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司马传-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之前和孔明分析也是这样的,只是此时的曹操毕竟手握重兵,占据着场面上的优势,若果是正面作战的话,孙刘联军仍旧没有必胜的把握。这一仗对曹操来说败了还可卷土重来,而孙权和刘备一旦败了就会意味着他们的彻底灭亡。”

    司马懿想了想:“的确正面应战孙刘联军胜算不大,不过正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荆州的水军士气低迷,只要有一丝丝可以让他们看出曹操的败相,那么别说八万,就算是百万大军也会顷刻间以蚁穴溃堤一样,使他们彻底瓦解。”

    诸葛亮看向了窗外长江之上绵延数十里的战船,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此时正值隆冬,气候干燥易于燃火,如果用火攻的话。。。”

    就在这时从外面吹进来的西北风呼啸着吹动着船舱口的布帘,这让诸葛亮和司马懿以及庞统三人都马上意识到了风向对孙刘联军用火攻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孙刘联军的战船是逆江而上,到那时不仅难以烧到曹军的船只,反而会让他们的船只陷入火海之中。

    “看样子除非刮起东南风,否则火攻之策必定难以实施。”

    庞统的话让诸葛亮和司马懿认清了事实,而深知天文地理的他们都知道,在隆冬之时想要刮起暖暖的东南风实在是很罕见的,若果没有天时相助,胜利几乎很渺茫。

    不过司马懿坚信上天不会让曹操就这么轻易的鲸吞江南、一统天下:

    “天命有时,曹操虽然之前在和袁绍的殊死战中得天时相助,可那时的他是站在保护天子、捍卫大汉的立场,所以能够战胜袁绍,现在他不过是假借天子之威逞自己野心欲望的窃国之贼,我相信这一次老天绝对不会再帮他,东南风一定会来的。”

    司马懿的话引起了庞统的共鸣,他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笑着说:

    “没错,曹操之前突击冒进吃了亏,这一次他定然不会再贸然进攻,我们还有时间。。。”

    而诸葛亮却对司马懿那拳拳的忠君爱国之心有所保留,他对司马懿说:

    “在东南风到来之前,曹操的水军战船必须要难以独自行动,这样一来火势一旦蔓延起来便可席卷长江之上所有的船只,如果不然以曹操的睿智在火势起来之后必定会迅速撤离,到时候即使火计成功也不能一次性毁灭曹操的荆州水师。”

    这个问题司马懿早就有所考虑,他满怀信心的对诸葛亮说:

    “放心吧,我已经想好了计策让成百上千只战船艨艟成为一个庞大的整体。。。”

    在临别之际,诸葛亮对司马懿意味深长的说:

    “现在局势复杂,你留在那里要格外小心。。。”

    回到乌林后,司马懿为了安定曹操使其不要轻易发兵,便对曹操说:

    “丞相,我已去蒲圻探查过,那里并没有孙刘联军的水师驻扎,可见之前的胜利并没有让他们冲昏头脑,毕竟您现在手中握着的是全天下最为精锐的荆州水师,孙权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向根本不可能会贸然进攻的,此时的他们应该想的是如何防守才是。”

    曹操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即使司马懿不加以劝阻,他也不会向赤壁发起进攻,因为眼下曹操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仲达你辛苦了,只是我在玄武池中操练的水军毕竟经验不足,在乌林上船后他们不适应江面上颠簸的船只,已经出现了很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的士卒了。”

    这个问题司马懿在回到乌林之后便从张郃那里听说了,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河北士卒多以陆战骑兵为主,他们在河北训练的时间很短,再加上来到荆州之后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这些都是正常的,依在下看并不是没有办法加以解决。”

    听了司马懿的话,令曹操一直皱着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哦?仲达有何高见?”

    司马懿回答说:“独立的船只在江面上出现摇晃、颠簸是难以避免的,可如果用钢环铁钉立于船体四周,然后以铁索相互串联,再以木板铺设与铁索之上,那么所有被丞相船只所覆盖的江面,就会有如平地一般,纵使骑兵来去自如也非难事。”

    仔细一想之后,曹操发现司马懿的话很有道理,这样做即加强了各战船之间的协同性,同时在击败孙刘联军之后,骑兵也可以直接登岸,全面席卷江东之地。

    在征询徐庶的意见时,徐庶对司马懿的意见全面表示赞同,这更加让曹操确信了这种方略,于是他命令军中所有的铁匠抓紧烧制钢环铁钉立于船体四周,然后用粗壮锁链相连,再以木板铺设。全面实施完成之后船体的颠簸果真有了大幅度的减少,士卒为此士气高涨。

    正当曹操为此而感到高兴的时候,蔡瑁却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意见,他对曹操说:

    “丞相,如此将所有战船相连的话,万一刘备孙权用火攻来袭我们将难以应对啊。”

    站在曹操身旁的司马懿和徐庶听了之后心中猛然为之一颤,司马懿发现自己在想这个计划有一个巨大的疏漏,那就是熟悉江南地形的蔡瑁,他必然清楚一旦刮起东南风的话曹军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让他顿时坐立难安。

    曹操在听了蔡瑁的意见之后哈哈大笑道:“我说蔡将军,亏你统领荆襄水军多年。我且问你,这个时节正值隆冬,只会刮起西北风,有哪里会来东南风呢?”

    蔡瑁仍旧力劝曹操赶紧解除铁索连舟的命令:

    “江东地界多山湖,刮起少见的内湖风并不是不可能,还请丞相三思。”

    说到火攻倒是让曹操想了起来,他对蔡瑁说:

    “蔡将军,你方才说的说很有道理,我军若是用火攻的话孙刘联军必定会全军陷于火海之中,要知道这个时候刮的可是西北风啊,你命令下去,让军中各艘船只均备好火油、硝石和硫磺等物,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便顺江而下,彻底消灭孙权和刘备的主力!”

