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司马传-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范当然很清楚这次自作主张与以往不同,弄得不好不仅救不了纶直,就连自己也会折进去,但他丝毫没有任何恐惧,在他看来情义比什么都重要,纶直为了他不惜冒着擅离职守的风险,那自己为了报答他这份恩情而赌上这颗人头有又何妨呢?

    早已下定决心的贾范毫不犹豫的率领城中的一万守军火速向黑山奔袭,而站在城楼顶上目送着他们离去的司马昭知道,无论贾范此行前去是否能够将纶直救回来,都将以为着他与公孙渊之间的嫌隙会越来越大,并且正朝着再也无法挽回的余地发展着。

    这也就是他布局至今的目的所在。。。

    被敌军重重包围于黑山的纶直做着困兽之斗,而就在他准备放弃希望准备不顾一切突围之时,贾范及时赶到了。

    毌丘俭没有想到刚刚逃脱了破城之难的贾范,居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前来救援纶直,一时间军心大乱,而贾范也趁此机会杀入了敌阵和纶直汇合,并且成功将他救了出来。

    事后毌丘俭虽然派兵追击却也无可奈何,而且他也不得不面对粮草答应受袭而军势需要重新整饬的现状,只好放弃了追击撤兵返回君巫闾大营。

    虽然贾范成功将纶直救了出来并且带回了辽隧城,但纶直已是身受重伤。

    不仅如此,贾范也做好了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为此他亲自将卑衍释放出来,同时也主动献出了自己的太守玺印和兵符,愿意跟随卑衍一同去襄平向公孙渊请罪。

    这一次公孙渊没有再姑息他,虽然没有按照军规处死贾范,但也褫夺了他所有的兵权,以养伤为名将纶直接到了襄平,与贾范一同软禁看管起来。

    然后公孙渊任命卑衍接替贾范守辽隧,而杨祚代替纶直守辽阳。

    在司马昭看来,贾范和纶直虽然已经被免去了所有的官职和兵权,但毕竟还活着,将来若是战事陷入不利,公孙渊很有可能继续启用他们,于是他又开始琢磨如何将他们彻底捻灭。

    正当这时,一个黑影正慢慢从他的背后向他靠近。。。

    本章完

第458章 下:耳顺太尉挂帅北征,历时一年诛灭伪燕() 
第二次辽隧之战仍旧以胜利结束之后,公孙渊的野心得到了空前的膨胀,他认为曹魏的实力也不过如此,自己割据自立乃至于西进占据整个幽州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是一路打到洛阳推翻曹氏政权,自己当皇帝也不是空想。

    想到这里公孙渊终于决定将自己的野心付诸于行动。。。

    公元237年(魏景初元年)十月,公孙渊正式召回自己麾下的群臣,决意自立为燕王,完全脱离曹魏的统治成为独立的王权国家,虽然堂下有人表示反对,但事后都莫名其妙的失踪和死亡,从此再也没有人胆敢反对此事了。

    当时由于这件事还仅仅在臣下之间流传,所以赋闲在家的贾范和纶直还不知道此事。

    三天之后,贾范的家门口来了一位访客,他自称在辽东经营皮货生意的商人,受颍川同乡前来探望贾范,同时他还将手中的一封拜帖托家老送了进去。

    当贾范看到来人自称是受颍川故人所托前来拜谒,他心中感到很奇怪,因为他离开故乡颍川已经二十余年,理应不该有什么故人才是,若是有的话,那人也近二十余年没有联系了。

    想到这里他从家老的手中接过了那封故人的来信,结果惊讶的发现果然是那个人,于是他赶紧让家老请门外的访客进来。

    来者在家老引路之下进入了内堂与贾范相见,当他摘下了遮挡风雪的斗笠之后,贾范发现来人年约二十八九岁,一脸的书生模样,而这个人也谦恭有礼的对贾范自我介绍说:

    “在下乃是北地人氏傅嘏,受稚叔先生之托特地前来拜会将军。”

    提起钟毓的名字,让贾范不禁怀念起当年的一段难忘往事,那时他和钟毓一样都是出自于颍川长社的同乡,也都还未成年,两人约好一同离开故乡去外界闯荡,钟毓给予了贾范很多谋略和战术上的教导,后来钟毓因躲避“刘稷”和郭淮的追杀而神秘失去了踪影,贾范也一路游学至辽东,投效于公孙康麾下并得到重用,从此也就一直未公孙家效力了。

    故人的来信并没有让贾范兴奋太久,因为他知道钟毓的身份已经是曹魏庙堂之上的黄门侍郎,目下从整体的战略格局来说,立场和自己是处于敌对状态的,况且他时隔这么多年来找自己,其中一定是有什么原由的。而他也很快从书信的后半段看到了钟毓派遣傅嘏来的用意,那就是劝服自己放弃公孙渊,与纶直一同投靠司马懿。

    放下书信后的贾范陷入了沉思,而傅嘏也趁势对他说:

    “在下临行前稚叔先生曾经再三嘱咐,让您一定要快些动身离开襄平,公孙渊已经对您失去了以往的信任,而他非常了解您忠诚耿直的秉性,若是继续留下恐怕您会遭遇不测。”

    贾范冷笑了一声:

    “小兄弟未免也太过危言耸听了,我贾范和纶直竭半生之力效忠于公孙家,承蒙公孙康大人知遇提拔之恩才会有今天这个地步,如今的局势非常微妙,若是我在这个时候弃大司马而去,恐怕有违君臣之道,更何况就算是他再怎么忌惮我,最多也不过是将我软禁于此罢了,我不过是一介武夫,又怎么能够对他造成威胁呢?”

    傅嘏见贾范还不知道外界的形式,便提醒他说:

    “看将军如此镇定自若的模样,恐怕您还不知道公孙渊已经正式开始筹备自立燕王之事了吧?”

