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庭-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定方背着个手,望着播种机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什么,孙思邈和李郎中像是对望一眼,没说话,最后几道目光又齐刷刷的落在萧庭身上。
如果真如萧守道所言,需要十几个‘高手’的才能用的话,这台播种机就毫无意义,哪家农户都不可能为了播种请十几个‘高手’回家,有这么多人力和闲钱,还不直接用人来播种。(我的小说《唐庭》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
第五十四章 播种()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唐庭》更多支持!)见识见识,见过了才有识,思维模式的落后导致了认知的落后。当然所谓的落后是针对一千多年的巨大时代鸿沟而言,在场的几个人,都可以算是当今大唐见识最广博的人,之所以对于播种机怀有疑问,只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见过后世的机械化大生产而已。
萧庭摆摆手,笑道:“这倒不用,一头牛,三个人就行。”
“军中无戏言,小子莫要信口开河。这东西要是真管用,老夫设宴请你,若是不管用,自己洗干净屁股来左武卫挨鞭子吧。”苏定方沉声开口。
管你屁事!萧庭心里狠狠鄙视了他一番,老子研发的是种田的玩意,跟你左武卫有毛关系,怎么就变成军中无戏言了?怎么就要挨鞭子了?纯粹的战争狂人,走到哪就把哪当部队,跟裴行俭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难怪两个人能成为忘年基。
萧守道悄悄的捅了捅萧庭,幸灾乐祸的小声道:“苏中郎兼管着左武卫的军屯田,左武卫的战力那是没话说的,十二卫中妥妥的前三,不过军屯嘛,嘿嘿,年年欠收……总之一提到种田的事,老爷子就一肚子邪火,你可别招他。”
原来是这样,萧庭恍然大悟,猛将嘛,战时带兵打仗没问题,和平时训练军队也成,可你让他去种田,他肯定一肚子不爽,即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技术。偏偏朝廷里又是一股你超我赶,事事争先的风,屁大点事都要争个第一第二的,估计苏定方平时没少因为军屯田产量少被同僚奚落。
李郎中抬头望望天,道:“闲话休说,趁着天色还早,拉头牛来试一试便知真假。”
“牛村正,熊二,宋大头,带两个庄户牵头牛过来!”萧庭冲着不远处的卧牛村人群招招手,熊二一溜小跑到村里牵牛去了。卧牛村原本还剩两头老牛,朝廷又赏了萧庭十头,全部拴在村里的牛棚里。
很快的牛牵来了,宋大头指挥着熊二和两个农户把播种机的牵引绳套在牛身上,又在种子匣里装满了麦种,一脸兴奋的教那两个农户怎么使用。
萧庭望着播种机,眉头忽然微微皱起,若有所思。看起来好像在担心,这台播种机能不能成功,毕竟当着这么多朝廷大员,大话已经放出去,要是播种机不管用,这面子就算是栽阴沟里去了。
“修齐莫要紧张。”
萧锐笑呵呵的走到萧庭身边,拍拍他肩膀,鼓励道:“这台播种机要是成了最好,就算一次不成,咱们按着这个路子接着改,总有成的一日,到时候修齐你还是首功。别的不说,你年纪轻轻就有这番心思,已然值得嘉奖!”
那边李郎中也侧目撇了一眼,微微点头,似乎是对萧锐的话表示赞同。
“呵呵,倒不是紧张。”
萧庭却摆摆手,解释道:“小侄只是在想,这台播种机只适用旱田播种,水田插秧就没法子了,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再研究一台插秧机出来。”
跟领导说话有技巧,有时候不确定的事打死也不能说,要等到方方面面都已经落实是有十二分的把握之后才能开口,这会让领导觉得你这人办事靠谱。但同样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换一种场合情况却可以直接开口,相反领导会认为这个人深谋远虑,凡事能举一反三计划在前。
萧庭上辈子在办公室混了几年职场,这对这些职场上的小技巧还算运用的熟悉。他根本不担心播种机到底能不能实验成功,前几天夜里他就已经带着熊二和宋大头偷偷试过了,之所以没有公布,就是要在朝廷钦差面前博个满堂彩。唯一没料到的是,这次钦差的整容有点大的出乎意料,除了礼部的人,萧锐这个来头大的吓人的驸马都尉,大唐军队新一代的领军人物苏定方,还有李郎中这个真实身份未知的神秘人物。
用屁股想也知道,一个男爵的册封仪式能有这么大的排场是不正常的,孙思邈必然其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老头子对自己的确没得话说,这是他在帮自己铺路。
至于现在抛出‘插秧机’这个概念,纯粹就是临时起意,萧庭很清楚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做插秧机的难度很大,甚至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出来也是个没用的样子货。但有了播种机的成功,就会让朝廷觉得插秧机是有希望实现的,而需要实现,就必须通过或者说倚仗他萧兰陵。包括军用净水器在内,这两样东西一天没研发出来,大唐朝廷上下无论谁要对自己不利,都考虑考虑后果。
当然仅仅凭着两个未知的发明不可能通打天下,安身立命、修身齐家也不能仅仅寄托在这些上面,很多事还得一步步来。
果然,一提到‘插秧机’三个字,那边几道目光齐刷刷的射过来,孙思邈一副老怀欣慰,咧着嘴呵呵呵直笑,苏定方一对眯缝眼精光四射好像要杀人,李郎中嘴巴微张,有点见鬼似得望着萧庭。
