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亡之后无华夏-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师现在是徐知恩在那里打点官场上的事情,魏国公徐家还是有面子的,再加上京师城的勋贵特别多,互相都会帮衬些,所以一切顺利。

    负责工程的都是在扬州和南京做了许多样板工程的黄家施工队,负责人是刘兴东的大儿子刘勇。刘勇经过三年的读书识字再加上他的工作经历,现在负责这样的工程已经不吃力了。况且还有梅展派来学生军工业班培养的技术团队。

    黄胜回到扬州后首先接待了第一批完成培训的卫所军官,不多一共十五个人。黄胜看着以南通州狼山千户所百户赵国兴为首的军官敬学生军军礼站得笔直。

    有些错觉,仿佛他们就是学生军。黄胜当然对他们大加褒奖,每人升一级,补发培训期的全部饷银,安排他们回原伍按照学生军的军纪带兵。

    那些卫所军官斗志昂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去了,黄胜看着他们的背影无限感慨。这些人以后会是卫所的中流砥柱,他们会起到千金市骨的效果,自己势力范围卫所的战斗力会不逊色与大明朝边军。

    黄胜刚刚准备召见黄信来商量开设医院的事情,刚刚被提拔为试千户的赵国兴来了,他跪在黄胜面前不肯起来。黄胜有些奇怪,自己确实没有对付这些大明朝军官的意思。能用的就用,不堪一用的就养着。这位老兄有什么顾虑呢?

    赵国兴开口了,他道:“报告先生,下官不愿意回卫所,下官想当名副其实的学生军,下官以前就识字,学生军的文化考试下官也能过关。下官的骑射也不会输给学生军的骑士。”

    原来如此,黄胜当然不会拒绝。他道:“赵千户,你如果要加入学生军骑士,恐怕只能实授总旗官,手下只有三十六人。你回狼山千户所就是试千户,手下不会少于两个百户的兵丁呢。”

    赵国兴道:“报告先生,兵多而在精,先生哪怕让下官实授小旗下官也心甘情愿。”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黄胜当场就让何湘办理调令赵兴国去找马如虎报到了,还让他把家眷都接到扬州家属区来。

    已经等了些时候的黄信,得到黄胜安排他在南直隶开设医馆和药店的命令心里乐开了花。这些年他已经爱上了专研医学,也培养了许多学生,还聘请了好几位老医生来研究古方。他自认为现在学生军的医疗能力应该是大明朝绝无仅有的存在。

    现在终于有了造福万民的机会,他如何不欣喜若狂呢。黄胜含笑看着这位年轻人,道:“黄信,咱们开医馆也是要赚银子的。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咱们的医馆和药店能够又做万家生佛的善事,又能够财源广进呢?”

    黄信一下子就严肃起来开始思考。何湘本来以为黄胜是准备行善积德来着,心里还高兴了一把。谁知这位大人还是财迷心窍,准备用医馆和药店来挣银子。

    黄信跟着黄胜和黄奕的时间最长,思想已经比较超前。

    他道:“报告先生,学生以为可以区别对待,把医馆分高、中、低三个等级。高档用来接待官宦和富豪,诊金可以把利润看得高一些,中档用来接待一般患者,只要保持正常盈利即可。低档用来接待贫苦百姓,不计算利润,保本即可。”

    黄胜认为黄信的计划很好,他补充道:“接待贫苦百姓还可以贴本,还可以赊账,但是不可以。可以让他们用劳动来偿还所欠的费用。当然那些根本没有劳动力的你就不需要花太多心思了,他们即便治好了病,由于贫穷和丧失了劳动力也会饿死的。你花心思给他们治疗岂不是白白浪费钱财和精力。”

    黄胜这样安排其实是比较残忍的,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黄胜还不是大明朝的主宰,他必须选择放弃。他只能用有限的财力帮扶那些只需要度过眼前困难就自己可以蹒跚而行的人。

    那些帮了也不能够自立的人,干脆就不帮了。这个社会又没有退休金和低保,失去劳动力又没有财产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黄胜还不如把财力用来接济灾民呢,说不定只需要两个馒头就可以把一个壮劳力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以后的大明朝就是饿殍满地的惨状,黄胜要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同胞多争取一些生存的机会。

    黄信不是老好人,他经过黄胜三人的言传身教已经是个很实际的领导。他道:“报告先生先生放心学生一定不折不扣执行。黄家没有的医疗,只有保正医馆和药店有利润才能够救治更多的人。”

    黄胜道:“但是有一点要强调,黄家体系里的职工家属和学生军家属都是咱们医馆必救之人,要不遗余力。没银钱付费就欠着,以后慢慢还,还不起也不要紧。但是你要让自己的手下区别对待仔细甄别,不要让人钻了空子,明明有偿还能力就是要占医馆的便宜,成为老赖。”

    黄信道:“我们还会定期给伤残老兵体检,给他们的直系亲属的医疗服务,先生以为如何?”

    黄胜道:“善,正该如此。以后还会有烈士家属,你们更加要无微不至的关怀。”++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千金市骨() 
这时孟丽娘她们来了,几个女人叽叽喳喳了好一阵子才开始谈正事。她们汇报了‘辽东泪’排演的进展,还拿来了连环画的初稿。孟丽娘紧靠着黄胜坐下道:“官人,奴家已经算得上挖空心思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达到官人的要求呢。”

    黄胜慈爱的捏了捏她的鼻头,道:“好不好咱们说了不算,咱们要让观众来评论观众给意见,然后再来完善细节,可以增加场景,也可以减少噱头。”

    孟丽娘道:“还是官人厉害,只是咱们应该去哪里找有见识的观众呢?”

