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血大军阀-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永久性防御工事的阵地,都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地面下的不少通道通气孔被炸起来的大量泥土给堵住了。中级指挥官们一面命人上报情况,一面紧急命令疏通通气口,同时开启通风机进行换气。

    虽然国防军的炮火比不了二战后朝鲜战争时美国人在上甘岭的活力,也比不了欧洲战场的炮群。不过在亚洲,日本人也算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饱和炮击。经过炮火摧残之后,日军构筑的工事几乎每一处都挨了火箭弹,设置在外围的阵地上所有日军都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络。

    海量的要塞受损信息涌向关东军司令立花小一郎,他的脑子一下子处理不了这么多信息,无法立刻做出反应。司令不发命令,各个下级单位的日军也是束手无策。一些硬着头皮走出碉堡的日军胆战心惊的到了外面,治看见到处是弹坑,到处是燃烧的烈焰或者因为缺乏燃料即将熄灭的烈焰。

    要塞大炮炮位同样遭到无差别炮击造成的巨大伤害,不过总算是大部分都能坚持下来。然而炮兵们习惯的地表模样几乎全然不同,被他们当作校射标志的很多东西和昨天日落前完全不同,因为地貌改变了,使得日本炮兵的战斗力也大打折扣。他们努力试图用炮镜寻找敌人炮兵阵地的时候,视线总是不经意的被要塞内的惨状所吸引。始终无法专心的计算新的设计诸元。

    在国防军冲锋阵地的战壕里,政训员拿着铁皮做的喇叭大声呼喊着:“甲午战争咱们输了,旅顺港的数万冤魂至今还在哭泣!咱们干看着日本和俄国在咱们的国土上打仗,东北的百姓死伤无数!现在在咱们对面,就是两次罪魁祸首的日本鬼子!虽然人人都说日本鬼子厉害,连人高马大的俄国毛子都打不过。但是,老子就是不怵他。因为老子是国防军!是中国爷们儿,这里是我们的国土!就算只剩两条腿,老子也是站的直挺挺的!”

    “驱逐倭寇,誓死不退!”

278。收复旅顺() 
远处的指挥所里,蒋方震、郭松龄虽然听不到前线的军人们在说什么,但是看他们激昂的士气,心里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蒋方震说道:“估计那些政训员又在用旅顺大屠杀之类的事情激励士兵了。”

    郭松龄说道:“如果军人看到百姓被屠杀没有半点反应,没有复仇心理,那还算是军人吗?这种美血性的军队根本就是一群垃圾。我郭松龄从来不相信以德报怨那一套!部队也需要有这种誓不两立,死拼到底的作战精神!”

    蒋方震莞尔,然后幽幽滴说道:“但是我们毕竟国力有限,总理也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像西南西北地区还有诸多限制。这个时候,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我要考虑的更多,加入这个时候爆发两个国家地全面战争,并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中国这个巨人强大了,想什么时候找那个小岛报仇就可以什么时候!咱们都看得到那一天!”

    郭松龄咀嚼了一番蒋方震的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炮兵可以远距离攻击敌军,但步兵则必须和日本来一场刺刀见红的战斗。在通向旅顺要塞的阵地上,一队像老牛喘气一样的机动车队伍组成了炮兵部队。这是那种后世山区常见的柴油动力拖拉机,一次能够拉近一吨的物资,非常适合起伏不定的地区行驶。

    攻打要塞不是靠步枪就行的,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子弹,打多少到坚固的水泥上都是白搭,必须有攻坚装备。把沉重的攻坚装备靠人力抬到前线,光运输过程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要消耗大量人力。所以这种装备了12马力单缸大飞轮柴油机拖拉机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用来拉大炮很合适。这些拖拉机的两侧车厢板本身也是可拆卸的,一旦到了位置之后,隔板什么的都会拆下来丢在阵地上,用于铺设更方便车辆形势的道路。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时间到了下午,天空开始下大雨,把地面弄得泥泞不堪,拖拉机的轮子死命转动却只能飞起漫天的泥浆。

    前方一个个电话打回来:“气候不利,冲击道路本来就是弹坑连着弹坑。大雨才下了几分钟就变成了泥潭,攻击是不是还照常进行?”

    “混账”郭松龄拿着电话机大声喝道:“别说下雨,就是下铁疙瘩、下刀子也要给我攻上去!”

    “是。”

    很快,郭松龄的命令被传达到各个部队,政训员们冒着大雨倾盆,用已经喊哑了的嗓子大叫:“杀进旅顺,为大屠杀的同胞报仇;杀进旅顺,打出我们中国爷们的威风”

    日军还据守着他们的内线工事,虽然大部分障碍已经被摧毁,步兵堡垒线的堑壕也被炸得七零八落,这一切让他们惊叹于新中国军队的战斗能力。但是在没有到最后一刻的时候,他们仍然为了武士道精神的骄傲还有军人的任务抵抗到底。不管他们这种坚持是不是正义,还有没有意义。

    在这种暴雨中,已经分不出进攻的队形,也没有时间继续进行步兵小群地渗透推进,所有一线指挥官都已经被现在焦灼而紧张的局势和上级的严令逼红了眼睛。

    原本身穿蓝黑色军服的党卫军和国防军士兵浑身沾满泥浆,冲锋时的人狼的象一波波黄色的怒涛,在大雨中怒涛一般向前涌动。日军炮火机枪的疯狂射击,在人浪中打出了大大小小的缺口。但是这缺口瞬间又合拢,掀起了更高的巨浪。

    党卫军和国防军的下级军官们和旗手挥舞着手枪和指挥旗冲杀在最前面,泥泞的阵地让每个人都不住的跌倒爬起,有的人倒下就再也不能起来。喊杀的声音已经压倒了雨声和枪炮的声音,在天地之间只剩下了这些步兵,在艰难的朝上涌去。

