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问题以后自然会明白,我现在只要东西,”

    一品斋门前,苏进滚鞍下马,里头的庄舟立马就迎了出来。现在一品斋已有多家分号,他这以前的小看店在如今也是有几分大掌柜的意思,代苏进将一品斋的任务分派出去,而后再将各铺的问题反馈回来。

    “那……好吧。”庄舟缓缓颔首,既然苏进这么说,他们下面照办就是。话到此,他想起来内堂久候的客人,正要引见时……

    “这位苏家少爷可真是贵人事忙。老身在这可是有些时辰了。”里头揭帘出来,等苏进看过去时,她身后的一少女也是跟了出来,给他使了使眼色。

    呵。

    这老太婆倒是身子健朗,怒目愠容的模样简直是要把自己活扒了,看来在这儿确实等了段时间了。他把人请进内堂,重新上了热茶。

    “不知老夫人前来。还请见谅。”他看到天井里摆着的两担彩礼,还有旁边守着的四五个家奴,一时间也摸不透对方来意。

    难不成是招他做女婿?

    他这想法倒是把自个儿逗乐了。不过这落在王氏眼里就更是愠恼了,在她看来,苏进就是在戏谑昨晚上李家在他面前吃瘪的事,所以这端在手上的茶盏又是被重重地搁了下来。

    她哼了声。不过言语间还是保持着士族名门的风仪。

    “今日突兀拜访。乃是老身替我二子来答谢苏家少爷相助之谊,倘若没有苏家少爷鼎力相助,怕我这二子与那曾家女儿都将终身抱憾,此份恩情我李家感激不尽,是故今日带了些薄礼来,还望苏家少爷勿要嫌弃……”

    “哦…”还以为什么。

    王氏则继续,“下月十二乃是大利月,黄道百吉成日。天喜三和,是难得的好日子。我李家已与曾家商定,就选在这天把喜事办了,苏家少爷作为撮合人,自然是要来吃个酒席的,而且……”她把身后的李清照拉到跟前来,“苏家少爷浴佛节那回救得小女,与小女可是有莫大缘分,老身就想着十二那天做个仪式,让小女拜你为兄长,也算是双喜临门,不知……苏家少爷意下如何?”

    苏进看到少女使的眼神,会心一笑,站起来笃了个来回。

    这看在王氏眼里就是考虑,她知道这书生是个聪明人,这些话说出来就是给他留面子,若是他还算识趣的话,就应该知道怎么做。

    “老夫人提议虽善,但在下孑然一身惯了,所以还是过些日子再给予答复,不知老夫人意下如何?”

    见他服软,王氏也不再咄咄相逼,持重的颔首应了,自是以为对方只是要个台阶,不过她却没注意身后女儿投去欣然的目光。

    目的既已达成,王氏也是一拂大袍的与苏进说辞,态度极为倨傲,不过刚转过身,迎面就见到庄舟引着几人进来。

    “几位来的巧了,苏家少爷现在正在书斋。”

    呃……

    亲家见面,可这模样却看得旁人忍俊不禁。

    “赵夫人这是……”

    “呃,李夫人也在呢……”

    尴尬之色溢于言表,不过很快就恢复常态。王素卿见对方也是抬了礼过来,而且还是郭氏和自己那“女婿”亲自过来,这可不会是什么寻常事。她假意告了辞,而后躲在前堂的门帘后听这墙角。

    “姨娘,你这是……”

    “嘘。”王氏把耳朵贴近了门帘:赵家这时候不去司理院营救那赵思诚,怎么反倒是来这儿,难不成是要先找这书生解气?

