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路救赎-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萱有些迷惑。歪头瞅着陈文强的脸,想看清他的表情,揣摩这话的含意,却不防陈文强突然凑过来,吧唧亲了她一口,然后便是开心的笑声。
……………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于一国,大凡初时都聚精会神,同心协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然等到环境渐渐好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能始终如一、兢兢业业的毕竟是少之又少。
这样的分析判断不仅适用于清廷,也适用于西南的革命军政府、革命军,只不过是相反的例证而已。
革命工作固然分很多种,固然不分贵贱高低,但那些投身其中,抛头颅、洒热血、乃至英勇牺牲却名不见经传的人难道不值得钦佩,不值得赞颂?
尽管北洋第五镇统制张怀芝出征前曾经研究过西南地区的情况,到达桂林后也询问过很多当地土人,并且带了不少向导,但在与革命军交火后,信心却大受打击。
只是试探性的进攻,只是适应性的作战,张怀芝已经感到自己面临是陌生的环境,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军队。
雨又下了起来,枪炮声逐渐稀疏。
张怀芝举着望远镜,观察着那座并不雄伟险峻的山,就是这座山,让自以为精锐的北洋第五镇屡攻不下。
当然,北洋第五镇并未尽全力,但对手的装备、工事、战斗素质等等方面,却让第五镇上下意识到敌人的非同一般。
首先是装备:驻守这座山林要隘的革命军似乎并不逊于第五镇,轻重机枪都有,还有北洋军并未装备的手榴弹。即便是第五镇的炮火占优,但在山林地带发挥的作用却不大,而因此却见识到了革命军的顽强。
其次是工事:不论是设置的地dian和坚固程度,都让张怀芝等军官刮目相看,并认识到革命军中的将领也是经过专业军事学习和训练的,可不是什么碌碌无能之辈。
至于战斗素质;则很快便能得出印象和判断,革命军阵地上没有乱开枪、乱叫喊、乱跑乱跳的,可见官兵之沉着,服从命令的一致和坚决。打起枪来也不是乱哄哄的,有经验的军官便能听出其中的节奏。
而环境也是第五镇的敌人。雨季是这些北方兵所没有经历过的,湿滑的道路、浓密的山林、忽高忽低的温度……甚至在张怀芝等人看来,水土不服、地形复杂或许将是北洋第五镇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
雨被风刮着斜扫在张怀芝的脸上,他在望远镜中看到了退下来的部队,一个个象泥猴般,也都是筋疲力尽的样子。
这仗不好打呀!张怀芝脸色严峻,轻轻放下了望远镜,心中浮起一句老话:强龙不压地头蛇。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硬碰硬()
张怀芝,少年时家境贫寒,生活穷困潦倒,一家六口人居住在半阴半阳的地窖中。1880年,十八岁的张怀芝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便到村南的黄河岸边挑河泥,挣钱养家糊口。苦难的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立志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此后,他告别了母亲去天津投奔了北洋军。
1890年,在天津紫竹林武备学堂,学习炮兵科目。八年后,得到袁世凯赏识编入新建陆军当中。1905年,就任第五军统制,和段祺瑞、冯国璋平级。
从张的经历来看,可称之为从奴隶到将军的历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励志的故事。在军队养马七年,又入武备学堂学炮兵,对于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刻苦努力的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当然,张怀芝的弱势便在于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闪光夺目的留洋经历,恐怕这也是他和第五镇被调到南方剿灭革命军的原因之一。
谁都知道北兵南战有着很多的困难,清廷也是反复考虑、权衡,才舍得把拱卫京畿的北洋军南调一镇。可调哪一镇,还是有很多说道和讲究。
胜则高官厚禄,败则辱命丧身。张怀芝也未尝不知道此番南下作战,荣辱参半,是件苦差使。所以,他是力持谨慎,准备步步为营、稳健推进,并不想搞什么比较冒险的穿插、迂回、急进等战术。
同时,张怀芝也作了很多的功课,也知道将面对的敌人不是什么草莽绿林,而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指挥的正规军队。但现在一交手,张怀芝才发现敌人要比他预计的更加不好对付。
“妈了个*巴的!”步队第九协统领马良骂骂咧咧地走过来,草草敬了个礼。抱怨道:“这仗没法打了,就前面那个山坡,比泼了油还滑,空手爬都够呛,还要ding着枪弹。这该死的雨,好象没个头儿。雨具也不够,湿衣贴在身上,一会儿就冷得打哆嗦……”
张怀芝面无表情地听着,这确实是困难,是没有料到的困难,但这仗还得打,什么没+♀,。△。±o《 s=〃arn:2p 0 2p 0〃》s_;
法打,那都是气话。
马良抱怨了一阵,看了张怀芝一眼。下了最后的结论,“对面的敌人必是主力,必是精锐。”
张怀芝轻轻dian了dian头,缓缓说道:“这话说得不错。要抵挡我北洋第五镇,寻常的军队哪里有如此顽强?敌人打的主意便是先以硬对硬,挫折我军锐气,再依有利地形地势节节抗击。有天时、地利两项,敌人便以为能将我军拖疲拖垮。”