    后面支援的火力勃朗宁机枪已经打得冷却水都沸腾了,大雨淋在套筒上。升腾着一阵阵的白气,迫击炮以超高速率在发射着。炸点的闪光,像一道道的球形闪电在日军阵地上面此起彼伏。两军士兵就在泥水里翻滚肉搏,不时还有重型爆破筒爆炸开来,将纠缠在一起的双方士兵掀翻。有些人经过激烈的战斗,倒在泥水里竟然没有力气爬起来,没有死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下,反而因为没有力气从泥水里挣扎起来而窒息。

    关东军司令立花小一郎举着望远镜透过墙也似的雨幕,看着底下地狱般的景象。周围不断有重炮的炮弹落下,掩蔽部一阵阵的剧烈抖动着。

    立花小一郎喃喃道:“我们的对手已经不再是一群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的清国奴了。”

    此时在立花小一郎面前的是一个在民族大旗下奋力抗争的伟大民族,这个国家通过这次民族战争的洗礼,在向近代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具决定性的一步。可以说,这场冲突,将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事件,而关东军则是他们的第一块垫脚石。

    在立花小一郎观察哨所的下方,一个军服破碎的年轻军官已经跳过了第一道战壕,他手中还举着一面党卫军军旗。他近乎疯狂地大吼大叫着,士兵们也跟随者那面旗帜猛冲。这面旗帜所到之处,日军无不溃散。

    很快,一挺机枪盯上了他,顿时不知道有多少颗子弹同时击中了他。血顿时从身体里疯狂的涌出,但瞬间又被雨水冲刷干净。这名军官还坚持着向前冲了十几步,终于一个踉跄,一头栽倒。那面旗帜快要倒下的时候,他身后的士兵冲了过来,一把接过旗帜,继续朝第二道堑壕线冲去。

    “诸位!”立花小一郎抽出军刀,对身边一群参谋们说道:“我们是关东军第一代军官,恐怕也会是最后一代了,就让让我们玉碎在此地吧。”

    “天皇陛下万岁!”参谋们也抽出军刀,士气昂扬,完全没有一丝颓唐。

    1919年11月21日,党卫军一部突入旅顺市区,攻入日本关东州都督府,把五色旗和党卫军军旗插上了楼顶,标志着旅顺战役的胜利。

    收复旅顺的消息让全国城市更是再次沸腾了。街头巷尾传说地全是、党卫军、国防军地英勇善战,精强无敌,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挽回了几十年来的屈辱,国家也进入了强国地行列,首都的各个学校机关团体发起了对前线部队的慰劳,就连议会都在讨论是不是组成一个慰劳团,到前线宣慰一下,首都举行了百姓自发组成的提灯游行。

    对青岛、旅顺日军作战的胜利,同样也是惊动了列强的眼光。他们脑海中由来已久的对中国的陈见甚至偏见也受到了剧烈的振荡。列强的远东战略专家们第一次开始认真评估中国地力量,还有他们的举动对远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不得不说,这些列强专家们地分析和评估。

279。战事扩大() 
就在中国举国上下庆祝收复旅顺的时候,东海之上狂风呼啸,波浪滔天。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正在对马海峡海面上挣扎前行,航向正北,成两列纵队,其中运输船与辎重船比重很大,所有的船只上都悬挂着旭日旗。现在的整个舰队的平均航速超过十一节,这几乎已是那些运输船的航行速度极限了,那些运输船都拼命的向锅炉里添加煤炭,烟囱中喷出的滚滚黑烟直冲云霄,很远都能看见那弥漫在海面上的黑烟。

    就在济州岛西南方向的海面上,一艘原本航行在潜望镜深度的潜水艇浮起在海面上,冒着风雨与海浪加速跟上日本舰队,与此同时,几名中国水兵迅速在指挥塔围壳上拉起了电台天线,然后,一封加急电报就通过这根天线拍发出去:我艇z…017于济州岛海域执行侦察任务时,发现日本大规模舰队,经过初步的图片比对,可以确认的舰只有:摄津号、河内号、金刚号、比睿号。我艇将予跟踪。

    电报第一时间传到了烟台海军基地,基地立刻转给身在济南的李默涵。但是,等电报员把电报破译上报的时候,李默涵已经坐上火车回京城了。于是,还在济南的蔡锷一面让电报员立刻电告京城海军司令部,同时把电报发到德州火车站,让那里的人一看到总理的专列,就立刻把电报递上去。

    李默涵的四个小时候之后看到了电报,他眉头紧锁,一直舒展不开。历史轨迹走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偏离原来的轨迹了,即是说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已经不足以让自己继续先知先觉了,接下来的路,只能考他自己走。

    “来人,立刻电令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我一到北京就立刻开会。”李默涵说道

    警卫员郭四德提醒道:“主席,到京城至少还有1天。”

    李默涵想了想,说道:“那你马上去安排一下,我不坐火车了。德州不是有个军用机场吗?我坐飞机去京城。”

    就这样,这个时空中国航空的第一位客人就是国家总理李默涵。

    李默涵坐着歼…19飞机在南苑机场降落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他一下飞机,立刻有专车接他赶往新建起来的国会大厦。在这座刚刚建成的四层洋式大楼里面,还散发着油漆的气味在会议厅里面所有议员都神色紧张地坐在那里,看着空无一人的讲台今天记者和团体代表也得到允许,可以进场旁听和采访记录。国会大楼外面,神情严肃,武装整齐的军警们布置了警戒线检查着每一个进入会场人员的证件。国家的转折关头,就在今天每个穿着制服的人的脸上,都有了一种叫做使命感的东西。

    会场地侧门一下打开了然后就看见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