    黄胜道:“你们开始准备试演出,我给学生军和卫所都发通知,咱们的第一部戏优先给咱们的军队看。咱们特别注意那些辽东来的水手和兵丁的感觉,我会让学生军的政治文化干部分别和他们交流,到时候就会掌握第一手资料了。”

    黄胜看着自己的女人孟丽娘那双水汪汪的眸子她附耳过来,在她耳边道:“要别人用心给你的作品提建议也要给些好处才事半功倍,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

    孟丽娘恍然大悟道:“给银子,官人,谁能够给咱们好的建议,奴家拿自己的私房钱赏他。”孟丽娘女侠范儿不减当年,准备来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黄胜笑道:“知道我的丽娘有银子,但是咱们还是不要用银子来刺激学生军的热情。我建议你在开演时广而告之,如果哪位同学提的建议得到采纳,你就会安排这位同学去京师‘大明剧院’观看一场演出。”

    孟丽娘和柳媚娘都是行家当然一点就透,她们当然知道去京城对这些学生有多大的诱惑,这可不是银子就能够达到的效果。连在这里排演的人都在向往着大明皇都的演出呢。

    她们两个大美人一刻也不敢耽误都匆匆忙忙去安排了。她们两人在这部作品里投入了太多感情,现在马上就要粉墨登场了,心里有些小忐忑。

    黄胜给了大家任务,自己还是什么都做,又什么也不做。每天在扬州的工厂转悠,什么事情都是只看不表态。因为黄家的体系已经形成,每个级别的头目都有对应的责任和任务,大家各司其职。自己绝不能越俎代庖,者失去了威信就会把制度流于形式了。

    黄胜前世就发现好多家族企业就是犯这个毛病,老板嘴快,什么人,什么事只要找到他都是一锤定音。后来这些老板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为什么?因为有本事的者没有办法在他那里工作,剩下的都是拍老板马屁,混老板钱的庸才,老板刚开始靠人治还行,后来就会昏招频出。

    黄胜当然要走制度的模式,收入和责任挂钩,权力和义务挂钩。自己如果发现什么问题也只会让何湘记录下来,回头找对应的主官解决问题。

    最是叹为观止的就是全钢龙骨的锻造现场了,数百工匠在十个六千斤水锤的配合下不断把一截一截的龙骨反复锻打增加钢材的密度,特别是锻接部位可谓是千锤百炼了。

    黄奕认为锻接的强度应该大于原材料强度的百分之八十,因为自己是在原材料出炉才刚刚可以拖拉还没有完全凝固时就开始锻接,这时候锻接的效果是最好的。

    以后黄奕还准备采取一次性铸钢的技术,也就是做一个完整龙骨的模具,集中的小高炉钢水一次性成型,然后在进行反复锻打,这样龙骨的强度又会提高更多。

    铁厂的安全虽然常抓不懈,但是还是发生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事故。工匠天天都和这些笨重的钢铁打交道,稍稍不留意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学生军目前还没有人阵亡,这两年来扬州铁厂已经由于事故牺牲了一位学生军工业班的孩子了。工匠死了四个,伤残了七个。

    黄家给那些因公殉职的工匠厚加抚恤,对他们的家属也关爱有加。对伤残工匠采取了一对一帮扶,责任到铁厂的主管干部。坏事又变成好事了,在这个年代,又没有劳动保护法,工匠死了就死了,随便给几两银子就打发了,谁还会管他们家眷的死活。

    黄家和的工厂都不同,不仅给了那些殉职的工匠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还安排了他们亲人好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妻子都安排到钱庄工作了,一进钱庄保底月钱就是一两五钱银子。其他人要去,得通过政审,还要通过文化考试,恐怕和考秀才都差不多了。

    但是烈士家属一切全免,只要求她们边干边学,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烈士的子女都入学生军,年纪不够的入童子军。烈士的父母每个月还有五斗米的补贴。

    学生军的那位烈士已经入了‘无梁殿’。黄胜有些遗憾,第一个烈士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于事故,实在没有好宣传的英雄事迹。但是千金市骨,黄胜还是让他的牌位入了‘无梁殿’。

    黄胜做的这一切,黄家体系的人都真真切切看到了,他们都感到了集体的力量。他们人人都敢奋不顾身,以前他们以为自己不过是烂命一条,现在才发现他们的生命是如此值钱。

    现在如果黄胜要求他们舍生取义估计响应召的要超过七成。黄胜估计建奴如果这个时候来攻打黄胜的家属区,恐怕来十万人都会铩羽而归了。

    学生军不怕抛头颅洒热血,黄胜怕了。黄胜害怕伤亡,第一是怕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军失去年轻的生命,第二是因为一个阵亡学生军的抚恤银子和安置家小的银子都超过培养四个学生军新兵了。第三是因为黄胜知道经常能够以比较小的伤亡取得胜利的军队,自信心会越来越强,在以后的战役里会更加勇猛。

    建奴之所以每发现一支大明朝敢和他们拼命的军队,他们都要不惜血本把这一支军队歼灭,是因为建奴就是要神化自己,他们要给大明朝军队造成他们是不可战胜的错觉。

    那些大明朝的强军在和建奴血战中会获得宝贵的战场经验,他们知道建奴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会崩溃,受了打击也会惨嚎。

    但是有什么用?建奴注定不会让他们活下来,所以大明朝的好汉、精英就这样带着不愤死在那些血战里。而那些一触即溃腿长的孬种活了下来,如此恶性循环。

    建奴每次都是完胜,他们的勇士得到了战场经验的积累,会迅速成长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