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司马传-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阻止马超和韩遂西进,我已经把冀州的五万精锐都调至弘农设防,现在安平、钜鹿等地的守军十分薄弱,田豫正率驻兵幽州马严防乌桓和北方的匈奴,分身乏术。如果田银和苏伯行军迅速的话很快就可以兵临邺城之下。”
司马懿认为一旦让河间的叛军得手,则不仅后方会大乱,从而也会影响前线将士们的士气,从而根本性的改变现在对曹操极为有利的军事态势。
因此司马懿认为应当趁叛军尚未将手伸出河间之外,迅速派兵前去征讨:
“田银、苏伯二人皆乃无名之辈,就算是号称拥有三万兵马想要对付也并不是什么难事,现在丞相正专心于潼关战事无法分身,所以可派一员上将星夜折返邺城督导人马前去平叛,邺城仍旧有二公子和程昱先生坐镇,加上还有蒋济高柔等人辅佐,应当不会有事。”
沉思再三后,曹操决定派曹仁前往邺城指挥平定河间的叛乱。
当曹丕看到曹仁只身返回了邺城却并没有携带任何兵马,他心中开始泛起了嘀咕,不过曹丕从曹仁的口中听出了这是司马懿的建议,于是很快便有所反应。
根据曹丕的安排,他将邺城以及周边三郡的兵马共计七千人分成了七路由曹仁全权指挥,自己身先士卒亲率一路,另派贾信等人率领其他六路人马分别造成了很大的气势向河间进军。
值得注意的是,曹丕和曹仁此次出兵并没有打出五官中郎将的旗号,而是直接以曹操武平候的名义征讨。驻守乐成的叛军老远便看到了大大的旗帜之后,赶紧报告给了田银。
起初田银并不相信,因为根据伏寿写给他的密信来看,曹操现在应该正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马超和韩遂等人,不可能这么快就返回邺城,可是当他真正切切的看见本来应该在曹操身旁的安平亭候曹仁,居然出现在了正面部队的阵仗之中时,田银和苏伯顿时慌了手脚。
很快各方便收到了急报,斥候称曹丕、张郃、曹洪等人已经率领其余六路人马向乐成的方向包围前进。田银和苏伯没想到曹操会如此迅速的返回河北,军心瞬间出现了土崩瓦解的境地。曹丕见时机已经成熟,果断下令七路人马一齐向乐成发起总攻。
军心溃散的叛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可是士气却完全无法和曹丕的人马相比,因此很快乐成便被陷落了。田银也在突围的过程中战死,苏伯见伤亡惨重于是率领残余的四千余人向曹丕投降。
在审问苏伯的过程中曹丕得知了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正是伏皇后。
在对待纳降的问题上曹丕显得十分谨慎,当时很多将领认为应当将这些叛逆之子全部诛杀,进而震慑所有摇摆不定或者意图不轨的人。但是程昱对此却持反对态度,他坚持要求曹丕需要先向曹操请示之后才能作出决定。
曹丕十分感谢程昱的良苦用心,于是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包括关于伏皇后的事情全都写进了书信之中派人送给曹操,征询曹操的意见,曹操看后对曹丕机智的指挥才能和战后不私自处理的行径十分满意,同时也对程昱善于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大加赞赏。
这些都让站在一旁几乎在军事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曹植十分汗颜。
曹操当即回复了曹丕,同意了他不杀降卒的建议,但是针对伏皇后的处理问题上曹操却犹豫起来。事实上他早就对伏寿三番四次明里暗里针对自己的行为十分不满,只是他考虑到伏寿和董贵人不同,她毕竟是皇后,轻易处理她的话很可能会因此朝野的动荡。
司马懿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他对曹操说:
“目下伏皇后之事应暂搁一旁,现在要做的是结束潼关的长期对峙,以免迟则生变。”
贾诩认可了司马懿的看法,曹操这才下令正式向马超约定日期决战。
本来河间的叛乱给了马超很大的希望能够扭转战局,但是令他绝望的是河间之乱不到一个月就被彻底平定了。现在的马超已经无路可退,他乐观的认为自己的兵马在人数上仍旧占有优势,就算是和曹操拼死一战也未必会输。
曹操下令由张郃统领驻扎在华阴的五万兵马向马超的阵地发起突袭,马超从容应对,两军陷入了胶着,然而交战后不久夏侯渊和徐晃率领的兵马却以极快的速度迂回到了马超后方的潼关包围了韩遂所部。韩遂于是赶快向马超求救,可是马超却想到了之前的种种,担心韩遂若是已经和曹操暗通款曲的话,自己去救援很有可能会陷入内外夹击的境地,因此他并没有理睬韩遂的求救,专心致志对付眼前更为难缠的张郃和许褚。
无奈之下韩遂只好独自应战,就在韩遂的三万兵马和夏侯渊的一万人马激战之时,司马懿和曹操事先在卢氏所部署的由曹真、曹休率领的精锐虎豹骑,已经抵达了潼关南面,在击杀了成宜、李堪之后,与夏侯渊一同夹击了韩遂的主力,韩遂不敌也抛下了马超率领残部突围,经由羌胡之地狼狈的撤回了金城。
夺取了潼关之后,夏侯渊和曹真、曹休合兵一处与张郃一同夹击了渭口的马超和杨秋等人,气势上已经濒临瓦解的关中联军很快便被东西夹击所破,马超率领撤退至上邦,梁兴退至蓝田,而杨秋则退往了安定,程银和候选逃入汉中投奔张鲁。
至此潼关之战已经全部结束,曹操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关中沃野千里也在真正的意义上彻底进入了曹操的控制范围之内。
司马懿所为曹操谋划的西进之策,到此为止已经成功跨出了第一步。
(本章完)
