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庭-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望前面的路,瘦竹竿皱眉问:“叶班头,这不是回长安县衙的路,我们这是……去哪?”

    “明府说了,你这次露了相,长安县衙不安全,令我带你去个隐秘的地方。”叶班头淡淡道。

    “不对!少郎君怎么晓得我露了相,受伤了?”

    瘦竹竿猛地一惊,怒道:“这条路……是往萧家……叶班头你……”

    一句话没说完,后脑勺咣当一下,又是剧痛一阵,瘦竹竿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叶班头调转了刀柄,把佩刀重新入鞘,望着晕倒在他怀里的瘦竹竿,很无奈的叹了口气:“凡事问那么清楚干嘛,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嘛。”

    旁边两个萧家护卫嘿嘿一笑,胯下夹劲,三匹马飞也似的冲进萧家庄子,来到萧家大宅后门。(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六章 大理寺() 
萧家管事状告长安县和杨家,看起来错综复杂,牵连着方方面面,但就案子本身而言,其实没什么难判的,两方对质,杨家人叫来一问,实在不行稍稍上点手段,什么都明白了,简单的狠。

    可作为大理寺主官,大理寺卿对于‘秉公执法,依法办事’这句话的理解,远远要超过一般人。尤其这两句话,是秘书监长孙冲送给他的,其中所含深意,就更值得人琢磨。

    长孙冲是什么人?赵国公的嫡长子,将来要继承赵国公爵位的人,和被告长孙诠还是不出五服的族亲,这层关系是无论如何也割不裂的。虽然据说长孙冲和萧家关系不错,长孙冲也向来不搀和朝政,是个闲散贵人,可无论如何,也万万没有帮着萧家对付长孙家的可能。

    那他说的这个‘秉公执法,依法办事’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这里面的味道,要是不琢磨透了明白了,那可不好贸贸然的就审案,一个不留心,说不定就把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审没了,变成别人对自己‘依法办事’那可不好。

    于是在接到宋大头的状子之后,大理寺卿没有第一时间开堂,而是叫来了一个心腹幕僚。

    “东翁莫急,依着我看,这事就一个字,等。”幕僚摸着两撇老鼠胡子,一脸神秘莫测的笑容。

    “等?等什么?”

    大理寺卿微微一愣:“你的说,拖着不办?这怕是不行,朝廷有规制,案子不能久拖。要是一般百姓的案子也就罢了,拖上个一年半载也能糊弄过去,可这里面牵涉到萧家和长孙诠。他们两家闹到这一步,已然撕破了脸,不会这么善罢甘休。这两位都是能上达天听的人物,要是我拖延不办,说不定他们一道弹劾,连我也参了。”

    大理寺卿在长安城里混了这么多年。官不小,胆子却不大,多年来为官,就得出两个心得,第一是谁都别得罪,能和稀泥就尽量和稀泥;第二条是甭管什么时候,千万不能把自己给牵连进去。

    如果这两条有冲突,那以第二条优先。

    “我说的等,并非拖延不办。不用等太久,三天即可。”幕僚笑道。

    “哦?愿闻其详。”大理寺卿道。

    “请问东翁,您身为大理寺卿,手握决断之权,后有煌煌唐律为依仗,可多年来,您办案却多有掣肘,少有真正‘秉公执法。依法办事’的时候,这是为何?”幕僚问。

    大理寺卿嘿然一叹:“哎。这其中的道道,你还不清楚嘛。在我这个位子上,瞧着风光,可办起事来着实是难啊。”

    “不用东翁说,我自是清楚的,长安城贵人众多。能闹到大理寺的官司,哪家的背景都不小,别看是一个男爵一个子爵,甚至是一家商户,说不定后面就牵扯着某位贵人。一群人。任凭谁来打个招呼,求个人情,您都得接着,都得考虑权衡。”幕僚道。

    “正是如此,律法就是这些人定的,他们开口,我还怎么秉公执法。可偏偏又不能堂而皇之的违法,这其中的关键尺寸,最是难以拿捏。”大理寺卿道。

    “这就是了,有人开口,您不好办,也不能不加以考虑。”幕僚嘿然一笑:“可要是没人找您开口呢?”

    “什么意思?”

    “我让东翁等几日,就是给他们开口的时间。这事里,一方表面上是萧兰陵,后面站着陛下宋国公,一方是长孙诠,后面站着乐寿县男,河南郡公,赵国公。这两派,无论谁开了口,您都不能不思量,到时候无论怎么判,您都要得罪一面。

    可这眼瞅着一天过去了,除了秘书监的那句‘秉公执法,依法办事’,可曾有别人来说过一句话,讲过一句情?”

    大理寺卿眼睛一亮,若有所悟道:“对啊,要是放在以往,两家官司还没打,早就有人递过话来,上门拜访了,可他两这官司,已经闹到了公堂,可至今都没人来打招呼。难道?”

    “不错,他们双方若是都不开口,那意思恰恰是再明白不过,就是让您‘秉公办理’。退一步讲,就算不是这个意思,咱们猜错了,您也把时间给他们留足了,他们该擦屁股的擦屁股,该寻门路的寻门路,到时候无论怎么判,都怨不得您。”幕僚笑道。

    “好好好,听先生一席话我茅塞顿开,就这么办。”大理寺卿哈哈一笑,“传下去,三日后开堂。”

    三天的时间,长安城就那么点大,赵国公和宫里要是真有什么意思,足够通过各种渠道递过来了。

    ……

    三天之后,大理寺开堂审案。

    在这大堂正案后坐了这么多年,审过的案子数不胜数,可大理寺卿还是第一次像今天这样轻松,坐在堂上底气十足,一股子正气忍不住心底里朝外冒,连看着门口那对石狴犴都比往常顺眼的多。

