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方面处理较好,可没想到自己苦心孤诣的这么训导,却只得了一句题外问话。

    “这计策真是苏仲耕所出?”蔡绦皱紧了眉头,对于苏进的出身依旧耿介。

    蔡京暗叹了一声,看来还是自己心急了,经验和大局观不是言传口授就可以获得的,或许……真的要让他碰碰壁了。

    两人书房里的谈话都被门口一缁袍弁冠装束的青年听到,他面如井水,像是泥塑一般,本欲跨进去的脚最终还是收了回来,而后慢慢的从门扇边隐去,不过他还没有退出几步,这府里的管事就急急忙忙的过来,与他一个照面。

    “严老爹这么急的作甚?”

    “哦,大少爷啊。”这管事捋平了气,“曾相府上有请柬送至,说是要老爷择日一叙。”

    “哦?那你去吧。”,“是~~”

    曾布?这位弁冠衙内眯起了眼睛,思虑间,脸上忽然起了笑意。

    ……

    ……

    *******************************

    *******************************

    日子慢慢地已经转过六月,樟槐上知了的鸣叫,已经预示着国丧的限期越来越近了。

    对于汴京的百姓来说,这缺少娱乐的日子委实有些难熬,京畿之外的州县在过了太后头七后基本就可以恢复娱乐了,所谓的一月国丧自然不可能执行的这么严格,但是京畿内的州县,尤其是作为国都的汴京城就没那么好商量了,天子脚下,没人敢冒这大不违,实在忍受不住的就躲自家屋子里听听小曲,不过那也是有钱人家的替代法子,普罗大众们就只能蹲瓦子里看看小人皮影了。

    对于此项禁令,冲击最大的就是京里的酒楼正店,原本听听小曲、玩玩叶戏的悠闲生活被取缔了,就连姑娘们都只能抹素妆,深朱重彩还是不被允许。尤其是在宫里传出来皇帝守孝不理政后,民间对于国丧的遵从就更为自律了。

    “啧,德甫你瞧这些人,一个个的萎靡不振,不就一月没出去快活么……”

    太学湘芦学斋里。李迥从窗口看着几个颓废而过的太学生后,就是鄙夷的与身边好友说。

    赵明诚专注着,哪怕李迥的声音再是高上八度也对他没有吸引力,使得不满的李迥将他书直接抽了,“我说德甫,现在还没到大考的时候。你少看会儿行不?”

    “裕丰你就……”他忽然停了下来,目光凝滞在了学斋前的院场里,李迥不明所以的转头去看,旁边已有早一步瞧见的人在细碎了。

    “那不是李家娘子么,我还以为以后再不过来了。”

    “过来也不是你的,就好好读你的孟子吧。别和某人似得,读这么多书,到头来还比不过个卖书匠。”

    然后就是窃窃的笑声,似乎这件事情笑点很高。

    “你们说够了没!”李迥拍案而起,那份怒火甚至让赵明诚都是吓了一跳。

    “好了裕丰,这是学斋……”他好不容易把李迥劝慰下来,而那些太学生也是欺软怕硬的主儿。见李迥反应比当事人还大,暗地里碎两声后也没敢直言去顶。湘芦斋里其余的太学生见此都是摇头而过——习以为常了,这太学里凡是冷嘲热讽的,无疑都是李才女的拥簇,一月前得知心中神女要下嫁给同窗,那是一个个咬牙切齿,按他们话来说。

    这小子何德何能啊?

    幸好最后被苏进搅和了,所以现在都是落井下石的意思,算是当做精神补偿了,不过毕竟是阴暗心理。所以大部分人对此还是不屑的,再说……对于真正有意愿做李格非东床快婿的,这时都是把矛头转向了苏进,唯一让他们保留希望的就是对方致命的出身和前途,不然他们还真有缴械投降的意思。这种厉害人物,即便是他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都能掂量的出来。

    这几个临近教坊院的学斋因为李清照的出现而喧闹了阵,不过随即恢复平静。

    李清照则是直接往教坊院去了,只是前脚刚踏进去,就感到了里头异常的氛围,那几个老儒都聚在了一起议论,还拿着案头的盆栽遮掩着些,模样倒是有些滑稽。

    “几位老先生这是做什么?”

    他们吓了一跳,回首过去看,发现是李家这小女娃,就又是聚头议论起来。

    “官家至孝之心虽善,但国不可无主事,怎得台谏两院都没几个敢说话的?”,“你没听宫里有说,那几个上折子都被官家停了职了,一句‘端得不为人子’批下来,哪个敢顶风再谏?”

    “真是如此?这也……”,“我那学士院的同窗亲口与我说的,这还有假?”

    “官家诚孝至此,那这政向怕也会遵从老太后遗风,如此说来,新政谣言是不攻自破了。”

    “我看未必。”旁边立马就有反驳,“官家虽是年轻,但富有智慧,如若真要承孝元祐,直接颁一旨意就可,何须如此迂回,我看啊,眼下是出于安抚元祐一派的目的,毕竟旧党势众,官家根基未稳前还需倚仗……”

    “崔老虽然有理,但……”

    他们这些老头在那儿议论家国大事,李清照则是在角落里整理着文案典籍,倒也是互不相干,直到末了,太学正高孟忽然是扭过头来问。

    “李家丫头可有何看法?”

    这时候他们倒是想起这小才女来,去年两首组诗折了张耒的事迹在京师可是无人不晓,所以他们也不拿李清照当寻常女儿家来看,只是……

    李清照抱着堆古卷朝他们这望过来,水灵灵的大眼睛与他们相对着,一眨不眨的好一会儿后……

    径直出门了。

    “……”晾下面面相觑的几个老头。

    果然是大家千金。

    ……

    ……

    由于近来政局不稳,所以李格非夫妇对于儿女的看管就放宽许多,虽然心知这女儿去太学多半是要与那书生“幽会”,但谁让他们实在疼爱这小女儿,所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一品斋门前。李府的马车徐徐停下来。

    “庄老爹,店家在吗?”