    听曹操最终没有取消铁索连舟的行为,虽然让司马懿暂时松了一口气,不过显然曹操已经意识到了火攻的可能性,这让司马懿感到更加危险。。。

    与此同时,远在许都的伏若歆哭着从皇宫跑了出来,她骑上了一匹快马冲出了许都南门,她急速驱弛着,恨不得现在就能赶到荆州司马懿的身边。。。

    然而就在她刚刚离开许都后不久,身着甲胄的骑兵就在前方拦住了她的去路。

    伏若歆伸手用衣袖擦掉了脸颊上的泪水,对着面前的十余个直属于刘协的御林军,她横眉冷对的冲着他们低声吼道:“给我让开!”

    显然骑兵并没有打算伤害她的意思,他们只能对伏若歆拱手劝说:

    “我等奉皇后娘娘之命,还请姑娘随我们回皇宫。”

    “回去?”伏若歆冷笑了一声,她抽出了腰间的短剑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你们回去告诉皇后娘娘,就说我再也不会回去那个冰冷的皇宫了,如果你们再坚持阻拦我的话我就死在你们面前,到时候你们就抬着我的尸首向你们的陛下和皇后娘娘交差吧!”

    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树林之中忽然阴风大作,树枝随之狂乱地舞动着。

    双方持续对峙着,为首的骑兵面对皇后所下达的死命令根本没有能力违背,于是他对着身旁的部下使了个颜色,佯装被伏若歆所恐吓让开了道路。当伏若歆骑马缓缓从他们中间通过时,骑兵忽然挥动手中的长枪刺向了伏若歆所骑的黄马。

    黄马承受不了剧痛哀嚎着倒在了地上,伏若歆也因此坠落马下,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骑兵长看了看神智已经有些模糊的伏若歆,对着身旁的部下说:

    “把她带回去吧,皇后娘娘交代过不能有任何的损伤。”

    就在两个骑兵打算把伏若歆扶起来的时候,突然间从树林之中射出了两支羽箭准确的扎在了他们的额头上,剩余的骑兵纷纷进入警戒状态,冲着射出羽箭的方向大声喊道:

    “什么人!不要鬼鬼祟祟的!”

    “鬼鬼祟祟?我可是一直都在你身后没有动过。。。”

    话音刚落,骑兵长猛然感觉到自己身旁近在咫尺之处有一个人正站在他的马背后方。

    他下意识的用长枪刺向了站在自己身后马背上的男子,但是早在他动手之前,这名男子手中的剑便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反应稍显迟缓,动作更是如此。。。”

    他将剑收回了鞘中,骑兵长的脖子上瞬间出现了一条血红色的长痕,手中的长枪和人几乎同时摔到了地面上。而剩余的骑兵几乎没有时间反应,就被接二连三的羽箭一齐射死。

    意识模糊的伏若歆,隐隐约约看见黑夜之中有个身着黑色斗篷的男子走到了自己的面前,他久久的俯视着自己,从电闪雷鸣之间的光亮之中,她仅仅能看到那双锐利且深邃的眼睛。。。

    她伸出手双手紧紧的拉住了面前这个男子的衣角,眼含热泪的苦苦哀求道:

    “求求你。。。求求你带我去司马懿的身边,如果再晚一步的话,他真的会死的。。。”

    说罢伏若歆彻底失去了意识,斗篷男子将她揽在自己的怀中,这时手执利剑的男子从马背上轻轻跳了下来,看了看晕倒的伏若歆,又看了看斗篷男子:“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会为了他不顾生死到这种地步,那么我们接下来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动作了?”

    斗篷男子将伏若歆抱了起来:“钟毓已经在荆州做好了准备,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随即他看向了站在自己面前的执剑男子:

    “程武,你带她一起去荆州,我想诸葛亮他应该不是那种会乖乖按照计划行事的人。。。”

    程武看着紧闭双眼的伏若歆,不禁面露难色,不过他似乎完全可以体谅伏若歆的心情:

    “好吧,那您呢?要和我们一起去吗?”

    斗篷男子摇了摇头:“不,我还有事情要去办。。。”

    (本章完)

第201章 谷雨(二候):纳降埋隐祸() 
孤身骑马回到了自己故乡的蔡珏,终于在董祀的家中见到了阔别数年的姐姐。

    两姐妹一见面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好久之后才热泪盈眶的拥抱在一起。

    蔡琰详细的询问了蔡珏这些年的遭遇,听完了之后她看着已经筋脉尽损的妹妹,因为这样不仅再也不能舞刀弄剑,而且体质也变得比常人还要差,蔡珏的心中不免十分心疼:

    “我当初曾经拜托过胡昭先生,千万不要教授你任何的武艺,就是怕你会找董承报仇,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这种事,真是天意。”

    为了不让姐姐对胡昭心生怨怼,蔡珏赶紧解释说:

    “姐姐,教授我武艺的人不是义父,您就不要再责怪他了。”

    她的话引起了蔡琰的警觉,她追问道:“那到底是谁?”

    蔡珏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起初义父只是教我读书写字,我也曾数次请求他传授我武艺可是都遭到他的拒绝,直到有一天我在竹林小溪边洗衣服的时候见到了那个人,她问我想不想为自己的双亲报仇,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跟她学了半年的武艺。”

    尽管蔡琰费尽心机去想这个不知名的女子到底是谁,但是始终没有得到答案,她想不到到底有谁会这么做,目的又是什么,难道说。。。

    正当她想到这个人到底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