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大片大片的土地都将成为大秦人的囊中之物。所以咸阳面对这一新形势,根本无法继续执行原有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必须马上改,否则肯定要影响到大秦的赋税。
    大秦赋税是按人头收取,不是以田亩收取,因此人口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大秦每占领一地,先统计人口,登记造册,这是收取赋税的依据和基础,而大秦权贵富豪每占领一地,先行掠夺土地,接着便掠夺奴隶,收拢贫贱者为雇农、佃农。
    大秦律法按照贵族的等级制度,严格规定了所享有的奴隶人数,这是为了确保王国有足够的可以征收赋税的人口,但到了这一非常时期,律法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违规占据土地和拥有奴隶数量的权贵士卿比比皆是。咸阳没有精力管,也没有足够的人手管,再说这是一场掠夺财富的盛宴,大家你抢我也抢,事实上都违背了律法,既然都违背了律法,那就是法不责众了,于是更多的人加入了掠夺的大军,更多的人占有更多的土地和奴隶。
    当然,这也促使更多的人不遗余力地支持咸阳发动中原大战。至于代北策略和西南策略,因为没有任何利益可以满足他们的贪婪,早被他们直接无视了。
    这时候变革土地制度,就是把大家的违法行为变为合法行为,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更多到人支持咸阳发动中原大战。
    土地制度一改,赋税制度就要改,否则土地产生的财富大部分就落入了土地占有者的手里,最终导致民富而国贫,所以田租的征缴对象必须延伸到雇农和佃农,奴隶人数必须严格限制。
    改革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化,实际上就是把一部分本属于王国的财富转移给国民,这事朝野上下都支持,但改革赋税制度,把本属于国民的财富转移到国库,这事就难了。此议一经提出便遭到了朝中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秦王政和中枢马上中止了赋税改革的讨论,此时此刻,赢得朝野上下的全力支持直接关系到中原决战,关系到中土统一大业,不容有丝毫闪失。再说改革也要一步步来,先改土地制度,先确保农耕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这样粮食产量就有了保障,统一大战也就有了胜利的基础。
    =
    土地制度的变革方案很快拿了出来,咸阳以最快速度送到代北,征询武烈侯公子宝鼎,两位封国封君和诸军统率们的意见。
    宝鼎看完这份变革方案之后,暗自苦叹。
    秦王政和中枢一再让步,先是实施封国制,接着实施土地私有化,虽然兵制改革与武烈侯的意愿背道而驰,但咸阳在基础国策上进行妥协,其意义非常深远,已经远远超过了武烈侯的先期预料,如果武烈侯继续阻扰中原决战,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权力,还有人心。
    现在中土统一、中原决战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武烈侯绝无阻挡之可能。
    “既然不能阻挡,那就全力支持,先打赢这一仗,争取以最快速度统一中土,然后再竭尽全力谋取代北策略和西南策略的胜利。”
    赵高看到宝鼎迟迟不说话,断然进言。
    “武烈侯,不能再坚持了。”朱英也劝道,“江南那边来信,长沙侯、武安侯、昌平君、昌文君,还有魏起、盖聂、庄翼等人,都支持中原决战,江南和东南两地的军队甚至已经做好了攻打九江和江东的准备,以配合中原决战。这种情况下,他们能完成南岭大渠的开凿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指望他们远征西南,事实上是绝无可能啊。武烈侯,打下楚国,他们要什么有什么,而远征西南,他们能得到什么?”
    宝鼎苦笑摇头。事实的确如此,打下楚国的功劳显然比开拓西南的功劳大,而从楚国掳掠的财富更是难以想像,所以即便是十八方镇的盖聂,也难以抵挡这份诱惑。
    “武烈侯,如果我们继续坚持,大王和咸阳宫肯定要拉拢东南熊氏,宗室大臣们也会怀疑武烈侯的动机,矛盾一旦激烈,长平侯和代侯恐怕迫于压力不得不屈服于咸阳,到了那个时候……”
    赵高这句话没有说话。到了那个时候,武烈侯众叛亲离,其后果可想而知。
    宝鼎点点头,再度叹了口气。但愿历史轨迹就此发生重大改变,但愿国策变革会帮助大秦渡过未来的危机。
    赵高和朱英暗自心喜,静待武烈侯的指示。
    “回书大王。”宝鼎说道,“代北战局还处在僵持状态,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调主力南下,但燕南战场已经赢得优势,可以抽调部分兵力进入中原作战。”
    赵高和朱英躬身答应。
    宝鼎说完之后,俯身望着地图,神色忧郁,不再说话。
    赵高伏案疾书,而朱英则坐到宝鼎的对面,恭敬地问道,“武烈侯担心中原决战胜算不大吗?”
    宝鼎看了他一眼,“你认为我们有几分胜算?”
    朱英犹豫了片刻,说道,“关键在楚国。”
    这一仗咸阳之所以自信满满,主要是因为有两路夹攻之优势。中原是主战场,东南是策应战场。楚国两线作战,形势对其十分不利。从楚国的立场考虑,楚军必有主次,如果是力保疆土不失,那么其主力极有可能部署在大江两岸,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淮南方向完全以防御为主,以策应齐国。
    秦军的主要对手是齐国,只要击败齐国,这一仗基本上就算打赢了。
    然而,咸阳被连番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宝鼎知道项燕的利害,虽然历史已经被他改变,昌平君举兵叛乱的可能已经不大,但一旦项燕把主力部署在淮北一线,以偏军牵制大江一线的秦军,甚至干脆以丢失大江防线为代价,集中力量决战中原,那秦军就危险了。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宝鼎手指地图上的淮北地区,皱眉问道,“在你看来,项燕会把主力部署在这里吗?”
