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家挣钱了是事实,有钱也是人家的事情,刘月娟最终能说服她妈妈,在县城一中门口卖小吃是她的本事。不过现在做小吃摆地摊,可还没有城管的强制管理,这个年代卖小吃生意不要太赚钱,刘月娟姐弟几人的新衣服,可都是赚来的钱买的。

    刘月靑佩服她堂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三婶整天都忙着做生意,虽说后来三叔见能赚不少钱,也一起帮忙,但家务活什么的肯定没时间做。这些事情明显都得刘月娟来做,不论白色裙子还是颜色鲜嫩的棉衣,好看的前提可是得干干净净才行。

    “哥,三叔家有钱是他家的事情,咱家没钱也是事实啊,没钱的人那么多不是也都好好的吗,咱们三个好好学习,长大了出人头地就能挣钱了。”

    犹豫了一下,小心的看了她哥一眼,补充道:

    “哥,娟子跟咱们所有人都不一样,不用跟她比,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刘卓天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刘月靑也不知道她哥有没有听进去。算了,以刘月娟急于改变命运,一副和时间拼速度的状态,或许要不了多久就她又急慌慌的升初中去了,离得远了看不见了也就影响小了。时间不是用来煮雨的,时间用来成长和遗忘的。

    果然如刘月靑所料,在刘卓天拼命读书做跳级准备时,刘月娟再次跳级五年级。坐在四年级的教室里,刘月靑撑着脸颊,看她哥郁闷的在纸上胡乱画着,有些事情还是自己想通来的好些。其实刘月靑觉得,自己和刘月娟跳级的没一个光彩的,都是凭着前世的眼界和成熟心态来学习。

    而刘卓天现在是个真正的九岁小孩眼界和思维,能保持较好的成绩,又成功跳了一级,其中所付出的努力,绝对是刘月娟和刘月靑的两倍甚至更多倍。刘月娟连安慰的话都卡在喉头,说出来自己都会先脸红,其实刘月靑自己都很迷茫,总是矛盾的看似被动着。

    跟着哥哥一起跳级的选择,刘月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的心态。明明继不继续上学,都有心理准备,也都能安然的接受,可还是找一堆借口理由提前上学。虚八岁不到七周的年龄读四年级,以此类推,初中毕业也就十一二岁,即便是下学也不可能去出门打工。

    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读书,或者连刘月靑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在用自己小小算计的方式,不着痕迹的走着曾经没有走过的路。如果没有刘月娟的介入,或许所有人都如同前世那般上学,然后有些人继续读书,有些人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

    可这个世上多了一个刘月娟,为改变命运而努力。人心都是复杂的,一成不变的心态永远都不可能,在刘月娟的对比下,刘月靑多少有些不甘。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学梦,每个人都有一个白领梦,就像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刘月靑也想体验一下别人口中的大学梦。

    “哎,好烦。”

    越想脑袋越疼,双手在太阳穴位轻轻的揉动。刘月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知道为何,每次想太多她就脑袋疼。一旁乱画了半天的刘卓天,扔了笔扭头使看了看刘月靑,伸手揉了揉刘月靑的脑袋,语中有些担忧。

    “头又疼了?是不是又不舒服了?真是的,也不知道你身体怎么那么差,还老是容易生病。”

    “没有不舒服,就是头有些疼,揉一下就不疼了。哥,等咱俩小学升学去考县城一中好不好?到时咱妈肯定能同意去县城卖小吃,她肯定不放心咱俩自己天天来回。”

    “肯定不成,咱爸嫌丢人,再说咱妈要是去,小弟一个人天天在家咋办。”

    刘卓天不看好刘月娟的提议。

    “不会让小弟中午去咱奶家吃吗?娟子姐也不在家时,梅子和她弟弟不都是这样吗?多小弟一个也不多,早晚都可以在家吃。”

