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德意志涅盘-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尊敬的将军,我从来就不认为那份长达448页的歹毒条约是不可触犯的法律!”希特勒没有任何犹豫地予以回应,其坚定的表态让雷德尔的心中登时大感欣慰。他顿了顿,而后再度开口道:“海军是德意志不可缺少的武装力量,我完全愿意在任期内为它的复兴倾注全力。现在,海军只管设计出最完善的军舰,并做好付诸实施的所有准备。至于政治上的阻碍,我保证2年之后就将不复存在。”
雷德尔闻言惊喜交集,这名新总理今天对他的承诺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身为陆地动物的希特勒不仅不对海军舰队存有偏见,反而表示出了堪与昔年威廉二世相媲美的支持之心;特别是在昔日耗资极巨的公海舰队却几乎对战争毫无建树的这一不利历史局面下,由显难能可贵。不知觉间,这名比他年龄小十几岁、军衔更是只有下士的削瘦新总理,已经让他产生了由衷的亲近和信任之情。
海风吹舞,旌旗猎猎,在雷德尔的全程陪同解说下,希特勒饶有兴致的逐舰检阅了港口中的所有舰艇。希佩尔级航母的高大巍峨、德意志级战巡的精悍凌厉,猛禽级驱逐舰的秀巧精细、以及柯尼斯堡级巡洋舰的锋芒凝炼,都让希特勒这个陆地生物大开眼界,并油然生出对海军的认可向往之感。他从雷德尔口中得知,这批战舰全都是远洋进攻战略下的产物,就连标准排水量仅有1000吨的那两款小型驱逐舰,设计师也让它拥有了3000海里15节的航程,并着力使其稳定性、居住性、和干舷高度,都能够满足普通出海任务下的正常需求。
当整场检阅临近结束时,希特勒突然提出要登上纽伦堡号巡洋舰。雷德尔一愣,下意识的点头应允。正当他跟随希特勒走上甲板、心中对此充满疑惑的时候,目光扫望的他却忽然发现了站在舰桥之下列队迎接的人群之中的方彦;片刻之后,他的目光就转为凝重,原本微笑的神情也变得渐渐严肃起来了。
“我最亲密的伙伴,你早该到柏林来看我了!”
在将全舰检阅了一番之后,希特勒满脸笑容地握住了方彦的手,那欣喜诚挚的神色,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那份独有的热情和信重。饶是方彦与国社党领袖较厚的传闻在海军当中早已不是什么秘辛,但看到新总理对一名中尉军官如此厚待,仍旧让旁边众人感到了极度的惊羡。众目睽睽之下,原本准备保持低调的方彦,此时也不得不给予希特勒足够的回应;他调整心神,随即在展颜微笑中出言回应道:“您刚刚担任总理不久,一定有很多的事要做,因此我就没有去柏林再分扰您的时间。现在,请允许我为您的当选致以最真挚的祝贺,我始终坚信,您所领导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是能拯救德意志走出今天困境的唯一通途。”
“我们的党能有今天的胜利,我必须要心怀庆幸地感激你的帮助,约纳斯。如果没有你在过去时间里对我的支持,我几乎不能想象今天的国社党会是什么模样。”希特勒满怀感触地开口,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对昔日景况的追思之意。方彦看在眼里,心中明白此时的希特勒没有对他有丝毫的虚以委蛇:且不说自己在20年代早期对尚处在婴儿状态的国社党的大力资助,光是帮他牵上自己家族的这条线,这就足以让希特勒的当政时间大大提前。毕竟随着戈林的丧命,希特勒只能依赖瓦尔特为他联络德国的上流人物、以求取得他们的支持,而陆军和大工业家的态度,对于希特勒的当政是决定性的!
“能够在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为您效力,是我此生无上的荣幸。”方彦毫无心理障碍地说出了这番话语。配合这些年来已经练得炉火纯青的演技,仿佛真的是对希特勒死心塌地的信徒一般。希特勒显然大受感动,他深深凝望着方彦那郑重中带有虔诚的脸颜,握住对方的手忍不住又用力了一些。
看着眼前欣喜重逢的二人,雷德尔不由得眉头紧皱,他们这番基于政治的谈话,已经与军队的传统出现了明显的相悖。正欲开口出言提醒,却听方彦话锋一转,微笑说道:“等到今后休假之时,我一定会去总理府参观、并和您共进晚餐的。还希望您忠诚的党卫军警卫,到时候不会因为我的身份而将我拦在门口。”
希特勒深深看了方彦一眼,聪明如他无疑明白了对方话中的提示:现在的场合显然不适合他们共叙旧情。然而方彦的最后一段话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希特勒将目光投向方彦的双肩,却发现那张熟悉的直板肩章上竟然只比5年前多出了一颗四角金星。几分愠恼不快之色很快就从他的眼眸中浮现出来,并随之落入了始终注视着其与方彦交流的雷德尔的眼里。
雷德尔暗自叹了口气,心中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第106章 首次冒险()
当1933年的夏天来临之际,大权在握的希特勒有3个问题亟待解决:在政治上,他需要调息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在经济上,有高达600万失业者需要得到就业的机会。而在战略上,希特勒面临的压力更加沉重:他需要兑现自己在选举前所向军队和人民许下的诺言,即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况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在不致引起战争的情况下重新武装。
第一个问题,希特勒通过自己左右逢源的努力,已经将双方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下去。罗姆被希特勒的一封恭维信件、以及拉入内阁政府的示好行径,暂时按捺下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二次革命”念头;而国防军也在希特勒的重申支持下,缓和了对国社党的敌视态度,希特勒的总理地位得以稳固。尽管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这对于希特勒来说已经是相当难得的有利局面。
