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亡之后无华夏-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主郑瑞把孟丽娘叫到面前慈爱的抚摸着她的脸庞道:“丽娘啊,前几年老夫就要把‘又逢春’相赠与你,你却坚决推辞,说什么无功不受禄,今日你为吾儿扬名费劲心思,我郑家有目共睹,郑家岂能受人如此恩惠,今日当着众人,老夫把旧事重提,丽娘你不可推辞。”说完双目精光大增,扫视众人,家主一言九鼎的气势彰显无疑。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孟丽娘以前那里是不想要这个安身立命的家当,只是不敢要而已,自己因为得了家主的恩宠贸然得了这么大的家业是祸不是福,万一家主老了或者死了那会后患无穷,搭上性命都有可能。她是聪明人,反正‘又逢春’一直是自己在打理,吃相不能太难看,所以坚决不要。

    但是今天不同了,家主郑瑞当众宣布,众目睽睽之下已成定局当然顺水推舟了。况且有官人撑腰还怕谁来?官人比自己还小十二三岁呢,不能做他的女人,做个外室,他是个知情识趣的男人定不会不帮自己,自己后半生就有靠了。

    孟丽娘看着面前日渐苍老的家主郑瑞不禁泪如泉涌,她还是很感激这位老人的,孟丽娘在做清官人时就结识了当时已经年过半百的郑瑞,郑瑞替她梳拢,她殷勤伺候了他三年,这三年里郑瑞对她疼爱有加,每次都把她当孩子般抱坐在腿上,他自己看来往的账目,还手把手的教她看账,计算,还给她讲生意经,孟丽娘相当聪慧一点就透,郑瑞很喜欢,对她说以后会给她一个营生她以后有依靠,当时还以为只是句戏言罢了,谁知没有过几天他竟然把‘又逢春’买了交给自己打理。

    孟丽娘这时已经不管不顾了,她忘情地扑到郑瑞怀里放声大哭,郑瑞郑老爷轻轻拍着她的背,慈爱的说道:“丽娘呀,你做得很好,老爷很高兴,老爷老了,心里对你总是有些放不下,现在好了……。”又对郑元荣道:“老五啊,你以后要帮着照应些,莫让人欺负了丽娘。”郑元荣心道:有那一位呢,管保没人欺负得了。嘴上还是恭恭敬敬的应了。

    郑元荣看看自己的父亲再想起黄胜心里一阵嘀咕,这叫什么事呀,他们两个站在一起活脱脱的就是一对祖孙,怎么竟然都是孟丽娘的相好。郑元荣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三爷郑玨的问话打断了郑元荣,三爷道:“老五,你今日出口成章谈古论今尽显才华,不日定会名扬天下,他日科举也会事半功倍,可喜可贺,看来以前老夫倒是看轻你了。”

    郑元荣赶紧谦逊道:“不敢,不敢,都是父亲,三爷等长辈的教导侄子我方有今日。”

    郑瑞听了自己三弟的话更加高兴了,他把怀里的孟丽娘又夸奖了一番,然后对郑元荣道:“此时还需趁热打铁,不要怕花银子,要多请各方名流,来的人越多越好,每天来一出,最好一直演到年底。从今天起郑家上下都要全力以赴,以后不仅仅是老五一个人扬名了,我郑家也同样会名声大噪的。”

    毕竟是经商多年的老江湖,眼光还是独到的,这时代名声就是最好的广告,其中好处太多了,郑家当然要打蛇随棍上了。郑瑞又对大家说:“那三位公子我们郑家也劲量做到有求必应,老夫虽然没有见到他们本人,但也料定他们前途不可限量,你们切切不可小家子气,丽娘你也要多多费心,高人总会有些脾气,你要多多担待。”看来黄胜三人不低眉顺眼的来拜见郑家家主,这位家主多少是有些不痛快的。

    晚上几年没有来过‘又逢春’的家主郑瑞由于高兴破天荒的在这里留宿了,当然是在孟丽娘的香阁喽,黄胜的帽子可能有点绿油油了。其实郑老爷子已经几年不近女色了,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年纪大了人老了而已。晚上孟丽娘不过像伺候老人般尽心服侍罢了,唯一不同的是孟丽娘还坐在郑瑞老爷的腿上双手勾住他的脖子撒娇。

    孟丽娘是真心的感谢郑老爷,如果不是他,孟丽娘也许会和其他姑娘一样温饱做了那皮肉生意,她那还有机会在人前露脸,一曲歌罢惊四座,那还有机会遇上先生那样的男人,只是郑老爷太久没有来过‘又逢春’了,也不知道今夜要不要她?