    她的揣测是合情合理,但生活就是因为变数而让人敬畏。

    “思诚年少无知,鲁莽之下才做了这等愚事,还望苏郎君海涵见谅。”

    “赵老夫人这是哪里的话……”

    郭氏熟悉声音让王氏顿时就愕然了,她瞥向身边的女儿,不过李清照也只能给她一张不知内情的脸。

    “店家说不会有事,现在看来真是这样了。”

    她们才听了一会儿墙角,店外进来的访客就打断了她们,看那老头一身圆领锦袍,颔下长髯耳际霜鬓,与庄舟几句寒暄后就直奔主题了。

    “……苏郎君与鄙府存有些误会,想来实在不美,所以老朽此次就是奉了家主之命前来向苏郎君澄清误会,还望庄管事里头通传一声。”

    庄舟和善的微笑,“老管事客气了,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老头儿也是觉得两家有些误会,如若能摊开说清了,自是最好不过……”他有些和事佬的味道,那王府的老管事也点头颔首的。

    “那老管事在此稍后,我这就进去通传。”

    两人的对话一丝不落的被王氏听去。使得这位贵妇的冷脸在不知不觉中软化下来,她从门帘缝隙中瞄了眼天井里头,见郭氏与那书生“有说有笑”。像是亲家般的热络,就连那赵明诚也在底下陪两句笑。

    王氏转身就拉了李清照上车。

    “姨娘你这是……”,“回去再说。”

    她们与王府一干人擦肩而过,外头候着的李府奴仆得了王氏眼神后赶紧驱车驾马。

    王府那老管事看到这急整出发的马车,微微皱眉,不过转念又释然了,外家的事情与他可无关。而这时庄舟也笑吟着从里头出来,一并出来的还有赵家人,相互一番告礼说辞后。与这老管事打了个照面,这让他又是皱起了眉头。

    苏进,苏仲耕……

    看来,老爷还是小觑你了。

    他心事忡忡的应下庄舟的话。迟疑了须臾后。就像是排队领奖似得揭帘进去。

    ……

    ……

    黑云压城,雷声在云层冒泡,街上疾行的百姓就像是溪流下的鱼,哧溜的就不知钻到哪个角落。

    苏进叹了口气,将手上的信笺重新折进纸封,没想到前脚刚送走赵王两家,后脚就传来这消息。

    “苏少爷,这是怎么了?”庄舟上前问。

    “要变天了。”

    “变天?”老头抬头看了眼。黑压压的,有些木讷的点点头。“哦……这样啊,那得把伞置备了。”

    “再置备些纸钱白麻吧。”

    “?”

    ……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等到真个来临时,心中那片宁静的池塘还是起了些褶皱。

    黄昏骤雨,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凝望着门前的人流马川变得越来越湍急,他背在腰后的手慢慢握成了空拳。

    ……

    ……

    *********************************

    *********************************

    这一晚,汴京下了很大的雨,对于酷暑中的百姓来说或许算作甘露,但对于这赵氏江山来说,无疑是场山洪猛灾。

    雨停天明,旗幡飘飞的宣德城门楼上,有内官夹在雨丝里宣读谕旨,高扬的声音传出去很远,并且随着学士院的制词榜布后而愈发沸腾。

    “……钦圣宪肃皇太后力平国之危难,御正殿、避家讳、立诞节,宾召故老,宽徭息兵,又能不待附庙果于还政,可谓事光前古,名垂后世,何奈天不佑德,凤驾仓晏……”

    街头巷尾的百姓攒头交论,也有府邸里的官员捏着飞书发愁。

    “…于六日后出殡永裕,诏令举国禁乐止宴一月,以此悼念……”

    “敕谕即日,舍奉法首公之,宫制建中靖国年六月庚午。”

    民间对此反应不大,无非就是烧些纸钱,但朝堂就翻天蹈海起来了,尤其是以韩忠彦为首的元佑党人对此最为敏感,并且随着第二天安焘致仕的事件而不断上升。

    “安相致仕了?”

    “睿思库刚出的旨,还是张商英给制的词,大人您过目。”

    “官家这是要做什么?”

