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挽明-第10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在星讷和劳萨汇合时,他们发觉明军并没有趁着这个机会多跑上一段路,而是停留在原地休息进食起来了。
星讷不由称赞了一句,“带领这只明军的将领,胆量还真是不小,若是能够活捉他,也许汗王也会亲自接见他的。”
劳萨默不作声,同样也招呼自己的部下下马休息。和这只明军的缠斗,几乎耗尽了他们这只骑兵的马力,和他的全部精力。现在的他,对于活捉对方的主将兴趣不大,只是一心想要彻底歼灭掉这只“进而无惧,退而不乱”的明军,以防止这只明军成为明国的英雄。
喝了一口亲卫递过来的马奶酒之后,他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酒迹,方才对着星讷说道:“接下来,我们怎么对付这只明军?”
星讷扭头看了一眼明军的阵列,这才开口说道:“既然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局势,我们总要胜的漂亮一些。这一仗可关系到我满人的军威,吃掉他们一小部分,都不足以震骇明人,务求全歼其军,才能让明人下次不敢再冒险进攻我国。”
劳萨把手中的酒囊递给星讷,随口问道:“如何全歼这股明军,还要打的漂亮?就算加上你带来的这些步卒,双方的人数不过相若而已。”
星讷同样灌了一大口马奶酒,这酒酸的让他皱了皱眉头,许久才吐出一口气说道:“我已经让耀州守将发文征调附近的屯田兵还有海州驻军,我们的援军将会一支接一支的抵达,而这只明军却是孤立无援之兵。
我相信,这些明军将士的勇气也是有极限的,只要他们向营口移动的速度越来越慢,而包围他们的军队越来越多,他们迟早都是要崩溃的。
所以,我会亲自带着这些步卒挡在明军的去路上,有大人的骑兵在侧翼牵制,明军一定难以全力进攻,只要能够挡住他们一次,明军的军心就乱了…什么声音?”
正在和劳萨交谈作战计划的星讷,突然听到了一些让他心悸的声音,不由直接问了出来。
盘腿坐着他对面的劳萨却已经起身站了起来,一脸凝重的看向了明军的方阵。显然刚刚星讷听到的声音,正是来自明军。星讷起身侧着耳朵听了片刻,脸色才有些微变的说道:“这些明军士兵在唱歌?他们怎么敢…”
星讷说了一半就住了口,他不希望让部下看到自己失态。而劳萨这时才慢悠悠的说道:“明军的士气还没有低落到谷地啊,我们还是要准备好打一场硬仗啊。”
星讷默然,过了许久才说道:“他们唱的是什么?”
劳萨随口回道:“是《我的祖国》,据说是明帝亲自填词,其后妃亲自谱的曲。当年在遵化城外,我听过有人唱过这歌,询问了降人才知道的。”
两人默默的站在小丘上听着这些明军士兵唱歌,从一开始的糟乱之声到越来越齐整的声音,两人便知道明军的士气正在不断高涨。两位满人将领虽然一言不发,但是此刻心里想的却是同一件事,“这正是一个难缠的敌人啊。”
星讷此时才算明白,为什么那些汉人的历史书上说,楚霸王这样的英雄,居然会败在张良的一首歌下。听着这些明军将士高昂而整齐的歌声,自己这边的汉人士兵显然有些失落了起来。
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不是鞭子和棍棒就能解决问题的。他对着劳萨拱了拱手说道:“我看还是令人吹牛角,把这些杂乱之声给掩盖了去吧,没的乱了将士们的心绪。我这就带着本部去明军去路上列阵…”
随着星讷的代队离开,劳萨这里顿时响起了沉闷而犀利的牛角号声,不过显然他们带的牛角号有些少,不仅没能压制住明军的歌声,反而成为了一种怪异的伴奏,令这歌声多了几分雄壮悲凉之意。
虽然星讷不断的鼓舞耀州军,并亲自拿着短兵站在队列之中,以此激发士卒们的勇气。但是在被重新刺激起热情的近卫军将士面前,这些耀州军依然没有撑过一个回合。
星讷总算知道了,让图鲁什部下惊恐失措的近距离排枪射击是什么状况了。比之图鲁什部下面对的情况更糟的是,明军虽然丢弃了两门大炮,但是4门轻便小炮却依然带在了军中。
这些火炮用来打骑兵也许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但是用来打列阵的步兵却正是克星。星讷手上的弓箭手刚刚列阵完毕,明军就用火炮驱散了他们,接着明军的火枪手齐步上前,一直抵达到30米内才开枪射击。
本就士气不高的耀州军,在这样的猛烈打击中瞬间溃散了。就连星讷自己,如果不是有一位亲卫挡在了他身前,他也要当时阵亡于明军枪下了。
幸亏有劳萨率领的骑兵从旁牵制,使得明军不敢放手追击,否则星讷怀疑,自己身边的这些耀州军第一战就要全线溃散了。
经过了这一次的教训之后,星讷终于放弃了正面阻挡明军的念头,他觉得自己的人手实在是太不充裕了,还是先迟滞明军的行军,等待后援到来之后在说。
营州差不多已经可算是满清的内地了,在这里屯田的满汉官兵人数并不少。当然这也是拜同大明的大豆贸易所赐,为了减少运输路线,各旗都在靠近营口的河东之地进行了开发屯田。
因此在得到征召令后,便几十上百的蜂拥而来了,不过此时正沉浸在一种奇特情绪中的明军将士并未因此感到惊恐,反而一次又一次的击溃了想要挡住自己去路的清军队伍。
星讷对于这些战斗的结果也是极为郁闷,明军来来去去其实只有三招,大炮轰击,步兵挺进到近前齐射,接着是白刃冲锋。但是他们就是挡不住啊。
而且他还发现,明军对于这套战术的掌握已经越来越熟练了,火炮射击和步兵前进速度的衔接,几乎空档越来越少。而明军士兵的白刃冲锋也越来越大胆,刚开始是三个明军士兵对付一个清军,现在是三个明军士兵能够对付三、四个清军士兵,他们的刺杀动作开始变得简洁有效,再不是一开始那么犹豫不决,从而节省了许多力气。
