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

    “这小子也是心思玲珑主儿,难怪你姨娘不答应。”

    身后走过来晁补之,笑眯眯的也在看偏厅那桌宴席,他对苏进印象不深,所以一直对其保持谨慎,不过这话却不尽让人信服,冻的直缩地李晏就很不以为然。

    “男人要是没点本事,还怎么在这京师立足,我觉得挺好的,比那些成天斗鸡走狗的官瘫子强多了。”他替她阿姊回了。

    晁补之听着一乐,敲他下脑门也并不怪罪。就这时,外头的迎亲队终于到了,喇叭吹弹到这里被掐停,一大瓢的红火轰进大门,让这飘雪的天院子里暖和了起来。

    大堂,装点金碧,硬樘挂落和金柱上都系了喜绸,主案上两支高红蜡烛在烧,当外边的礼乐声响传进来后,大堂里的嘈杂是压了下来,宾客开始往中道凑,大半是曾李两方族人,余下则是李格非这边的鸿儒友客了,他们见着婚仪即开,就都放下了话头聚去目光。

    堂上的李格非和王素卿分坐两头,今天他们装束礼服,举止严谨,虽然是简办亲事,但一概的礼俗是不能漏的。

    “新人高拜天地——”

    媒人声音洪亮清晰,似是能穿透外头层层雪幕,让人精神也振奋起来。场中的曾芝兰今日凤冠霞帔,在礼堂和祝福的映衬下,就是礼拜进茶也让人觉得美好,旁边的李霁虽因腿疾拄拐,但此时的英姿也丝毫不差于战场得胜的将军。

    众人有喝彩,有抚掌,这看在李清照眸中、就开始闪烁起来,晁补之留意到了,偷偷戏谑她。

    “可是想着出嫁了?”

    没想到这女娃还真点点头,嗯了下,“女儿家的……这样便就归宿了。”她蹙着的眉头松软下来,而场中的新人也已拜礼完毕,余下便该是作为新官人的李霁敬酒了。

    “来来来,今日小登科,我们可不能放了这新郎官安生洞房!”旁边起哄起来,已经作势要灌他酒,不过李霁却婉拒了四周的善意,拉着新妻到苏进跟前敬酒。

    “此次能与内子喜结连理,皆是苏兄之助,霁感激不尽,今日特以此酒相谢!”夫妇俩一同敬酒,苏进只得笑着承了,说些祝福,众人齐乐下,这场亲事算是和谐了。

    当宾主准备落座,外头有家奴慌忙报入。

    “老……老爷……”

    “什么事,吞吞吐吐的。”这是王素卿接的话。

    “曾……曾相公来了。”这家奴显然吓坏了。

    里头还来不及诧异,曾布就已与夫人魏氏进来,身后的几个随从伺候在门外,并没有进来打搅。

    “曾……曾老学士怎得……”李格非磕磕绊绊的,曾家说亲事不作张扬,就连回门酒都撤了,想着是不会出什么大辈分的人,可没想到这做首辅的伯父会过来。

    “芝兰今日大婚,老夫过来看看也是应该。”

    曾芝兰香肩在颤,唤了声后,便已揭去盖头迎上,她知道今日是大伯返乡的日子,所以根本不想着他们会过来。

    魏氏和蔼地抚她青鬓,这从小看大的侄女自然疼在心里,“今后在夫家可要恪守妇德,莫要将家里的性子带出来,可知?”她转头又是与王素卿说了几句,无非是要让其多担待包涵,王素卿第一次在人前露了局促,这魏夫人是大宋有名的才学之妇,比之小辈,就如同自己那小女儿一般,是无数少女的艳羡对象,王素卿自然也不例外,局促应下,甚至把这新儿媳拉到身边软语相偎,很是婆媳融洽。

    “曾夫人若是不弃府上酒薄,就一起坐下聚聚吧。”

    魏氏望着四周喜绸鎏金,缓缓颔首,却不是应话,“今日老妇归乡,是路过进来看看,李夫人的美意就只能心领了。”

    她这话有些伤感,曾芝兰心领神会,低下头黯然,一时间,大堂的喜气冲淡了许多。

    曾布不经意间瞟到角落里的苏进,眉头一皱,不过马上就释然了,“那边可是一品斋的苏仲耕?”

