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司马传-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才会心性大变,而法正又死了,谁说什么都没有用。

    斥责公文传达了上庸之后,刘封为了自保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孟达的头上,并且以此为由屡屡欺凌孟达,甚至还公然抢夺了孟达的鼓乐,让孟达觉得继续留在这里只有一死,所以写下书信派人送给刘备,而后率领部曲四千余家投靠曹魏。

    孟达的降表送到了洛阳之后,司马懿认为孟达归降不仅对刘备方面将是又一大挫伤,更重要的是,孟达熟悉上庸、新城的兵力驻防,可趁刘备和刘封还没有时间作出反应之际,火速派兵在孟达的指引之下收复上庸三郡。

    恰好此时中领军夏侯尚也上书说,刘备委任刘封驻守了部分兵力在上庸,加上那里山高路险,他们必定不会料到曹魏是出兵偷袭,只要出其不意定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两人的建议可谓是不谋而合,也很快得到了曹丕的同意,他命令夏侯尚与徐晃在孟达的引路之下,一路披荆斩棘直下房陵,威逼上庸。刘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仅丢失了整个新城,魏军也分两路南北包抄对上庸采取了合围之势。

    这时刘封的处境已经很不利,他派出向CD求援的斥候也都被夏侯尚的人马截杀。后来孟达派人去向刘封劝降,被其拒绝。

    刘封坚守不降的消息传到了洛阳之后,曹丕害怕刘封手中毕竟有两万人的兵马,上庸城又易守难攻,倘若战事继续焦灼下去势必会把刘备引来,到那时事情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而司马懿对于这种担忧却并不以为然,他自信满满的对曹丕说:

    “王上请放心,刘封帐下的申耽、申仪两兄弟原本就是被迫投降刘封的,今日见我大魏的铁骑压境必然会择机反叛,此战很快就会见分晓了。”

    果不其然,在刘封拒绝劝降的三天之后,申耽和申仪就暗地里和孟达接触,双方约定时间由申耽趁着夜色打开上庸的东门,放曹军入城。

    直到城中喊杀声遍天时,刘封这才从睡梦中惊醒,然而此时已经大势已去,为了避免自己被生擒受辱,刘封丢下了城中的守军独自一人骑马逃回了CD。

    逃回CD之后,刘备对他兵败失城之举深为震怒:

    “你这个逆子!当初对关羽见死不救,事后又推诿责任、欺凌孟达,以至于他叛逃曹魏!今天又丢了上庸这个战略要地,还有何面目回来见寡人!”

    对于常人来说刘封犯下了这么多的罪过,早就该被处死了,然而他毕竟是刘备收养多年的义子,所以刘备虽然打算从重处罚、不予姑息,但却没有动杀机。

    然而刘备不处刘封极刑,却令两个人心神不安,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便是太子刘禅。刘禅虽然已经是王太子,但他深知自己的威望比起屡立战功,且在军中颇为威信的刘封来说还差得很远,况且他性格勇猛刚烈,万一刘备死后他居功自傲、目无君主的话,必然会拥兵自重,对自己形成巨大的威胁,想要驾驭他是非常困难的。

    为此刘禅特地以问政为名去拜访了诸葛亮,希望在这件事上他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

    当家老通报了刘禅前来拜访之时,诸葛亮正在屋内和黄月英对弈,旁边没有任何人在旁却自行匀速晃动的木摇床内,有个女婴正在熟睡。

    听了家老的禀报之后,黄月英微微一笑:

    “看来我们的这位众人口中的‘庸才’太子隐藏的很深啊。。。”

    诸葛亮也会意的笑道:“庸才?平日里在众人面前纵情享乐、疏于政务的刘禅,是个喜欢将事情藏在心里的人,可这不代表他是个没有想法的庸才。”

    说罢诸葛亮放下了最后一颗黑子之后扭过头对家老说:

    “去回禀太子,就说我马上就到,请他到前厅稍后。”

    刘禅和诸葛亮的会面极为隐秘,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谈了什么。

    第二天,刘备召见诸葛亮商议国事,顺便问起了刘封的处置问题:

    “军师,你看以何种处罚比较妥当呢?”

    事实上刘备问诸葛亮这个问题,实则意图在于让他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从而可以找个借口择时将刘封释放出来,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只给了他四个字:

    “除恶务尽。。。”

    这四个字虽然很是简短,但对刘备来说却具有极大的震撼力,他久久的凝视着诸葛亮的眼睛,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刘封是犯了大错,可罪不至死吧。。。”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在下也知刘封与王上多年以父子相称呼,虽无血缘却已有亲情,王上不忍,可请您试想:现在国中已有太子,刘封虽为义子却有着长子的身份,且多年来追随王上东征西讨,尤其是迫阳平、收上庸之后,他在军中已经树立起了人望和根基。况且此人心高气傲、性格刚烈,除了王上之外不服任何人,颇有关云长之风,这样的人等到王上百年之后,太子殿下恐怕很难收他的缰绳。。。”

    表面上看诸葛亮说的很有道理,可刘备不是个容易被人欺瞒的人,他听了诸葛亮的话后沉思了一会儿,张口说了句让人费解的话:

    “看样子,公嗣他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帮手啊。。。”

    睿智的诸葛亮很快就明白了,刘备这句话基本已经挑破了诸葛亮和刘禅私底下有所接触的事实,只不过没有摆在明面上讲而已。

    等到诸葛亮离开之后不久,刘备就秘密下令赐死刘封,因为他心里很清楚:

    不管诸葛亮抱有什么样的目的,刘封会对将来的继承者刘禅造成威胁,是个不争的事实。

    (本章完)

