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美利坚大帝-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你是我的敌人呀,你们公民党把人给争取走了,那我们复兴党不是没饭吃了吗?

    实际上,在来之前,孟凡庸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资料,他当然知道现在杨广仁极其复兴党的变形,但不过,那要怎么对付呢?

    对呀,这就是黄宽问的皇帝陛下的指示嘛。

    孟凡庸是这么说的,“杰臣同志,陛下的指示是这样的,‘保存实力,相机而动’。”

    “”听了这八个字,黄宽就是一呆,因为这个指示

    好像跟没指示没什么区别吧?

    那这到底是不是指示呢?

    当然了,绝对就是李梦杨的指示,孟凡庸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假传圣旨呀。

    但这里面是什么意思呢?

    应该说,就是表面的意思,但其实,李梦杨给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空间’。

    保存实力,是他的要求,相机而动,是他给你们,也就是孟凡庸、黄宽这样人的权利,你们想到了什么,就去做,我这个皇帝,不管!

    对,就只是定义了一个基本点,现有实力保存住就可以了,其他的你们随意。

    这个东西,听上去好像也没什么呀,但不过,其实这才是一个上位领导人,应该做的正确的指示!

    就比如说,美利坚帝国现在那么大,什么事儿都是我这个皇帝来做,那我不累死了吗?

    推而广之,满清这边也是如此,虽然我李梦杨看到了这边的变化,但是我毕竟现在是美利坚帝国皇帝,我现在没办法来管这边的事儿,你们自己想办法吧。当然了,别的东西,该给的支援,我这个皇帝不会少你们的,要不然为啥派去了孟凡庸呢?

    八个字,就有这么多的意义,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那我这个皇帝也没办法。

    但显然,孟凡庸那是跟李梦杨多少年的老人儿了,他非常的明白,也就是说,他此番的任务,非常的重,非常的困难!

    就先不说杨广仁的事儿,那现在的满清到底是怎么了呢?

    之前黄宽说了一些,但还说的不够细,现在满清这边的局势变化极快,快到了好像把车子开到了100邁(英里mile)的地步。

    谘议局这个东西不是诞生了嘛,然后在经历了一段不作为之后,开始作为了,这一开始做,就有点儿‘作’的意思。

    现在就是围绕到了一个议题,那就是你满清中央,必须要加快君主立宪改革,必须要非常非常的快才行!

    但慈禧毕竟厉害,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之下,她的权利跟手腕,是可以顶住这些个压力的,反正谘议局嘛,那就是她搞出来的东西,现在你们叫的欢,可又能到什么程度?

    谘议局挑起的这个事儿,都有点儿被压下去了,但有一个人,突然间出来,就好像一颗流星乍现,他开始大骂慈禧!

    这个人就是现在还非常年轻的,甚至从法理上来讲,他还不是大清国子民的,辜鸿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黑车拜谢了!

第四百六十章 愤青辜鸿铭!() 
辜鸿铭这个人,李梦杨当然的知道,他知道的那都是这个人老头时期的事儿,就比如那个特别有名的‘茶壶论’,男人是茶壶嘛,要多配几个茶杯好吧,这绝对不是李梦杨这个家伙给自己找的学术性的理由啊,绝对不是!

    话说回来,这个辜鸿铭他本身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园,是英国人的,他爹是迁居海外的华人,他老妈是白人。

    所以,严格来讲,或者不怎么严格的讲,辜鸿铭确实不是大清国的子民,但不过,如果按照满清的说法,那么辜鸿铭就算是大清国的子民,而且是待罪的子民!

    罪名就是,你跑大清国国外去了!

    对,满清政府那最瞧不上的就是海外遗民,就这个想法其实是从明代传下来的,那明朝的皇帝也这样,反正就是看不上不在我这块地上活着,你跑去外国偏邦的人。

    这都是罪恶!

    闭关锁国嘛,就是一路的思想。

    但现在,海外的中国人多的去了,他们满清也管不过来,这罪名就算了。可是,这个辜鸿铭很厉害,真的很厉害。

    他现在是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的研究生!

    这不得了呀!

    爱丁堡大学呀,就现在的这个时间段来说,在世界范围来看,这是此时最好的一所大学,最为知名的,最先进的,教学水平最高的大学,这真的不是替他们吹。确实如此。

    一提到英国的大学,那如李梦杨这样的,他一定想到剑桥啊。牛津啊,但其实,在现在,李梦杨来的这个时候,他才知道,爱丁堡大学才真叫一个如雷贯耳。

    达尔文是人家的毕业生,现在电学理论上最牛的麦克斯韦也是这里毕业的。虽然他之前在剑桥搞了卡文迪什实验室

    其实是,现在的这个年头。英国人在科技方面,在教育方面,确实是最厉害的,这一点是现实。李梦杨也不能否定这个客观存在。

    所以,这个辜鸿铭真的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关键他还很年轻,他今年才二十岁呀!

    就这样的一个人,满清这边还挺关注的,因为美利坚帝国那边不是搞了不少人出去留学嘛,这事儿清廷也知道,他们就想竞争一下啊,那辜鸿铭这个小伙子很好嘛。他到现在也没有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

    也就是,他到底是那个新唐国那边的呢?还是我们大清国这边的呢?

