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司马传-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着坐在自己身旁已有八月身孕的班悦,忍不住伸出手慢慢抚摸着她的腹部,这时的刘肇心中已然酝酿出了一个长远而又风险性极大的想法。

    为了自己的这个计划能够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刘肇特地找到了自己唯一信任的刘庆,对他说:“朕的诸多皇子都先后横遭不测而夭折,胜儿因为常年身患重疾难以担此大任,现在朕的身体现在也很不好,所以有些事还是早作安排比较好。”

    刘庆听了刘肇的话,很快便领会了刘肇的意思。

    刘肇此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他知道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会死去,所以他提前拟好了两份圣旨和自己的传国玉玺递到了刘庆的面前,对他语重心长道:

    “皇兄,我身边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今天找你来是有要事相托。”

    对此刘庆感到十分自责,他立刻跪在了地上哭泣道:

    “陛下,是臣弟没有用,没能将那些逆贼残党找出来。不过陛下你正值盛年,大汉社稷离不开您的治理,还请万万不要再说这些话。”

    刘肇苦笑道:“老兄,别人奉承我你也这样吗?你和我都心知肚明我的身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又到底能够撑多久,我现在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拜托你了。。。”

    他将刘庆的左手握着刘庆的手,右手轻轻的拍了拍刘庆的手背,这让刘庆更加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当他打开了刘肇亲自所写下的圣旨后不由的惊呆了。。。

    “我不知道刚刚出生的隆儿会不会像他之前的皇兄一样,现在我除了胜儿之外,只有悦儿腹中的孩子,如果到时候胜儿和隆儿遭遇不测的话,我希望大汉正统能有人继承下去。。。”

    从刘肇在圣旨内所表露的意思之中,刘庆看到了这样一条格外重要的内容:

    将来如果刘隆夭折,就立清河王刘庆之子刘祜为帝,由皇后邓绥辅政。

    在刘庆细看圣旨中的惊人细节时,对面的刘肇也在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

    看完之后刘庆赶紧跪伏在地面上:“陛下,祜儿年幼无知,恐难当国君之任!”

    咳嗽了两声之后刘肇伸出手抬起了刘庆的胳臂:

    “说老实我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度卷入宫闱争斗之中,可是放眼众兄弟之中我能够相信的人也只有你了,如果隆儿真的。。。希望你好好教导祜儿成为一个称职的国君。”

    另外一道圣旨刘庆打开之后更加令他瞠目结舌的内容:

    倘若之后的皇帝有为君不贤、荒废政务、败坏朝纲等有损江山社稷的现象,便由班悦所生子嗣取代之,任何人不得违背,否则有如欺世灭祖,人人得而诛之。。。

    刘肇对刘庆说出了先前汉章帝刘炟生前给他将的事情:

    “记得当初光武帝曾在梦中遇见自己被乱兵追至皇陵入口,正当他危机万分之时突然从皇陵之中冲出来一只背生双翼、脚踏祥云的白虎挡在了追兵之前,将他们全部驱散之后又化为五彩光芒消失在了他的面前,先前术士曾经对朕说这个未出世的孩子是白虎之命,朕希望班悦和朕的儿子能够世世代代守护着大汉。。。”

    公元105年(元兴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因疾病产生无法自我行动的汉和帝刘肇在内侍的搀扶之下坐在了章德殿宫门口的龙撵上,他仰望着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间乌云密布,紧接着忽然从乌云之中坠下了一颗燃烧着的陨石,划破天际重重的落在了章德殿前的地面上。

    一时间地动山摇,护卫和内侍们纷纷惊慌万分,唯独刘肇显得异常平静,他对内侍说:

    “去看看吧。。。”

    内侍上前看着冒着焦烟的陨石,上面隐约可以看见一些不清晰的字,等到他们冒着焦岩一边捂着嘴咳嗽一边看着上面的字时,发现了陨石上居然写了四短话:

    有心避世躲喧嚣,却生乱世命途遥。千载静伏清陵处,虎化肆马聚食槽。。。

    听完内侍说了这些话后,在场所有的人都不明白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然而只有刘肇好像是明白了些什么。他忽然觉得胸口有股热量急剧往上涌,令他忍不住伸手捂住了胸口,但很快他还是吐鲜血,怀着内心之中壮志未酬的悲凉和对未来社稷的担忧闭上了眼睛。。。

    (本章完)

第210章 芒种(二候):隐世避艰险() 
刘肇的突然驾崩让整个朝局都动荡不安,臣子们就到底是刘胜即位还是刘隆即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双方一时间争执不下。这时作为刘隆生母的邓皇后站了出来,他与国舅邓骘商量之后认为刘胜即位后不仅不能起到安定朝局的作用,还很有可能会让局势更加的混乱。

    加上这个时候刘庆拿出了刘肇生前所留下的圣旨,于是邓皇后决定不去顾虑世人会如何评价自己,强行将自己的儿子的刘隆扶上了帝位。

    可是刘肇生前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在刘隆即位后不到一年便突然身染重病离世了,此时在邓皇后临朝称制之下刚刚稳定下来的局势,很多臣子站了出来上奏要求将平原王刘胜扶上帝位,朝廷再度陷入了混乱的局面。

    可能是对刘肇的了解,邓皇后在继任人选上很快便想到了刘庆的儿子刘祜,而刘祜想到却是刘肇与班悦刚出世不足周岁的儿子刘继,他本想将这件事告诉邓皇后请她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人选,可是班悦却拒绝了刘庆的提议。

    没有办法刘庆只好同意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帝位,邓皇后从刘庆那里得知了班悦和刘肇仍旧有儿子,心里虽然对刘肇的做法不甚赞同,甚至认为刘继的存在对江山的稳定会有一定的威胁。但是当她想到这是刘肇可能唯一健康的儿子,便不忍心加害。

