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麻。
没有让这些人的质疑持续多久,元起向着身后一挥手,燕军的战阵忽然分裂成两部分,在战阵的中央,露出一条可容十余人并行的通道出来。数千名高句丽人,相互搀扶着,出现在战阵的通道中,向着战阵的最前列走来。他们,正是南部七城中的居民。为了避免元起麾下战斗力的减损,同时也为了让这些子民已经踏上战场的家人,免于横死刀下的惨剧发生,诸葛亮亲自挨家挨户的游说,耐心的向这些子民讲述道理,让他们随同燕军一起来到战场,号召那些被征调到丸都的家人,放下手中的武器。
诸葛亮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眼下,战事吃紧,幽、并北边的整条防线,每一寸地方,都面临着鲜卑人的进犯,随时可能燃起战火,留给元起平定高句丽、扶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正如邓芝所说,攻心为上,伐谋为下,如果能在短时间内平定高句丽,不但对整个战事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可以把高句丽变成稳定的后方,缩短供养前线军士的补给线。用七城居民感召高句丽军士,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办法。
东川王素来高高在上,怎么可能会认得眼前的这些普通百姓?怒斥道:“元起!不要以为你找一些人来冒充本王的子民,就可以扰乱我军心,这些伎俩,太可笑了!”
东川王不认识眼前的人,可不代表所有人都不认识。一名东川王身后的将领忽然翻身下马,对着燕军战阵中的一名老人问安道:“父亲大人,你怎么来了?”
随着这名将领的开口,越来越多的人对着燕军战阵中的高句丽人群,或问安,或行礼。一时之间,隔着战场,两边的亲人们哭泣着互诉衷肠,哭声、喊声、问安声……不绝于耳。
第二百零三章 枪王之威()
东川王眼看自己的部将一个接一个的下马与敌军阵中的亲人相认,身后的士兵一批又一批的跪倒在地,对着敌军阵营泣不成声,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了东川王的心头。
现在,东川王已经明白过来了,元起阵中的民众必定是南部七城的居民无疑,他也同样明白了,元起不杀这些居民,而是把他们带到战场上来,乃是极为高明的攻心之计。
东川王向着身后的将士们声嘶力竭的喊道:“起来!你们都给本王起来!你们的亲人是被元起胁迫的,你们只能拿起武器,杀光燕军,才能真正救出你们的亲人。”
“不是这样的啊,儿子啊,冠军侯对我们极好,还传授给我们先进耕具和耕种之法,我们都是自愿来的,被没有人胁迫我们啊。”最先被认出来的老者,在听到东川王的惑众之言后,向着自己的儿子喊道。
随着老者的哭喊,其他人也都纷纷诉说着元起的种种好处,劝慰着在东川王身后的亲人,放下武器,不要再为东川王效力。
大部分高句丽将士,在亲人的劝慰之下,纷纷丢掉武器,摘下头盔,放弃了抵抗,但还有一小部分将士依然坚定地拥护着东川王。
一名高句丽将领拔剑在手,扬声怒喝道:“大王平日对你等不薄,你等竟敢临阵退缩?再有乱言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燕军阵中,忽然飞奔出一匹白马,马上大将舞动长枪,仅仅用了十几个呼吸就来到了高句丽人阵前,手起枪落,一枪把刚才发出呼喊的高句丽将领刺杀于马下。在元起麾下,骑白马,舞长枪的大将,除了赵虎、左慈之外,还有一人,就是小枪王张龙。
张龙自从投效到元起麾下以来,前后一共有六七年的时间了,前期屡建奇功,闯出小枪王的名号,但最近两三年却沉寂了下来,名声不显与世。究其原因,一者是张龙的天赋比元起、赵虎要差一些,枪法上的磨练,一直未能趋于大成,直到近日在燕京大学中修习了鬼谷十三篇中的武学之后,才通过触类旁通,把枪法练到大成;二者,元起麾下猛将如云,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元起也不舍得把枪法没有大成的张龙派到前线去,所以张龙近几年来一直都是坐镇后方。
刚才张龙在旁边冷眼旁观,冷静的分析出,东川王的部将们,在诸葛亮制造的神迹和南部七城的居民感召下,早已失去了抵抗之心,只要解决了少数的顽固分子,东川王的势力就会彻底崩溃,再也不会有人拥护东川王的统治。
于是,小枪王跃马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东川王身边,一枪刺死了带头拥护东川王的那名武将。一招得手之后,张龙手中天羽凤凰枪急速转动,枪尖兜转出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圆弧,向着东川王的面门斩落!
