贷款。也就是说,基本上这两个钢厂可以说在未来10年内都是不能真正创造有效利润的,或者说利润钱都拿去填办厂费了。若非如此,美国政府与公司也不会把它们卖给中国。
其实李默涵建这两个厂,也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建设。另外,等这两个厂完成,再等留学生回来,软件硬件都具备时,那么就可以自行扩张规模甚至以此为基础建设新厂,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国钢铁产业的依赖,这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与此同时,连云港的造船厂一处秘密全封闭式船坞里,中国造船工人已经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建造自制的中国u型潜艇,而上海兵工厂也开始建立鱼雷的生产线。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旧中国不是一穷二白,连铁钉都需要进口,这时中国造得出潜艇吗?答案是当然可以。不要说只有千吨出头到几千吨的潜艇,现在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坞里面,就有四艘万吨轮正在开工建造中。这是美国在欧战时的订货,四艘都是同一类型的远洋高速运输船,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
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巡航速度10。5节。其中第一艘官府号预计将于于1920年6月份下水。这些船使用的引擎,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则都是由上海兵工厂原名江南制造局制造。
美国方面为这四条船付出的钱是1800万银元,即单价225万美元。而江南造船厂预估获利是200万银元,也就是说他们的单艘制造成本只有200万美元,剩下的25万美元是纯利,约12。5%左右。不过这是他们最后一批获得的外国订单了。欧战已经结束,需求大幅降低,美国又有大批战时急造商船剩余。以后这江南造船厂只能靠自己下的订单了。
依照江南造船厂的几个老技师讲,他们虽然是造不出目前洋人的战列舰,但其实是有能力建造定远、镇远那种等级的铁甲巡洋舰的。不过,主炮任然需要进口。但是当初李鸿章主张“造船不如买船”,所以单子就让德国拿去了。
那些老技工有些遗憾地提到,李大人这么主张,其一是因江南造船厂建造这种铁甲舰的成本确实比外国高的多,原因就是国内主要军舰钢板来源的汉阳铁厂的装甲钢品质极差,价格又居高不下,而采用进口洋钢自然不能与洋人在自己国内造舰竞争。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买船的话李大人可以收回扣——定远镇远造价170万两白银,而据说李大人和他的手下每条船的回扣达到30万两。若非如此,能让江南造船靠造这批船发展起来,现在说不定也能造战列舰了。
李默涵安慰了几句这几位唏嘘不已的老技工,告诉他们马鞍山钢铁厂与大冶钢铁厂已经在建设,明年就能投产,以后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他大拍胸膊说自己是不收回扣的,一定爱用国货,一定尽量帮他们作技转建造。几位老人在感激之余,也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为总理造出中国自己的战列舰。
李默涵笑笑,说道:“战列舰就算了,这玩意儿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你们要造就为我造航母。”
老技工们一愣,问道:“什么是航母?”
李默涵答道:“航母就是供飞机起飞的大船。”然后他一面在纸上画草图一面跟老技工们介绍什么是航母。
分割线
南满铁路苏家屯站附属地里,此时的日本侨民约有千人,但是他们大部分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所以大部分人只是躲在门后、窗后小心翼翼地张望。外面的枪打了一夜,中国军人和日军铁道守备队互有死伤,但是这些日本侨民始终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75。你们不懂()
苏家屯火车站附近,铁道守备队的水野健次郎正紧握军刀,指挥守备队的队员们对进攻车站的中国军队进行反击。
6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在身边炸响,子弹在耳边呼啸,双眼满是血丝的水野健次郎正挥舞着军刀大叫着来回指挥。
轰
一颗炮弹在水野健次郎不远处炸响,巨大的气浪好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将水野健次郎狠狠地推了一把,他一个踉跄向前摔倒,又连滚带爬地爬了起来。这时,日军炮兵也把一挺大正式机枪推前了五十多米。
水野健次郎对炮兵吼道:“射击射击!”
“嗨!”机枪手急急忙忙滴调整加起机枪,迅速向国防军的阵地一阵猛烈扫射
几发流弹击中了迫击炮手,两个迫击炮手中弹。一个胳膊上有一个红十字臂章的军士带着三个同样打扮的医护兵迅速抬着担架把两名伤员抬走。
“奶奶个熊”进攻苏家屯车站的是冯德麟的部下汲金纯,他赶紧命令两挺轻机枪掩护,同时叫后面的迫击炮兵和带着掷弹筒的士兵立刻敲掉日军的机枪。
轰
轰
两声炸响之后,一发掷弹筒发射的炸弹准确的砸到了日军机枪手身边,三个日军机枪手血肉模糊当场被炸死,还有四人受伤。
在手榴弹和机枪的掩护下,汲金纯的部队很快的接近了车站内的日军,他们发射了一轮子弹之后,便立刻掏出刺刀挂上,大声呼喊着“杀呀!”如怒涛般的冲进日军的散兵线中。
一个步兵班和十几个日军正面遭遇了,国防军的班长向后看了一眼,同时让战士们停下来,又低声说了几句话。一看中国兵都上了刺刀,小日本以为支那人要和自己拼刺刀,于是日军也不含糊,拉动枪栓就开始退子弹。
哒哒哒哒哒
哪里知道日本人刚刚退掉子弹,面前的国防军士兵就一哄而散,随机无数子弹就扑面而来,这十几个日本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全部中弹倒地了。
那个步兵班班长朝后面赶来的同伴埋怨道:“你们怎么才来啊”
后面一群拿着枪口还在冒烟的冲锋枪的国防军士兵们笑骂道:“姥姥,你们也不能单等我们冲上来啊,要是我们不上来,你们还不打鬼子了?”
那班长笑道:“有见人就突突的冲锋枪不用。去拼刺刀?那是傻子”
“支那人大大的狡猾!”一个日本兵受伤未死,挣扎着用夹生的汉语说道:“不守规矩拼刺刀居然开枪!”
那班长上去一脚踩在那日本兵的胸口,笑着说道:“有枪不用拼刺刀,你们小日本的脑袋都让驴踢了吧?”说着抬手就照着日本兵的脑袋就是一枪,小日本的脑袋像被打烂的西瓜,脑浆血浆溅了一地。
腥红的血洒在了黑土地,迅速的被吸收,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几乎铺满了火车站战区,国防军军士兵们端着枪,仔细翻看每一具日军尸体,发现还没断气的,就补上一刺刀。试图逃跑的日军显然也是徒劳的,在一片开阔地带,两条腿无论如何不是四条腿的对手。
冯德麟的骑兵部队由张海鹏指挥,他带着骑兵连,从身后赶上一个个四散奔逃的日军,用马刀结束了他们可耻且罪恶的一生。
汲金纯带着部队进了火车站办公室,在办公室里,一个满铁日本职员拦在前面,用夹生的汉语说道:“这里是满铁附属地,支那人不许进入!否则一切后果由你们承担”话随硬,但他紧张的神色已经出卖了他。
听到“支那”这个词,汲金纯已经够不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