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称职的兽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药的官方机构,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军民工匠贫病者均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疫病流行,惠民药局有时也免费提供药物。但是明朝惠民药局的设置及管理均很不完善,许多药局有名无实或有医无药,或局舍破败。为了改善这些,我决定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就是利用各地现有的药店作为网点,官方给予一定的补助,让其暂时充当医疗和疫病监测的职能。权宜之策也只能如此了。除了在各府县设立医疗机构外,军队同样设置军医处,专门负责士兵的日常医疗,在战时充当急救所和战地医院的功能,要求八旗每旗一个。由于暂时至少是一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所以这个军医处也可以缓行。
第三件事就是医生认证,明代设有医生考选制度。嘉靖六年礼部尚书佳萼等提出对医生的考选问题,认为时录用医生,限于世医一途,使天下虽有卢扁、仓公,也无法选用,使太医院成为庸医栖身之所,于是主张由单纯世医制扩大为考选制。不是世医精通医术者,听其应试,试高考入籍而复其世业,不通医术者不被录用。现任医官,由礼部考其医术,以定升迁降黜。但是我所提出医生认证要比这个范畴大,并且想要借此确定医生的社会地位,对于整个关外到底有多少医生,都是什么程度,不光是我没底,就是那些个御医也不知道,这也成了我上任伊始就要面临的大问题,一方面民间有很多游方郎中,这些人的医术参差不齐,有的就是行骗,坑害了很多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人手各府县的医药局无法成立,于是我想到了这样的办法,通过考试来录用和甄别医生。规定今后凡是在关外行医的人必须持有官方发给的资格文书,没有的一律按行骗论处,充为奴隶。而官方太医院则专门设置考试司,负责行医资格的审查,凡是通过考试的根据其成绩分为医师、医士、医生和医丁。医师是考试合格并且成绩优良者,准许行医,并且推荐到各府县医药局或各旗军医处掌管医事,地位和待遇都很高;医士是成绩合格者也允许行医,可下派到医药局或惠民药局,但是地位和待遇要比医师底;医生是指在杏林书院学习并且已经完成各科学业通过书院考试但不具有临床经验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下派到府县进行学习和实践,获得一定报酬;最后是医丁,指的是成绩不合格的,或者是刚入杏林书院的学生,这些人必须学习,等待通过考试,才有资格晋级。考试一年四次,由考试司负责组织和评阅。当然了今年的考试要多一些,因为这等于是一次医生普查。
暂时想到的能做的就是这三件事了,其他的要等到实际实施的时候再看,至于太医院暂时不想大动,补充一些人手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大动难免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多日下来,我发现这些御医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和各个大臣贝勒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这个新设的太医院,各方势力都在关注,努尔哈赤经此一役再加上大病,精力不比从前,所以各个贝勒们都在私低下培植自己的力量。这一次努尔哈赤大病,我能脱颖而出,都给这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趣的是阿齐格、多尔衮在不久之后就专程来拜访我,我不得不佩服阿巴亥等政治嗅觉当真的敏锐,这兄弟俩和皇太极的关系不错,这和皇太极的人缘分不开。这时的多尔衮还没到15岁,但是已经生得高大威猛了,几乎是年轻时努尔哈赤的翻版,难怪努尔哈赤如此宠爱他,这么小就分给他一旗的兵力。阿齐格也十分英武,这二人的到来虽然让我诧异,但是一想到他们的母亲也就释然了,或许是感谢吧,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这时都还不大,势力有限,一旦这时努尔哈赤归天那么在这场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中他们无疑是处在劣势的,历史也是这样证明的,这次我救治了努尔哈赤无疑将这个时间大大退后,这个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何况以现在努尔哈赤对我的重视,正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和多尔衮的接触很短,但是明显的这个人是继努尔哈赤后的另一个枭雄,可以说女真最后能入主中原和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这个年轻人我格外的注意。他的眼神中透漏着一种孤傲和狡诈,大概是从骨子里就看不上汉人吧,对我虽是客气,但是也仅限于此。阿齐格倒是很谦逊,他和我的年纪差不多,为人却很老成,转达了阿巴亥对我的感谢后,并明确表示愿意支持我的医事改革,当听说说到要在各旗设置军医处及其功能时,一旁的多尔衮一下子专注起来,并问了我很多问题,在了解军医处的职能后,他随即表示要第一个在他的旗中设立,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作为一个军人的天生的直觉和敏锐,无疑多尔衮已经认识到军医在将来的战争上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让我越发的警惕起这个人来。像多尔衮这样的人一旦不为我所用,那么将来他一定会成为我最大的威胁,这人不容小视,但是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统帅,假如用好了那么将来开疆拓土非他不可。此时我心中对未来已经勾画出一幅蓝图。