    郑老爷爱怜的抚摸着自己曾经心爱的女人,以前一幕幕浮现脑海,少年狂没有聊发,聊发了伤悲满怀,这女人的身体还是那么温热,而自己已经廉颇老矣只能吃饭了。他长叹道:“唉!英雄迟暮啊!想当年也曾经塞北江南,到如今却华发沧颜。”眼里蒙上了些许水雾。

    孟丽娘看见以前在自己面前意气风发的老爷,今日如同一个老大爷,心里不是滋味,有些酸楚还有些怜悯,心里已经知道了郑老爷的情况,他乖巧的服侍他上了床,自己紧紧的偎在他怀里,这一晚郑老爷跟孟丽娘讲了许多话,也告诉她,幸好没有把她带回家,现在自己老了,家里女人太多,勾心斗角沆瀣一气他看着都烦透了。

    还告诉孟丽娘,自己现在不愿意走动了,也开始怕有烦心事了。今天能够把‘又逢春’在三爷都的情况下,名正言顺归了丽娘你的名下,终于了却了一桩情债,以后自己不会出门了,丽娘你如果遇到合适的公子就嫁了吧,那时如果自己还在一定会给你备一份好嫁妆。孟丽娘把脸埋在郑老爷的怀里已经哭成了泪人……。

    黄胜三人回到家中就派人分别通知,明天派去排队买票的人都撤了,三人都知道,明天入场券会真正的供不应求,因为每一场只有二百张入场券,要留出五十张送人情,可以卖出的不会多于一百五十张。以扬州的富庶这些入场券应该是毛毛雨。

    黄奕连忙召集琉璃厂人员连夜部署,可以断定明天起琉璃厂的产品会大卖,把还没有定价的几个产品,如抽水马桶,白瓷面盆等直接成本价乘以十定了价。反正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会买,奢侈品不贵怎么奢侈得起来。李柔儿、梅朵儿看到几天没有回家的黄胜三人一回到家,就开始忙,现在都快二更天了,还在研究明天的部署,她们都暗骂自己太不晓事,平常不把心思用在帮家里操持生意上,却去想那些歪歪事。【器器同时在线、,爱好者的。看zuopingshuji!

第六十二章:被爱的感觉真好() 
八月初六,这一天‘又逢春’花厅的入场券在半个时辰内销售一空,初七、初八的也在上午告罄。因为‘又逢春’只提前三天预售入场券所以每天还有好多人彻夜排队等着购买,当然买票的人不可能去看演出,看演出的人不会来排队卖票,这是封建社会,能够花得起五十两买个乐子的,家里还会缺了家奴、小厮、丫头、奶妈、帮闲?他们那个不可以替主子来排队?

    所以‘又逢春’给来排队的每人一碗豆花一个烧饼,不是武大郎的炊饼,是正宗的姜堰大炉烧饼,这个当然是王遥教黄家买来的几个女人做出来的了,负责贴烧饼的是琉璃厂的几个年纪大了的工人,这个劳动强度不大对他们正好合适。这些来替主子来买入场券是最低层的群众,他们那里会想到还有这等好事,人人都感激万分,从此‘又逢春’的好名声传遍扬州城。

    在这之后意想不到的是,大炉烧饼配豆花在扬州大卖,成好多人家的早饭首选,黄胜三人只是用这个产业养些人而已,没有计算利润,小百姓的钱不好赚,黄胜三人还不稀罕赚,所以价廉物美皆大欢喜。黄胜很高兴,以后跟着自己的人多了,就得得就业,发展第三产业是必须的。每个专卖大炉烧饼和豆花的早饭专卖店虽然不大,五六个工作岗位那是小菜一碟。

