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火君王-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中坤坐下来,眉头轻皱,用很沉稳的口气道:“府主此番派大公子出使,事关重大,也是对大公子的考验,若是大公子立下功劳,再会回到金陵城进入中书台便是顺理成章了。”
王中坤在这里说的话绝不空穴来风,周顺立刻变得兴奋起来,连连点头,道:“武昌还有些弥勒教的老人,我与邹普胜虽然没有交情,但都是出自彭祖师一脉。”
王中坤见他低估此番出使的难度,心中隐隐生出担心,提醒道:“去年我曾去过武昌觐见过陛下。陛下本人对府主并无偏见,他为人宽厚,很得人心。太师邹普胜与府主没多少交情,但也断然没有与祖师弟子为敌的念头。可是朝中有人不这么想,元帅倪元俊原在荆州与右卫大将军并肩为战过,对天启既畏惧又不服气。”
“倪元俊?”周顺笑道:“就是那个差点投靠了鞑子的元帅?”
这也许是倪元俊永远无法洗清的耻辱了。他当年几尽覆灭,派人向鞑子求降,但最终蒙古人以为大局已定,没有接受他的投降。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蒙古人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后,他这段历史常常成为义军各派首领说话时的笑柄。
王中坤不喜欢周顺轻佻的口气,道:“你莫要轻视此人。我天启大军顺江而下,在江浙行省立下根基,武昌城就完全变成此人的天下。当年天完朝廷初立时,太师邹普胜独揽大权,但天完从鞑子手里收回武昌城后,皇帝和太师身边亲信损失殆尽,朝廷就被此人控制了。况且有陈友谅把南昌经营的如铁桶一般,此人唯倪元俊马首是瞻,内外呼应,天完朝廷早就不是彭党的天下了。”
他掌管左辅卫,密探遍布天下,掌握的消息比周顺多得多。
周顺听他这么一说,神情有些懵,他本以为此行武昌只是走走过场。在王中坤来这里之前,他根本不相信天完朝廷会对天启出兵。北方鞑子未灭,中原韩宋与天完也只是面和心不合,朝廷怎么会愚蠢到对天启动手?两家就算不和,也算得上是同出一脉。
但现在听王中坤说起来,情况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王中坤指向南方,道:“天完朝廷中,镇守南昌的陈友谅野心最大,实力最强,也只有他最想与天启开战,因为他最不想离开自己的老巢入川。此人曾经对倪元俊进言,妄言天完与天启必有一战。”
周顺已然明白自己在大牢里关了三年,对时局的认识存在许多空白。王中坤来这里就是来指点他的,低头谦逊的问:“那我去了那里该怎么做?”
王中坤道:“按照府主的意图,我的看法是你去武昌首先要向皇帝和太师表达府主的诚意,要谦卑恭敬。对倪元俊则要不亢不卑,让他对天启又怕又恨,不敢妄动。”
周顺点头答应。
“你到了武昌后,我会派人给你送消息,”王中坤宽慰他,道:“左辅卫在湖广有些安排,邹普胜和赵普胜都有我们的人,此番出使应该能一切顺利。只需说服陛下,皇帝在武昌很得人心,倪元俊就算另有心思也只能忍着。”
周顺频频点头,道:“多谢参政。”
王中坤见他很能受教,心中还算满意,提醒道:“大公子,你才参加过几次议政,许多事情要看清楚。从今往后,切忌没有再说什么弥勒教老人,或者彭祖师弟子这样的话了。当年的弥勒教已经不存在了。”
周顺心中涌上一股悲伤,他何尝不明白,只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府主严禁弥勒教聚会,当年的弥勒教已经变成了天启。但如果弥勒教不存在,他父亲周子旺是彭祖师大弟子的身份也就毫无意义,他还凭什么成为府主的义子?
“我的父亲当年是南派弥勒义军的皇帝!”他在心里默默的呼喊。他只能在心里喊,如果真的说出来,眼前的王中坤只怕也会立刻弃他而去。
王中坤看着他:“大公子要明白,这是府主最忌讳的事情之一。”
周顺答应:“我会小心。”
“那就这样了,”王中坤站起身来,“我还有事,不能在这里久留。”他视线投向外面宽敞的院子,觉得还是需要提醒一下,不动声色道:“真是个好地方,大公子住这么大宅子不觉得冷清吗?”
周顺随口答道:“是有点冷清,这是秦十一给我找的,宅子不错,就是太偏僻了。”
王中坤抿了抿嘴,但最终什么话也没说。
第484章 不杀()
黑油布棚的马车哒哒走过热闹的街道,再走过幽静的林***最后到达天启府前。
王中坤掀开门帘走出来,笑眯眯的朝门口的侍卫道:“府主召见我。”
中书台的参政都是此处的熟人,侍卫恭敬的请他进去,道:“王参政先等片刻,我这就去通报。”
一盏茶的功夫,里面便传来消息,命他前往凤凰楼觐见。
王中坤跟着侍卫走进去,一进凤凰楼大门便见到一个中年文士正在大厅中专注的奋笔疾书,那是叶琛。府主自幼没读过多少书,字也写的不好看。自从这个叶琛被推荐入幕天启府后,便承担了为府主书写公文和诏令的事务。
王中坤笑着打招呼:“叶主事。”他原来是经营赌场的人物,三教九流都有来往,低下脸面与人相处这种事很熟练。叶琛这个位置没有品级,但极为重要,除了夫人,天启中没人如他这般天天在府主身边。
叶琛抬起头,温和的回笑,道;“王参政,府主正在楼上等你呢。”
一个年轻的文士从楼上下来,道:“参政请上楼。”正是那日为刘基磨墨的年轻人。自进入金陵以来,府主身边读书人越来越多,要么是德行俱佳的名士,要么是精通文墨的年轻人。就连军中的人也在陆续的更换。
王中坤走上楼,郑晟正靠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本。
见他上来,郑晟挥手命侍从下楼,把书本放在一边的桌子上,问;“见过周顺了?”