    刘文青刚说完,脑袋就被她哥敲了一下,缩着脖子不满的看着她哥。

    “你小丫丫想那么多干嘛,家里的事情有爸妈呢,想难么多难怪经常头疼。上初中还早呢,到时爸妈在商量也不迟,好好看你的数,爸可是说了这趟回来抽查功课。”

    刘月靑嘴巴都能挂油瓶了,她爸就是太好面子。去年大爹在他们那边小区旁的菜场,给刘月靑老爸租了个不错位置的摊位,刘月靑老爸现在十天八天回来一趟,从家里批发熟牛肉去那边卖。这事前世也发生过,那时他们都才刚刚上学,老爸没那个经商的头脑,生意慢慢的越来越差,后来她老妈也过去买菜,都没赚什么钱,结果双双回家继续种地。

    说起来刘月靑就呕得慌,多好的机会啊,比她爸妈晚些去的老乡,不仅在那边大城市站住脚,后来也都买了房子车子。她爸妈倒好,虽说没亏本,但也没挣钱,还把好好的摊位让了出去。就像她老妈说的那样,他们家就没有发财的命。

    唉!愁啊。

第11章() 
四年级开学没多久,刘月靑老爸就回来了,先考校儿女的功课,满意的夸奖了几句后,拿出带回来的零食,便和刘月靑老妈去卧室说话,这次回来他有自己的打算。

    “卖牛肉生意挣不了多少,大城市人吃食讲究的很。大哥建议咱们换换生意,老三两口子在家卖的小吃生意不错,大哥也觉得在那边支个摊子,生意肯定也不错。不过生意不是一个人的活,你也等去帮着一起。”

    “我跟你一块,家里可咋办,还有几个孩子在家,吃喝拉撒睡都得人伺候。”

    刘德武烦躁的捏了捏烟,从裤子口袋里摸出打火机,点着烟深吸了一口。

    “你说的我难道不知道,孩子都大了,吃穿上学都要用钱,光靠那几亩地紧巴巴的过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天娃跟青妮虽然不如老三家的娟子,可脑子也好使,只要他们有本事读,老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读。”

    刘妈也沉默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好孩子要是因为父母没用,耽误了孩子一辈子,那就是一辈子的后悔。

    “要不,咱也在县城里做些小本买卖,也不耽搁照顾家里。。。”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咱们要真在县城里,老三家那边还不知道怎么闹腾,嫌弃咱家抢生意。再说咱们县城才多少人?大城市多少人?那边不仅靠近个大学学院,住宅小区也多。咱到那边早上中午买菜卖肉,下午支摊子卖小吃,苦个几年孩子大些在做打算。”

    不说夫妻俩商量的怎样,刘卓天拉着有些呆愣的妹妹,去找拿着零食出门玩去的弟弟。父母的苦心打算刘卓天感动的同时,又深怕自己承受不住父母的苦心和期待。而刘月靑真正的吃惊,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前世的老爸,肯定不会做这种决定。

    看来刘月娟的重生,不仅改变她自己一家,也刺激了自己爸妈,未来已经拐了一个弯。刘月靑明白,只要按照她爸的想法做事,生意肯定不会差。

    在刘月靑期待矛盾的纠结中,刘家夫妇第二天就把家里喂养的两头猪给卖了,地里的黄豆也快收成,刘德文这趟回来本就打算忙家里的秋收。在秋收之后,留了些大豆准备做油外,剩余的全部卖掉还能多些本钱。

    刘月靑家里五口人四口人的地,每口人一亩三分地。现在租地可没有租金,都是说好给多少粮食多少豆子。六亩多地被刘月靑爷奶主动接过种,给粮食豆子提都不用提,当父母的不张口说给多少,刘月靑爹妈也张不开口要,被模糊过去的问题也就这样了。

    爷奶种的地多,还要负责刘月娟兄妹三人的午饭,还有小叔家的小堂妹,加上刘月靑兄妹三人奶奶根本就照顾不来。刘月娟姐弟几个只在那边吃饭,三叔三婶天天都回来不需要操心太多。最后三兄妹由离家躲计划生育,偷生二胎的二舅和二舅妈顺便照看。

