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谋天下-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还是首辅王锡爵最终拍板,决定重新启动调查陆庆一案,以此票拟呈奏皇帝。

    “殿下今日的课业不错,文章大有长进,老夫也算不负进卿兄的托付!”

    老先生方从哲满意的点了点头,将眼神从手中的文章上转到了朱常洛的身上,虽然他和朱常洛并无师徒之名,但是却有师徒之实,自然也就亲近了几分。

    不得不说,这个小弟子着实是让他十分满意,尤其是对于朝政的把握和眼光,很多时候让他这么在朝中呆了多年的老师都有些叹服。

    “多谢先生夸奖!”

    朱常洛拱了拱手,笑嘻嘻的道。

    对于方从哲这个先生,他也是十分尊敬的,无他,老先生虽然博学多才,但是却并不迂腐,四书五经是要读的,但是老先生教课,更注重他对于各种事情的处理能力和大局观的培养。

    否则的话,换一个天天让他写八股文的老师,朱常洛早就拂袖而去了。

    何况如今京中的种种流言,对朱常洛并不算有利,而老先生这几天却是一反常态,几乎天天都到王府来,督促朱常洛的课业。

    不得不说是一种爱护,也是一种态度,无论情势有多么不利,方老先生都是和朱常洛站在同一条船上的。

    “嗯,今天的课业就到此结束吧!”

    方从哲放下手中的书卷,满意的笑了笑,旋即便开口道。

    “陛下的批答下来了,殿下可知晓?”

    朱常洛当然知道,方从哲是在说陆庆一案重新调查一事,事实上,就在内阁形成票拟的第二天,皇帝便已经朱批准奏,并下诏命左都御史衷贞吉会同刑部侍郎吕坤,大理寺卿董裕,共同调查此案。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要知道,上一次的调查当中,皇帝摒除了都察院,命刑部和大理寺主审,但是这一次却明显是以都察院为主。

    要知道,往常三司会审,应当是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共同主审,但是这一次,刑部方面,皇帝却指派刑部侍郎吕坤出面,吕坤和董裕两人的官位都不及衷贞吉,毫无疑问的,这一次的主审重任也就落在了都察院。

    更重要的是,吕坤有一个好友,名为郭正域,如今任礼部右侍郎,而郭正域是沈鲤的得意门生,故而吕坤也算是沈鲤一线的人,而沈鲤和沈一贯不和,这是出了名的,这一次的重审,也和沈鲤力主脱不开关系。

    很显然,皇帝对于这件案子原本的结果,也是保持怀疑态度的。

    轻轻点了点头,朱常洛道。

    “意料之中,温纯和沈一贯这件事情做的本就不地道,朝局斗争也就罢了,拿国家大事做筹码就过分了,陛下想要清查此案也是该的,不过这次总宪大人怕是下了狠心了,本王听说,昨日都察院已经和刑部联名,移文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令其半月之内务必将郑青山抓捕归案!”

    衷贞吉如此坚决强硬的态度,让朱常洛也有些意外。

    提刑按察使司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兼具司法和监察两大职责,算是都察院和刑部在省一级的下属部门,但是实际上,因为都察院的主要属官是分巡各地的御史,所以提刑按察使司大多数时候,受刑部的管理更多。

    而这一次,衷贞吉非是以左都御史的身份下令,而是以都察院和刑部的名义移文提刑按察使司,态度十分明确,这是朝廷中央部门对于下属部门的正式公文命令,必须立刻执行,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更何况,朱常洛知道,衷贞吉的行动绝不仅仅是这个,浙江巡抚刘元霖,现在应该也已经动身赶往长芦盐场,提刑按察使司加上浙江巡抚,若是郑青山还能跑的掉,那朝廷的面子也就不用要了。

    方从哲点点头,这一点他也知道,不过他今天要说的,很显然并不是这个,皱着眉头,方从哲开口道。

    “老夫没料错的话,总宪大人此举和殿下脱不开关系吧?”

    时至今日,以朱常洛的身份,他的行踪自然有无数人关注,更何况朱常洛前往都察院拜访衷贞吉也并没有可以遮掩,方从哲知道很正常。

    朱常洛也不避讳,轻轻点了点头。

    “殿下鲁莽了……”

    方从哲望着朱常洛淡定的神色,终是忍不住叹了口气,道。

第四百九十二章:沈一贯的反击() 
说实话,方从哲并不反对朱常洛去找衷贞吉,如今的局面,也只有衷贞吉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佬出手,才有可能破局,而且方从哲不得不说,朱常洛的眼光看得很准。

    整个朝堂上下,也唯有衷贞吉有这个底气和理由,能够重启此案的调查。

    让方从哲感到可惜的是,朱常洛始终是少年意气,有些鲁莽了,他要见衷贞吉,完全可以找个机会,私下里去沟通,收到的效果是同样的。

    但是现在,朝堂上下都知道朱常洛去都察院和左都御史详谈了许久,自然,不愿意让陆庆一案重新调查的人,对这一点也清清楚楚。

    因此而随之而来的,恐怕是让朱常洛的处境更加艰难。

    叹了口气,方从哲轻声开口道。

    “殿下,今天清晨,礼部侍郎余继登上本,言朝鲜大战之后,国库空虚,银两不足,题请殿下大婚之仪,一切从简,此事殿下可知?”

    礼部侍郎余继登,浙党的中坚力量之一,年前的时候,礼部尚书刘楚先因故被贬回乡,冠带闲住,朝廷并没有任命新的礼部尚书,而是由礼部侍郎余继登暂时代尚书署理部务,不出意外的话,过些日子,等到吏部铨选的时候,就会正式任命余继登为礼部尚书。

    他的奏本,分量不可谓不重!

