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庭-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右使诗书传家,不晓得这些也没什么。”萧庭挥挥手示意不必挂怀,然后对慕一宽道:“想让人自愿加入,一来先要让人家晓得,商事监和‘商会’到底是干什么的,能带给他们什么。老慕,你在关内道人头关系都熟,各地大城小镇的也都有铺子人手,就烦劳你去做一个‘宣传’,从大商家开始,最好有几个大商户加入商会,先按照《商会章程》把商会的架子也给它搭起来,有了大商家的加入,吸引那些中小商家。”

    “左使放心,这事交给我办。”慕一宽道。

    “还有个就是会费的问题。”萧庭接着道:“一开始,这个会费,不能收高了。朝廷让商户捐款,赋税翻倍,或者直接捐一大笔钱,商会们都乐意,一方面是因为朝廷有这个威信,让人信服,二来朝廷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大好处:能参加明经。这两者,咱们现在都还不具备,所以,会费不能太高。”

    “还请爵爷示下。”慕一宽道。

    “十二个字‘上不封顶,下至一贯,十中取一’。有那愿意报效的,比如老慕你把,你愿意一年捐个几千贯,你心甘情愿,也拿得起,咱们自然不好不收,免得寒了你的心。这就叫做上不封顶,你有钱你乐意,你出多少会费都成。

    也有那些个跟咱们不熟悉的,抱着疑惑的态度的,不想拿太多钱,或者中小商户,本就没太多钱,一年拿出个几十贯来,都等于在割他们的肉,这些人想加入商会,靠着商会和商事监的大树也成,那按照他们每年的税赋,十成取一成。大唐商税本就不高,十中取一,不伤大雅。”

    “至于下至一贯,这也好理解。大唐最多的,还是那种小铺子,小酒肆,甚至是街头路边的摊子,赚不了多少钱,一年的赋税还不到十贯的,算下来,十中取一,那就是一贯钱也没有。这样的人虽然没什么‘油水’,可反而是人数最多的一部分,是商会的根基,商会也得收也得管着,对于一年赋税不到十贯钱的,咱们就不必按照十中取一了,统统收一贯。”

    “那要是一贯都交不起呢?”魏华忽然问。

    “一年下来,一贯钱都交不起,这样的人还做什么生意,早早回家种田就是。这正是个人尽其才,各司其职。”萧庭哈哈一乐。(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司() 
听萧庭说回家种田四个字,魏华先是愣了一下,觉得有哪里不妥,既然是商会,不能因为人家买卖做的小就不承认是‘商’吧。

    可转念心中一想,不禁便明白了萧庭话中的真实含义。

    这位萧兰陵虽然是笑嘻嘻的说话,可刚才那话绝不是开玩笑,回家种田,也并非什么侮辱性的言语。他这是未雨绸缪,早早的就对将来商会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调,大唐以农立国,农才是真正的国本,要是真有一天,商会壮大了,商人的地位也高了,必然有大量农户涌入‘商业场’中,一方面,商人太多,农户数量急剧减少,难免动摇国本,另一方面,商事监的权柄过大,也不免受人攻讦。

    萧兰陵看似随口说的这一句‘回家种田’,就等于把从商的标准给定下了,算一算的话,一年经营下来,如果连一贯钱‘会费’都舍不得交纳,可想而知这一年总共也没赚到几个钱,这样的人,放在田间地头当一个农夫比当商人,于人于己于国都更加有利。

    可想而知,没有商会这个大后台,这种既赚不到钱,又没有背景的小商家,很快就会被能赚到钱的挤垮,没有立足之地,的确只能‘回家种田’。

    这么一来,还是萧兰陵的那句话‘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能加入商会的,都是会做买卖的;不会做买卖的,回家种田产粮。

    “左使未雨绸缪,目光久远,在下佩服。”魏华有什么说什么,只觉得要是换成自己,可没这这份长远的眼光。明白萧兰陵的意思不难,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当,难得是他能人所不能,先想到这一点。

    萧庭一愣,随即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右使。”

    花花轿子众人抬,两人相互吹捧了两句。慕一宽才接口道:“爵爷这法子好倒是好,可一时间,只怕筹不到多少钱。咱们商事监草创,商会更是连影子都还没有,就算凭着我的人面关系,一开始也不会有太多的商户加入,一年下来,若是运作的好,关内商户。能有个五成加入商会就算是好的,而外地的,只怕更少。商会的数量少,会费订的低,这总数也就上不去。”

    “老慕,你这想法还是商人的想法。”萧庭呵呵一笑。

    慕一宽抱拳道:“请爵爷教诲。”

    萧庭点点头:“我问你,这商事监和商会,是什么?”

    不等慕一宽开口回话。萧庭便自问自答道:“它两不是用来赚钱的商铺,而是朝廷的衙门。咱们这个会费,也不是用来中饱私囊的。只要能保证商事监和商会的日常开销就成,说句实话,一开始商户不多的时候,八成还得自己掏腰包,多多少少垫上那么点钱。老慕你刚才说的。是从商人的立场,想着用‘会费’这法子来赚钱呢。”

    一边魏华也点点头,道:“左使说的是,咱们又不指望通过会费来发财。慕掌柜……恩,慕一宽啊。你以前是商,可眼看着就要成官了,这念头想法,也该变变了,不能把朝廷的衙门官职权柄,看成商贸买卖之物。”

    被魏华沉声教训了一通,慕一宽有点冒冷汗,低声道:“是,下官想错了。”