    庄舟见是李清照,左右看了看,上前耳语了几句,听得少女有些不解。

    “书院?在那儿做什么?”

    “李家娘子过去就知道了。这些老头儿不好多嘴。”

    ……

    岐山书院由于所处的金梁巷子位置偏僻,所以一直少有人迹,尤其是如今这国丧期间,一天来往的车马可说只手可计。

    李清照的马车停在院墙里探出来的老槐枝叶下,夏日的热浪一阵阵的透过绿叶子下来,将车厢顶棚炙烤的滚烫。鸟雀也躲到了树荫里纳凉。

    ……

    眼下临近午时,书院里的孩子已是尽数归家,只剩几个教书的老酸儒还在讲师憩所里备案,言语间最多的就是苏进近来的扰学之举。

    “太不像话了!”一人将手里的凉水绿豆沙重重搁下,碗里已空,只剩下汤勺在碗底溜转。

    旁边咳了两声。“莫老,每天这消暑凉饮喝着,怎么这火气还压不下来。”

    那老头倒是横的狠,“此不过是那苏家小儿收买人心之计,我岂会被蛊惑?”他长髯一捋,“如今还值太后丧葬期,这小儿却如此逾礼。竟敢在书院内私设礼乐,要是被传出去,我看他如何自处。”

    “好了,你这老头就知道在这儿煽风点火,也不知道当初是谁第一个应下的。”

    莫大儒当即一窘,支支吾吾的,正巧这时外头有一少女问进来。

    “几位老先生,请问苏郎君可在?”

    “嗯?”

    ……

    ……

    在这几个老头指引下,李清照终于是找见了苏进,看他坐在院子中间的小石桌上和人喝茶。见到自己只是笑了下,而后又扭过头与对面谈事,见他这般,李清照也不打搅,转身和身边俩丫鬟在这东院子里溜转。待走到那被毡布木板封死的萃英阁前,里头的竹乐声拉住了她的脚,很细微,不过还是能听出与以往的不同来。身边俩丫鬟先是振奋了。

    “小娘子,苏郎君又要制新乐吗?”

    李清照哪里知道,她也是有一月没和苏进联系了。就这时,里头乐声骤止,啪啦的门扇被一下打开,几个奇服戏子提剑拄拐的出来,通红着脸,极为兴奋的窝蜂在苏进跟前叽喳,若不是他们班主站起来调停,指不定要把苏进抛起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苏进也是微笑,“可有难度?”

    他们集体摇头,“太容易了,听一遍就记住了,苏先生,你是怎么谱出这等曲子的,真是……真是……”为首的大个涨红了脸,死活憋不出个“妙”来,倒是惹得旁边一阵哄笑。

    “我们唱了这么多年戏了,可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调子的曲。”

    “就是,以前还觉得市井俚曲上不得台面,可如今听得苏先生这曲,才知道曲子还能唱的如此快意豪迈,我现在倒是好奇苏先生那新书是何模样,竟需此等妙曲陪衬。”

    “实在是太妙了,这阙逍……”,“我们怎么就想不到曲子还能这么唱呢。”

    “呵。”

    被围在中间书生也只能呵呵了。屋廊上的李清照虽然不知他们所指,但见此也是高兴的,以前她是期翼过未来夫郎会是那种鸿学博识的大才子,但到了如今,才明白什么才是最适合。

    一点歪才即可。

    她盈然而笑,旁边俩丫鬟却是突然扯了扯她袖子,示意她往阁子里头瞧。

    嗯?

    阁子里头还有三个凉衫女伶在收拾琴具和谱牒,年纪最幼那个则是坐板凳上晃荡腿,手里拿着册书、磕着瓜子看,也不知是如何的激动了,呸呸呸的连吐了三把瓜子壳儿才骂。

    “这混蛋写的什么嘛,天地之极都三击掌了,怎么还落这俗套,鬼才相信是友人情谊。”

    李师师哗啦的将她书收走,“先把地上收拾了。”

    “哎!姐姐,你让我先看完啊~~”、“姐姐,姐姐~~”

    慎伊儿追出门去,忽然的就是和李师师两人一起滞住了,李师师虽是纳罕,但还是给了个礼,打了照面的李清照亦是还了。

    心照不宣的,两人都没有攀谈的意思,李师师暗催着俩姐妹与苏进作了辞,临走时,还颇似不经意的瞟了自己一眼。

    身边的胭脂嘟囔,“也不知那李师师与姓苏的什么关系,怎得三番四次的予他相助。”

    李清照倒没多想,“京里不是说李姑娘和店家少时比邻,看来应该是情谊莫逆了。”

    旁边暗啐了声:鬼才相信是友人情谊。

    ……

    ……

    等到戏班子的人都回去了,苏进才把李清照几个请过来说话。

    原本李清照是存有点的女儿家心思的,但见对方只在谈论报纸的构版发行,也就只能把心头的那份心思按了下来,耐心的陪他说话。

    “这样啊,可是这报纸终归是新鲜物事,京里的百姓能接受吗?”

    对面笑着把李师师还给他的手稿推到她手边,“你忘了我是什么起家的?”

    在她蹙眉翻书时,苏进与她讲述了整套策划的实施细目,包括这国丧期过后的舆论造势以及三十二家梨园子唱戏,总之是要将整个汴京炒起来。

    李清照压住书头,笑意晏晏着,“店家心这么大,安安怕以后抓不住你呢。”

    苏进讲解的手势忽然停了下来,看着少女微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