    而且这份奏本所代表的政治意义,非同凡响,可以视为浙党对于朱常洛的一个警告。

    余继登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大婚仪式从简,可不简简单单的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要知道,朱常洛可不是普通的皇子,他是皇帝亲口定下的太子人选,冠婚一成,便是册封典礼,如今朱常洛已经行过了冠礼,只要再行过大婚,紧接着便是册封太子。

    如此贵重的身份,大婚竟要一切从简?难不成堂堂的大明,国库竟然空虚到连一个大婚都撑不起了不成!

    更何况册封典礼的仪式和靡费更是比大婚只多不少,大婚若是一切从简,那册封大礼呢?储位乃是国本,岂可如此儿戏!

    倒是朱常洛淡定得很,道。

    “知道,余侍郎说的其实也有道理,朝鲜之役,花费的确是十分巨大,本王大婚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事实上,朱常洛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余继登的这个奏疏,上的很有技巧,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无论朱常洛此时此刻的声望如何高,始终不过是一个亲王而已,往常国库空虚的时候,亲王的冠婚典礼节俭一些,不是没有先例,任谁也不能说他余继登错。

    他上这个奏疏的真正目的,或者说沈一贯让他上这个奏疏的目的,其实有两个,其一,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试探皇帝的态度,朱常洛的大婚,大张旗鼓或是低调行事,理论上来说都是可以的,到底该如何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意思。

    如今皇帝对于朱常洛的态度,着实有些晦暗不明,按理来说,若是普通的皇子,群臣这么轮番上阵,弹劾了将近半个月之久,皇帝怎么也该做个样子,命朱常洛闭门思过,来堵住朝臣的口。

    但是皇帝没有,直到现在,所有弹劾的奏疏送进去,皇帝都是留中不发。

    而若是皇帝想要力挺朱常洛,其实也简单,只要下一道诏命便是,毕竟朱常洛是未来的太子,只要皇帝挑明了他对于朱常洛依旧重视,大部分朝臣恐怕也就安分了。

    但是留中不发,这种态度就让人捉摸不透了。

    余继登的这个奏疏,实际上就是在让皇帝表态,皇帝若是对朱常洛心存不满,自然会准奏,而皇帝若是没有不满,自然会驳回这道奏疏。

    而且更妙的是,这道奏疏皇帝不能留中不发,因为留中不发就代表着事情暂时搁置,到时候余继登就有了理由,将大婚一事拖延下去。

    这种效果,跟皇帝准奏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换句话说,只要皇帝心中没有易储之意,那么他就肯定会驳回这道奏疏,到时候明眼人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至于第二个目的,其实就是警告了,如今朝野之上,正在为辽东一事对朱常洛议论纷纷,而如今余继登旧事重提,虽然没有直指朱常洛在辽东的过错,但是软刀子割肉更疼。

    这道奏疏的潜在意思就是对朝野上下的大臣们说,瞧瞧吧,若不是这位殿下胡闹,赶去什么叶赫城,平倭之战何至于打的这么快,国库何至于空虚到连一个皇子大婚都要一切从简。

    这是沈一贯对于朱常洛联合衷贞吉,做出的最强硬的反击!

    “可是殿下,大婚也就罢了,册封……”

    不过方从哲就没有朱常洛这么淡定了,脸色微微有些着急道。

    要知道,单单这么一封奏疏,绝不至于让方从哲如此着急,真正让他着急的是另一个消息。

    余继登的奏疏送入内阁之后,诸位阁臣的意见再起分歧,首辅王锡爵坚持此事不可,皇子大婚乃是国家体面,何况朱常洛乃是未来太子,不可轻忽,这一点取得了阁臣的一致认同,毕竟皇长子正位东宫,是文臣集团长久以来的大政方针,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就算是有人在底下搞小动作,也不能摆到台面上来。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不那么和谐了,大学士沈鲤觉得,余继登此言完全是在胡闹,国库纵使是空虚,也不至于连皇长子大婚都要拮据。

    而沈一贯则不这么认为,他提出平倭之战的靡费的确甚大,这个时候大肆铺张只会让朝廷更加不堪重负,但是皇长子大婚之礼亦不可轻忽,故而他提出暂缓大婚,等到明岁国库充裕一些,再行大婚之礼。

    理所当然的是,这一点遭到了王锡爵和沈鲤的一致反对,但是这一次沈一贯也十分坚持,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大学士朱庚也和沈一贯保持一致,如此一来,这件事情便有些胶着。

    京城当中从来都是藏不住消息的,几位内阁大臣如此激烈的争执,自然是风一般的传遍了京城,也传到了朱常洛和方从哲的耳中。

    事已至此,沈一贯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大婚一旦延后,册封之礼也必然会延后……

    ps:今天就这么多了,加更留到明天~

第四百九十三章:供词() 
不得不说,沈一贯的这一招来的甚是凌厉,三言两语之间,便拿捏到了朱常洛的要害,不论如何,朱常洛如今不过是皇子,而不是太子,沈一贯这是在告诉他,如今的朱常洛,还没有插手朝局斗争的资格。

    作为如今文臣集团名副其实的二号话事人,堂堂的内阁次辅,他有这个底气!

    而且事实上,如今的朝堂局势和前些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朱常洛正位东宫,一直是浙党的政治目的,但是到了最后,这个大桃子却被王锡爵和方从哲给摘走了。

    浙党这么多年的辛苦几乎白费,加上朱常洛对沈一贯素来不怎么感冒,便让浙党的许多官员对于朱常洛的态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