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岭秘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也先帖木儿并不急着作战,他日日花天酒地,只安排李思齐带领本部人马负责押运粮草等后勤保障工作。李思齐也乐意在后方保存实力。

    朝廷派三十万大军前来围剿的消息早已传入刘福通的耳朵。刘福通急忙召集手下大将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刘六、毛贵、关先生、破头潘等商量对策。白不信说:“元军虽然有三十万之众,但都是些贪生怕死、毫无斗志之辈,不足为虑。”关先生说:“我军和元军人数相当,况我军占据地利优势,只要采取以往的战法,群狼战术。定能旗开得胜。”刘六也说道:“也先帖木儿是一介书生,毫无军事指挥才能。以前只是有几位得力手下大将罢了。现在这些得力手下大将都被我们杀了,他已经是黔驴技穷了。我们不必担心他。”看到众将如此有战胜的信心。刘福通也放下心里的包袱高兴起来。经过进一步研究,大家决定开始采取行动。先以小股部队试探,再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几乎在同一时间,元军的周围不断出现小股红巾军前来骚扰。他们不论白天黑夜,天天都来骚扰。既不与元军正面交锋,也不深入阵地,待偷袭成功后,往往逃跑的非常快。这些种种行为令元军的将官们非常气恼,但一时又无可奈何。

    刘六还派人给李思齐送信。要求不要互相为敌,不要自损前程。

    就在御史大夫、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屯兵沙河半月后,他突然想到汝宁府知府李思齐,他听说这个年轻人文武双全,胆识过人,好像到秦岭山中去访客意外在石门中得到一本天下奇书《武穆遗书》。也先帖木儿决定见见这个年轻人,了解一下关于岳飞的《武穆遗书》的事情。他马上派人下令李思齐速来军中议事。

    李思齐接到也先帖木儿的军令后,有些意外,也先帖木儿自视过高,来汝宁府后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知府放在眼里。只是给他安排一些打杂的事情,今天怎么想起召见自己了。管不了那么多,是祸躲不过。前去见他一面有何妨?

    李思齐整理好官服,急忙骑马跟随传令兵前往。

    汝宁府沙河元军大营,彩旗飘飘,气势恢宏,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那里像个军营,军士们可以三五成群,随便进出,各种小商小贩围在军营门口叫卖。士兵们衣着随意。纪律松弛,那有马上就打仗的气氛。若不是看到绵延数里的军营。李思齐真以为传令兵把自己带错了地方。

    从雄伟的军营南门进入,一字排开几十座大帐。进入中军大帐。经过三次通报,李思齐才进入帅帐。也先帖木儿高座在帅椅上,他头戴金樱官帽,身穿鲜艳的官服,身体微胖,显得威严、气势不凡。在帅帐两边,数十位文武官员分列两厢。这些站立的官员个个品阶都比李思齐高。

    李思齐从容走进帅帐,大步来到帐中位置,叩头称拜。也先帖木儿挥挥手问道:“李知府,粮草保障工作何如?”李思齐道:“按照御史大人吩咐,一切供应正常。”也先贴木儿洪亮的声音说道:“我奉皇上钦命,亲帅大军剿贼,所向披靡,贼寇望风而逃。今屯此沙河,谋划大战,一击而荡平贼寇。你们地方,当尽心尽力,保障物资供应,祝我大军旗开得胜。”李思齐道:“谨奉大人遵命,卑职自当誓死效命。”

    看到眼前这个英武的年轻人目光坚定,举止得体,也先帖木儿心里有些满意,他突然转换话题问题:“听说你在秦岭山中从石门里得到一本天下奇书,可有此事否?”

