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下-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受谁之托?”这个李庆安却追根问底。
    “这个....大将军应该知道是谁吧”
    “不我不知道。”
    沉默良久,李俅只得叹口气,轻声道:“是太上皇。”
    “什么”
    李庆安大吃一惊,他那个惊讶的表情就仿佛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你说什么,太上皇,我没有听错吧怎么可能?”
    此时,李俅就恨不得扑上去,将李庆安狠狠掐死,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却在这里装糊涂,李俅强忍一口气道:“大将军不要惊讶,我说是实话,确实是太上皇命我来找你。”
    说着,李俅取出一块金牌,递给李庆安道:“这是当年太上皇还在做太子时给大将军的金牌,后来大将军又还给了太上皇,就是这块麒麟金牌,大将军还记得吧”
    李庆安接过金牌,摩挲了片刻,叹息道:“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可往事就仿佛在昨天一般,令人怀念啊”
    他感慨良久,又问道:“太上皇没有什么信给我吗?”
    李俅一直担心李庆安不认自己和李亨的关系,现在见他终于承认了,李俅精神不由一振,连忙道:“有些话不能落于纸面,太上皇命我带口信来,届时大将军有什么话,也不用写于纸面,由我转述给太上皇,这样双方都没有压力。”
    “想得倒挺周到,好吧你说,我听着。”
    李俅刚要开口,可他又看了看旁边的几个亲兵,欲言又止,李庆安便笑道:“这都是我的心腹,但说无妨。”
    “是这样,太上皇让我转述,希望大将军能够像从前一样,全力支持他。”
    “支持他?”
    李庆安真的有些愕然了,半晌没有反应过来,“你是说,太上皇想即位?”
    连李庆安都不相信自己这个结论,李亨难道要夺儿子的皇位吗?李俅摇了摇头,“这个可能应该没有,只是太上皇很不满意圣上的作为,他认为圣上的胡乱作为会将大唐引向灭亡,他要另立新皇,应该是圣上的兄弟,现在还不明确,但太上皇希望大将军能支持他,作为回报,他会答应大将军提出的条件。”
    突来的消息让李庆安有些措手不及,他一直在注意李豫和李隆基的斗争,却没想到在最关键的时刻,杀出一个第三纵队,真是祖孙三代,一个都不闲,难道历史上的唐肃宗真要粉墨登场了。
    尽管李庆安感到惊讶万分,但他还是稳住了自己的情绪,迅速冷静下来,他了解李亨这个人,这个人城府极深,绝对不会说大话空话,比如想另另立新皇,这可不是他随便说说,他必然已经有所依凭,才敢说这种话,他会有什么依凭?
    想到这,李庆安眉头一皱道:“我虽然有点小实力,但毕竟是安西节度使,离长安遥远,我担心我鞭长莫及,帮不了太上皇的帮,会让他失望。”
    李俅微微一笑道:“大将军的军队已经占领会州了,离长安还远吗?”
    “呵呵小王爷真会开玩笑,其实我只是担心我力量单薄,帮不了太上皇。”
    李俅听懂了李庆安的意思,无非是在转弯抹角打探李亨的实力,临行前,李亨给自己说过,有些话可说,有些话不可说,他想了想便道:“我也不瞒大将军,左相王珙和兵部尚书陈希烈已经明确表态将支持太上皇,还有从前部分东宫党人,比如大将军的岳父,也和太上皇相谈甚欢。”
    李庆安看了李俅半天,他相信李俅说得是真话,但在和自己没有达成协议之前,他们不可能把真正的实力告诉自己,既然连王珙这样的左相都说了,那还有什么实力比王珙更大呢?
    只有军队,只有军队才是比左相国的支持更加有力,应该不会是安禄山,安禄山手中有了李璿,他绝不会看中李亨这个老家伙,那会是谁?
    他不露声色问道:“那军队呢?”
    李俅摇摇头,叹了口气道:“就是军队没有,才有求于大将军。”
    这时,李庆安的心中忽然跳出了一个人,联想到刚开始李俅的惊慌,李庆安若有所悟,心中嘿嘿地笑了起来,原来是他。
    “大将军,怎么样,可以考虑吗?”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此事事关重大,容我好好考虑一下,下一次,我自会给太上皇一个肯定的答复。”
    ........
    李俅告辞走了,李庆安却有些心中烦乱,背着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他没有想到李亨会出手,这头狼竟隐藏得如此之深,也没有想到他的野心竟是如此之大,当然,李庆安并不相信李亨会真的想和自己重新握手言好,自己的野心也同样难以掩盖,寻找自己支持无疑是与虎谋皮,可见他也只是想利用自己而已,利用结束后便扔掉,所以自己提出什么长远目标为条件,比如移民之类等等,无疑是不现实的。
    其实他想利用自己,自己又何尝不能利用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次李庆安东进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除了收回河西外,他还有更深的政治目的,大家都是在盯那个位子,只是各自的手段和策略不同,他李庆安的手段是步步为营,目光放远,他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自己。
    .........
