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7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相信绝对不会在高句丽发生。

    在他看来,李信最不喜欢的就是攻城战,这种攻城战最消耗的就是将士的性命,李信很少发动这种攻城战法的,这种攻城也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李信准备如何攻打辽东?难道想要封锁辽东吗?大将军,末将担心的不是辽东,而是辽东之外的城池。”鬼室福信低声说道:“已经是两天的时间,李信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行动,这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盖苏文面色微微变了变,看了阿固郎一眼,强笑道:“辽东城这么大,这么坚固,李信想要围困辽东,恐怕有些困难吧!走,走,我们去看看李信到底在干什么。我的兄弟,你的军队还能再战马?”盖苏文笑呵呵的做了一个手势,邀请鬼室福信和阿固郎出了自己的府邸。

    “当然可以。”阿固郎以为盖苏文要调遣自己的军队,当下拍着胸脯,想也不想的说道。

    “那好,请将军调遣三千精锐在城下等候。”盖苏文很高兴的说道。

    “是。”阿固郎面色一愣,想也不想,转身就走。

    “将军可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他?”鬼室福信是什么人,看见盖苏文将阿固郎赶走,顿时低声询问道。

    “不错,接下来我们的日子恐怕有些难过了,李信不会这样轻易的就放了辽东,他之所以没有动手,不仅仅是因为他爱惜自己的士兵,更重要的是他想等到裴仁基率领大军到来,可恶的荣留王,要不是他想对我动手,我岂会杀了他,岂会造成我们的东部的漏洞,若不是如此,我哪里需要防备东部的情况。”盖苏文低声叹息道:“李信肯定是在等候裴仁基的到来的,裴仁基手中可是将近二十万大军,这些人若是来了,不仅仅是影响我们的士气,更是会让李信彻底的将辽东围困起来,荣留王已死,朝中已经没有人抵挡裴仁基的进攻了,东部失陷也是迟早的事情。”

    “那将军的意思?”鬼室福信脸色也变了。

    “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些后悔杀了荣留王了,将他软禁在这里也是好的。”盖苏文罕见的说道:“现在我只能希望冬天赶紧来临,这样对于攻城的一方肯定很困难的。”

    实际上,李信若是这个时候进攻辽东,或许他还不会如此担心的,最起码这说明李信的目光是放在辽东的,若是不进攻辽东,那说明李信的目光肯定是放在辽东之外。李信兵马很多,若是真正的横扫辽东城池之外的时候,那辽东就会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将军,就算是被四面围困,我们的粮草足够我们支撑一年的时间,李信难道还在这个地方等上一年的时间不成?”鬼室福信不在意的说道。

    “不能小觑了李信。”盖苏文摇摇头,他和鬼室福信登上了城楼,望着远处的大营,面色顿时变的更加阴沉了,盖苏文冷哼了一声,说道:“李信这是想筑城啊!这是准备长期围困我们的打算了。”

    远处千里镜下,他清晰的看见,大唐军队的士兵正在挑着泥土,沿着大营的栅栏,正在堆积土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城池的轮廓,这足以说明李信军队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小的城池,扎下大营和建造城池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扎下大营随便什么时候都能离开这里,可是建造了城池,说明在很短的时间内,李信是不会离开这里的,甚至还会长时间的围困辽东城,这对辽东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u

第一千零七十章 诸子() 
“辅机有心事?”辕门处,韦园成看见长孙无忌望着长安方向,有些好奇的询问道。他拍了拍身边的小城门,这是用巨木搭建的城门,虽然不能和一般的城门相比较,但要比辕门要坚固的多。

    “我是在担心长安的事情。”长孙无忌也没有欺瞒韦园成。

    “长安,长安怎么了?杜大人、李靖将军可都是在长安的,固若金汤,有什么事情发生?”韦园成好奇的询问道。

    “辽东的处置,还有那些乱匪的处置。韦大人,陛下传旨让诸皇子处置此事,实际上是看几位皇子的表现,这是陛下对诸皇子的考验之一,可能会决定太子的人选,或许还要继续考察。”长孙无忌低声说道。

    韦园成面色一愣,这么长时间,他都差点忘记了这件事情,他沉默了半响,说道:“辅机,或许你太过担心,汉王身边人才无事,肯定能想出这件事情的最佳解决办法的,其余的几位皇子,身边更是没有多少人才,或者有些皇子还很小,基本上不会插足这太子之争的。”

    李信现在身边成年的皇子不过汉王李承宗、陈王李承宗、西域王李承谦、魏王李承通、赵王李承焕、楚王李承孝,其中最不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西域王李承谦,最有可能就是汉王李承宗和陈王李承宗,其中汉王的势力是最大的,更是被李信属意为太子人选。

    “皇帝陛下选太子,不仅仅要看中他的才能,更是要看中他的德,这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是皇帝陛下的心思和其他人不一样,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世家那么多的子弟,加起来可是有万人之多,这些人都杀了?”长孙无忌扫了周围一眼,说道:“你也知道皇帝陛下最厌恶的就是世家,称之为毒瘤,在别人身上,杀万人恐怕也要小心翼翼,但是皇帝陛下岂会在乎这一点,他若是杀了这些人,还真是有可能的,可诸位皇子却不知道这一些,一旦走错了一步,恐怕就和那个位子失去了机缘。”

    韦园成听了之后一阵默然,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当今天子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的人面对世家都是小心翼翼,他却是要杀就杀,要囚就囚,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对此事会做如何处置。

    “你在这个地方怎么想也没有任何用处,哎!走吧!”韦园成摇摇头说道:“陛下不久之后就要召见草原部落首领,事情比较多,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你可得帮帮我,哎,谁让御营之中,人手太少呢!”

