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第6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太守就是险些被安上通敌罪名的崔宁,新任崔氏家族族长,也是前段时间崔家风波的中心人物,是李庆安的一颗眼中之钉。
不过田珍却不懂李庆安的心思,他一竖大拇指,赞叹道:“这个崔宁果然了得,令人敬佩!”
李庆安不露问道:“怎么个了得法?”
“前段时间有五千户河北移民到来,朝廷要将他们安设在岐州,所用土地就是虢县以北的升原渠边上的岐王田庄,约五千顷良田,原本这些良田是要分给本地耕户,但因为移民的到来,计划就有变了,听说本地数千户耕户很是不满,便自发武装起来,要和河北移民拼命,崔太守只带两名随从深入耕户村庄,和本地的几十名家族长老谈判,他在那里呆了三天三夜,那些要拼死护田的本地农户居然被他说服了,同意让出一半的土地给官府安设河北移民,真的不容易啊!令人敬佩。”
李庆安点了颔首道:“看来崔太守很得民心啊!”
“是!崔太守不愧是名men世家身世,清廉正直,并且极为体恤民众,每逢清明、中元和腊八三个节日,他都要亲自去探望孤寡,听说十几年来年年如此,他所任期过的州县,在他的治下都人民安康,大灾之年也能安居乐业,所有人提到崔太守,没有不衷心赞扬他的。”
“是吗?你说得我也有兴致了,我倒想见识一下这个崔太守。”李庆安淡淡说道。
......
岐王田庄位于虢国县以北,紧靠升原渠,是一片土地极为丰腴的良田,田庄一望无际,共有五千三百多顷,由附近的十几个村落,几千户佃农替他耕种,还有近千户农奴,这是岐王耗用了十年的时间兼并而得,岐王早已死去多年,由他的几个儿子将土地朋分,但对外还是统称为岐王田庄.
在李豫即位后,便掀起了一场针对权贵宗室的收田风暴,岐王田庄也不克不及幸免,第二批便被李豫没收为官,岐王的几个儿子也因此逃亡成都,成为抵挡北唐的坚定支持者。
土地很早便被收走了,但分田却一波三折,李豫去世后,分田事宜便陷于停顿,在政事堂刚刚通过分田令后不久,主管分田的李砚便被刺杀,使分田陷于停顿,随后是李亨强行即位,不但不分田,还要将已分的土地收回,将来jiao还给原主人,直到李亨逃走成都,李庆安重建政事堂后,分田才再一次被提上日程,先是渭南县的皇庄被分,那是一件标记xing的事件,在它的引导下,关中各地都掀起了分田热chao。
岐王田庄也是重点分田之一,依照属地原则,岐王田庄的五千三百顷土地应该由附近的三千四百多户佃农和一千两百户农奴分失落,有心人立刻算出,这样的话,平均每户将得一顷多土地,这无疑使本地农户狂喜万分。
尽管唐初均田令中,丁男可得田百亩,但那实际上只是一个额度,平均每户能授田二十亩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当岐王田庄分田的消息传出了,整个升原渠以北的农户都沸腾了。
偏偏好事多磨,突然又传出消息,五千河北相州移民也将安设在升原渠北,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将本地的农户惊呆了,失落、愤怒、寒心,本地的农户坚决拒绝河北移民到来,他自发组织起了农户武装来护田护家园。
岐州太守崔宁即是在这种危险的局面下孤身入村落,与村民谈判三天三夜,最终说服了村民,分一半田给河北移民,并接纳他们在升原渠北安家。
崔宁的理由很简单,官府历来就没有正式下文将岐王田庄全部分给农民,所谓分田都是农户自己的传言,岐王田庄将一分为二,其中两千三百顷作为分田,而另外三千顷作为官廨田,这次安设五千户河北移民用的就是官廨田,和本地农户无关。
但作为抵偿,崔宁也许诺,若河北局势稳定后,必定会有很多河北移民返乡,届时返乡移民退出的土地官府便不再收回,将分给本地农户,如果本地农户不接受这个方案,官府将不再无偿划分岐王田庄,而是用赎买的体例,由原主人jiao出当初卖田的钱,将土地赎买回去。
就在崔宁这种软硬兼使的威bi利you下,本地乡党最终接受了崔宁的分案,同意河北移民介入分田。
九月底,第一批两千户河北移民抵达了虢县,他们是来自河北相州的移民。
升原渠是渭河以北的一条灌溉水渠,几乎横穿整个虢县,长约百里,在升原渠两岸散布着数万顷良田,是虢县乃至岐州的重要产量区。
天还没有大亮,田野上笼罩着一层牛ru般的雾气,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升原渠是一条宽约五丈的河渠,从渭河引水,水量充分,灌溉着两岸数万顷良田,此时的升原渠也弥漫在一片浓雾之中,雾气中,一队骑兵飞奔而来,约三百余人,为首之人正是李庆安,后面跟着他的三百名亲兵,李庆安虽然带了三千骑兵,但他怕扰民,将让骑兵驻扎在十几里外的一座军营中,他自己只带了三百骑兵,只要能替他传递消息即可。
他们一行人冲上了一座木桥,向升原渠对岸驰去,不多时,一行人便来到了一条沟渠前,这条沟渠很是重要,眼下正在挖掘,南面是一条xiao河,叫潘南河,这条沟渠挖通后,就将把潘南河与升原渠联接起来,不但如此,这条沟渠还将是河北移民与本地农户的土地分界线,以东是本地人的土地,以西是河北移民的土地。
由于天刚亮,沟渠两边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沟渠由移民负责挖掘,现在还没有开工,两边的稻田都已经收割了,上面铺满了稻杆灰,这是很好的fei料。
“大将军,休息一下吧!”