第689章 撤退三()
这一日,李佑所率明军同堵住去路的清军接仗5次,皆破之。就连星讷身边的亲卫,见到明军冲锋时也开始色变了。当日作战耀州军折损近一半人马,不过好在有着各路屯田兵的来源,当这一天快要结束时,星讷身边的步卒反而增加到了900余人,而劳萨身边的骑兵也扩展到了近500骑。
而明军这边虽然士气不坠,但是这一天的行军依然没有超过10里,损失人员又增加了百余人。整只军队人数已经不到1千1百人,而在他们出发时,全军有将近一千六百之数。
当晚驻扎时,听到这个损失数字,李佑同曹慈恩两人都许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之后,曹慈恩看着面前在篝火上煮的沸腾起来的鲸肉罐头,不由有些木然的说道:“我们把大部分辎重丢弃在了耀州城下,如果明日继续像今日这样战斗的话,部队携带的弹药恐怕就要消耗殆尽了。你说李参谋明日真的能够及时赶到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佑也是难以回答。虽说李岩曾经告诉他,三日后若是没有消息传回营口,他就会带着人马出来接应他们。但是李岩总不可能直接出兵的,他总要安置好营口城的事务才能出兵,这样一来就要花费上一天时间,从营口跑来接应他们又要花去一天,这样一来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有第三日才能同他们碰面。
可是在这些清军的死缠烂打之下,他们究竟能不能扛到第三天呢?李佑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息,然后坚定的说道:“我记得以前陛下每次巡视近卫军时,遇到有人提起困难,陛下必先说: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总要我们自己先想办法解决难题,然后朝廷再从旁协助。
今日之事,我看也是如此。不管李参谋何时会出现,我们多往西面挪上一尺,都会早一刻见到援军。因此,归根结底想要获得救援,就要看我们能够向营口前进多少里地。
再说了,今日午后,我看清军来援的部队已经大幅减少,可见他们已经将附近的兵力都抽调来了此处。没有了新血的加入,这些清军也快到极限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大家只能比一比,谁能忍住最后一口气不松懈了。先放弃的人就会输…”
虽说李佑说的是大实话,但是曹慈恩心中依然是沉甸甸的,他不同于李佑这个科举不成的破落户秀才,家中也算是世代将门,一个河北地方的世袭守备之家。
正因为他比李佑更了解什么是军队,所以他始终无法像李佑这样抱有一种理想化的信念。换句话说,他更认可现实发生的一切。
在目前的这种状况下,他认为更应该趁着夜色突围,虽然不可避免的会损失大部分士兵,但是起码可以保留下一部分种子,回去后等待重建。
但是他知道,李佑绝不会认可他的意见,甚至于两人的副手都不会赞同他的想法。如果说在出发之前,李佑成为这只临时部队的主将只是一种临时指派,那么在耀州城下他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和撤退中对于士卒的关心,已经让这只部队真正把他当做了军中的主心骨。
曹慈恩此时才发觉,家中长辈向他传授的官场秘籍,在这样的战场上基本毫无用处。这些秘籍有如何讨好上司,如何交接同僚,如何拉拢部下,但却偏偏没有告诉他,如何才能获取普通士兵的心。
而李佑这个书呆子,仅仅因为不肯放弃任何一名伤员和普通士卒的尸体,便轻易的获得了部队上下的认同和追随。虽然在战斗中,他们不得不为此付出了更大的牺牲,可并没有人责怪李佑的决定,似乎这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曹慈恩很难理解这一日身边发生的一切,这和他过去接受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操作,但是结果却看起来并不坏。即便仍在清军的包围之中,周边大多数士兵却依旧如往日一般吃喝交谈着,只是少了几分笑闹声而已。
看着眼前开始散发出香气的鲸肉罐头,曹慈恩突然觉得没了胃口,他此刻脑子里着实乱的很。
一日来的激战不仅让明军疲惫不堪,同样也令清军有些难以维继下去了。劳萨和星讷商议了之后,决定连晚上的骚扰行动都不用了,让自己的部下们好好休息一会,也让明军士兵有时间松弛下来。
对于这样一只沉浸在作战中的军队而言,不够分量的骚扰只会让这些明军士兵保持在戒备状态中而无暇去思考自己的处境,反倒是在激战后的放松,倒是有可能让这些士兵从高度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中退出,让他们察觉到身边所潜藏的危险。
如此一来,当明日再接战时,明军士兵也许就会泄气,再无今日这种疯狂而专注的作战状态。在这种考量之下,明军倒是借机好好的休息了一个晚上。
当第二日太阳初升时,安静了一晚的明军又再次恢复了活力,看着这些明军士兵有条不絮的收拾营地并列阵,似乎他们不过是在进行一次野外郊游的活动一般,就连星讷自己都有了几分气馁,忍不住轻轻自问道:“究竟还要战斗到多少次,你们才会放弃希望?”
对于星讷的问题,近卫军的将士自然听不到,但是他们整齐的进攻步伐,无疑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胆落的并不是明军,而是星讷身边的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