萧锐愣了愣,咳嗽一声,转过脸看到萧守道手里捧着个汤碗,莫名其妙就一肚子火气,那张继承了他的血脉平时让他引以为豪的英俊脸庞,现在怎么看怎么觉得傻不拉几的。
萧守道见他老爹在看他,连忙笑着讨好道:“阿爷这汤味道绝了,回家我让下人也学着做……”
萧锐脸色微微发青,愤愤不平道:“不成器的东西!”一甩衣袖转身离开。
萧守道满脸幽怨,愣在原地,无辜的大眼睛望着萧庭:“修齐,我做错什么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世上本无错,庸人自扰之。”萧庭淡淡道。
“这话我懂,修齐你骂我是庸人。”萧守道翻了个白眼。
说话的功夫,播种机就已经套好了,四条粗麻绳套在牛身上,一个人在前面赶牛,熊二和另外一条壮汉在播种机后面扶着,宋大头站在一边,双手叉腰,深深的吸了口气,扯着嗓子大吼一声:“开种啦!”(我的小说《唐庭》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
第五十五章 这么多钱咋花?()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唐庭》更多支持!)啪,鞭子在空中打出一个响亮的呼哨,老牛哞的一声朝前闷头走,四条麻绳陡然间崩的笔直,拉动了后面的播种机,播种机随着老牛的拖动缓缓的朝前移动着,前方一排犁头做成的‘脚’在土里开了几道平行的土槽,借着翻土时候的反作用力,播种机上安装的齿轮吱吱呀呀的转动着,带起小巧的开关装置,放着种子的木匣子下的暗门一开一合,以匀速流出种粒……
五六丈长的播种机,按照陇距八个漏斗下种,一亩田从这头拉倒对面,再掉个头反过来播一次……原本三个人需要个把时辰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播种机的帮助下,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已经结束,工作效率提高以十倍计。
在播种机停下来的那一刻,现场鸦雀无声,安静的能清晰的听到远处水车的转动吱呀声和潺潺的流水声。朝廷一方的人全体石化,孙思邈苏定方和萧锐父子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的土地,脸上不约而同的涌起一丝因为兴奋而导致的充血红晕。连苏定方身后两个满脸刀疤的亲兵脸上,都露出了一抹罕见的惊诧神情,因为充血而变成暗红色的刀疤,像是蜈蚣一样在脸上盘踞着,很狰狞。
这些人从不种田,但是以他们的地位身份,他们比谁清楚,这台播种机意味着什么。
大唐多的就是土地,严格说是荒地。接近后世两个中国面积的土地上,只生活了三百多万户人家,陇右、西域,甚至是关内道长安京畿附近,都有大片大片看不到边的荒地。不是老百姓不勤劳,而是受到农时和技术限制,根本种不过来。但如果能把播种、灌溉等等一系列受到农时限制的工序提高效率,一户人家能耕种的面积将大大增加。水车已经解决了灌溉的问题,播种机虽然还没法在水田里插秧,但这两者已经可以让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户极大的扩大种植面积。
尽管萧庭和李郎中对于士农工商有一番辩论,但他也承认,李郎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农为国本,封建社会主要依靠的就是农业,农业发达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国力。
“老人家!”李郎中是在场唯一还能保持理智的人,但声音有些抑制不住的发抖,他走到牛老汉跟前,用尽量平和的语气问:“你是老把式了,烦你给瞧瞧,这种子播的还成不?”
播种并不是说把种子撒地里就行的,还有很多的讲究,否则就不用播种机了,拿着一把种子乱撒就成。
牛老汉其实也是第一次看见播种机的实战效果,他种了一辈子的田,做梦也没想过播种竟然可以这么简单,这么快,从播种机开动的一刹那他就震住了,两眼发直,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土地。
直到这个像是大官模样的年轻人站在他跟前说话,他才缓过神,连忙点点头冲进播完种的田里,弯着腰,低着头一寸寸的看。
播种面积有一亩多,牛老汉看的仔细,很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打扰他,所有人都安静的站在一边,默默的等待着结果,目光盯在牛老汉的身上,随着他的移动而缓缓移动着。
用了很久的时间,牛老汉终于检查完了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播种的坑。他缓缓的站直身子,面朝朝廷的官员们,双手捧着一把黄土,瑟瑟发抖,土粒子顺着指尖缝隙落下来。
“能成!”
在开口的一瞬间,牛老汉的声音忽然变得哽咽,两行浑浊的眼泪顺着苍老的脸颊流下来。
一个短暂的沉默之后,地里田间爆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几十个卧牛村的农民不敢太靠近官员,把宋大头和熊二几个‘功臣’举过头顶,高高的抛起然后接住。
熊二在半空发出招牌似的大吼:“哎呀俺滴个亲娘,快给老子放下,老子怕高……”
牛老汉颤颤巍巍的瘫坐在田里,双手捧着一把黄土,像一头苍老的孤狼,仰天发出一声沙哑的咆哮,紧跟着便泣不成声。
农民过的太苦了,祖祖辈辈千年下来,哪怕豁出性命去干,一年到头也未必顿顿能吃上饱饭,与天争命没那么容易,但争不过也要争,再苦也只能咬牙熬着。这就是农民的悲哀,他们看不到什么希望和将来,出再多的力留再多的血汗也不代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