    “你说什么!”

    一听到傅嘏说公孙渊已经准备自立为王,正式和曹魏公开决裂的消息,贾范顿时感到无尽的绝望,直起腰的他又失魂落魄的坐了下去,只见他伸手重重地捶打着自己的膝盖:

    “公孙将军!您为什么就是不肯听在下的劝告,割据一方做个土皇帝还不够,你居然还想要在自己的头顶戴上王冠,难道你真的打算置辽东百姓将士的性命于不顾了吗!”

    说罢贾范便打算直接去找公孙渊,希望能够说服他放弃自立的念头:

    “不行,我决不能坐视辽东就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正当贾范着急忙慌的走到门口时,站在他身后的傅嘏却拦住了他:

    “将军恐怕还不知道吧,先前也有人直言劝谏公孙渊,结果都惨遭毒手,难道将军您以为今时今日的公孙渊还会对你网开一面吗?”

    对于自己早已不受公孙渊信任和重用的这一点,贾范是心知肚明的,如若不然他也不会在大战之际落得个赋闲在家的下场,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如果想要明哲保身的话,最理智的做法就是不要触动公孙渊的逆鳞,否则他必定会遭遇和那些被肃清之人相同的下场。

    傅嘏见贾范停下了自己的脚步,便转过身走到他的身旁劝说道:

    “如今公孙渊自立称王、与曹魏分庭抗礼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稚叔先生和太尉大人早就看穿了他的野心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止的,稚叔先生感念与您的旧情,得知您在这里后非常担心您的安危,所以才会不惜千里迢迢派遣在下来见您。”

    贾范微微抽动着嘴角,露出了充满苦涩的笑容:

    “如果说稚叔他真的了解我的话,应当是很清楚我从一而终、不事二主之个性的,况且我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朽,本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承蒙先主公孙康将军的提携重用,方才有今日的成就,就凭这一点我也不能背弃他的子孙,只要是我能做的,哪怕是豁上我这条老命,也定然要维护辽东的平静与安宁。。。”

    从贾范的眼神之中,傅嘏看到的是难以撼动的坚毅,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实在让人感到震撼,竟然让傅嘏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他既敬佩贾范的风骨又不得不为他的前景感到担忧:

    “将军三思啊。。。”

    最终贾范还是毫不犹豫的跨过了大门,毅然决然的前往公孙渊的府邸。

    在目送贾范离去之后,傅嘏对着暗地里躲在门后的司马昭说:

    “这难道就是你所希望的吗?”

    司马昭面无表情的走了出来,从他那空洞的眼神之中傅嘏看不出任何的情感和思绪,或许他并非是没有,只是因过度震撼所以忘记了本来应该有的情感:

    “道路虽是我所引,不过也要他照着走才行,贾范的性格已经注定了他将来的结局。”

    傅嘏扭头看了看司马昭的侧脸,笑着问道:

    “怎么?那么接下来为了达成你的目的,你是不是连我也要杀了呢?”

    在与傅嘏对话的过程中,司马昭隐藏于袖袋中的右手,始终握着那柄随时可以发射出足以轻取傅嘏性命的短箭:“无羽流星”,傅嘏虽然感觉不到他的情感,但却敏锐的察觉到了司马昭刻意所隐藏的杀气,也早就注意到了司马昭藏在袖中的右手了。。。

    听到傅嘏主动提到了这件事,司马昭低下头微微冷笑了一声:

    “真不愧是他所看中的人,真是观察入微。。。”

    说罢司马昭将手背在身后径直向前行走,并没有任何想要和傅嘏起冲突的意思,临别之际他还提醒傅嘏说:

    “现在我们都在和时间赛跑,就看谁能先将消息传达给自己的对象了。。。”

    目送着司马昭离去的身影,傅嘏也低头笑了笑,随即自言自语道:

    “太尉大人,您说的果然没错,这位二公子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本章完

第459章 (二)() 
当贾范来到了公孙渊的治所府邸时,惊讶的发现纶直已经倒在了地上,而且额头上伤口所溢出来的鲜血依旧在不停的流淌,他赶忙上前将纶直抱了起来:

    “纶直将军!您这是怎么了?”

    循着地上的血迹望去,贾范看到了石柱上也有一大滩血迹,他这才明白纶直是因为撞柱而亡的,反观高坐于塌上已经头戴王冕的公孙渊,眼神之中却尽是无尽的冷漠。

    这让贾范伤透了心,他老泪纵横的对公孙渊哭诉道:

    “将军,纶直将军不惜一死也要阻止您犯下弥天错,难道这样还不能让您悬崖勒马吗?”

    公孙渊冷冷的回答说:

    “纶直他目无主上,在寡人面前大放厥词,寡人念在他往日的功勋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没想到他居然敢当中撞柱而死,触寡人的眉头,此等罪名本该弃尸荒野、株连九族,不过他必定是有功之臣,寡人便不再追究他的罪过了,准许他好生下葬。”

    堂下的群臣听后没有人敢替纶直说话,全部都唯唯诺诺的称赞公孙渊仁厚。

    怀抱着昔日战友、兄弟的贾范见到此景哭笑不得,他突然间仰天长笑起来,那笑声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全身发麻:

    “纶直兄,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一直拼死效力的主上!”

    说罢贾范腾地一下站起身,快速抽出了身旁甲士腰间的长剑,所有人都因为他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而措手不及,公孙渊甚至吓得连声大叫:

    “来人呐!给我把他拿下!”

    很快甲士们便将贾范团团包围,而贾范面对手持利刃包围着自己的甲士,边流泪边说道:

    “我贾范和纶直尽半生之力为这片土地贡献出自己的心血,你们都是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子民,我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