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司马传-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直到有一天从许都传来的消息,却让伏若歆也经历了和张春华相似的痛苦:
大汉天子刘协的前皇后伏寿,在暴室之中孤独的黯然离世了。。。
除此之外曹操还暗中示意郗虑将伏寿所生的两个皇子也一并鸩杀,伏氏宗族更加有数百人因此事受到牵连而惨死,只有伏寿和伏若歆的母亲已经其他等十九名女眷得以幸免,但是仍旧落得个流放涿郡的凄凉结局。
为了不让自己的情绪显露出来,伏若歆刻意将所有的悲痛都隐藏在心中,白日里照常料理家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会一个人独自坐在房中,拿起母亲在离开许都之前,用身上仅有的首饰买通狱卒送给自己的书信,看到信中母亲让她一定要好生照顾自己的生活,千万不要步她姐姐伏寿的后尘,言表之中满是哀伤,这让伏若歆顿感伤痛欲绝。
此时刚巧经过门口的司马懿听到了房内有哭泣之声,他立刻明白了伏皇后乃至伏氏一族的事情已经传到了伏若歆的耳中,她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是人之常情。
站在门口的他犹豫了一会儿之后还是轻轻将门给推开了,由于先前伏若歆沉溺于伤痛之中并没有察觉到司马懿站在门口,所以当司马懿推开门的时候她的脸上仍旧是湿润一片。
“夫君。。。你怎么。。。”
平常的时候司马懿虽然并没有冷落伏若歆,但是他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将她当成是自己的夫人,新婚之夜后也从来没有到过她的房间,也正是因为如此伏若歆才能放肆的在房中哭泣。
然而司马懿突然的推门而入立刻让她花容失色,慌乱之间她赶紧侧着脸低下头,伸出手想要快速抹掉脸上的泪痕,然而顾此失彼的她居然连床榻边上的书信都没有来得及收起来。
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司马懿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并在伏若歆想要将书信收起来之前弯下腰轻轻将书信拿在手中,这让伏若歆一时间不知所措,因为她之所以会隐瞒这件事就是不想让司马懿担心自己,毕竟现在光是张春华的事情就已经让他心力交瘁了。
看完了书信的内容之后,司马懿将写有书信的布帛折叠好轻轻地放回了远处,并且自从成婚以来第一次坐在了伏若歆的床榻边上:
“其实你没有必要一个人撑着,想哭的时候就哭,想发泄的时候就去发泄,在我的面前无需掩饰,因为。。。我们是夫妻。。。”
听了司马懿的安慰之语让伏若歆好不容易憋在眼眶里的泪水,仿佛如同决堤的洪流一般放肆的冲刷着她的脸颊,滴落在了放在膝盖上面的手心里。
“或许当初夫君根本就不应该救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会这么有罪恶感,你也不会和春华姐姐闹僵到这个地步。。。”
伏若歆的善良和贤惠打动了司马懿,他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接受张春华之外的女人,但是将其揽在怀里安慰她还是做得到的,于是他身处右臂揽住了伏若歆的手臂将其轻轻拉到了自己的怀中,像个慈祥的大哥哥一样轻轻拍着伏若歆的后背:
“我和春华之间的事与你无关,是我做出的选择,虽然我想到了可能会出现的后果,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个后果居然是让你们两个人都不幸福,所有的责任都在我。”
将脸靠在司马懿肩膀上的伏若歆摇了摇头:
“嫁给你是我自愿的,我也知道你和春华姐姐经历了生死,是感情深厚的患难夫妻,因此我从没有想过让你为了我做什么,名分什么的我完全不在乎,我只希望能够留在你的身边服侍你一辈子、陪着你一辈子,这样便已足够了。”
自从司马懿在东涧的死人堆之中将自己救出来,并带着自己找到了姐姐伏寿起,司马懿的身影便已经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她至今还能想起来当初司马懿带着自己骑马一同飞驰的画面,就好像是昨天经历的一样,胸膛也仍旧是那么的坚实、温暖。
这一晚他们就这么坐在床榻边上,什么也没有做,司马懿就这么动作轻柔且有节奏的拍打着伏若歆的后背,直到她靠在自己的胸膛之中闭上了泪光未干的眼睛。。。
他不知道,正当他将伏若歆揽在怀中安慰她的时候,司马懿并没有察觉到对面房间中的张春华,正站在窗台前注视着这一切。
等到司马懿发现张春华时,张春华默默的将伸手将窗户关上了。。。
(本章完)
第265章 女史:瓦口受挫,蚕食沦为泡影()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十二月,曹操让曹洪率领曹真、曹休镇守以下辩为核心的武都地区,而后命令大将偏将军张郃配合朴胡、任约等巴郡当地的军阀实力向西南扩展。
为了让刘备有所顾忌不敢贸然插手“三巴”的战事,从而能够让张郃顺利的推进,灵寿亭候曹真冷静思考之后认为:
刘备刚刚占据了益州人心并不稳定,而且曹操以极少的代价降服了张鲁收复了整个汉中,从极大程度上对巴蜀之地进行了战略威慑,只要在蜀郡及其周边的郡县散播谣言佯称很多当地士卒皆有北降之意,刘备为了安抚人心也必然不会轻易派兵巴郡让后方空虚。
夏侯渊认为曹真的计策值得一试,于是便派遣多拨斥候细作前往巴蜀各地散播谣言,谣言之中还包括了蜀郡当地的本土士族并不是真心归附刘备,而对诸葛亮却颇有好感,所以暗中密谋废掉刘备以诸葛亮为蜀中之主。