    “行,行,走吧!”长孙无忌摇头说道:“相信陛下的圣旨到了长安之后,克明那边肯定会有反应的。汉王有他帮助,度过这一关不难。”

    长孙无忌猜的不错,李信的圣旨到了长安之后,长安官场顿时露出一丝异样来,皇帝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难道是对汉王已经不信任了,或者是另外有了新的人选。更或者是说对世家大族这件事情已经有另外的顾忌,要知道,这段那些世家大族都小心翼翼,进京寻求门路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

    “老师,父皇此举所谓何意?”李承宗皱着眉头望着手中的圣旨,迟疑了一阵说道。

    “怎么,殿下心中无底了?”杜如晦放下手中的奏本,看着李承宗一眼,笑道:“殿下以为陛下这是在考察诸皇子,看看自己所选的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符合他的心意?殿下若是这么想那就错了,他或许是在考察诸皇子,但是更重要的是试探天下世家的反应。这次设计造反的世家有三十三家,其中一品世家有三家,二品世家有十家,其余多是地方豪强,但是天下的世家是何等之多,岂是这三十多岁家可以代表的,陛下这个时候下圣旨,就是要看看这些世家对此事的看法。”

    “原来如此。”李承宗放下手中的圣旨,说道:“若是按照这么说,恐怕这些日子本王的府邸也不大太平了。学生听说已经有许多世家都已经入京,正在寻求帮助。”

    “世家大族之间或许有利益纠葛,但他们都是世家大族,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陛下若是一口气将这些世家尽数诛杀,那就说明陛下有生之年都会将这些世家一网打尽。他们就要仔细思考,这件事情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了。”杜如晦叹息道。

    “老师以为,父皇应该会如何对待这件事情?”李承宗话音一落,迎面却发现杜如晦戏虐的眼神,顿时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拱手说道:“老师,学生错了。”

    “记住了,此事不能询问任何人,只有自己的主意才是自己的,你们还年轻,就算是犯了错误,那也是情有可原的,陛下心怀天下,是不会在乎这件事情的,但若是殿下询问了其他人的意见,并且采用了,最后还与陛下的不一样,殿下在陛下那边就要失分了。”杜如晦认真叮嘱道。

    李承宗闻言一愣,最后点点头,杜如晦跟随李信最久,也明白李信心中的一点想法,瞬间李承宗就将自己心中的一点想法抛之脑后。嘴角露出一丝苦涩来,遇见一个强势的父皇,对李承宗来说,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他的压力比较大。

    “殿下,尽自己的本心去做,不要顾虑,有的时候时候顾虑太多,不见得是好事。”杜如晦看见李承宗患得患失的样子,忍不住又叮嘱道。

    “学生明白了。”李承宗感激的说道。

    “来人,将陛下圣旨传与诸位皇子。”杜如晦这才点点头,让人将圣旨传与诸位皇子,而李承宗却是朝杜如晦行了一礼,出了武德殿。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想更换自己心中的人选,或者是在考察诸位皇子?”杜如晦望着李承宗离去的背影,露出一丝深思来,作为李信的辅政大臣,第一件事情就要弄清楚李信每一次动作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陈王府内,李承基一身锦袍,稚嫩的脸上有一丝与寻常年轻人不一样的成熟,生在帝王家,就算是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变的成熟起来。尤其是李承基这个人对那个位置还有几分期盼,在十二岁的时候,李信就让诸位皇子在外开府,王府虽然比较小,但是五脏俱全,长史、都尉、洗马等等都一一存在,是王府的一个小的朝廷,为年幼的李承基充当幕僚的。

    当然,相对于汉王李承宗,这个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物,陈王府的幕僚就差了许多,但是也有一些厉害的人物,比如御史台的许敬宗、长史权万纪等等,在朝廷之中也算是很有名。

    “殿下,您找我?”许敬宗穿着大红袍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对于李承基和李承宗两人,许敬宗与其他人想法不一样,李承宗为人敦厚正直,不喜欢阿谀奉承之人,李承基却是海纳百川,只要对他有好处的人,都能接受,这一点与李信很相似。

    许敬宗认为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对大唐的江山社稷有帮助。所以,他宁愿帮助李承基,当然,这与李承基下面的人手很多也有一定的关系。

    “先生来了。”李承基从一边取了一本文书递给许敬宗,说道:“刚才武德殿送来的文书,是父皇从前线传来的圣旨,你也知道,前段时间,有那些世家大族阴谋造反,锦衣卫将这些家伙尽数擒拿,仔细的算起来,有万人之多,若是再牵连下去,肯定更多。连赵郡李氏都参与其中,父皇现在将此事交给我们处置。想必这个时候汉王、西域王、魏王他们都已经接到圣旨了。”

    “殿下以为如何?”许敬宗看着手中的文书,微微皱了皱眉头,文书是后来武德殿书写的,盖上了大印,真正的圣旨肯定是封存起来了,薄薄的一张纸,在许敬宗看来,仿佛是像山一样重。许敬宗心中吸了一口气,这件事情他要认真的考虑一番。

    “人数太多,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