    李思齐心里一惊,原来也先帖木儿召见自己的真实目的是为《武穆遗书》而来。他心里早有预案,因对之策。不慌不忙答道:“大人明察,卑职确实于两年前去过秦岭山中游玩,但并没有见到什么天下奇书,更不知传言从何而来?”也先帖木儿道:“那你为何对前来索要的武林人士称让他们决出胜负,方给其《武穆遗书》乎?”李思齐道:“被这些江湖贼寇多方逼迫,为了保命,不得不用此拖延之计。望大人明察。”也先帖木儿见问不出所以然,就缓和语气道:“我也不相信世间还流传有什么《武穆遗书》。想我先祖寻找近百年都一无所获,许多传言都被证实是无稽之谈,慌缪之言。谅你李思齐也不敢隐瞒。罢了,你今后要勤政事务,好自为之啊。”李思齐叩谢道:“多谢大人,但卑职有几句话不知该讲不该讲?”也先帖木儿奇怪的道:“你有什么话,说吧。”李思齐不卑不吭说道:“刚才卑职来到大营,发现大营左右中前后五军紧挨着,三十万大军屯扎在一座大营里,实乃有违兵法:互为倚角之势,屯兵五营,营营有据的军事常识。倘若贼寇用火攻,岂不难防乎。”也先帖木儿哈哈大笑道:“书生之谈。兵法有云: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据敌。虽然三国时期刘备七十万大军被火烧连营,但他是在河边密林中、草丛中扎营。我军沿河边沙滩布阵,何惧火攻乎。汝岂不知战国时长平之战乎,秦军集中优势兵力,一战而击溃赵军四十万大军。秦军名将白起立下不世之功。今我军气盛,占据各种优势,贼寇乌合之众,正当全军一鼓作气,一战而剿灭敌人乎。”李思齐知道再说无益,就告辞离去。当李思齐走出帅帐后,账内众文武嘲讽的哄堂大笑,有人说:“书呆子啊。”李思齐无奈地摇头叹息。

    李思齐回到自己的军营后,预感到朝廷兵马处境危险啊!

    看到元军一月未动,刘福通大喜道:“胜败在此一举,众位迎来了好时机。”立马召开军事会议,进行战前部署。刘福通说:“今夜天气阴沉无月,元军久疲,正是我军决一死战之良机。刘六,你带人抄元军后路,只许放火、射箭、敲锣打鼓,不许突入敌营内。若敌营军溃逃,你可领军痛击之。白不信,你带领本部人马从元军左营突入,要勇猛、快速。毛贵,你带领本部人马从元军右营突入进去,务必多放火、放箭。李喜喜、关先生、破头潘,你们三人各带领本部人马一起向元军正门,也就是南门展开突袭,定要一鼓作气杀出我红巾军的威风来。”众人点头领命而去。刘福通自带领其余人马在大营预备接应。

    当夜,果然夜黑风大,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元军在炎热的夏季备受煎熬。本来天气炎热,军营布置在沙滩上,没有树荫可以遮凉,暴晒一天,士兵们都有些吃不消。再加上近一月来红巾军天天白天晚上敲锣打鼓,影响士兵们休息。今天,奇怪的是红巾军竟没有来骚扰,晚上天气黑暗有风,难得来的凉爽,正可好好休息一番。所以,时间不到亥时,元军军营内就一片寂静。就连平时喜欢听歌观舞的领军大帅也先帖木儿也疲劳的早早上床睡觉了。

    入夜,红巾军轻装出发,静悄悄地逼近元军大营。丑时,火把齐发,元军军营立马被点燃。锣鼓声同时响起,呐喊声、杀声震天,弓箭如雨射来,元军大营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

    慌乱的元军士兵们胡乱穿好衣服,拿起兵器溃逃出军营。四面被包围攻击,三十万人聚集在这个狭小的军营内,几无用武之地。看到有备而来,如狼似虎的红巾军,元军士兵们只有举手投降的份了。

    元军大帅也先帖木儿听到杀声震天,火光四射,浓烟滚滚,弓箭乱飞,吓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在贴身奴婢的帮助下,也先帖木儿胡乱穿好衣服,高呼侍卫们保护,就骑着马一路向大营外狂奔。