除此之外,曹真还隐约的预感到这次全面夺取巴郡不会太过顺利,因此为了以防万一,在张郃出征之前建议他在深入巴东、巴西两地之后,应当将所过之处的人口尽可能的迁往汉中,就算张郃失败让刘备夺回了巴郡,没有足够的劳动生产力对刘备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困扰。
消息传到了CD之后,当地的士族无不为之惊恐,刘备也察觉到了曹操的意图在于逐步蚕食益州,慢慢夺取蜀郡周边的郡县最后完成对CD的全面包围,为此他也寝食难安。
不得不说曹真的“人言可畏”之计多少对刘备的决策起到了干扰的作用,他起初担心如果自己带兵去平定巴郡的叛乱,诸葛亮若是在背后捅他一刀,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刘备也不是个好骗的人,他也想到了极有可能是曹操方面故意散播的谣言。
正当他为此而左右为难的时候,已然看出他心思的诸葛亮自然也辨别的出这是敌方的挑拨离间之策,因此他适时的建议刘备不应该亲自发兵征讨,而是应该CD安抚当地的民心,改由他人前去征讨为好。
为了打消刘备对民心上的顾虑,诸葛亮还对刘备说:
“眼下我们的确面临着刚夺土地、人心未附且有内忧外患的局面,但是这种局面对于曹操来说也是存在的,如果当初他在夺取汉中之后立刻挥师南下的话,那主公还有忧虑的理由,然而现在曹操的大军已经撤回,对巴郡和蜀郡的压迫感也大大减轻,民心之上的动荡已经没有预期的那么强烈和严重了。”
站在一旁的法正也认可诸葛亮的想法,一同向刘备进言道:
“眼下巴郡虽有少数士族已经打明旗号投降了曹操,并且策应张郃进入巴东和巴西腹地,然而大多数的人仍旧在观望局势,现在张郃尚未进入巴郡,只要主公派遣强将前去击破反叛势力,那么人心就会彻底扭转向您这一边,并且对之后反攻汉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至此刘备反而安心了,他派熟悉巴郡地形民情的黄权前去征讨朴胡和任约等人,结果迅速就平定了朴胡、杜蒦和任约的叛乱,进而收复了大批巴郡的领土。
张郃见离间之策已破,便亲自率军进入巴中并一举击溃了处于得胜状态的黄权,并开始着手将巴郡当地的百姓迁徙的战略准备。
对此诸葛亮早有预料,他考虑到帐下的将军之中各有重任,赵云负责犍为的安定工作,而黄忠则和魏延一同把守梓潼,唯有驻守阆中的张飞拥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张郃,于是立刻建议刘备派遣张郃进军宕渠以拒张郃。
张飞率军抵达宕渠之后和张郃立刻展开了一场遭遇战,双方相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于是张飞暂时退守瓦口,而张郃十分明白自己是孤身深入,必须先要完成徙民这件大事,于是将军马调驻蒙头荡石附近,自己与张飞展开了对峙,而留下了郭淮在宕渠抓紧流民的迁徙。
在对峙了将近五十天后,双方相继出战二十余次皆互有胜负。
这时郭淮在仔细查看了地形之后,发现了瓦口关有条极为隐秘的小道,可以直接绕到张郃驻军之地与宕渠之间,足以让本就孤军深入的张郃彻底失去后方的补给和增援。
可是地图上却并没有标出来,郭淮也没有将这个致命的破绽告诉张郃。
三天之后,有一个自称是巴西当地的老真人来到了张飞的瓦口关内,将这条就算是当地人也很少有知道这条道路指给了张飞,他以希望早日能够结束战乱,好使百姓恢复安生日子为由亲自带着张飞走了一遍这条崎岖的山路。
这个重要的情报对于张飞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他当即决定趁着夜色由这条小路行进切断张郃的退路进而对其实施全歼。
事后这名前去向张飞指路的老真人又悄然返回了宕渠,来到了郭淮的军帐之中。
“将军所言果真不假,我将这条路指给了张飞之后,他给我很多的财宝赏赐。”
看着贪婪成性的老真人,郭淮似笑非笑道:
“那就好。。。”
说罢他快速抽出了腰间的长剑割断了老真人的脖子,看着老真人连一点反应就没有便倒在了血泊之中,郭淮收起了并没有粘上一丝血腥的长剑:
“只可惜,再多的金银财宝你也无福享受了。。。”
毫无防备的张郃犯了他从军一来的最大失误,从天而降的张飞及其人马完全切断了张郃前军和后方的所有联系,使其首尾难顾,结果张郃寡不敌众被张飞重创终致惨败。
然而张郃也并不是无能之辈,他在数倍于己的敌军面前依旧沉着指挥应敌,并且亲自上马与张飞大战了数百回合之后成功逃离了敌军的追击,最后张郃和仅剩的十余名将士从山路狼狈逃回了宕渠。可此时由郭淮镇守的宕渠已经被张飞攻陷,郭淮率领后军残部和张郃会师之后见巴西已经再无立足之地,便引军撤回了南郑。
瓦口关之战以张飞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然而无论是作为胜利者的张飞,或者是失败者的张郃,尽管他们都觉得这场属于自己的胜利或者失败都来的太过突然,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发现真正主导这场战争走向的,其实另有他人。
战败之后张郃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征得了夏侯渊的同意之后将部署在汉昌的八千人马一同调回定军山大营。至此曹操意图以巴郡为楔子逐步蚕食益州的计划彻底沦为泡影,刘备重新收复了除汉中地区之外的益州全境,因此士气大振。
攻略巴郡兵败的消息传到了邺城之后,魏国朝野无比震惊,很多人都主张应当夺回巴东、巴西两地,否则刘备必然趁此做大。
这时的曹操已经意识到了当初没有听司马懿的话而进取蜀地是个很大的战略失误,他因此而问计于首倡西进之策的司马懿:
“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回答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