第239章 立冬(初候):纳谏始西征()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九月,曹操一举击溃了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诸军,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实力,使得马超等人四散而逃,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对曹操形成威胁。
在渭南之战结束后不久,曹操打算一鼓作气依次歼灭逃亡各地的关中流亡势力,为此他与夏侯渊分兵两路,由夏侯渊沿长安一路西进,直达隃糜、汧氐,一路所向披靡。而曹操率领的主力人马也十分顺利的经过了北地、新平,与夏侯渊、徐晃的人马对安定的杨秋形成了包围之势,杨秋势单力薄,无奈之下只好献城投降。
曹操收降了杨秋之后恢复了其原来的爵位,继续留在当地安抚民心。
本来曹操打算进一步向西进攻,但是考虑到自己离开邺城的时间太长了,他担心后方会再度出什么乱子,且刚刚经过了一场大战,将士们已经十分疲惫,自己平定关中之地的目的基本又已经达到,于是便决定班师。对此贾诩和司马懿表示赞同,可是司马懿认为虽然已经收复了关中的杨秋,但是梁兴、马超等辈仍然盘踞躲藏在雍凉,必须要派一员上将镇守此地。
这一点曹操也预料到了,于是他派遣夏侯渊镇守长安,并留下了张郃与徐晃为辅。
同年十二月,在完成了相应的后续工作之后,曹操正式率领大军东返邺城。
关中地区的这场大战影响十分巨大,尤其是震动了整个巴蜀和关中。
盘踞在汉中的张鲁从前来投奔的程银和候选处得知曹操已经有打算进攻自己的想法,成日里惴惴不安,为此他与已经逃至上邽的马超取得联系,暗地里给予兵马和粮草的支持,以求他么能够在关中帮助自己多多牵制曹操,从而使自己获得足够的安全。
而远在CD的刘璋得知了关中之战曹操大胜的消息后也震惊万分,他担心连骁勇善战的西凉军都不是曹操的对手,那么曹操进取汉中必然是唾手可得。汉中是益州北面的门户,一旦被曹操占领之后,那么接下来就会威胁到自己与父亲刘焉统治多年的巴蜀之地。
此时作为益州别驾的张松早在赤壁之战时就已经和刘备取得了战略合作关系,他认为刘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夺得了荆州南部大部分的领土,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而眼下他认为这是个引刘备入川的绝好机会,于是他趁机向刘璋进言说:
“您和先主公是外来的政治势力,益州当地的百姓并没有全部归附与您,现在庞羲和李异等老将自命功高而素怀有异心,他二人现在名义上在巴西之地帮助您抵御张鲁,而实际上他私自招募賨人为部曲,意图不轨,而张任将军独木难支,放眼天下只有汉室同宗刘皇叔能够帮助您抵御张鲁,从而震慑曹操。否则外有强敌压境、内有乱民作乱,益州危矣。”
已经无法可想的刘璋对张松的提议动了心,他当即准备委派一个拥有足够能力的人前去江陵邀请刘备,在问及堂下群臣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对此都表示反对,尤其是以黄权和王累为首的官员更是强烈加以阻止,他们认为请刘备入川无异于引狼入室,等到其入川之后若是刘璋以臣属的立场来对待刘备,那么刘备肯定不会乐意;而若是刘璋将刘备作为宾客与自己摆在同等立场来对待的话,那么一山怎么能够容得下二虎呢?
然而此时刘璋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可选,而站在一旁的法正则明眼看出了黄权和王累越是如此激进反对,反而会容易触怒已经无路可走的刘璋。
果真如法正所料的那样,刘璋在听了黄权和王累的话后大发雷霆,愤然站起身指着黄权的鼻子骂道:“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孙,如先生此般所言,若是与我同宗同源的人都信不过的话,难不成你们有办法阻挡汉中张鲁和邺城的曹操吗?如果有的话我刘璋洗耳恭听,如果没有请你们给我闭上嘴巴!”
黄权和王累见刘璋已经不悦,于是便退到了一旁。
此时刘璋倒是注意到了群臣都在反对的同时,只有法正没有发一言,于是便对法正说:
“先生可否愿意替我辛苦一趟?”
法正站出来拱手对刘璋说:“多谢主公抬爱,敝臣愿效犬马之劳。”
益州之事已经按照自己和刘备约好的进行,张松赶紧将消息飞鸽传书通知刘备。
收到密信后刘备对分坐在自己左右两侧的诸葛亮和庞统说:“子乔先生已经成功说服刘璋请我入川帮他抵御张鲁,现在法正即将启程赶来江陵,不知两位军师有何看法?”
已经和诸葛亮同列军师中郎将的庞统坐在原地,与对面的诸葛亮目光短暂交汇之后,对刘备说:“主公,益州乃是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依在下看刘璋所统率的益州并不太平,他麾下的臣子们互相勾心斗角,武将们也都拥兵自重,这样不团结的势力是根本经不住外来力量的猛烈打击的,所以在下劝主公在进入巴东之后沿着巴西、梓潼直下CD,一旦夺取了CD、俘虏了刘璋之后,那么益州各地将会望风而降,尽皆归属与主公。”
虽然先前夺取益州也是诸葛亮隆中对的一步很重要的棋,但是他却对庞统的意见并不赞同,反而觉察出庞统似乎有异样:
“士元兄好大喜功了吧?益州的刘璋虽然不像孙权和曹操那样精明强大,但是他麾下有黄权、王累、刘巴等善于献谋的文臣,又有以张任为首的吴懿、刘璝等能征惯战的将领,若是直接进攻的话必然会引起益州文武的一致对外,到那时很容易陷入胶着的境地,更会有损主公贤德的美名,万一孙权和曹操在后方发起进攻我们当如何自处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