    他高声问去,众人目光也跟过去,苏进只能起身给这宰辅打礼。

    “后辈见过曾老。”

    曾布凝视着他脸,这个从未被他放在眼里的小子,在此刻他却想要记住,旁边魏氏感觉出来自家老爷的情绪变化,搀过他臂弯,轻轻压了句好话。

    她以为曾布记恨这商户子弟煽动民众,心有担心。旁边李格非、王素卿几人见曾布神色,心里亦是这般揣测,苏进报上抹黑曾布,致曾布名誉大跌,换作常人,恐怕早就一把刀子亮出来了,如今仇人见面,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料断。

    他们已做好救场的准备,苏进怎么说都是客人,闹出什么事来也是伤李家体面,夫妇俩以目示意后准备劝话,不想曾布抬手一挡。

    看着苏进,脸上露出了笑意,似是枯树逢春般的盎然生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好,好……”

    他忽然一掌按在苏进肩头,苏进感受到内中的厚重,眉头微微皱起来,旁边宾客就更是不解了,只是再看去时,曾布已大笑着出门了,门外随从赶紧跟上,里头魏氏面色凄忧的深望了眼自家老爷,又交代了曾芝兰几句后也跟出了。

    堂中,一众的人目光在苏进和门外来回。

    这又是哪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清照这时已默默偎在苏进身边,抬头看苏进脸色,见原本还疑虑的神色已平缓下来,甚至沉淀下来一股深邃在脸上,她不禁暗蹙眉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福兮祸兮(中)() 
十二月初七,距曾布罢相风波已过去十天,可这个风雨飘摇的朝廷却并没有因此安定下来,惶恐和不安的情绪继续在朝廷蔓延,曾系及新党一众见局势黯淡,已开始另谋出路,而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大获全胜的元祐一系则是翘首新党魁上台,看似场面就此定下,一品斋的报纸也煞有其事的分析几个候补人选,在其诱导下,民间坊肆间有赌局开出。

    “来来来,下注下注,看看这下任宰辅是哪位大人!”

    “我十两赌李门下进相!”

    “李大人年事已高,官家励精图治,岂会再用老臣,我赌二十两温中书进相!”

    赌坊里的喧闹声飘出至少两条街,被马车内的三省官员听得,不禁会心而笑,他只道民人短智,不予计较,正要招呼车奴驱车时,那车奴却是心痒。

    “老爷定是知道官家意向,何不……与民同乐一番。”

    这声提醒倒让这位省官不禁意动,捋起了短须。今年范纯礼、许将致仕,左丞自蔡卞谪后又一直未补,所以如今执政行列只余李清臣、温益二人,温益去月新进,根基浅薄,不当为宰辅人选,所以十有**便是李清臣了,哪怕今后皇帝从各部尚书翰林中另录,但也是之后的事了,眼下只有李清臣那老儿有这资序。

    要不……也去试试?

    ……

    京中不少盘口在其后这段时间内赌资剧增,吓得很多只是玩票的庄家直接封了盘,热闹消去了大半,最后只有春明坊内的乾记戏坊依旧照收不误,每天客流涌进,不过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所以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大的注意。

    但这新相人选确实是这段时期内各界最为关注的事,大宋至立朝以来已经许久没有出现两相并废的情形了,所以投机倒把之人开始骚动,李温俩府门槛已踏烂三番。就是赋闲宫观的范纯礼、黄履几个冷灶在这时候也少不了人去烧,一时间,京师豪绅大僚竞拜成风,如年初新象。

