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路救赎-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害相权取其轻,袁大人觉得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应该是哪两个列强”陈文强对袁世凯话的微词并不以为意,缓缓说道:“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俄国和日本吧英日联盟虽然本意是针对俄国在远东的扩张,但却壮了日本人的胆,给了日本觊觎中国的狼子野心。我知道袁大人与朱尔典私交不错。但英国能在中日冲突时站在什么立场德国呢,与英法不睦。作为新兴列强又对现在的国际格局深怀不满,不失为我国抑制英日联盟的一个助力。”

    停顿了一下,看袁世凯认真地听着,陈文强继续说道:“从地缘关系,以及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强弱来看,德国虽据青岛。虎视齐鲁,却并没有那个实力。首先是海军力量不强,远渡重洋来作战难度极大;其次是德国在亚洲并没有殖民地,不象英法,能就近调兵。况且”陈文强故意沉吟着。“日本的崛起,在太平洋上已经威胁到了德国和美国,而扶持中国这个大而弱的盟友,对德美两国都是有利的。这也就不排除德美两国会主动放弃些利益,而中国正可以借机争取。”

    “中德美结盟”袁世凯对此感到新鲜而惊讶,“挟洋自重”的思想是有,“仿德防德”的思想也有,但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显然不如陈文强这样精到。

    “姿态,现在只能作出这种姿态。”陈文强轻轻摇动着一根手指,有些鄙夷地笑了一声,“凭朝廷衮衮诸公的见识和能力,要想结盟成功岂不是笑话事情张扬开来,倒要遭到其他列强的破坏和打压,徒然坏了长远大计。袁大人,你以为对否”

    袁世凯若有所思,好半晌才微微一笑,说道:“看来陈大人欧洲一行,主要是德国一行,收获颇丰啊德国皇储宴请,德国皇帝召见,这得到的消息显然是很可靠的喽只是不知陈大人以为何时可启动结盟事宜,或者说怎样的联盟才对中国最有利啊”

    “立宪走上正轨,建立起真正精明强干通晓国际形势的内阁再说吧至于具体事宜,非有一杰出之外交家不能成事。”陈文强此番是秘密来津,他不怕袁世凯把事情兜揽出来,“交结外援”可是朝廷大忌,更是慈禧所不容的。连与张謇等在野立宪派人士的交往都极为保密,更不用说他这个能量更大交结更广的闲散官商了。

    也正是因为闲散,因为亦官亦商,陈文强才有更大的自由度,而不必象袁世凯这样小心翼翼,夹在满族亲贵和汉臣中间受气。

    “受益匪浅啊”袁世凯似真似假地慨叹着,“我原以为美国不断示好,是因为抵美风潮的影响,却没有想到其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太平洋,日本真的会威胁到美国和德国吗”

    “已经威胁到了。”陈文强嘿嘿一笑,说道:“去年,日本因美国旧金山学校委员会宣布将对所有的日本留学生采取隔离政策,掀起了激烈的反美示威”

    当时,消息传到日本,日本公众视之为奇耻大辱,日本政府也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对此作出解释。日本舆论甚至叫嚣:“整个世界都知道,装备很差的美国陆军和海军不是我们有高度战斗力的陆军和海军的对手。”日本的每日新闻咆哮道:“当我们伟大的海军将领出现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时,要打破美国固执的梦想是很容易的为什么我们不坚持派出军舰呢”

    尽管事件最后以美国的退让而平息下去,但双方的敌对情绪更加严重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但显然,袁世凯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或者说,他没有看出这其中的关键。

    “竟有此事啊”一贯警惕日本,甚至是仇视日本的袁世凯终于能够正视,能够认真思考了。

    袁世凯与日本发生关系,可以追溯到袁驻朝鲜时期。为抑制日本势力在朝鲜扩张,袁孤立和排挤打击亲日派,甚至派人到日本刺杀亲日派头子金玉均,“遇事挑唆”日朝关系。后来的甲午战争,袁对日也持强硬立场;日俄战争,袁“以夷制夷”,偏向于俄国,也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

    所以,日本人仇恨袁世凯,袁世凯也敌视日本,陈文强这一番说辞,自然引起了袁世凯的心动。而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陈文强显然与袁世凯是一致的,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

    作为一次试探性的交流会面,陈文强和袁世凯谈论了很久,尽管缺少实质性的东西,但都是相当满意的。

    着眼于长远,两个人都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也不是胸无城府之人。合作嘛,以后多的是机会,关键是两人都觉得有建立长期联系的必要,也都表示愿意互相扶持帮助。最主要的是两人在利益上有交集,可以互相利用。

    。。

    。。。

第二百章 印象,国路() 
一个半新半旧亦新亦旧的人物。

    在经济文化上,包括宪政新式教育在内的新政建设上有着极大的热情,并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尽管成本昂贵。但在政治方面,却还缺乏雄才伟略,更擅长中国封建社会的“权谋”,而不是对近现代社会的政治习惯的熟悉。

    一个汉人,说不上对清廷如何忠诚,更多的应该是戒惧。这当然是满族亲贵一直以来对汉臣的不信任和处处防范造成的。

    比如,为了避免一方坐大,清廷决定以北洋军和湖北新军为主干,使南北方平行发展,以便互相牵制。比如军官的培养,清廷便命令河南山东山西各省选派军官前往北洋学习操练,而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各省则选派军官赴湖北学习,练成之后在发回原省管带新兵,加以训练。

    深谙人性,却还称不上洞悉;了解些国际形势,却不是那么透彻

    金色的阳光照在湛蓝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恍若蓝色绸缎上镶嵌着颗颗闪亮的金星。海水一眼望不到边,在地平线上,渐渐与蓝天合为一体。