第十一章 圈钱
清明节的时候,经历了长期的思想准备和酝酿我上任了。太医院距离皇宫很近,这或许是便于给诸多贝勒贵族看病吧,这时候四大贝勒的府邸距离皇宫都很近,其实整个沈阳也不是很大,人口不过才十几万。
小小的太医院此时人并不多,10的御医和三个执事几乎就是全部的人员了,看到这可怜巴巴的几个人我不禁有些心冷,难道就要靠这几个人来完成我的医事改革么?看了看一旁陪我一起来的皇太极,他此时张开双手向我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真是郁闷。
更让我郁闷的是费了半天的劲努尔哈赤仅给了我5千两的银子作为这次医事改革的经费。5千两银子能做什么呢?自从到了这个年代,可以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银子,从打来到这里一直有人给我提供吃住,对此时的物价如何我根本就不了解。当院使额尔德尼颤巍巍的叫下人把银子交给我的时候,他做了个同情的表情。于是一打听才知道,这5千两银子假如是给我个人,那么我现在或许够做个小资了。但是这些银子连一片像样的宅子都买不到,就不要提我心中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杏林书院了,差点没把我鼻子气歪。我嚷嚷着去找努尔哈赤,却被额尔德尼拦住了。
“先生有所不知,今年宁远一败,我女真一无所获,而且要抚恤战死的士兵,所以能给先生提供这些就不错了,先生就是去了也是白去。哎,这战真是赔本的买卖。”额尔德尼感叹道。
听他这么说我也没了办法,没有钱如何办事啊?钱!钱!钱!现在我满脑子都是钱,不解决资金的问题,医事改革如同一张废纸,让我到哪里去圈钱呢?我转头向那些御医看去,这些现在我的下属们一个个都低下头生怕我找到他们头上。
“我看这样吧,我先带个头捐助先生3千两银子,或许阿齐格、多尔衮他们也会捐一些的,我在找找其他旗主贝勒,看看他们能否捐助一些。”皇太极说道,看他那表情让他出3千两银子,也是十分肉痛,可是谁叫他一直是我医事改革强有力的支持着呢。目前也只有这样了,我极度灰心,匆匆的结束了这次上任,哪里还有什么精神进行医事改革啊,灰头土脸的我回到府中,望着墙壁发呆。
现在我脑子里想的已经不是如何完善这个计划了,而是如何圈钱。有了!我脑子中灵光一闪,不是要进行医师资格考试么,我完全可以参考后世的四六级考试,从这上面弄些零花钱还是可以的。只要我要求这些参加考试人每个人上缴5两银子的报名费和评阅费,没那么想来总会有一千多人吧,那就是5千多两啊,而且这些人一旦不通过考试,可以安排进杏林书院进修,再收取一些学费,呵呵,看看吧这可能就是教育乱收费的雏形。但是这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的经费,杏林书院的学生我是准备免费教育的,而支撑这些学生的费用简直就是无底洞。
思索了很长时间,一无所获。这时从外面化缘的皇太极回来了,他倒是满载而归,因为我的医事改革要在各旗设立军医处,对各旗都有好处经皇太极地宣传很快获得了各旗主贝勒的欢迎,于是这些人纷纷慷慨解囊,多尔衮和阿齐格各捐了2千两,其他的也都是一千,五百的不等加上皇太极的我现在总共得到了将近2万两的银子。由于这次宁远大战各旗损失不小,所以暂时也只能援助这些了,而且各旗主答应从他们的奴隶中抽调一些援建我的杏林书院,这样算下来总算是够建书院了。多多少少的我松了一口气,谁能想到我一个堂堂的太医院院判会为这些银子发愁。没办法,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作回我的兽医呢!等等,兽医,我的脑子再次灵光一闪,来到这个时代由于一直在策划我的医事改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个兽医,而且还是一个学药物的兽医。
这人啊,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看我才当了几天神医就差点忘了本。我不断警告自己,李开阳啊,李开阳,你咋就忘了自己是个兽医呢!叫你声神医你就真当自己是神医了!接下来的两天我和几个御医一直在皇城周围转悠,寻找合适的校址,终于在临近浑河的天柱山脚下找到了一块宝地,以此作为书院的校址。随后我就在校址的一旁命人搭建起一排排木棚,余人均不明白我要做什么,我也笑着不答,等到木棚建好才命人从各处收集猪和鸡等牲畜。女真是游牧民族,但是其主要是放牧牛马和羊,养猪恐怕还不在行,至于鸡就更不用说了。我这个兽医正是希望利用现有的这点资金操持一下自己的本行,牛马等大牲畜繁殖周期太长,效益见得不是很快,而像猪和鸡这样的家畜周期短,繁殖力高且容易饲养。在封闭的环境下疾病也很好控制,总算是尝试一下吧,对于我的这种举动皇太极和御医们都是不理解,堂堂的太医院院判李神医居然操持如此贱役如何能让人理解。见我干的乐此不疲,这些人几经规劝下还是不奏效,也就不再烦我来了,而是专心的进行他们的医师资格考试去了。
这次的医师考试范围很大,各府县都接到通报全力协助我的工作,所以不到一个月就有500多人进行了考试,合格者也达到了300多人,见这三百多人分门别类的集结在一起,进行了短期的护理培训,主要是教这些人缝和包扎等技术,从中挑选了160多人分配到各旗的军医处,其他一些分到各府县的惠民药局,剩下一些不愿意效力的就任由他们流向社会。作完这些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终于这个医疗体系见到了雏形,但是以后运作的如何还要等着以后检验。忙完了这些我又回到了书院的建筑工地上,一方面监督工程进程,一方面接着养我的猪。这猪养了一个多月,按照我现代的饲养理念上膘的很快,有的在收集来时就怀了孕,这时产下了猪仔,数目一下子增加到了40多头。鸡的繁殖更快,由于基数大这时已经有300多只了,这些天来我真的很快乐,又重新作回了我的兽医,这种感觉熟悉而又亲切。
我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养鸭养鹅,养鸡比这更早。家禽人工孵化法究竟什么时候发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