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末代锦衣-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无疑让京中百姓欣喜不已。更上朝堂一片振奋,更让驻扎在西城北道的八旗军有所顾忌。

    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事儿说的可不仅仅是明天和满清之间。更是朝堂内部的门派状态。

    虽然朝廷重新任命了东方文白为相,杀风和柳清风等人也进入军政重要机构,但是孱弱的中央仍然受到一些强势大臣的无形威胁。

    有矛盾说明有对立面,东方文白和杀风等人是一面,老臣旧系是另一面,他们相互制衡,构成大明中央的新政体。而控制这个政体的便是皇权至尊崇祯。

    崇祯不会在乎谁对谁错,他只希望平衡,相权平衡就意味着他们相互制约,相权被压制,皇权就能巩固!

    不论是叫宰相还是叫首辅,很大程度上不过一个名字的区别,权力基本上还是那个权力,总会有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或许便是一个胡惟庸倒下后,还有王惟庸、李惟庸的不争事实,甚至连厂卫也是罢了一波又另立名目再起一家,不过是统治者的统治需要。

    存在,即为合理。这句话有时太过主观,但是,对于封建制度来说,没有什么比巩固皇权更重要的了,所以,崇祯很在乎底下的权势平衡!

    锦衣卫的迅速壮大,几近膨胀的形势让朝中一些人感到不安。数日来,一股厂卫威胁论之风在宫中不胫而走。功高盖主的舆论让生性多疑的崇祯略感不安。这是在他放出皇冠信鸽之后。

    而这一阵风这一次来自后宫,是崇祯的枕边风。周皇后在某一次侍寝之后,无意中提起她的哥哥田大人的地被“革”的话。但是这无意却是被人蓄意操纵,这一次的扇风者便是皇帝的国舅爷,田大人!

    朱青推行的土改新政表面上风生水起,不少皇亲国戚,朝堂大臣都纷纷表示支持,其实暗地里都不太乐意,毕竟土地革命,革的就是他们这帮大地主的命!当时朝堂倾危,君臣上下都希望通过改革挽回败局,所以纷纷表示支持土改,甚至不少大臣以身作则,敢为人先。

    然而如今局势稍微稳定,地主之心不改,明显上虽然还算和和顺顺,暗地里却对新政颇有抵触。

    在朝廷和锦衣卫推行土改的过程中,田国舅的地被锦衣卫革了!

    虽然变革圣旨是皇帝下的,但是这主意是朱青出的!皇帝金口玉言,圣旨难改。那便唯有让皇帝没了主意,让他知难而退。朱青便开始从他们的救世主渐渐变成对手。

    可是,崇祯对朱青信任有加,要想让崇祯不相信这个主意,必须让他对朱青失望、猜疑,甚至嫉恨!

    然而,朱青和锦衣卫却非常争气,非但不参与朝中争斗,而且在外面打仗也是风生水起,连战连捷,克敌救国,可谓功不可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宋时岳飞精忠报国尚有莫须有之罪,何况一个锦衣卫青龙?

    有时,做得好也是一种罪过田国舅在一干老臣的蛊惑下,决定对朱青和锦衣卫出手了!他们的攻击策略很简单,功高盖主!而具备这方面传播能力的人实在太多。就连市井小民都知道朱青等人今天的功劳!

    但是,如果田国舅只是利用谣言,那就显得太过低级了。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后妹妹周皇后!

    在一次周皇后拜访田府期间,田国舅不露痕迹演出了一出好戏:自己的下人在跟锦衣卫讨论土地划分的时候,被锦衣卫蛮横地打了!锦衣卫还放出了狠话,说青龙将军新政,谁敢不从?……

    这件事后来传到崇祯耳边,刚好碰上朱青建议朝廷将多铎的遗体奉还满清,田国舅据此更是大做文章。

    在耳边风和谣言地共同作用下,生性多疑的崇祯又开始犯迷糊了!本来要招朱青等几位大将回京说个清楚。但这时的田国舅又出新招,“锦衣卫连克扬州、川地,威震江南,扬我朝纲,臣等进谏皇上,当亲自搞赏三军,以振军威,故青龙众部当进京听封受赏!”

    这看似好话的话竟然让杀风和东方文白等人无法辩驳,毕竟田国舅这话在情在理,而且崇祯之前听说锦衣卫平叛后曾表示,要对朱青等人加以封赏。杀风等人没理由剥夺众将士的荣誉,多少人拼了命就是为了等这一天!虽然他们知道朱青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但是朱青也不会亏待了自己的部下!

    所以当庭并未有人反对田国舅这一谏言。

    可是,不出几天,朝中便刮起朱青功高盖主之风,加之田府土改事件愈演愈烈,顿时让崇祯寝食难安!

    宫中下雨,宫外成河。杀风和东方文白知道了田国舅的意图和可怕。故在朱青到达京城西门的那天晚上,一封密件传到朱青的手上!

    “屯兵城外,不可张扬,伴君伴虎”

    短短九个字,让朱青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但是更为可怕的事情很快接踵而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宫中来了圣旨!

    不用说,着圣旨虽出自皇帝之口,说的却是田国舅等人的意思!