    这三天,没一个人来说情,也没半句干扰他断案的话递过来,所以,他这位全国最高司法长官,今儿个,要第一次正正经经的‘秉公执法,依法办案’。

    想想就有些激动,只觉得自己那些年埋头苦读,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背诵各朝律法,这份子苦功总算没有白费,满肚子的律法条文,有生之年终于能有一次用武之地。

    咳嗽一声,重重一拍惊堂木。

    原告被告入堂,宋大头没个官身,就在地上跪着。不过他却带了一大群有官身的徒弟、师侄们来旁听,由于将作监有工程在宋大头手里,将作监少监也到场。萧家家主没来,派出了牛管家。

    一个跪着的宋大头,后面坐了一溜排当官的,那队伍比站在两边的大理寺的衙役还长。相比之下被告那边却有些寒酸了,只来了长孙诠一个,他倒是有座。就是身边空荡荡的。

    正如这件案子本身很简单一样,审案的过程也不复杂,原告说本来已经和杨家定下了婚事,一切都是被告指使杨家故意陷害;被告当然不承认,我身为长安县令,百姓来告状,我自然要管,秉公执法天经地义。

    再说了,我干嘛要害你。有什么好处?

    秉公执法?堂上的大理寺卿心里冷笑一声,老子才是秉公执法呢。至于什么好处,长安城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你长孙诠和萧兰陵之间那点子龃龉事,搞臭了萧家,你这好处不是明摆着的嘛。

    宋大头和大理寺卿还没开口,长孙诠先嚷嚷起来了,把杨家人叫来一问,事情自然明朗。

    说起杨家那天发生的事。长孙诠至今还不知道。他那天派出瘦竹竿之后,久久没有回音。第二天他换了便服,带着叶班头,亲自上门看了一趟。杨家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问了问周围的邻居,有人听到昨夜杨家有不寻常的动静和叫唤。

    叶班头是办案的老手了,在后院里细细检查了一番。发现几处已经干涸,被人用土刻意盖住的血渍。

    几方印证之下,八成瘦竹竿已经做掉了杨家满门,之所以没回来,或许是去‘处理’尸首去了。像瘦竹竿他们这种人。做事只有自己的一套路子,杀完人之后,隔着几天不露面也能说得过去。

    其中长孙诠心里多多少少也有点打鼓,觉得事有蹊跷,瘦竹竿办完事,再怎么说也该回禀一声,就这么不声不响不见人算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可事到如今,他也没别的办法去找瘦竹竿,只能根据现有的线索,勉强安慰自己。

    结果大理寺的差人回报,杨家所有人都不见了。据邻居说,有几天没见着他家人了。

    大理寺卿一愣,本已经做好了秉公执法的准备,昭显一下煌煌唐律的威严,怎么偏偏出了这档次事?没了关键的人证,还怎么秉公执法?

    “杨家能证明本官清白,可这才两天功夫,杨家全家就不见了。”

    长孙诠哼哼冷笑两声,不阴不阳的说:“宋管事当真是手眼通天,手段狠辣老道。”

    这话指的就是萧家了,宋大头一个工匠管事,能有什么‘手眼通天手段老道’的,能让一户人家在一夜之间消失的,自然是他背后的萧家。

    “咳咳。”牛老汉咳嗽了一声,站起来冲大理寺卿一抱拳:“回老爷,宋管事出事之后,我家爵爷颇为关注,想着若是能查明真相,也好给朝廷一个交代,于是派了护卫熊二,去杨家寻访。说来也巧,那天熊二去,正好遇到有贼人杀了杨家三口,正要对杨家老太太下手,熊二好歹练过几年功夫,勉勉强强的把人给救了。”

    “哦?那熊二和杨家老太太何在?”大理寺卿朗声问道。

    “就在萧家。”牛老汉望望外面的日头,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得知今日开堂,爵爷已经派人送他们来了,约莫着,在有小半个时辰就该到大理寺了。”

    长孙诠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牛老汉笑呵呵的说:“长孙明府稍安勿躁,半个时辰后,一切水落石出。若是我家宋管事真犯了法,爵爷绝不会包庇。”(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七章 剧情反转() 
接下来的过堂过程乏善可陈,萧家管事断断没有在大堂上信口开河的道理,这件案子最关键的人证已经到了萧家的手里,那无论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既然萧家愿意把人送来,那就不可能从杨家人嘴里说出任何对长安县有利的证词。

    说小半个时辰就小半个时辰,熊二带着几个人,护送着证人,杨家最后一个活口杨老太太来到了堂上。杨老太太一进门,一抬头看见长孙诠,整个人就像发了疯似得,扑上去手脚牙并用一通抓挠。长孙诠武力值颇低,还不如最初的萧庭,加上本就有些心虚,居然被这玩命的老太太狠狠的在脸上抓了两下,两人几乎就扭打成一团,场面一时间相当混乱。

    “堂堂大理寺正堂,岂容你等胡闹,来人,给本堂拉开。”大理寺卿皱着眉头一拍惊堂木。

    不等衙役上前,杨老太太听得堂上惊堂木巨响,很识相的主动退出了战团,噗通一下跪在堂中咣当咣当磕头,哭嚎道:“小民一家三口全死在这个人面兽心的畜生手里,求大老爷做主啊。”

    人面兽心的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太适合长孙诠了,脸上给抓出来两道长长的血痕,还有横七竖八的几道印子,披头散发眼神阴狠,是不是兽心还不好说,反正和‘人面’的关系已经不大。

    “杨氏你有何冤屈,且慢慢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大理寺卿咳嗽一声,目光扫过大堂,沉声道。

    杨老太太跪在堂下,将之前宋大头和他家媳妇怎么相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