    朱英沉吟良久,说道,“如果咸阳在中原战场上集结五十万大军,那么不管项燕把主力部署在哪,咸阳都有五成以上的胜算。”
    宝鼎笑而不语。历史上的确如此,王翦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才击败项燕,横扫楚国,更不要说现在和齐楚联军作战了。齐楚两国联手,能够投到中原战场上的兵力至少可以达到五十万,就算楚军以主力防御大江一线,楚国在中原战场上也还可以投入十万大军,两国联军的总兵力也还有三十万到四十万左右。
    宝鼎无法想像,当初秦王政为什么会让蒙武和李信带着二十万大军打楚国,要知道当时谁也没有把握确定齐国就不会合纵出击。后来王翦以六十万大军攻楚,显然就是为了防备齐国参战。
    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历史上蒙武和李信大败于项燕是必然。秦国上上下下都被攻赵灭燕的胜利所蒙蔽,以为秦军无敌于天下了,再加上国内外的矛盾、危机堆积到一起,迫使秦王政不得不尽快发动中原大战,结果却遭到了一场惨败。
    “我不可能放弃代北,让四十万大军全部南下作战。”宝鼎给了朱英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那么武烈侯认为,此次中原决战,咸阳能调集多少军队?”朱英问道。
    “最多三十万。”宝鼎摇头道,“假如咸阳打算利用东南战场牵制楚军主力,那么最后能投到中原战场上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五万。”
    “武烈侯认为咸阳有多少胜算?”朱英追问道。
    宝鼎摇摇手,“大秦武力强悍,而齐军四十多年来没有打过仗,去年他们打中原其实一直没有碰到强敌,战斗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所以中原决战不能以兵力多寡来衡量双方的胜负,而是要考较双方统率的用兵能力。”
    “武烈侯担心蒙武打不过项燕?”
    宝鼎淡淡一笑,没有说话。但愿老天保佑,这一次蒙武和李信能够联手击败项燕。
    “既然武烈侯担心,为什么不举荐武成侯王翦?”朱英问道。
    “咸阳不会答应。”
    “既然如此,武烈侯为何不亲自率军赶赴中原作战?”
    宝鼎一笑置之。咸阳怎会答应?秦王政怎会让自己去抢蒙武的功劳?
    “武烈侯,这一仗如果打输了,损失的不仅仅是咸阳,还有整个北方战局。”朱英叹道。
    的确,这一仗假如打输了,秦国假如丢掉了中原,咸阳到了万分危急之刻,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有放弃代北,命令武烈侯率军南下作战,如此则北方战局陷入空前危机。
    我必须在代北再打一场胜仗。宝鼎暗自想到。
    =
    =
    '  '
第369章 决战之前
    第369章决战之前
    秦王政下令,冯毋择、李信率十万大军由燕南战场南下中原。王贲、麃浚率十万大军由代北战场赶赴中原。
    北方战场四十万大军转眼南下二十万,剩下十五万大军镇戍代北,五万大军镇戍燕南,整个北方战场就此转入被动防御。
    新年之前,宝鼎在上谷逐鹿召集两地封君和军政官长,具体商议北方战场的攻防策略。
    与此同时,秦王政和中枢也在商讨中原决战一事。
    此仗关系到中土命运,大秦命运,关系到统一大业能否完成,不得不倾尽全力。
    首要之务就是这场决战由谁指挥,中原战场上的最高统率是谁。
    武烈侯公子宝鼎是最佳人选,当初就是他运筹幄指挥大军灭韩吞魏拿下了中原,此后又是他指挥中原军民历尽艰险战胜两场天灾,赢得了中原人心。当中原陷入危机之刻,又是他从代北千里迢迢赶到中原,以重建韩魏之策一举扭转了危局,给大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今日武烈侯无论身份、地位、战绩还是威望,都足以统率大军指挥中原决战,但他的功勋不能再加了,威望也不能再升了,假如再给他增加实力的机会,咸阳怎么办?这一次如果不是咸阳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尤其在基础国策上的妥协,武烈侯会在军队的控制权上予以妥协?会在统一进程上予以妥协?会支持咸阳发动中原决战,并任由咸阳一次性从北方战场抽调二十万大军南下?
    今日的北部边疆绵延数千里,北虏诸种陈兵塞外,虎视眈眈,形势非常严峻。北方战场之所以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赢得今日局面,主要就是靠武烈侯的谋划和四十万大军的强悍武力。现在咸阳一口气从北方战场抽调半数主力南下,武烈侯是否还能维持北方战局已经是未知数了。
    这时候,唯一能支撑北方战局的也就是武烈侯。秦王政和中枢之所以向武烈侯做出妥协,这也是原因之一。放眼看看朝堂,谁有本事支撑北方战局?谁敢于支撑北方战局?谁主掌北方战场才能让秦王政和中枢感觉放心,以便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一门心思地去进行中原决战?唯有武烈侯而已。
    除了武烈侯,还有谁最适合指挥这场决战?武成侯王翦。
    军中德高望重者还有桓齮,但桓齮打过败仗,也老了,无论是战绩、威望和年纪,都不适合重新出山了。还有司马锌、白览、公孙豹,他们也老了,而且属于过去式,如果不是为了帮助老秦人重新崛起,他们根本不会重出江湖。
    太尉麃公、中尉张唐和王翦、蒙骜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他们从未做过最高统率,也从未独自指挥过大战役,而且他们的年纪也大了,已经不合适指挥这样一场关系到大秦命运的生死决战。
    最后还剩下一个蒙武。或许是因为蒙骜的光芒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