    大清国这边真的是抛过去了不少的橄榄枝,简单来说。就是不断的表扬这个辜鸿铭,甚至给他加一些个恩科,就是科举上面的事儿,赐他个举人什么的名头,现在应该是已经到了同进士出身了。

    这也算是一个意识形态方面的战斗了,但不过。辜鸿铭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表示。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这个辜鸿铭终于给出反应了!

    他写了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里面的文采啥的就不说了,而最关键的是,他这里面狠狠的骂了一下慈禧太后!

    当然了,人家是文化人说话不可能多么的不堪,那用词啥的还是很讲究的,但是这文章谁看了都会非常的清楚,就是在骂慈禧的,简单来说就是

    你这个老婆娘,怎么就非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入手点,那就是慈禧这个太后既然已经是让自己的亲儿子亲政了,那你就应该放权,而现在,大清国全国上下都对于君主立宪制的改革希望加快,可你竟然出来压制虽然慈禧事儿做的也挺干净的,但是谁都看的出来,她现在是真正的掌权人,同治之前还有病不是,正好嘛。

    骂的重点,那就是慈禧你阻止这大清国的民主进程!

    这文章真的是非常的不好,让满清方面非常的被动,于是乎,满清方面就想来个冷处理。

    对呀,当做这个文章不存在,反正这个文章也是在英国那边骂的,我们大清国这边,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嘛!

    这个想法也不能说不对,因为现在的通讯方面还是比较的闭塞,虽然大清国这边有电报了,但是跟英国那边,你要搞个文章过来,那可真叫一个老费劲了。

    但不过,现在的形势是不一样的,那海外可是有好多好多的华人呀,这些个华人,其实是分成两派的,一派是挺满清的,另一派就是挺新唐国的。

    挺新唐国这边的就不用说了,而挺满清这边的,那可有意思了,他们其实对满清方面也有很多的不满,特别是对于这个君主立宪改革的问题。

    他们也觉得,你满清的改革步伐有点儿慢了!

    对,也就是说,出发点他们也是爱自己的祖国的,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好,于是,现在有了一篇非常犀利的,而且还是一个有名的天才小子写的,这个小子还符合你满清子民要求的,那么

    这个文章就被海外的华商给带回来了,传开了,进了大清国就有电报了嘛!

    那这一下,好呀!

    战斗有了理论依据,你看,海外的侨胞就是有见识,外来的和尚就是会念经,而且还是我们自己人

    于是乎,好多人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击,这个攻击的主要目标就是慈禧!

    著名的那就有杨深秀,还有个年轻的叫康有为,还有不少的人

    就这些个人,李梦杨在美利坚这边一看,霍啊!

    这不就是维新变法吗?

    对呀,主要的成员啊,而且维新变法,其实是保皇党在变法,他们要维护的是那个时候光绪的合法统治地位,而现在,他们就很自然的维护同治了嘛。

    慈禧啊。这老娘们不是一般人,她对于权利的控制可比自己儿子强的太多了,也就是说。这位老娘们不是你想骂就能骂的,你要骂,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是现在,大家骂起来有了理论依据了

    国外的著名留学青年都骂你了,说明你这个老娘们的脸,都丢到国外了,那我们骂你又有什么不对?!

    而这个骂。很快就又回到了那个议题,就是君主立宪制改革必须加快!

    这回的这个骂。这种舆论上的压力,非常非常的强悍,慈禧本来是把这个事儿给压下来了,但是。她都有点儿挺不住了。

    强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

    在不久之前,满清上下各地的谘议局,他们自己选出来了一批代表,这里面有东北的,有华北的,有云贵的,有两广的,有江浙的

    反正,基本上能凑热闹的。那就全来到呀!

    这么多地方的谘议局,选了有五千人的代表,这五千人就上京去吧。

    “我们要提前进入立宪!”

    “我们要加快改革速度!”

    “慈禧太后!请你做到真正的还政!”

    这五千人。到了京城就找了个可以待着的,距离皇城最近的一个地方,静坐,拉条幅!

    这个态度是非常的明显呀,逼着你呀,你们清廷马上改革。必须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改革,必须的。快!

    这五千人都出来了,那满清全国上下,整个的舆论是一个什么状态?

    要知道,此时这大清国也是有不少报纸的,其实,就以前也有报纸,只不过那些个报纸老百姓很少看,而现在满清这边已经有了现代的报纸,形式上跟西方差不多,或者说,这些个报纸不少都是西方人主持的。

    那这些个报纸还不跟进?

    整个就是一个舆论大哗呀!

    孟凡庸来的时候,正好是这个舆论的高峰,而这些个舆论,那真叫逼死个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立宪一事,兹事体大,不可不查三年立宪强人所难!六年立宪!不可再以此种事情,施压朝廷,否则当从重”

    下了谕旨了!

    这是昭告天下的,意思就是说,三年立宪太快了,受不了,咱们来六年的,就六年了呀!

    其实,以算起来,六年立宪的话,按照现在的进程,那就是三年以后啊。

    这个速度很不错了呀,你们就再等三年年,实际上,估计两年就可以启动相关程序了,而且,这个要求是之前谘议局代表的主流意见。

    要说这个事儿应该就这么定了下来,对不对?

    不过,这个消息被孟凡庸知道了之后,他当时在心里就想起了皇帝陛下在他走之前跟他说的话。

    “立宪一事,不管清廷如何做,如何的快,但都不会让人满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