一名亲兵将水葫芦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接过葫芦喝了一口水,这时,他见不远处正冒着滚滚浓烟,便催马道:“走!看看去。”
一行人奔驰片刻,便来到了冒浓烟之处,只见升原渠边的便道上,几户农民正在烧稻杆,从他们的装束,一眼即可以看出是河北来的移民,这几名农民也听到了马蹄声,都回头呆呆地望着从雾气现的骑兵,眼中露出了害怕,其中三个nv人更是害怕地躲在了丈夫的身后。
见几名农民要跑,一名亲兵便下马跑上去道:“你们不要害怕,不会伤害你们。”
或许是感觉自己再怎么跑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几名农民都抛却了逃跑的念头,向路边走去,把道路让出来。
李庆安也翻身下马,走上前,打量了他们一眼,便笑道:“你们都是河北移民吗?”
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点了颔首,“回禀将军,我们都是。”
“嗯!那你们中有甲长吗?”
这次河北移民约有四十余万户,规模浩大,由于井陉关失事后,朝廷便采取了李庆安的建议,对河北移民实行民团保甲法,也就是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百户为一保,设一名保正;十户为一甲,设一名甲长,可以由他们自己选举,每户发放一把刀或者一副弓箭,男主人必须要按时进行军事训练,以加强自保的能力。
李庆安见这一伙烧稻杆的农民至少有五六户人家,他便估计其中可能有甲长,果然,刚才那个三十余岁的男子上前躬身道:“回禀将军,我就是甲长。”
李庆安又问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甲长指着旁边的几户农民道:“我们都是相州安阳县高乔村人,在下叫高富贵。”
“嗯!这个名字起得不错。”
李庆安笑了笑道:“大家坐下说话吧!”
众人见李庆安和善,他的骑兵都在数十步外,惊惧之心便慢慢消失了,两名亲兵跑回去拿了十几个胡凳来,李庆安将胡凳递给他们,“大家随意坐,不消拘束。”
农民们接过胡凳,有人见胡凳做得jing致,仔细看了半天才慢慢坐下,这时,李庆安笑着对众人道:“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是安西军的将军,刚从长安来,并且这次河北大移民就是我的建议,我一直想了解一下移民的情况,正好遇到你们,大家都说说吧!畅所yu言,言者无罪。”
众人听说河北大移民竟是他的建议,都不由肃然起敬,这说明这人的官职不低,高富贵更有点不安了,呐呐道:“将军要我们说点什么呢?”
李庆安见这人颇为老实,不由对他有几分好感,便笑道:“那我先问吧!你们对这次移民是否后悔?”
众人一起摇头,七嘴八舌道:“怎么会后悔呢!欢喜都还来不及....这是关中啊!”
“我来说吧!”
高富贵有点腼腆道:“我家三兄弟一起报名迁移,原本我们报名是关内道,但我们运气很好,快达到原州时官府忽然通知我们,我们改迁关中岐州,大伙儿都乐坏了,并且到了岐州,每户还给四十亩上田.....”
“等等!”
李庆安忽然觉得有些不对了,他奇怪地问道:“我记得是每户三十亩啊!怎么酿成四十亩了?”
“这个....”
几个农民面面相觑,高富贵道:“公告中说每户还给一头牛,但关中的耕牛也不足,所以就每户多给了十亩土地,取代了耕牛。”
李庆安点颔首,一头牛换十亩上田,这到很值啊!不过牛是有的,明年开时,将从河西调三十万头牛至中原,到时移民人家基本上每户城市有一头,但李庆安没有说破,便又笑道:“那粮食呢?秋收刚刚结束,秋粮可有你们的份?”
“官府定的是每户每月五斗米,一斤盐,若人口多不敷,要么就自己掏钱买,要么就分炊立新户,还有一个体例就是加入民团军训,或者冬季去加入修水利,那时米粮就由公家出,家里就可以省下一份口粮。”
总得来说,李庆安还算是比较认同崔宁的做法,从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感觉这个崔太守很是不错,他倒真的很想见一见这个人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五六个人骑马向这边而来,高富贵便站起身道:“那是崔太守,他来了!”
' '
第五百七十一章 破解秘密
第五百七十一章破解秘密
岐州是天下十大雄州之一,因此岐州太守崔宁的品级相当高,为从三品,同时崔宁还有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之衔,加上他民望极高,资历雄厚,是大唐政坛上的一颗明星,若不是他身世名门崔家,那他很可能就会入朝为相了。
岐州的州衙位于雍县,但这些天为了安设五千户河北移民,崔宁便一直住在虢县,这天清晨,崔宁天不亮便赶去了升原渠以北,崔宁原名叫崔旰,约四十岁出头,身材瘦高,显得很是精明能干。
这些天,安设移民之事将他累得筋疲力尽,但不把这件事做好,他绝不会罢休,这是他的xìng格,不做则罢,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圆满。
他今天要先看一看沟渠的挖掘进展,早晨的雾气很大,使他没有注意到前方还有军队,直到他离李庆安还有不到百步时,才忽然发现前方有骑兵拦住了去路。
“来人可是崔太守?”有人问道。
崔宁急忙勒住马,惊讶地望着前方的一队骑兵,厉声问道:“我正是岐州太守,你们是哪里的军队,怎么会在这里?”
他还不知道,李庆安现在就在岐州,一名校尉上前施一礼,不慌不忙道:“崔使君,我家大将军请使君前去一叙。”
‘大将军?’崔宁愣了一下,他猛地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