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传万界-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一十四章半日(下)()
远处,一道赤色龙形冲天而起,仔细去观,却是一条赤蛟。
这赤蛟遍体鳞伤,不断流淌着血液,更是掉落不少鳞片。
一对龙目,盯着自己,缓缓流下血泪。
林正阳一阵莫名其妙。
这分明是吴侯龙气所化赤蛟。
这会儿盯着我作甚?
随即他冷笑着,看着那条赤蛟外强中干地无声咆哮了几下。
接着,天际隐隐传来龙吟之声。
一片白云之上,一条如玉的白龙盘旋而下,带着神性的威严,缓缓盘着。
白龙周身云气隐隐,同样也是瞪大了双目,不甘示弱。
过了一会儿,吴军残存舰队不足三分之一,终于溃败。
汉军大胜,击沉了三十多艘大船,衔尾追杀而去。
赤气一时大炽,空中白龙也是昂首而上,向前扑去。
一龙一蛟纠缠一处,不断撕扯。
白龙身强体健,看去明显强壮许多。
赤蛟本就体量弱了一筹,又是年老体衰,很快就渐渐不支起来,露出败迹。
“我方气运,明显压制住了吴军,此战胜负已定。”
气运只是总体的表现和影响,在真正战斗时,只要指挥得当,打胜对方,徐徐消减,哪怕一时敌方气运占优,也可改变。
这就是为何光凭气运高低多寡,不能断定成败的缘故。
因为钱粮、后勤乃至于人员素质,其本身都是气数的一部分,综合起来都汇成总气运。
其中任何一处都是不可或缺,缺了虽然也有气运,但是战时必然出大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屡屡有以少胜多的缘故·······气运再高,也只是综合实力,不代表不会打败仗。
虽然光凭气运,不能反映全部的战局,但在本身水师舰船之上占据技术优势的时候,气运又呈现压制状态,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了。
只要战略和战术上不出大的纰漏,保持住这种优势,将是一场大胜。
“可惜了······还是有些慢了!”
“上火雷!”
林正阳对着身边一名传令兵吩咐道。
“诺!”
那名传令兵单膝跪下,领命而去,在高台之上,打着旗语,通知下方舰队。
身边近臣冷东流好奇地问着:
“陛下,火雷是何物?亦是此次水师新式装备?”
“不错,无论是吴军还是我军,水师大多都用木船,最怕火攻。”
林正阳心情不错,就讲解着:
“这火雷,其实就与过往油弹相差不多,用类似于投石机一类的机关投掷出去,砸在敌舰之上,就会燃烧。”
“也是这次水师新配武器,只是暂时产量还不高,价格也贵了些,但是只要打赢这仗,就是值得。”
冷东流顿时心领神会。
此事早有征兆。
去岁之时,那时还是蜀王时,陛下就命人搜罗天下工匠,设置官署管辖,秘密建立工厂,生产军用物资······并且吃住都在军营之中,守备森严。
想来就是为了这些新式武器保密。
今日一观,果是犀利。
在场的文武大臣,亲眼见到这些,都起了心思。
接着观战,就见远处吴军水师大营大开,连绵十里的舰船,一艘艘排列开来,连成一片,浩浩荡荡,占据一处水道。
远远望去,黑压压都是船只,令人升起畏惧。
此是吴军水师精锐,坚船、精兵,是前后两代人积累下的吴军水师精锐。
除却这些明显的江船,林正阳还注意到一些明显更加高大的海船。
“久闻吴侯经营有海上商道,获利不少,原来真的是养了一支海军。”
远远地,就见到那些大船上,都透着威武雄壮之气。
林正阳心下微微一凛。
积年精锐,自有威仪。
不过当下他也不畏惧。
任凭再怎么精锐,这船只的硬性条件摆在那里,没有覆盖铁皮的战舰撞起来就是容易沉·········
双方战鼓响起,震动两岸,连绵数十里都是如此。
各自战船摆成队列,甲板上人影重重,气氛萧瑟,大战一触即发。
水面挂起大风,双方舰船不断接近。
汉军这边,首先竖起了挡板,降下了风帆。
挡板都是实木木板,覆盖着铁板,在船舱左右都有,能挡下流矢投石攻击,有效提供保护。
风帆降下,船身两边露出掣棹孔,探出长桨,不断划着,在贴近时控制方向和角度。
接着,是准备火药。
在靠近时,一排排火枪打去,对面弓箭回击。
火枪三轮射击过后,水面上弥漫起一阵青烟,吴军舰队顿时血肉飞出,倒下一片。
对面也有不少弓箭如雨点般落下,其中夹杂着为数不少的火箭。
只是都被挡板挡下,作用不大。
接着两船交错,彼此互有死伤,并且趁着机会装填弹药,或者重新拉开弓弦。
就在此时,吴军船上,飞出许多小黑点,落在吴军舰船之上。
“轰”、“轰”、“轰”,连续数声震响传来,甲板上炸开数团火焰,其中油脂带着无数星星点点的火苗,飞溅得到处都是。
很快,这艘吴舰就燃起了大火。
火焰之中,有人一时还不死,哀嚎着,不断狂奔跳江。
“扑通”、“扑通”跳江声,不绝于耳。
“放!”
