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岭秘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这些主要起义军外,还有徐州芝麻李、南阳布王三、荆樊孟海马、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郭子兴,“两淮、丰、沛、许、汝、荆、汉”的农民都起来造反响应。

    但有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消息是,今年初(即公元1352年),察罕帖木儿起兵对抗刘福通所领导的红巾军,并和罗山人李思齐一起攻破农民起义军占领的罗山,天下义军随之震动。察罕帖木儿,汉姓李,又称李察罕,以探马赤军户留居。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曾祖阔阔台随蒙古军入河南,祖乃蛮台、父阿鲁温,皆居河南,遂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李思齐,字世贤,为河南江北行省罗山县典吏,世代汉人,年轻有为,文武双全,在当地豪侠仗义,颇有人望,这次不知因何起兵对抗红巾军?

    同时,兄弟们还告知,在沿途回来的路上,到处都看到武林人发布的告示,说去年九月九日在汉中小南海举行武林大会,被发起者玄龙魔教暗算,参加武林大会的五十二家门派死伤近千人,故此五十二家武林门派发出追杀令,凡见到玄龙魔教弟子,格杀勿论,提供玄龙魔教教主何不白藏身之地者或杀死其人者,赏白银万两。还看到各方武林人士在各处交通要道布控,在各街镇寻找。

    最后一个消息是,从大都来了许多黑衣人和红衣人,他们头戴斗笠,身披大氅,正往秦岭南山赶去,却不知要干什么。其中蒙古人居多。

    张月明听了弟兄们的汇报后,感到乱世真的来了。虽然乱世正是英雄崛起之时,令英雄豪杰们热血沸腾,有大展身手的冲动,但天下普通百姓将迎来更悲惨的日子,许多家庭会家破人亡。

    张月明明白他们的起义只是浩淼历史中的一个尘埃,有可能他们还是后来者的垫脚石。熟读历史的他太清楚了,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就连曾威震天下的楚霸王项羽也做了从汉中王起家的刘邦的垫脚石,项羽打下的江山被刘邦据有;汉末三国是何等壮烈,曹操、刘备、孙权皆人中龙凤,可叹争到头,天下被司马炎轻松据有;唐朝末年黄巢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并于公元881年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但后来起义还是被唐王朝所镇压,黄巢也被杀;宋太祖赵匡胤是何等英明,刚坐了几天江山,却被弟弟赵光义轻松夺取;宋朝名将岳飞是何等英勇,却死于“莫须有”罪名等。

    太清楚了,又怎么样呢?张月明苦笑,既然走了这条路就要一路走下去,但绝对不能和朝廷、红巾军同流合污,因为他们究竟谁是正义之师,现在还无法分清。

    张月明感到,社会就是个大的江湖,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江湖中,不论江湖有多乱,我们都得生活下去,拼搏下去,战斗下去。江湖这次真的是疯了,但我自己不能疯。

    张月明决定,整顿队伍,加强训练,择机行事,保持独立。

    张月明非常担心的是,自己的爷爷张建青就在玄龙魔教,这次武林大追杀玄龙魔教弟子,自己的爷爷就危险了。太爷、族长张珩临去世时曾给父亲和叔父留言,一定要找到爷爷张建青。我该怎么办?

    张月明和杨光达及几位自己的至亲商量后,立即派两路人马出发。一路回桃花山庄通知自己的父亲;一路到繁华集镇和交通要道去打听爷爷的下落。

    张月明和弟兄们那里知道,这时,有一个人走进了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的大营,这个人后来将改变许多人的命运,改变历史。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出身于一个贫农家庭,小时候为地主放过羊,做过和尚。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闰三月初一日,朱元璋投郭子兴部,郭子兴见朱元璋状貌奇伟,异于常人,遂留置为亲信兵。朱元璋屡次率兵出征,有攻必克。

第四十二章 被逼的起义() 
河南江北行省罗山人李思齐率众起义了,但他不是和红巾军一起对付元朝军队,而是专打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天下为之震动。

    李思齐,字世贤,出生于公元1323年的秋天,汉族人,家里世代是书香门第,是普通的百姓家庭。他自幼饱读诗书,练习家传武学,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为乡人所尊重。二十几岁时,正逢元惠宗任命脱脱为右丞相实行新政,他被当地名望人士推荐为罗山典吏。年纪轻轻就在县衙任职,担任县衙文书、档案、表册等收取、发送、启缄、保管等重要工作,李思齐有了帮助周围汉人百姓的机会。他谦虚好学,疏财仗义,喜欢抱打不平,帮助了许多贫困百姓。一时间,李思齐在罗山名望日甚,很受乡人称道。

    在大元帝国森严的阶级统治中,汉人和南人属于第三和第四阶层人,处于最底层。李思齐纵使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做了县衙的小官,在汉人的眼里他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当政的蒙古人贵族们更不会把他这个小小的典吏当回事。然而他却起义帮助朝廷和蒙古贵族打杀汉人百姓起义军和红巾军,令红巾军将领们大吃一惊。元朝统治者更是吃惊,在汉人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造反和朝廷做对,红巾军势力声势浩大之时,一个汉人小官居然自发起义帮助朝廷剿灭起义军,他究竟是为什么?