    而最终谜底的揭晓并没有让众人等候太久,十月初十,相位悬置已近半月,被诸事压身的徽宗也到了必须要决断的时候了。

    寒冬料峭的清晨,冰珠子挂在屋檐当沟口上,被寒风吹的呜咽生鸣,御廊角柱处挺立的虎贲按剑守卫。其剑把湿漉。鼻息处亦有白雾腾腾。

    这时。大庆殿内的朝拜声传出来,洪亮威严,传至宣德门而绝。

    “昔神宗创法立制,中道未究。先帝继之,而两遭帘帷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历观在廷,无与未治者,今朕相卿,其将何以教之?”

    “老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两鬓斑白的蔡京伏于殿前。顿首愿尽死云,霎时满朝官僚脸色尽白。

    “这……”

    “这……”以目相视下俱无言以对。

    而那已收受好处的李、温二人就煞是难堪了,他们如何也没料到宰辅之位竟会旁落于他二人之外,更不会料到蔡京这左右逢源的墙头草会被拔到他们头顶,一时的惊疑与困惑让他们心绪翻腾如涛。尤其是李清臣,执政多年,两鬓早白,可如今这大好形势下却依旧难进相位,当真失意黯然。

    不过,眼下更为震惊并且惶恐的却是元祐一系,徽宗任词中居然直言要绍述先政,这让他们心中最后一份希望化成泡沫。

    很快,朝廷的诏书便已贴出宫外,下了赌注的赌徒和看热闹的百姓将数个布榜城门围住,水泄不通,有识字者高诵。

    “具官蔡京才高而识远,气粹而行方……慨念熙宁之盛际,辟开端揆之宏基。弛役休农,专经造士,明亲疏之制,定郊庙之仪。修义利之和,联比闾之政。国马蕃乎汧渭,洛舟尾乎江淮……经纶有序,威德无边。而曲士陋儒,罔知本末。强宗巨党,相与变更。凡情狃于寻常,美意从而蠹坏,赖遗俗故家之未远,有孝思公议之尚从。慎图厥终,正在今日……”

    制词之美,让无数士子都不由停下凑去,待听到最后时,亦是神色飘忽。

    “…故特擢中大夫、户部尚书蔡京为通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领中书令事。”

    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初十,蔡京以户部尚书超拜右相,制下,中外大骇。

    ……

    苏府大堂上。

    一早正与儿孙论道的苏轼气色颇好,还笑着要年后游历山川奇险,正这时,已得闻消息的几个苏门子弟上门而来。

    “苏师,大事不妙啊!”

    陈师道当先便喊了进来,其后李格非、晁补之也是沉着脸进来,这番模样让厅内苏氏子弟惊乱而起,四顾询问。

    “都静下。”

    上首的苏轼面色一肃,就端着的石乳茶按在案上,看向陈师道几个,“履常且说,可是相位有变?”

    陈师道拧着眉头,想说,又不知如何说出口,硌硌绊绊的,还是晁补之沉着脸说了。

    “官家早朝新布,蔡京进相。”

    这话出来,堂上哗然一片,苏符先是站了起来,“怎么可能?据符所知,那蔡京只一介尚书大夫,如何能进宰辅之位?”

    换做平时,恐怕已是“胡说八道”骂出,财政部长直接上拔一国总理,饶是再为老练之人也难以即刻消化。

    苏轼凝重的脸色已成冰寒,他们苦心经营下,没想到是给他人做了嫁衣,好在那蔡京只一弄臣,政见不明,如今官家用他,怕是心有摇摆而为,只要之后能抓住时机扭转,必能恢复元祐正统。

    他的心定只过了一刻即被推翻。

    “苏师,官家说了……”

    “嗯?还说什么了?”

    李格非叹了口气,将徽宗在朝上之言尽数托出,那绍述熙宁四字在苏轼心头是重重一击,像是打散了三魂七魄般失了精气,“哐啷”一下,随着茶盏破碎,整个人也挎在了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