    ……

    诏旨一出,韩府堂上须臾间便已聚集了十余名三省大员,他们有些坐立不安,茶水都已经换了三盏,可韩忠彦还没出来,这让他们更是心急如焚。

    “吴管事,韩相可是身体不适?”

    给事中刘拯先起来问了话,余下的尚书侍郎也一一跟话上去,正是喧闹之际,堂帘子“哗啦~~”的响起来,气度沉稳的韩忠彦从几个家奴间笃步进来,目光往他们这儿一扫,顿时就把这锅沸水给点息了。

    “吵什么吵,还没到天塌的时候。”

    韩忠彦坐定在主位,两列下去的硬裹两脚官帽在这时却有些参差凌乱,心虚的几个低下头,不敢去迎韩忠彦望过来的目光。

    韩忠彦淡淡道,“太后乃我元祐党人支柱,我等有如今场面,皆可为太后一力之劳,如今太后驾薨,撒下为竞大业,实属国之憾事。尔等既为大宋臣子,在这时不思国恩,只顾私利。岂非寒了娘娘信任?”

    “老夫自元祐以来,一直秉承先公遗念,为政不怠,宽徭以民,意图拨乱发正,还我大宋清明乾坤,即便如今太后中道仓晏。但老夫誓命依旧,哪怕前路再是荆棘,亦要玉碎瓦全!”

    “底下要是有胆怯了。老夫绝不逼迫,言尽于此,诸位自行衡量~~”

    他拂袖而走,底下纷纷起座相顾。一时间也失了主意。慌慌张张的,为首的刘拯一双寒目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冷笑了声,起身就出了厅堂,他身后亦有一部分省官毅然出府,丢下这一堂的侍郎尚书原地尴尬。

    “走吧,事情还没那么糟,安相致仕的传闻由来已久。如今也不算突兀,或许是我们太过敏感了。官家对太后孝义诚挚,想来必会继述太后志向。”

    那顶摇摇晃晃的官帽子在摇摆不定间暂时倾向了安稳,唉了口气,随着大流出府了。

    那就以不变应万变吧。

    不过,韩忠彦的书房内却不是这么个情况。

    他坐于书案前,磨砂着手底下光洁如玉的澄心堂纸,面上的凝重随着府役的回禀而微有异变。

    “官家守在太后灵前彻夜未休,朝政大事均下付学士院暂权处置,内宫宗亲相劝无效,看是悲痛欲极。”

    檀木香气袅袅而升,遮住了书案前的那张脸。

    蔡京……

    他将手底下的澄心堂纸折了个角,如此好纸倒也舍得相赠,看来真是诚意倍至。

    他慢慢的笑了,嘴角的弧度也有了些笃定。

    ……

    ……

    而与此同时,送纸出去的蔡府家奴也回府禀告了。

    庭院老槐下,蔡京滞住了正欲落下的棋子,看了眼对前抿茶的书生,笑了下。

    “如何?”

    “还不错。”书生放下茶,看了两眼对面后又解释。

    “我指的是茶。”

    槐树枝叶“啪啦啦”的被吹得响,把叶上的露珠甩了下来,滴在下头的棋格磐石上,上面有黑白两龙正绞杀激烈,家奴见两人专心弈棋,只得悻悻退去,正巧和庭门出来的蔡攸撞了个正着。

    “大少爷早好。”他赶紧问安。

    “嗯……”、“我爹让你做什么去了?”他也看到了槐树下正与苏进弈棋的蔡京,而且看似愉快,脑中稍一转念就拉住这家奴问明细由,这家奴也是如实而告,“老爷让我给韩相府送了一刀澄心堂。”

    蔡攸眉头一皱,“没了?”

    “没了。”

    他眉头更是大皱,不过眼下得去瞧瞧乱成粥的尚书省,所以暂时也顾不上这爹肚子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

    ……

    雨后初晴,地面上的泥尘还是深色的,哪怕是宰执府前,只要是有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