“啪啪啪”,震耳yu聋的火铳声再次响起。
硝烟弥漫,鲜血飞溅,又是一艘敌舰上的敌兵片片倒下。
他们身上中弹,被打得踉跄向后摔倒出去。
一时间,都是瞪大了眼睛,临死前都还是不敢相信。
战场上,到处都是火枪啪啪啪啪开火的声音。
不时还夹杂着火雷炸开的闷响声,随即就能见到又是一艘敌舰陷入火海之中。
黑烟漫空,着火焚烧,一时间,喊杀声、惨呼声充满江上。
接二连三地,有敌舰着火、沉没,或是被火枪几轮涉及后击溃。
新式武器的运用,带来了水军战术的变革。
数百条敌舰,几轮下来,就损失了六七十条。
凄厉的喊杀声,震动数十里。
先锋惨白,后续的舰队也不得不压上,并且最终缓缓被击沉。
半日之内,击沉敌舰三百余艘,击杀两万余人,俘虏一万七千余。
吴军大败,舰船尽数焚毁。
第一百一十五章金德天命(上)()
汉军击溃吴军之后,大势即成。
吴军再无战心,不久,扬州各处纷纷降了。
纵有不肯投降的,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林正阳入了金陵,望着昔日吴国首府,上方仅仅余下稀薄的白气,心下并无多少喜悦。
实话来说,到了现在,经历得战事多了,对这种大胜就不怎么激动了。
尤其是,这场胜利,从一开始就在计划之内。
那种新鲜感一去,剩下的就是萧索。
眼见着一具具尸首,好似垃圾一般,被打扫着处理掉,他心下就有些不忍。
大约是“物伤其类”,又或是“见之生而不忍见其死”。
人在见到与自己形貌相似的同类死去时,也会感到伤怀,见到他们活着就不忍心见到他们死去·······所谓一念仁慈,无非如此。
此事发生在他眼前,并且为他亲眼目睹,就有所触动。
若是换成发生在远方,属下报上阵亡多少多少,哪怕再多,只要不是亲眼目睹,也只会讲这些陌生人视为冰冷的数字罢?
说到底,人的这种所谓仁心,也不过就算这么肤浅的东西·······
心中略微感叹了下自家的矫情,林正阳对着身边的随侍文吏吩咐着:
“记下,不论我军还是敌军,战死者尸体,都要焚烧,以免酿成瘟疫。”
“除此之外,还要备下器皿,盛放我军阵亡将士骨灰,刻下籍贯、性命、年龄、出身、官职等······再记下,此后我军士卒都要有身份铭牌,或木牌,或铜铁,或金牌······以便分辨身份。”
随侍之文吏,立刻奋笔疾书,身边纸笔都是随身携带,以备这时用到。
记下之后。传令交与后方。
之后,他在重重护卫下入了金陵。
大战过后,这里人心惶惶,街道上全无行人,只有一队队甲士在戒严着。
无论是米粮布匹当铺,都是大门紧闭,唯恐为战事波及。
富庶繁华的金陵,如此一派萧索之象。
这就是战乱的影响了。
“请陛下移步,城中尚未肃清,为防止宵小趁乱作祟,臣已命人整肃,还需半个时辰。”
一名杂号将军,单膝跪地,汇报着前方军情。
金陵也是一方古城,人口近百万,尤其是吴侯在此经营了数十年,到底还有多少心腹残存在此,实在是难说。
因此此时深入城中,并不适宜。
林正阳穿着黑袍,外面罩着玄甲,缓缓点头。
“吴侯下落如何?”
“这·······”
这杂号将军顿时吞吞吐吐地回复着:
“回禀陛下,末将等实在是没能寻到吴侯踪迹,只擒下吴侯三子,并一应女眷。”
“据城中人所说,曾在之前见得数艘海船,匆匆出港,似乎是出海去了。”
“或许·····这会儿还能追得上?”
林正阳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笑了笑,道:
“那是跑老了海路的海船,跟陆地江河水路又是不同,让水师去追,到了海面,还不知是谁追谁呢!”
内陆江湖水路,跟海陆大有不同。
别的不说,就是用的船只都不一一样。
没有跑过海陆的水师,跟一干海盗在海面上玩,当真是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是······出海?
林正阳有些好笑。
一个个都想着出海,海外要真是那么好,怎么不见历代中原天子开发海外?
此时海外岛屿,不比后世,多得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区域。
要想开发出来,非得花上一二十年经营才成。
就算这样,还有个先提条件,就是得有靠谱的海军。
没了内陆的基业,想维持海军,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海外人口能有几何?纵然连年战乱,有不少百姓出海避难,但这个人口总数,可有百万吗?
或许只有十万左右,这点人口还得分散在不同岛屿上。
靠着这点人力,要想将从未开垦过的荒野清理出来,再开发成熟地,需要投入的资本就不在少数。
只有失败者,这时才出海赌博。
林正阳坐拥内陆大好江山,这时还顾不上那边,就暂时放着吴侯跟甄宝玉两家争斗吧。
不过·······等到日后鼎鼎天下,是时候该组建一支能远洋航行的精锐海军了。
等到那时候,沿海区域的岛屿,这两位估摸着也开垦完毕了,嗯······正好接手过来,又是一份气数。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心下计议已定,林正阳就没有再去理会。
左右如今大势已成,南方已定,连成一片,谁来也翻不了天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