    听说皇帝要召见凯旋大军,犒赏三军,不少将士兴奋不已!毕竟即将实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光荣梦想,这是每一个军人的无上荣耀啊!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朱青的另一只手里还紧紧攥着杀风传来的密信!朱青接旨了,但是他高兴不起来。他想起了老樊篱和鬼医冷刺的劝告。决定在进城前紧急召开一个秘密会议。

    天亮皇帝才会召见,今夜大军仍在城外待命。在临时搭起的军营里,不少将士兴奋不已。但是朱青下令不允许任何人庆祝欢呼。他众将领到自己的军帐中议事。

    “时间紧迫,我直接说了吧,明日大军不可入城!”朱青冷冷道。

    这让众将都惊讶不已!将士们都准备欢呼了,怎么突然改变主意?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朱雀问道。

    他再一次确定军帐中都是可信之人,这才把密信递给玄武。

    “屯兵城外,不可张扬,伴君伴虎。这是杀风大人的字迹!”玄武念完说道。

    众人一听,不由得相顾一眼。老樊篱和冷刺更是不禁点点头。

    朱青点头应道,“没错,这是杀风大人和东方大人的意思。想必其中意味就不用我多说了。”

    众将听后不由得点点头,这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着急大家过来就是商量以下如何既能不抗旨又能不授人以柄的办法,现在八旗军还在身后虎视眈眈,如果明日朝中有变,这断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朱青当即提出诉求。

    众人陷入沉思,及不抗旨又不能授人以柄,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抗旨这一说就很难逃得过!

    “除非发生意外,否则明知山有虎咱们也得上虎山行!”玄武应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意外?”朱青顿时顿了一下,“如果军情有变,这算不算是意外?”

    “你是不是已经有主意了?”玄武问道。

    朱青点点头,“八旗军!”朱青说着,便当众做了一个握拳的动作,接着问道,“如何?”

    老樊篱不由得点点头,悠悠然道,“敌乱之,我平之,故无暇入城!”

    朱青欣慰地对老樊篱点点头,众将也纷纷赞同这个主意,借打八旗军的理由不进城,皇帝就算再顾面子也不能不顾江山啊!

    “可是,多尔衮目前只是观望,并未有更多异常举动。”朱雀疑惑道。

    “这就需要你们几位去把他调动起来了。”朱青嘴角一笑道。

    “真打?”玄武问道,毕竟朱青之前所做的这些就是为了避免大动干戈。

    “不,诱之,扰之!”朱青应道。

    朱雀思忖片刻,便微微一笑,“我倒有一计,不知当行不当行?”

    “何计?快说……”朱青急切道。

    烛火跳动,微光映照着军帐中几人交头接耳的模样,屯兵城外的大军随着京城的夜逐渐安静下来……

第五百七十四章 城东村着火了!() 
吴三桂还在山海关驻守的时候,吴三桂和多尔衮之间就有一个中间人,这个中间人甚是神秘,前文提到过,就是那个张道士!有人说他被锦衣卫杀了,也有人说那不过是张道士的脱身之术,总之在张道士没有冲出江湖之前,众说纷纭。现在看来,张道士还活着!

    非常奇怪的是,虽然游说吴三桂最终没成正果,但是多尔衮还是把这个当道士留在身边,因为据说此人确实会一点风水之术。

    难道多尔衮带两万铁骑入关是来看风水的?当然不是,除了路人皆知的大阴谋外,具体多尔衮想怎么搞,还有待研究。但是据锦衣卫可靠情报,他们此次驻军离城东村并不远。

    城东村是何地?前文提到过,皇城外一处村落,确切的说是燕王朱棣的龙兴之地。成祖以来,这里就成为皇家的狩猎场。因此,在崇祯几近废掉全国的驿站时期,城东村依然保留这驿站,而且驿站长的权利比于知府县令,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皇帝授令,外人不可擅入村中。就连锦衣卫也只有朱青有那把崇祯御赐的金刀!

    可见,这城东村确实不是平凡地界。

    就在前不久,城东村还发生了一桩命案,闯军大将刘宗敏酒后色起,怒奔几里夜闯城东村,企图霸占被崇祯藏于此地的陈圆圆!结果村中大长老为救陈圆圆被刘宗敏残忍杀害,后刘宗敏被朱青抓捕,继而被问斩,直接成为闯军招安的转折点!可见,冥冥之中,似有神灵赏善罚恶,助明廷度过此劫。

    但这里要说的是,大长老在此之前还遭那一劫,便是那达蒙和闯军企图联手对这个村子最有智慧的长者大长老下手的事件。结果还是被朱青解救。

    而那达蒙正是多尔衮手下的一个秘密杀手集团。由此可见,多尔衮对城东村也是觊觎已久!

    而多尔衮之所以获知城东村的秘密,便是来自这个张道士!

    从之前那达蒙的行动来看,他们已经试过暗杀等方式意图破坏大明的龙兴之地。但显然并不奏效。

    这一次张道士随军出发,应该还是为这城东村而来!

    “守备森严,村中有动静,即鸡鸣狗吠,暗杀不得;地势高,黄水难以灌入,水攻不得;土质僵硬,常有顽石阻隔,破土不得……如此看来,唯火攻可以一试。”在城东村前的一块巨石上,张道士独自一人暗查城东村,为多尔衮寻求破解之法!

    在排除了诸多方法之后,他的注意力停留在火攻上。

    “然若要火势自下而上,着实不易……”张道士寻思着,不由得扬起手掌探了探,似乎在感知风向。

    “若是有了东风,这火岂不火乘风势,自下上窜?”正在张道士苦于没有风的时候,突然身后出现了一道身影,幽幽地应了一声。

    张道士惊讶回头,却发现是一个老头,张道士并不知道,这老头其实是神医,樊篱。

    樊篱之前一直隐居山野,过着江湖郎中的生活,却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张道士见身后突现此人,不由得大吃一惊,将樊篱上下打量一番。

    “敢问老先生是何方高人?”张道士抱拳问道。

    所谓人外有人,张道士即便再狡猾,也断然不敢轻看了这么一个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陌生人。更玄乎一点说,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