    可是邓皇后的兄长邓骘可就不这么想了,他认为现在邓家已经基本把持了朝政,对于江山社稷来说不容许再有其他的外在因素加以破坏。于是在公元107年,他背着邓皇后联合邓悝等人趁着月色偷偷包围了清河王府,对府中的老老少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危机之时刘庆将班悦母子交给了自己身边的贴身护卫于平,让他将他们母子安全送至西域军司马班勇处暂避,他心想班勇身为班悦的兄长,必然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的周全。

    于平时常喜欢研究道术,在他以术士身份的掩护之下,班悦母子成功逃离了洛阳城。

    不过清河王刘庆的下场就没有那么好了,他因为拒绝透露班悦母子的行踪而被邓骘软禁在府中,不久刘庆便被邓骘用毒酒谋害。为了不引起刘祜日后的怨恨,邓骘欺骗邓太后和刘祜说清河王府里染上了瘟疫,府中的人全部都病死了。

    少不更事的刘祜相信了他,但是邓太后却并不傻,她察觉出了邓骘的行为后怒斥他这么做是陷自己于不义,然而她也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对自己的弟弟下手,也就只好作罢了。。。

    在逃离清河王府之前,刘庆将刘肇身前所整理的军政要略交给了班悦,并嘱咐她说:

    “这是陛下生前心血,希望你以后督促继儿让他好生学习,不要辜负了他父皇的心意。还要你要嘱咐他只能将竹简中所学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长子,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到达西域后不久班悦母子又遇到了西域叛变,邓皇后下诏让班勇兄弟二人率军返回,班悦不愿意再回到洛阳那个是非之地,于是便隐姓埋名留在了凉州的武威郡姑臧城内生活。

    时间飞速的流转,把持朝政多年的邓太后于公元121年(永宁二年)三月十三日病逝。

    至此东汉的全盛时期以此为分水岭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数十年间大汉王庭经历了顺帝、冲帝、质帝的漫长政治空窗期后,终于迎来了桓、灵二帝的颠覆性统制期。

    而刘肇所在时代尘埃中所埋下的“永元遗芽”,已经顺应着时光的游走蔓延到了第二代。

    公元159年(延熹二年),因为汉桓帝荒淫无道的统治,加上“党锢之祸”的恶劣影响,使得多出地方爆发了反抗朝廷的起义,与凉州接壤的羌胡之地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这时汉桓帝刘志派遣拥有丰富作战经验、身为姑臧人氏熟悉地形且有胆有谋的段颍担任护羌都尉,负责平定羌胡之地的羌人叛乱。此时的段颍刚刚平定了泰山、琅琊一代的叛乱,被封列侯不久,得到了汉桓帝的诏命之后他即刻赶往自己故乡开始平叛战争的准备。

    到任后段颍发现羌人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不断挑起事端,原因在于凉州之地的军力防御过于薄弱,因此他马上在当地发出征兵令,然而却收效甚微。

    段颍为了解其原有亲自来到姑臧城中了解民情,他发现城中的百姓大多惧怕官兵,因为他们在段颍到来之前深受当地官员的压榨,所以没有人愿意为朝廷效命。

    在段颍路过街市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因为饥饿而面黄肌瘦的孩子倒在了他的面前。

    士卒见状赶紧上前驱赶,但是正当他们想要用手中的长戟,将眼前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挑到一边以免挡着段颍的道路时,忽然有一只手抓住了他手中长戟:

    “对一个孩子下手,你们还真是英勇可嘉的大汉将士啊。。。”

    此时站在后面的段颍看到了眼前的这个男子年约二十五六的样子,样貌极为清秀,虽然穿着极为普通,但那逼人的英气和无法言喻的贵气,居然让习惯对百姓颐指气使的士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愣住了神,好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转而一把推开了挡在自己面前的男子。

    “你是何人?竟然如此大胆,敢拦将军的路!”

    面对士卒的大声斥问男子并没有丝毫的恐惧,而是蹲下身子将因饥饿晕倒的孩子扶了起来,看他渐渐苏醒之后男子又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块干涩的烤饼递给了他:

    “拿去吧。。。”

    这一切都被从头到尾没有吱声的段颍看在眼里,他伸手制止了准备进一步找男子麻烦的甲士,亲自走上前躬身对男子说:“方才我的部下对你多有失礼,还请勿怪。”

    本想一走了之的男子听了段颍的话后停下脚步,转过身满是好奇的眼光上下打量着这个一身华服、却又不失凛凛威风的朝廷要员:

    “我在凉州看过前几任护羌都尉,还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

    从此段颍和这名男子一见如故,在多次深聊的过程中段颍发现这名男子名叫刘承,同自己一样都是姑臧人士,十五岁起便父母双亡,因此自己常年以来孤身一人生活。

    然而更加令段颍在意的是刘承对政局战事有着自己十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在镇压羌族叛乱的战事之中刘承多次给予了段颍十分有利的建议,并且在将羌军打败之后以怀柔之策安抚当地的百姓,避免了此地战乱的再度兴起。

    出于对刘承的欣赏,段颍曾多次在饮酒中提及让想将其举荐给朝廷的想法,不过刘承都婉言谢绝,声称自己帮助段颍并非是为朝廷效力,而是为了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土地免遭战火的荼毒,说白了不过是为了自己罢了。

    多次从段颍家出入的刘承和段颍之女段佩日久生情,段颍对此极力撮合最终使得二人结成夫妻。之后刘承协助段颍在平定羌胡的战役之中屡屡获胜,并且在公元160年迎来了自己儿子刘社的降生。公元169年段颍在刘承的帮助之下大破先零羌于射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