    郑元荣和张弛两人这几天烦透了,每天都有朋友找,都是同一件事买入场券,但是他们也买不到,倒是有几个操着淮南口音的丘八有,可是他们要八十两,少一两都不卖。原来是黄胜自己找了百总周世旺每天给他三十张入场券让他以八十两一张去卖,卖不掉还给自己,反正是提前两天的预售票不会浪费了。卖掉了给一两银子一张的好处费,但是要求他卖入场券时必须穿着百总的官服。

    刚开始,百总周世旺心里直打鼓,他当了一辈子兵,什么时候做过生意呀?只是在黄家吃人家的,拿人家的,现在先生安排了这么个破事,又不是让自己去打家劫舍。自己如果推三阻四那就太不是东西了,硬着头皮应了,拉上几个兄弟往‘又逢春’去了,路上几个弟兄都摇头叹息,唉!先生好是好只是有些异想天开,什么歌舞,看个把时辰要八十两银子,买的人是不是疯了,自己三年军饷也没有这么多。

    百总周世旺心情也不好,骂他们,先生又没有要我们一定得卖完,反正我们好好卖就行了,还能咋的,大不了丢些脸面罢了,反正不多久咱们就回去淮阴府了,谁还记得咱。也是!这扬州城的人除非疯了,这么贵的入场券,我的乖乖……。

    他们后来中午就回来了,几个大老爷们都好像有些疯了,好像都在梦游。黄胜今天有时间正好想去看看伤兵的恢复情况,看到百总周世旺失魂落魄的样子好奇怪,心道,我只不过想试试大明朝的黄牛是不是有生存空间而已,有没有逼着你们一定要成功,怎么还这个鸟样子。

    百总周世旺见到黄胜就颤抖着从怀里摸出两千四百两银票,怪不得刚才他一直捂着胸口呢,黄胜笑道:“这么快都卖完了,嗯,不错。”把银票数了数,抽出三张十两的给了周世旺道:“你们的劳务费,明天还想不想去了?”

    周世旺眼巴巴看着银票不好意思要,这也太简单了,虽然对方付银票时骂骂咧咧的,但是总共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这么一会儿先生就要给三十两,这银子也太好挣了。黄胜那里答应,最后发了火,周世旺才红着脸把银票揣怀里了。明天,当然要去了,不去是傻瓜,先生能不能多给点,好卖得很,扬州有钱人都是疯子,他们太败家了。

    黄胜找黄牛做倒爷挣了**百两私房钱,来找王遥、黄奕每人分了他们二百五,得意道:“两个二百五,怎么样,我不要累死累活的一样能混到银子。”王遥忙死了没空理他,但是有空把二百五揣怀里了。今天接前面订单一直接到现在都没有停,的账房先生都在写合约,王遥单单复算就把头都忙大了,估计货场备了个把月的货几天内就会出完。

    黄胜摇头叹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些都是老账房,刚来不久正是挣表现的时候,怎么会搞鬼,你纯属自找麻烦。”

    王遥白了一眼黄胜,他是财务出身,知道要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一定要明确严格的财务制度,还要有有经验的人认真检查,这样制度才不会流于形式,黄胜一直是甩手掌柜出身,从来没有干过具体事情。

    “算了你愿意干就干吧,说好了,我可没有要求你这么拼命,到时候不要喊累。”黄胜道。

    黄奕拉了拉黄胜道:“你想不想看看咱们的铁厂,现在增加了风温技术,昨天已经完全融化了钢水,这个工厂可能是大明朝最好的了。我准备的炼钢,直到把那个改造的小高炉炼报废了,然后把它毁了,在我们没有成为官员之前不再造新高炉。现在里面都是靠得住的工人,核心技术我还注意保密了,另外学生军有三队全天值班,估计不会泄密。”

    黄胜、黄奕从铁厂归来意气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