    长安,随着三大节度使的军队先后进入关中,长安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了,这是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的境况,所有的节度使一个个都不安分起来,剑南、朔方、河西、陇右,还有河东范阳的安禄山在潼关外叫门,只有安西的李庆安没有过来凑热闹,不过有消息灵通人士却已经放出话来,李庆安也没有老老实实呆在安西,他的大军已经过了黄河,到会州了,也就是说李庆安进入关中是迟早之事。
    但这个结局又在大多数人的意料之中,两大皇权争夺帝位,最后只能靠军队,所以军队们开来关中,也是再正常不过之时,只是苦了平头小民,长安的粮价在经历短暂的下跌后,又再次暴涨起来,对战争的恐惧使家家户户都开始存粮,长安刮起了粮食抢购风,从斗米百文到斗米三百文,最后一直飚到了斗米千文,才在朝廷再次放粮低价五十万石的干预下,才跌回到斗米八百文,这依然是创造了记录,天宝初年,斗米不过十文,可短短的十几年便涨了八十倍,这不得不从侧面,证明了大唐正走向衰败。
    当然,这和战争因素有关,不仅是粮食,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在飞涨,学生们无心读书,官员们无心上朝,酒肆青楼都客满为患,很多人都想在乱世来临前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甚至长安的各大武馆也是生源爆满,家家户户都想把儿子送来习武,以图在乱世自保。
    下午,皇城和大明宫的下朝钟声和每天一样,沉闷地敲响了,但走出的官员却寥寥无几,几乎都是重要部门的官员,如户部、吏部以及大理寺、太府寺等等部门的官员,而礼部、兵部、光禄寺、鸿胪寺这些清闲部门更是人员稀少,再像东宫各官衙更是人影都不见了。
    但紫宸殿的御书房,大唐天子李豫却被紧张的局势压得几乎喘不过起来,潼关打了一仗,安禄山派两万军队强攻潼关,而王思礼以八万军对阵,虽然安禄山军队攻不下潼关而败退了,死伤了数千人,但潼关的守军却死伤近一万五千人,一个是守一个攻,而守的军队却数倍伤亡于攻方,只能说明守军战力之弱,为此李豫忧心忡忡,如果安禄山不计死伤,再大规模几次进攻潼关,潼关可能就会失守了,或者安禄山大军渡过黄河,从西面压来,关中的局势同样要崩溃。
    除了安禄山,还有汉中也发生了一场小战役,双方互有伤亡,没有影响到大局,其实李豫最担心的却是凤翔的三军对峙,他万万没有想到哥舒翰也出兵了,哥舒翰、高仙芝、郭子仪,三军对垒,谁也不敢轻易动手,令人紧张得心弦都快断了。
    怎么办?怎么打破这个僵局?李豫忧心似焚,眼巴巴地望着师傅李泌,可李泌也有些举棋不定,他不知道哥舒翰的态度,这个整盘关中棋局中最关键的一个子。
    就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了紧迫的脚步声,一名宦官飞奔跑来禀报:“陛下,紧急情报,延州官府来报,发现安禄山的数万大军已经渡过黄河。”
    “啊”李豫被惊呆了。
    ........
    '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彻底决裂
    安禄山大军渡黄河的消息让李豫感到异常震惊如果说河东还有潼关天险以阻拦安禄山进入关中,那么他一旦渡过黄河,便可以从关内诸州南下,进入关中,那无异于狼进摘,给纷乱的关中局势再添一把火。
    李豫心急如焚,回头向李泌望去,李泌一直在沉思不语,他没有像李豫那样表现吃惊,安禄山渡黄河在他的意料之中,尽管守潼关的军队兵力较弱,但只要闭关不战,安禄山再多的精兵也难以入关,可一旦安禄山过了黄河,问题便麻烦了,朔方无兵,各路大军都聚集关中,关内道空虚,如果安禄山占据关内道以北,那对关中、对长安无疑如泰山压顶,朝廷处于危卵之势。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将安禄山赶回黄河以东,可请求李庆安协助,请他挡住安禄山的兵锋。”
    “李庆安,他会吗?”
    “会!一定会,只要他还自认是宗室,自认是赵王,就一定会对付安禄山,一山不容二虎,其实不用陛下出旨,他也一定会出兵,只是陛下出旨更加名正言顺,可将他绑在陛下身上,若是兴庆宫抢先下旨,那可就麻烦了。”
    李豫当即下旨,封李庆安卫关内北道安抚使,巡视关内诸州,这其实就是命他率军迎击安禄山,又封户部尚书裴渂为御史大夫,前往李庆安军中颁旨。
    但做出这个决定还不够,为了防止安禄山趁关中局势混乱公开造反,李豫决定和他的皇祖父议和,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一集中兵力对付安禄山,以集中兵力对付安禄山。。。。。。。。。。
    兴庆宫,这些李隆基也同样处于一种焦虑的紧张之中,他得到了消息,蜀王已经抵达前军大营,但正是以为他的出现,进攻势头迅猛的高仙芝忽然放缓了攻势,驻兵陈仓以南的宝鸡山,再不肯轻易出兵,这让李隆基恨得牙根直痒,他知道自己这个十三子其实并不是什么用兵谨慎,而是不肯为他卖命,为了保存实力,而汉中的李瑁也是象征似得打了一战,浅尝即止,也会思维了保存实力。李隆基心中有火,却难以言述,只得叹气对高力士道:“我的这两个儿子都缺乏一种做大事的魄力,尤其是十三郎,空有十万大军,却畏受畏脚,成不了大事啊!”
    “上皇,不如和皇孙议和吧!”高力士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议和?”李隆基警惕的看了高力士一眼,不悦道:“怎么议和,他肯让位给我吗?我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连最起码的判断力都没有。”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的偏激,虽然不像他得病时那般昏庸固执,但也和开元年间那个从谏如流、锐气勃勃的年轻皇帝完全不是一个人了,想劝服他,实在是难上加难,但高力士还是想尝试一下。
    “可是上皇,他毕竟是你的孙子,他的皇位,就是大唐江山的延续,可如果被安禄山之流窃取了江山,那就将是我大堂的不幸,上皇,我们不能内斗以利外贼啊!”
    “你想多了,安禄山不过是跳梁小丑,不必把它放在心上,要担心也是那逆孙去考虑,我就一句话,那逆孙不下台,我就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