第300章 五诸侯:执法劝进,称帝之心膨胀() 
    拿下了上庸之后,孟达与夏侯尚一同返回洛阳觐见魏王曹丕。

    此时司马懿建议曹丕要重用孟达,一者以奖赏他于归顺之后在夺取房陵、上庸和新城三地之上所立下的功劳,二者也可通过激赏孟达对刘备麾下的部将产生影响,破坏其内部稳定。

    曹丕听后十分高兴,亲自召见了孟达并当中称赞了他,当即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拜为平阳亭候。同时曹丕还破例将三郡合并为新城郡,并以孟达为太守。

    这种超出规格的赏赐自曹操立业以来是从没有出现过的,更何况曹丕还将其赐予了一个刚刚归降的孟达,令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不禁暗自唏嘘。

    在赞赏孟达的同时,曹丕也用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

    “子度,寡人委你防御西南战略要地,此等重任在肩切不可轻忽大意,今日你能够奇袭新城击败刘封,他日可不要重蹈覆辙啊。。。”

    说完之后曹丕和孟达一起大笑,群臣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唯独司马懿的脸色异常平静。

    收复新城后,曹丕认为刘备先失荆州、再失关羽、后失法正、又失新城,在这样接连的重大打击之下,刘备短时间内是很难恢复元气有所动作的。而自己由于先前秘密潜入洛阳,使得后方邺城很多的事情都没有来得及善后,因此他不得不暂时回邺城一趟。

    这时司马懿和陈群都看得出来,曹丕在言辞之中用了“暂回邺城”四个字,显然已经将东汉百年帝都洛阳当成了自己的大本营,这也就意味着曹丕称帝之心已经越来越明显。

    从襄樊之战至收复新城三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令曹丕和司马懿等人经历了许多,而现在风浪暂时平息了下来,他们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松弛了。

    由于连日来忙于各种事务,一直留在曹丕的行宫之中为其出谋划策,使得司马懿自从治丧之后几乎没有回过家,现在紧张的局势已经暂告一段落,曹丕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的辛劳,感激之余便对他说:

    “先生连日来为寡人思谋国家大计,甚是辛苦,也该回家看看了。”

    “这是下臣的本分,不敢言辛苦,多谢王上挂念。”

    曹丕看司马懿面前的席案之上仍旧堆积着如山的公文竹简,仍旧没有休息的打算,于是便上前弯下腰将他手中的竹简接了过来,卷好之后轻轻放在了公文堆上:

    “国事可暂时让他人来代劳,先生就算是不顾虑自己的身体,也该回去看看夫人子女吧,寡人可是听说了,伏夫人为你生了个千金,可你至今还没有看过吧?”

    说到自己的家人,司马懿心中感到十分愧疚,自己常年来忙于政务,忽略了一直帮助自己辛苦持家的伏若歆,还有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对兄弟,身为丈夫和父亲自己是不合格的。

    推开家门之时,他便看到了伏若歆抱着女婴站在花圃边上,手指着花圃中的各种花朵教女婴认。温暖的阳光均匀的撒在她们母女的身上,看上起格外耀眼。。。

    看着此时还只能咿呀学语的女儿和伏若歆一起开心的笑着,他的心中感到了一丝宽慰。

    这时伏若歆也注意到有人正站在门口看着她们,当她转过脸看到阔别一年的司马懿时,她抑制着自己内心强烈的思念,露出了比先前更加幸福的笑容:

    “夫君,你回来了。。。”

    尚不能适应这种氛围的司马懿显得有些迟钝,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嗯。。。”

    走到伏若歆面前的司马懿,低头看着襁褓之内冲自己胡乱伸着小手掌的女儿,他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伸出双手从伏若歆的怀中将女儿抱了过来,一边轻轻摇晃着一边抬头看着伏若歆问道:“取名字了吗?”

    伏若歆笑着摇摇头:“还没有,取名事关重大,还请烦劳夫君。”

    仔细打量怀抱中这个睁着水汪汪大眼睛的可爱女儿,司马懿思考了片刻之后说道:

    “就叫司马凡吧。。。”

    说着司马懿发现司马师和司马昭似乎都不在家中,伏若歆也看出了司马懿心中所想,便主动说出了他们兄弟的去向:“我们到洛阳后不久,姐姐她也和张夫人一同到了邺城,之后师儿和昭儿就经常去张夫人的住处探望姐姐。”

    一提到张春华,司马懿的脸色顿时暗了下来,他将怀中的司马凡轻轻递还给伏若歆后,什么也没说,而伏若歆也没有趁这个机会劝司马懿将张春华接回来,因为她知道挡在两人中间的不是普通的情绪,而是尤若坚冰一般难以消融的仇恨。

    正当司马懿因此事而不悦,而伏若歆又颇有些不知所措之时,陈群的意外来访打破了这令人尴尬到难以呼吸的氛围,终于被打破了:

    “听闻老弟你喜得千金,居然也不告知愚兄一声,未免太过见外了吧?”

    见陈群从门外走进来,司马懿和伏若歆赶紧向他行礼:

    “兄长。。。”

    对于此时司马懿也显得颇为尴尬:“说来惭愧,愚弟也是前些日子刚知道的。”

    陈群看着温柔贤淑、美丽大方的伏若歆,不由得点头称赞说:

    “弟妹明德持重,真可谓是老弟你前世修来的福气。”

    伏若歆心里明白,陈群此次前来找司马懿绝非是道贺这么简单,于是她微微欠身之后便告辞离开了,这更加让陈群对其刮目相看,等伏若歆抱着司马凡离去之后,他小声对司马懿说:“你的夫人们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令人侧目啊。。。”

    司马懿浅笑之后伸手指向了书房的方向对陈群说:

    “兄长请书房叙话。。。”

    分别落座之后,陈群便开门见山的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