元起眼见东川王就要命丧当场,心念急转之下,连忙大声呼喊:“张龙,不要杀他!”元起清楚,东川王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汉人手中。否则就会对邓芝定下的攻心之计起到负作用。东川王罪恶累累,理应把他交给众多的高句丽百姓,让百姓们决定最终对东川王的处罚。
听到元起的呼喊,张龙猛然一抖手腕,让急速斩落的天羽凤凰戟发生了一个细微的转折,枪尖在间不容发之际再次出现转动,锋利的枪刃倒旋而过,避开东川王的面门,平钝无锋的枪脊狠狠地砸在东川王的面门之上,把他砸的口鼻流血,痛叫着倒坠马下。
端坐在白马上的张龙,手中长枪再次一变,向着落马的东川王迅捷地刺了下去,吓得东川王发出连声的呼救之声。天羽凤凰枪的枪尖,在距离东川王咽喉不足半分远的位置上停了下来,从戟尖上传来的阵阵寒冷的锋锐,刺激的东川王冶子身冒出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自枪法大成之后,这还是张秀第一次在战场上动手,他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对运枪的把握变得更加精准了,换做以前,他是不可能做到如此收发自如的,自己能有今天这样惊人的修为,还要感谢师兄元起毫不藏私的把鬼谷十三篇拿出来,和他共同分享,并在研习的过程中,经常把元起自身的体悟讲出来,让张龙来领悟。
带着感激的神色,回头向着元起微微一笑,然后张龙又转回头来,脸上的神色已经变成了死神般的冰冷,对东川王说道:“你,是某的俘虏了。”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的道理是通用的法则,强者可以主宰一切,而弱者,只能引颈受戮。东川王惊悸的看着张龙,他想不明白眼前的这个青年是谁,在元起麾下,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带着不甘和恐惧交杂的声调,东川王开口问道:“本王想知道,是谁擒拿的本王。”
张龙面无表情的冷冷吐出了两个字:“张龙。”过人的武力,在配合上冰冷的面部表情,此刻的张龙就像是一位从天而降的杀神,把在场所有高句丽人的心中,烙上了深刻的印记,专属于张龙的印记。
在张龙奇兵突起,将东川王一举成擒之后,高句丽将士们再也没有了一丝一毫的抵抗之心,纷纷跪倒在地,向杀神张龙请降。
张龙能造成这样辉煌的战绩,是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先前的天降神迹和高句丽居民的感召,为他铺平了成功的道路,否则的话,即使张龙在神勇,也不可能在四万高句丽将士的环伺之中,如此轻而易举的拿下东川王,只需一轮齐射,恐怕张龙还没接近东川王,就被射成刺猬了。可是,世上没有如果,因此也造就了张龙这一彪炳的战绩。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元起把死忠于东川王的部分将领全部擒拿,只等高句丽民众散去之后,立刻开刀问斩。至于其他的将士,元起则是以国士之礼对待,保留了他们的官职和财产,对他们淳淳教导了一番,让他们以后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事之后,就放他们去和家人团聚了。
第二天,东川王被五花大绑押上了丸都城内的广场,诸葛亮拿出告示,宣读了东川王的十大恶行之后,由高句丽本地将士,将东川王斩杀当场。诸葛亮宣读的十大罪状,是他听取了众多的高句丽本地居民的倾诉之后,连夜整理出来的,其中每一条都是死罪。
随着东川王人头落地,其对高句丽残暴的统治宣告终结。高句丽人,将要迎来另一个全新的时代。大量高句丽子民竟然涌上街头,奔走相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元起厚待高句丽子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子民一样平等对待,不把他们当做奴隶,并把先进的耕种之法交给他们,还把他们从东川王的残暴统治下解救出来,让广大的高句丽民众对元起心生感激。于是,当元起大军在丸都休整了两天,决定继续挥军北上,前去平定扶余的时候,许多高句丽将士自告奋勇,愿意随同元起一起出征。还有很多百姓,纷纷拿出家中不多的食物钱粮,拥挤在丸都城的广场上,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支持着元起的北伐。
这一状况,是元起和诸葛亮等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根本就想不到,竟然会得到高句丽子民如此强烈的拥护和爱戴。高句丽人民的反应,也解除了元起和诸葛亮心中的一大隐患。他俩这几天一直在商量,要不要在高句丽留下足够燕军驻守,不留,怕高句丽人日后复反;留,又怕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而且元起只带来了一万五千人,留的多与少,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对扶余的战斗。
现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元起决定,只留下两个主持大局之人,稳定高句丽的局势。
第一百九十章 情意绵绵见()
驿站内,幽谧的房间之中。
元起端坐在桌案之后,一只手放在桌案上,目光在站立着的田丰和昏倒在地的袁熙身上来回扫视着。
在来邺城之前,元起就曾经在路上把冀州出名的人物,详细说给了张冲和魏延二人,叮嘱二人进入邺城之后,一定要注意这些人的动向,以免暴露目标。田丰作为韩馥、袁丁两任冀州牧的首席谋士,自然也在元起的重点介绍之中。所以张冲也就毫不客气的强迫田丰跟着回来了,无论是杀掉还是收降,总比让田丰继续留在袁丁身边的好。
“元皓先生,你可识的某么?”元起缓缓地开口,打破了房中暂时的沉静。
田丰的脸上带着苦笑回道:“君侯小霸王之威名,蝼蚁皆知,更何况人乎。”能历任两届冀州牧的首席谋士,田丰当然不会是不学无术之辈,当他走进房间的一瞬间,就已经认出来元起了。田丰此刻虽然心中无奈,却因其固执又刚正的性格,丝毫没有卑躬屈膝的迹象,脸上的苦笑仅仅存在了一瞬间,就恢复了正常的神色。
把田丰转瞬即逝的苦笑看在了眼里,元起知道,田丰并不是因为被张冲擒拿而无奈,他的无奈之处,在于袁熙。袁熙身为袁丁的次子,本应竭力帮助袁丁稳定冀州的局势,可袁熙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做事嚣张跋扈,甚至做出当街调戏良家女子之事。正是因为袁熙的荒淫无道,让田丰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同时,也让田丰对袁丁产生了一些芥蒂,毕竟,能教导出袁熙这样儿子来,可见袁丁的身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最起码,袁丁对冀州旧有士族的重视程度不够,否非袁熙决然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说起来,元起开始有些感激袁熙这个恶少了,袁熙仗着他老子袁丁的威风,不但霸道,而且还很高调,自认为在邺城之中没有人敢于违背他的意思,外出时仅仅只带十几名仆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