    陈文强串联着脑海中的丝丝缕缕,拼出了他心目中袁世凯的大概形象。虽然还不是很完整细致,但已经足以让他在与袁老四打交道时有了策略和办法。

    不管历史上如何评价袁老四,南北和议,避免了大规模内战,以和平方式推翻满清,这是袁老四的功绩,也是陈文强所希望的结果。

    所以,袁老四是可以争取的,或者说是必须要争取的。没有他统辖控制北洋六镇。这中国最精锐的军队如果被满清所驾驭,最坏的情形便可能出现。别的列强可能还力有未逮,日本这个恶邻是肯定不会消停的。

    “大人”随从冯义走近过来,低声说道:“北京的兄弟没见着,是不是”

    “不必了。”陈文强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本来就是秘密来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北方呢,现在暂时还用不上,但工作呢,要继续加强。人员是否精干,也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定论。所以,不急见面。”

    北方的势力,陈文强是最弱的,但也在不断发展。虽然重心依然是在南方,可在北方多几个落脚点也是好的。

    “天津的帮派不少。可都不成气候。”冯义接着汇报道:“如果咱们堂要统一江湖,也费不了多大的劲。”

    “混星子”陈文强有些鄙视地撇了撇嘴,说道:“先不管他们,咱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在长江中下游。江浙皖湘鄂,这才是要投入大力量的地方。”

    “那里的帮派一样繁杂,象皖地,有终南会龙华会金华会九龙会平阳党乌带党,以及青帮洪帮等各路豪杰。谁也不服谁,在各自的一亩三分地上称王称霸。不知道天高地厚。”冯义有些鄙夷地哼了哼,“不过,听说最近他们有了什么大元帅,还分了五个协领,弄腾得挺欢实。”

    “欢实啊,恐怕就离败亡不远了。”陈文强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些江湖汉子啊,干点大事就不知道低调些,非要弄得人尽皆知。多刺探一下,看看这个大元帅是谁”

    “还大元帅,名字倒是挺威风。哪赶得上大哥一根手指。”冯义呵呵笑着,“乌七八糟的十几万人也不顶事,还能折腾出多大动静”

    “如果能让他们折腾得好,折腾得是时候,对咱们也是有利的。”陈文强虽然瞧不起江湖会党,可也不想不理不睬,如果可资利用,倒也不错。

    “兄弟多派人打探,看这帮家伙到底要搞什么鬼。”冯义停顿了一下,又汇报道:“江南巡防营帮统徐宝山,原出身青红帮,为官府招抚后,对帮派山头大加砍杀,江湖上为之切齿,有一些人竟希望本堂能主持公道。”

    作为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并且势力向江淮扩展的兴义堂,名声在外,自然免不了有江湖人物慕名而来。只是,对这种主持公道,陈文强却不以为意。

    按照史载,徐宝山接受招抚后,竭尽全力帮助清廷控制水陆地方治安,对其他青洪帮山头会党大加砍杀。1902年,他领兵剿灭高资镇陶龙翔陶龙丙二人,被晋升为参将。1903年,徐宝山又听从清廷指令,会同清军将他以前的绿林盟友曾国璋剿杀,并因功而擢升为江南巡防营帮统。以后,他又剿灭匪魁王正国,江北积年巨枭朱盛椿 朱羊林等,为清廷再立了一功。

    陈文强不以为然的原因是看重的社会正常秩序,看重的是社会治安。什么感恩戴德,甘心充当鹰犬,为清廷卖命立功难道盐枭遍地帮会林立土匪丛生的乱象就好了,难道民间缙绅盐商的一片颂扬是错的反正,他对那些江湖会党是没有好印象,徐宝山呢,维护社会秩序稳定,陈文强倒是挺赞赏。

    “如果没有徐宝山剿灭那些盐枭土匪,咱们也会受到影响吧,我记得盐酸厂新建时,购买盐等原料,有商人抱怨水路不靖吧”陈文强淡淡地说道:“现在呢,咱们虽然还挂着堂的名义,也算是江湖帮派,可兄弟们多已经走上了正道经营。上海滩是个特殊的地方,只是正道还吃不开。要不是这样,我早就把兴义堂解散了。”

    “兴义堂是镇住上海滩的龙头老大,解散不合适吧”冯义对兴义堂,或者说是龙兴堂还十分留恋,虽然他正在远离江湖营生,可从感情上还以兴义堂为荣。

    “那得看以后的发展。”陈文强沉吟着,也不敢确定,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他在努力使其向现代社团的方向发展,但还脱不了江湖帮派的本质,既可以为革命服务。也能成为扰乱社会的潜在危险。

    对陈文强的思路,冯义不是很清楚,兴义堂现在只是个旗号,核心已经是龙兴堂,势力则分散于旅沪华人公会,但这是外人所不知晓的。所以。在上海滩,在周边,提到兴义堂,还是鼎鼎大名,无人敢惹。仅此,冯义便觉

    得很满足,更不要说他还知道陈文强的其他势力,比如上海的商团。

    革命对冯义来说还不明确地知道含义,他只知道陈文强是要干大事的人。以后或许是改朝换代的开国功臣,甚至可能是一代帝王。他相信陈文强的本事,相信陈文强的实力,心中也期待能在追随陈文强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日后有个更光明的前程。

    “你喜欢常遇春”陈文强突然饶有兴致地转头看着冯义,微笑着说道:“明朝的开国大将啊,有万夫不挡之勇。”

    冯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嗫嚅道:“俺没读过多少书,这见识能多是听评书得来的。徐达是帅才。常遇春呢,骑马冲杀,建功立业要容易些。”

    “有这个想法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