相比于政治上的和泥拖延,希特勒在经济领域面临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了。虽然希特勒本人并不懂经济学,但天才的绝代财雄沙赫特博士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部长:10年之前,正是他临危受命,就任德国央行行长,并将德国马克从灾难性的贬值深渊中拯救出来。时至今日,面对这个没有外汇、没有黄金,没有资源、国内外市场都是萧条万分的超级烂摊子,早已年逾天命的沙赫特,却像是一匹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当听到那苍凉雄壮、慷慨高越的战争号音时,他便再一次腾跃而起,并长嘶着义无反顾、雄心不改的冲向危机的最前沿。
很快的,沙赫特就掀起了一场惊动世界的激荡风云。电光火石间,只见他在国际舞台上空手套白狼、原汤化原食;那一系列妙到毫颠、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法,为一贫如洗的德国奇迹般创造了无比宝贵的信用。德国欠谁的钱越多,谁就越想和德国做生意。为了避免外汇流失,他与多达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对德国“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而在国内,沙赫特则通过圆环套圆环、遍地打白条的方式刺激经济,将大量失业工人重新送回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阵地;“米福”这种由国家保证、专门支付军火商的军用券的发行,更是兼顾了解决就业、不造成生产过剩、以及保密等多方需求,将拖字诀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依靠沙赫特这位圣手的点金妙笔,德国经济迅速从崩溃的深渊中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失业率在连续飙升近4年后首度出现了下降,这让德国民众开始期待国社党的独裁统治,会比昔日无能软弱的民主政体出现明显的改变。
唯一让希特勒感到困难和棘手的,就只剩下了让德国突破和约的限制重新武装。这份严苛的枷锁绝不是想打碎就能够打碎的,它背后还有军事力量远高于德国的协约国集团为后盾:相比于武装到牙齿的协约国军队,仅拥有10万官兵,且坦克、重炮、飞机皆无的德国陆军,根本就是壮汉面前的瘦弱童孩,如果协约国像1923年进军鲁尔那样作出激烈的回应,德国将完全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然而,此时的希特勒似乎真的是上帝的宠儿。因为经过了将近4年的大萧条,世界局势较大战结束的1919年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性变革。
作为欧洲关键性的平衡力量,大英帝国的衰败倾颓之像,已经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寒冬侵袭下显露无疑:其国防开支从1919年的7。76亿英镑暴跌至1932年的1。02亿英镑,军工产业急剧萎缩,特种装甲钢的生产力甚至无法满足海军对新式轻巡洋舰的建造需求。另一方面,民众不希望政府做出任何激化局势、有损英国现有国力的行动,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现在本就艰难无比的生活水平。带有浓重绥靖气息的“和平主义”开始在英伦盛行,并通过议会深深影响到了唐宁街政府的决定。只要能保住不列颠现有的利益和地位,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谈!
在西面,法国这只高卢雄鸡也被经济危机给削去了鲜红的顶冠,变得前所未有的衰弱和萎靡。其1932年的工业产量较1929年狂泻了40%,破产的企业和失业的工人不计其数;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令巴黎的资本权贵阶层为之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的主要斗争矛头已经从针对德国崛起、悄然转移到了平息国内矛盾上去,再无心干涉到德国的重整军备。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3个小协约国成员也出现了相似的状况,它们的领导阶层都将解决国内问题作为第一要务,而在极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德国的提防和压迫。
身为向德国贷款的金主,大洋彼岸的美国更乐意看到德国的重整军备。沙赫特在1933年5月访问纽约的时候,已经向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深刻描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由于道威斯计划的先期推行,美国资本已经在德国陷得太深,如果德国能够重整军备、扩大采购,对于美国的经济恢复也将是一个良好的刺激。至于德国买了军火会对付谁,反正不会是美国。“如果德国能够获得它自己的原料而在经济上得到发展,这只会有助于刺激一般的世界贸易。它将帮助增加消费,促进繁荣,不仅提高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将提高整个工业世界的生活水平”。沙赫特甚至还把反犹行为的原因归于“一个民族处于经济绝望和可怕困境时的表现”,并且保证“一旦德国享有公平与繁荣后,这些表现就会完全消失”。
尽管罗斯福并不喜欢沙赫特,更厌恶奉行极端民族主义的希特勒,但与英法等国的态度相同的是,他目前的第一要务乃是将美国拯救出经济萧条的恶性漩涡。只要是能让自己推行的新政得利,罗斯福并不介意握脏了手,更何况在当前的形势下,德国根本不可能对美国造成丝毫的威胁和麻烦。美国银行很快就与德国达成了延期偿还贷款的协定,并且保证今后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国使用,这些钱则用于兴建新的军事企业或者改建原来的军工企业。
凭借着那不可思议的本能和敏锐独到的目光,希特勒迅速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国际机会。5月17日,针对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新一轮世界裁军会议,希特勒采取了机智的以退为进策略:他称“德国完全愿意响应罗斯福总统的号召,放弃一切进攻型武器,如果有武装的国家也销毁他们的进攻性武器的话德国也完全愿意解散它的全部军队,销毁它现有的少量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