    萧庭摆摆手:“你也不必过于自责。今日叫你来,本就是让你从商人的立场谈谈看法,你这么想也在情理之中。”

    萧庭给慕一宽撑腰,除了慕一宽是他的人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慕一宽的那番话,并没有说错。

    商会的‘会费’,不仅仅是维持商会和商事监的办公开销,人员俸禄,的确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赚钱。不光是为萧家赚钱,更多的是为商事监赚钱,商事监一旦财政和人事独立,就具备了飞快发展的政策前提,但仅仅有政策前提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钱。

    这个钱的来源是‘会费’,但仅仅凭着那点会费肯定远远不够,又不能直接从商人头上过多的盘剥,所以必须让这个会费,钱生钱。说白了,就是商事监自己投资,自己也做生意。

    但这话现在还不能明说,等到会费收上来之后,再一步步徐徐图之。

    “财事司暂时就这么定下来。咱们看下一个司,这个司,和右使你之前提的定章程,大有关系。”

    “左使说的是?”魏华有些不解,问。

    萧庭冲魏华点点头,笑道:“右使今日跑我这里来,原本不就是要定章程嘛。咱们之前也说了,商事监也好,商会也罢,章程又多又繁杂,而且那些个章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有些不适合的,要删改,有些不到位的,要加强,有些个没有的,还得随时发现随时增加;今天是对的章程,过些日子说不定形式有变化,又不太合适了,也要改……总而言之,立章程这个事嘛,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总的有个专门的司,不断的根据朝廷政令,和商户们的实际情况,增删修改各种章程才是。”

    “左使所言有理,制定章程的确是重中之重。那么,这个司,便叫做‘法令司’,如何?”魏华提着笔问。

    “法令司自然是好的,都是法嘛。”萧庭笑了笑,接着道:“不过这个法,涵盖的实在太多了,为了免得引起朝廷其他各部和民间的误会,若是直接就叫‘商令司’,去制定修改针对商会、商会的法令,同时也负责制定咱们商事监自己的章程,即管外,也管内,右使以为如何?”

    魏华想了想,提笔落字,边写边道:“还是右使考虑的周全,就叫商令司。”

    “这商令司中,不仅要有懂商的,还得有精通唐律熟知礼法的,免得闹出咱们的商令和礼法唐律不和的乱子。右使兼着礼部侍郎,到时候还要烦劳右使从礼部中,挑选几个这样的人才,直接加入咱们商事监也好,或者依旧当着原本的差事,咱们商事监临时借调也罢。”萧庭道。

    “这是自然。”魏华点点头。

    下面慕一宽听萧庭这话,却忍不住想的多了一点,已经确立了三个司,只有这个商令司,爵爷才开口,让右使派一部分人进来,而前面两个对于商事监最重要的人事、财事司,却根本没有提及。

    这岂不是说,这人事、财事司,全是爵爷的人?就算是商令司,也只是一部分人是魏右使安排的。

    慕一宽的想法,其实也正是萧庭的心思。还是那句话,商事监里,魏华该管的,萧庭不会刻意给他制造阻碍掣肘,甚至还会主动帮着他去管,但不该他插手的,绝不允许染指。

    “总共四个主薄,四个司,还剩最后一个司,想必左使心中已经有数了。”魏华写完了商令司的职责之后,问萧庭。

    萧庭也不跟他太客气,点点头,道:“有令必遵,违令必罚,这最后一个司,自然是监管执法的,监督商会、商户,有没有按照法令规范来做事,有违法的,或纠正,或查处。这个司,我看就叫‘纠察司’好了。右使意下如何?”

    “这么说来,商人便不属于各地官府管辖了?商人犯罪,一概由咱们的纠察司处置,而不经过地方官府,这未免……”魏华微微皱眉。

    “自然不是。”萧庭笑着摆摆手:“怪我没有说清楚,纠察司管的,只是商令,违反的商令的,由咱们来处置。至于其他,如盗窃、杀人等等这些个案子,自然还是地方官府来管。纠察司的执法标准,就是商令司制定的商令,这商令是个新玩意,即符合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疏议中没有的,所以二者倒是不会有冲突。”

    现在自然是没有冲突,那唐律疏议,萧庭也看过,在这个时代是比较完备先进的,在历史上也影响了好几个世纪甚至是几个法系,但毕竟还有众多的不足之处。

    这些唐律疏议没有涉及的不足空白处,凡事和商业沾上那么一点点关系的,商令司完全可以抢先一步制定法令,抢到管辖权。

    “这就说得过去了。”魏华停笔,吹了吹面前写满字的纸张上尚未干涸的墨字,望着上面念道:“人事司、财事司、商令司、纠察司,这四个司分由主薄掌管,算是定下来了。我回去整理后便上奏陛下。剩下,还有两个监丞,又该如何化分权责?按照管理,四个司,一分为二,一名监丞,提领两个司。”

    “这惯例,我也想改一改。”萧庭笑道。

    改一改的事今天发生的太多了,魏华也习惯了,况且对于组建商事监的种种门道知识,他实在是懂得不多,只能由萧庭来主导,于是笑道:“恭听左使高论。”

    “恭听是不敢当的,高论谈不上。”萧庭连忙摆摆手,才道:“咱们商事监本就是个小衙门,人手不足,事情却多的很,非要按照朝廷的惯例,再划分成几层,将来办起事来,难免拖沓繁杂。依我看,这两个监丞,就不要和四个司有直接上下从属关系了,另外各管一摊子事。”(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开衙() 
剩下的两个监丞的名额,和四个司没有直接上下从属,但并不是毫无关系的。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