“天时。地利?”马良想了想,苦笑道:“敌人确实有这两个优势。拖延也似乎对他们有利。且不说拖疲拖垮,便是这水土不服的伤病减员,时日一长,士气必然颓丧。”
水土不服是指身体与环境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气候、声音、饮食习惯等,出现的反应则有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睡眠不好。甚至腹泻呕吐、心慌胸闷、皮肤痛痒、消瘦,皮肤出现红斑、痘痘等。
虽然人也有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大小因人而异,时间也有长有短。北兵南下,最难适应的便是气候湿热。蚊虫肆虐,随之而来的便是疟疾等病患。
“雨具、蚊帐、驱蚊药、治疟药……”张怀芝慢慢地说出一大串需要的物资,不是没有,而是数量不够,显然准备工作还有很大的欠缺,“试探性进攻可以暂时停止,官兵都需要适应一下新战场、新环境。敌人很强,或者说是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但我们也确实不能迅速击败敌人,这是事实,与敌人的拖延战术无关。”
马良有些不甘心,也有些无奈。北洋六镇,全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不仅是别人这么看,他们也认为是这样,也想来个开门红。但面临的困难不少,很多都是出乎他们预料的。何况,他们临来之前,曾秘密派人向他们的老上级请示了方略,老上级只说了一句话“以稳为要,不可贪功,不可轻敌”。
北洋六镇是袁世凯的心血,虽然他被调入中枢,清廷亦向北洋军中掺了不少满人军官,但这些满人军官实在是不成器,想完全控制军队,却没那个才干。所以,北洋六镇还是控制在他的旧属手中,这是什么,这可是他保命的资本,也是他日后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哪能轻易损失。
“虽说剿灭乱党乃是大功一件,可依我看,湖北第八镇,广东混成协,都不想抢这个大功。”张怀芝轻轻叹了口气,“锡良坐镇昆明,名义上是总指挥,可统一行动还是难以协调。这下可好,那些旧军看咱们来了,没撂挑子也不出力,全靠咱们厮杀。就是这么样的情况,心都不齐,想剿灭乱党,谈何容易?”
马良哼了一声,说道:“朝廷的威权是越来越衰弱了,特别是南方,官员、将领实在是不象话,私心如此重,就不怕乱党坐大,他们连脑袋都保不住?”
“得过且过吧!”张怀芝冷笑一声,说道:“可惜咱们还得忍着,粮饷、弹药还要依靠他们呢!”
…………。
雨一阵大,一阵小,最后又变成了细如牛毛,变成了飘在脸上。
张怀芝和马良所料不差,当面的革命军虽然不敢说是精锐,但确实是主力,是经过实战锻炼,是经过骨干充实的强军。而且在总体数量上,是超过北洋军第五镇的。
而指挥官竟然是赵声,其在南京新军第九镇任标统时,所领部队被誉为“文明为全国陆军冠”,第九镇统制徐绍桢亦赞扬说:“现在能扎硬寨、打死仗的,只有伯先一人。”
兵是强兵,将是强将,革命军对北洋第五镇可谓是极为重视,战斗形成硬碰硬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北洋第五镇也只是试探性进攻,但也可令人看出其与别的敌军的不同。尽管训练与实战还有很多区别,可也能看出一支部队的强弱。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处的准备()
大发动将是全方位的,动员所有人力、物力,发挥所有潜力的。
不仅仅要利用到赵声曾在第九镇任职的人脉和影响,还有革命联合阵线中所能利用的全部力量,明的暗的,已经无需再隐藏,就是这一捶子买卖了。
人员的调动是频繁的,从根据地调出的,从外面调入的,还有从这个军区调到那个军区集结待命的。干部、军官、士兵,逐渐汇聚到钦州、防城,以江浙籍的为多,就准备着乘船北上,在家乡燃起革命大火。
“多保重!”
“保重,革命胜利后再见。”
“革命胜利后再见!”
在这一段时间里,类似这样的告别语是最常听见的。尽管具体的行动计划还处于保密,被调动的干部、军官也不知道自己将具体去哪里,但谁都意识到一场大行动已经临近,心中所期盼的革命成功已经离之不远。
“报告!”秋竞侠虽然已经是革命军中的高级军官,但来到报到地点,却已经是新的身份,将领受新的任务。
“进来!”得到允许,秋竞侠才推门而入,发现接待她的人并不算陌生,官职虽不高,只是个参谋,却是与她同期毕业的。
“秋姐,呵呵,快请坐。”陈华笑着打着招呼,态度很客气。
“好久不见了,看你的样子,好象发福了。”秋竞侠笑着打趣道。
“没办法呀!”陈华一摊手,苦笑道:“老想着下部队锻炼,可上面就是不放。看着你们在外面打得痛快,我可是羡慕得很呢!”
“各司其职,没什么羡慕不羡慕的。若是没有你们在后面指挥筹措,我们哪能打胜仗呢?”秋竞侠宽慰着。坐下来等着分配任务。
陈华看着秋竞侠急切的眼神,微微一笑,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说道:“不急,这是文件资料,拿回去好好读。三天之后交一份意见书。虽然大的方略已经确定,可具体的行动方案还需要集思广益。”
秋竞侠打开文件,匆匆扫了两眼,开口说道:“果然是在江浙,我猜得还算靠谱。”
“江浙经济发达,既要光复,又要尽量少些破坏,尽量以最短的时间恢复稳定。”陈华提醒道:“江浙地区的会党也很多,如何解决。要重视啊!”
“谢谢你指点。”秋竞侠没有马上走,也是想多打听些消息,以便心中有数,陈华这番提醒可谓是很宝贵。
“指点谈不上,抛砖引玉吧!”陈华笑着说道:“其实回去仔细看文件,也能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