    和前世相同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二舅和二舅妈为生儿子躲在刘月靑家,不同的是刘月靑兄妹两人已经读四年级了,刘卓阳也读二年级了,父母去n市也不同前世一样。

    父母不在的日子,虽说有二舅和二舅妈,以及姥姥姥爷表姐三不五的来看看,但刘月靑还是觉得她老哥比以前懂事了很多。做力所能及的活,不给怀孕的舅妈多找事。照看弟弟,看着弟弟写作业,帮弟弟辅导功课,大哥范十足。

    94年农村家家户户连固定电话都没有普及,刘家村只有三部固定电话,学校旁的小店一部,三叔家一部另一位是村东头的人家。刘家夫妻走后,一个月也就打一两次电话到刘月靑三叔家,有时三叔刘德文家里没人还不一定接得到。

    刘月靑爸妈打电话没说过挣多少,但刘月靑每次听她老爸豪迈的讲要给他们兄妹三个买什么什么的,她老妈话语里也带着自信,刘月靑知道她爸妈那边生意肯定不错。十月里二舅妈也终于如愿的生了个儿子,月子也是在刘月靑家过的,姥姥和已经缀学的表姐魏玲来伺候二舅妈月子,二舅从住进刘月靑家,就一直在县城的工地做瓦匠。

    农村里过月子都会请客,只不过现在计划生育特别紧,不论头胎是男女,都不准在生二胎。只不过上有上策下有对策,农村可深信多子多福,哪家不是两三个孩子,躲着偷生的人多得是。月子里待客酒席省去了,不过顶实的亲戚见到小孩会补上见面礼。

    刘月靑老妈那边很忙,只打了电话解释也没特别赶回来,反正过年肯定要回家,见面的礼钱到时再给也没关系。除了月子没几天,姥姥和表姐就回家了,二舅妈因为二舅的瓦匠活年底才发工资,准备年底再回去,到时孩子也大些经得起出门见风。

    腊月二十三那天,二舅和二舅妈要到工钱,就带着小表弟回家去了,小年一般都要在自己家里过。只不过刘月靑爸妈太忙,说还要几天才能回来。没人做饭,刘月靑也不高兴大冬天的做饭,刘月靑兄妹三个就回老房子那边吃几天饭。

    三叔刘德文两口子也还在县城里忙乎着,他们家这两年里除了卖小吃,去年在学校对面,花了一万多买了一间三十平左右的门面,一个村的没少羡慕他们家。两口子外加经常过去的刘月娟,卖文具卖小吃两不误,赚了不少钱,不到过年肯定不舍得关门。

    腊月二十四这天,兄妹三个在床上磨蹭半天才恋恋不舍的起床,梳洗过后刘卓天带着刘月靑和刘卓阳去奶奶家。老房子原本的土房早就换成了砖瓦房,四间坐北朝南的堂屋两两一套,左右各两间厢房留作厨房和杂物间。

    刘月靑一家和三叔一家分出去后,现在只住小叔小婶和爷爷奶奶两家,大爹一家也不是年年都回来过年,所以很是宽敞。虽说小叔和奶奶他们住一个院子,但一起久了也有很多摩擦,早就分家各自吃饭,也就过年一起过,省事也显得有孝心。

    到老屋时已经快中午,刘月靑奶奶和小婶正在厨房忙着炸麻花丸子,三叔家的孩子已经到了,小孩子嘴巴馋又爱胡说,农村炸东西都非常讲究,所以都被赶到堂屋里去看小叔家的电视。刘卓天兄妹打过招呼,手上拿着小婶笑着塞过来的麻花也去了堂屋看电视。

    梅子和她弟弟还有小叔家不到两岁的小丫头,都眼睛也不眨一下的盯着电视看电视连续剧。这年头《渴望》《年轮》可是特火的电视剧。《年轮》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