    可怜三十万蒙古大军,在混乱中没有任何军官站出来组织抵抗。这些平日目空一切,高傲自满的军官们,看到红巾军杀来,他们唯一做的就是快速逃跑,保命要紧。

    红巾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他们在四散奔逃的元军中左冲右突,似入无人之境,好不得意。

    没命冲出大营,跑出三十里开外,看到身后没有追兵了,也先帖木儿才喘口气问身旁幕僚,前方是什么地方所在?幕僚回答,前方是朱仙镇,朱仙镇有坚固的城池,还有一部分元军驻守。也先帖木儿急忙命令:“退军朱仙镇。”(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七剑奇缘() 
第七十六章

    也先贴木儿率领的三十万蒙古大军一夜间在沙河溃逃的消息迅速传遍朝廷内外。元惠宗得到上报后痛心疾首,但又无可奈何,急忙下旨诏还也先贴木儿,命中书平章蛮子前去代领其兵。同时听从丞相脱脱建议,诏命察罕贴木儿(也叫李察罕)和李思齐整军围剿红巾军,又命四川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组织军队合击各路红巾军。

    李思齐得到也先贴木儿溃逃朱仙镇的消息后,叹息道:“国家如此用人,岂有不败乎。”得到朝廷命令他可以恣意行事,剿灭红巾军的诏命后,觉得机会来了,他可以借机扩充势力了。

    正当李思齐策马扬鞭迅速占领元军失地时,有一对人马打上门来,令他大吃一惊。来者是一支近百人全副武装的队伍。他们头戴黑色古怪的铁盔,身穿奇异的黑色铁甲,人人肩背长箭,手拿宝剑,显得威武雄壮。

    这队铁甲人不像朝廷的军队,也不是红巾军,他们来自哪里,究竟想干什么?

    和这支队伍短暂交手后,李思齐发现他们训练有素,阵法奇特,个个武功高强,不是等闲之辈。他就急命手下士兵住手,亲自走出队伍和这帮铁甲人交涉。

    李思齐骑在马上拱手施礼高声道:“你们是何方军队?为何要与我们作对?”

    铁甲人中一位年长者回答道:“我们是来自秦岭山中的法家护法队,是专门来维护法令秩序,要回天下奇书《武穆遗书》的。”

    李思齐心里想到:又是为了《武穆遗书》而来的武林人,他们是怎么知道《武穆遗书》被我拿到手的啊?

    李思齐继续问:“前辈尊姓大名?我这里实没有你们要找的《武穆遗书》。”

    年长者铁甲人说:“我姓秦,名立商。《武穆遗书》在你手里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岂能瞒住我等。你若好好的把《武穆遗书》交给我们。我们就此离去,绝不在为难你。”

    李思齐笑着说:“久仰秦前辈大名,我真没有《武穆遗书》。江湖传言是空穴来风。你们不要相信这些。没有,我怎么交给你们。你们法家护法队该不可能不讲道理吧?”

    原来眼前的这支铁甲人队伍正是从秦岭深山中秦村走出来的法家护法一队队员,年长者秦立商就是秦村五位公大夫之一。秦立商带领这近百人的队伍一路伸张正义,报打不平,终于找到了李思齐。因为陕南武林人士传言李思齐在石门中拿走了岳飞所著的《武穆遗书》,秦立商就发誓要完璧归赵,把《武穆遗书》夺回去,放回秦岭山中。

    看到李思齐不承认,秦立商也认为在预料之中。好东西谁愿意拱手让人呢?由于李思齐得到《武穆遗书》的过程是光明正大的行为,秦立商也不好对他采取过分强硬的手段。

    秦立商劝说道:“李思齐,你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你带领乡人赶走乱民,维护朝廷法令秩序是值得我们法家人钦佩的。你已是朝廷命官,要《武穆遗书》,对你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况《武穆遗书》被我们的祖先藏在秦岭深山中,自有他们的道理。就让《武穆遗书》作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