    内中的原因只有李思齐和他的族人、朋友们清楚、理解。

    原来,李思齐在云雾山石门中无意得到《武穆遗书》,被云雾寺建德方丈劝说速速返回后,生活中一切都乱了。

    李思齐离开家乡到兴元路汉中时,他的家乡已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占领。李思齐本想也参加红巾军造反,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还是先观察,先游历一些地方,真真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后再做决定。他熟读诗书,知道汉江发源地汉中是天汉之地,鱼米之乡。汉高祖刘邦和三国时蜀汉政权都在这里起步;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唐僖宗曾避居汉中;宋朝著名诗人、词人陆游也曾在汉中为官(公元1172年)。汉中历来人杰地灵,才俊频出,物产丰富。李思齐也想在汉中结识几位名士共同谋事。在汉中短暂时间的停留,对李思齐影响深刻。那里百姓自给自足,悠然自乐,社会一派太平和谐,哪有半点中原地区的混乱。

    李思齐回到家乡后,眼前的一切变化令他伤心。

    红巾军烧杀淫掠,纪律松散。他的族人们纷纷向他述说红巾军的种种劣行。常去的红梅酒馆已经倒闭,酒馆老板关三娃见到他哭诉:“红巾军经常来大吃大喝不付钱,酒馆被吃垮了。”同在县衙任职的同事也遇到灾难,红巾军将领抢走了他的女儿。就连自己家的存粮也被红巾军抢走。

    李思齐开始在夜深人静时,苦读《武穆遗书》。他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得来的真是太及时了。李思齐不是个书呆子,他一边认真拜读《武穆遗书》,一边按照书里的拳法练习,提高武功修为。白天,李思齐组织族人中十三名武功高强的年轻人练习《武穆遗书》中岳飞独创的十三剑阵,组织九十九名乡人练习《武穆遗书》中岳飞独创的金枪阵法。李思齐在做充分的准备,他知道麻烦不久就会到来。

    命运被人随意宰割的乡人们在绝望中愿意听从李思齐的安排,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眼前的生活。

    至正十二年的元宵节刚过,得到消息说罗山人李思齐拿走了《武穆遗书》的各方人士纷纷来到罗山。

    这天早上,李思齐正带领乡人在后院练习金枪阵,有家人来报,前门有自称四川青城派掌门来访。李思齐素来没有与青城派联系,就迎接对方来到客厅。只见来人有十几人,个个青衣、挽髻,武林人打扮,都是男子。为首一位五十多岁,体态健壮的男子自我介绍道:“我们是四川青城山青城派的,我是掌门张大春。听说思齐弟拿了《武穆遗书》,但求一观。武林人都传说李思齐豪侠仗义,我想这小小的要求,你不会拒绝吧?”李思齐苦笑道:“都是江湖人的杜撰,我李思齐何德何能,哪能得到《武穆遗书》?”张大春说:“听说你去年十月份到秦岭山中游玩,无意中打开石门,取得《武穆遗书》,是也不是?”李思齐心里一惊,是谁走漏了消息,对方竟如此了解。李思齐搪塞道:“哪里是《武穆遗书》,是一本唐诗集。张掌门不信可以去问那些传消息的人。”张大春心里气道,你让我问谁去,云雾山离此千里,来回得两个多月,我不可能去调查的。张大春知道这样说下去已没有多大意义,就说:“李兄弟还是认真考虑一下,明早我再来拜访。”就告辞带领弟子离去。张大春心里早有主意,先来软的,软的不行再来硬的。

    当天下午,又有一帮武林人士来访,自报家门是黄山派掌门飘缈道人率弟子来访。飘缈道人对李思齐说:“我们道家辛苦修炼就是为了修成正果。今听你拿有《武穆遗书》,能否借给我们一读。读完后当原样返还。如果你能这样做,你将洪福齐天、终成大德。”李思齐推辞了。飘缈道人悻悻离开。

    李思齐不敢大意,当晚就安排五十多名族人守卫宅院。

    第二天上午,青城派掌门张大春又带人前来。然张大春还没有说话,从门外就闯进来一伙人,说是来自陇西白陀山庄的,为首的中年汉子正是庄主黑无尘。黑无尘直接对李思齐说:“我也不是来抢你书的,我是来买书的。只要你把《武穆遗书》交给我,马上给你银票一万俩。”李思齐笑道:“我没有这东西,我怎么卖给你。”黑无尘大吵道:“武林中都盛传你拿了这本书,你不要诳老夫。”张大春看到这个形势,也不说话,就坐在客厅里不走。黑无尘也坐在客厅说:“买不到《武穆遗书》就不走。”李家大院的热闹早惊动了周围的邻居,大家纷纷赶来瞧看这些传说中的武林名门。

    中午时分,昆仑三老:玉虚子、银虚子、金虚子也带弟子来到李宅。看到青城派、白驼山庄的人也在,玉虚子对李思齐说:“我们昆仑三老武林中无人能敌,只要你把《武穆遗书》交给我们,你就安全了。这些人我们帮你打发走。”张大春和黑无尘听了大怒,要和昆仑三老一比高低。李思齐怒道:“你们要比试请不要在我这里,你们到郊外去比试吧。”几百乡亲看到此情景,纷纷谴责到:“什么武林名门正派?都是巧取豪夺、无赖之辈。思齐一介乡民,他哪里有什么《武穆遗书》,你们这是在讹诈人,无事找事。”看到乡民们愤怒,张大春、黑无尘、昆仑三老等灰溜溜地离开了李宅。

    第三天,一支浩浩荡荡的红巾军队伍来到李宅。李思齐出门迎接,对方介绍说来的是天完**师彭莹玉、大将赵普胜。彭莹玉对李思齐说:“奉皇帝(即徐寿辉)命令,前来招你到朝廷任职。只要你给皇帝呈上《武穆遗书》,保你高官厚禄。”李思齐推辞说:“乡野粗人,哪有做官的本事。我也没有什么《武穆遗书》,请你们回去吧。”彭莹玉怒道:“不识抬举。有你好看的。”正想有所行动,看到一大批武林人士前来,还有近千百姓围拢过来,只好暂且收兵回去。

    当天半夜,李思齐刚刚睡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