“见过了,刚才那边回来。”
郑晟问:“你都给他说清楚了?”
王中坤心弦紧绷起来,恭敬答道:“都说了,大公子很聪慧,去武昌一定不会令府主失望。”
郑晟点头道:“很好,你是个有才干的人。你们都是自举事时起就跟着我,那么多年的辛苦都撑下来了。但现今不比往昔,弥勒密党已经不存在了。带周顺回来,你就把左辅卫交给杨宪吧。”
王中坤心神一颤,不敢拒绝,不情愿的回答:“遵命!”
从府主任命杨宪做他的副手,他就想到了这一天,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王参政,”郑晟站起来,背着双手踱步走到窗户边。他看着院里萧条的花草,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还记得当年在罗霄山吗?祖师被缉捕逃亡淮西,只有你和我。我杀了大师兄的弟子,那时候周顺还年少,你助我掌控了弥勒教败军。”
王中坤讪笑道:“是府主在败军中力挽狂澜,若不是府主,我只怕还躲在小赌坊里不敢出头。”
“你不是那样的人,”郑晟摇头,“当年敢走进罗霄山的都不是心甘情愿腐烂的人。”他眼神坚定看向远处的湛蓝的天空,道:“许多人都死了,祖师死了,大师兄死的时候我就在他眼前,那时候我还没想着一定要成为祖师弟子。”
他语气很深沉,王中坤感觉不妙,想到一些事情,紧张的后背脊梁骨流出汗来。
“祖师和大师兄,他们都是我尊重的人,”郑晟回过头来,看着王中坤道:“我们这些人不比宋濂和叶琛那些名士,能活到现在不容易,就不要再让我做诛心之事了。”
寒冬腊月,顷刻间,王中坤冒出一身冷汗。府主都知道了!张金宝还信誓旦旦对自己说,没有向府主透露。
“只有我想做的是事情才会去做,谁也不能逼我。”郑晟语气平缓且坚定。
从郑晟令王中坤去见周顺,他就预感到不妙。说到此处,府主几乎已经把话挑明了。
王中坤坚持着让膝盖不弯下来,撑住心中恐惧,道:“属下知错了,府主仁慈,谢府主饶命。”
郑晟嘿嘿一笑,随意的摇摇头,问;“月儿的事就算了,她快生了,天天求我不要为此事杀人,我既然答应了她就不骗她。但另一件事,你必须诚实告诉我。夫人去芜湖的消息,是谁送给朱元璋的?”
他的口气虽然轻松,但杀机昭然若视,
“不是我,”王中坤抬起头,用祈求的目光看着郑晟,强调道:“真的不是我。”
“你不知道是谁吗?”郑晟死死的盯着他,“能那么快传出消息的人不多。”
王中坤嘴唇蠕动,好像说了什么,但郑晟听不见。
“知道我为何不让你再执掌了左辅卫吗?”郑晟回到太师椅上坐下,道:“如果你不能完全掌控密党,我要那些人有何用?”
王中坤差点瘫软在地,府主一切都知道了。
彭党原来都遵从彭祖师为命令。他虽然在彭怀玉远逃淮西时整顿了袁州的密党,但那些人中不是所有人都遵从郑晟为主,他们只是因反元这个共同的目的团聚在一起,所以左辅卫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些不顺从的声音。在某些信仰坚定的人看来,郑晟改组天启是背叛祖师。
广州之夜是这种情绪和痛恨于家人合流引发的。密党在广州之夜遭遇残酷的打击,秦十一的举措已经表明并没有什么足以支撑他们的力量。当周顺被于凤聪投入大牢后,他们像是突然间找到了依靠。如果从传承上说,周顺可以算是彭祖师的嫡系传人。
但在王中坤看来,这些人无论怎么闹腾都只是疥癣之痛,天启大局已定。怀念彭祖师,痛恨郑晟改弥勒教为天启的人只是极少数,而且都已经失去了权势,有些人不得不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你知道分寸,我知道不是你,否则你的人头已经挂在城楼上了,”郑晟盯着这个矮胖子,他是个聪明人,能把一家赌场经营的红红火火的人会懂得变通。他冷酷的下令:“密党的事,你去办,凡是牵涉其中的人,一个不留。”
王中坤道:“是。”
“至于周顺,考虑他在大牢里受了三年冤屈,我不想就这么杀了他。”郑晟心情很糟糕,“我给他一次机会,死或者活,有他自己决定。”
王中坤低头,道:“是。”
他明白自己与周顺的来往到此为止了。周顺彻底毁了他的天启中前途,是府主仁慈才饶了他一条命。
他忽然想到府主为何命他去清理密党?或许,他还有机会。
第485章 产子()
冬天过的很快。
正月,发生了两件大事。
元宵节夜晚,天启南征大军就主帅彭怀玉亲自压阵,先锋杨弘率部偷袭仙霞关。战斗从子时战斗到天亮,仙霞关上血流成河,尸骨堆积如山。天启军大破元军,打开攻入福建的道路。此战天启军战死三千人,杨弘身上八处挂彩。
当他手握从金陵大市买来的宝刀杀上仙霞关,印证了当日面对大公子周顺发出的狂言,也没有辜负彭怀玉对他的信任。
另一件事发生元宵节次日,在攻打徐达军连续小胜后,张士诚贪功冒进,在高邮城外三十里遇到常遇春的埋伏偷袭,大败而归。徐达和常遇春率江北红巾军乘胜追击,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