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谋天下-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年以来,国库入不敷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若不是有倭国的赔银涌入,怕是就要到了寅支卯粮的程度了,这还是内库屡屡接济的情况下。
而内库也不是个摇财树,照理来说,内库的银两也应该是自税赋当中而来,只不过这些年国库用度尚且不足,内库也就只能自己找路子,开始征发矿税。
现在皇帝的内孥不需忧虑,需要担心的是,罢黜矿税之后,税赋问题该怎么办?
今上的性格,向来是谋定而后动!
若是拿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处理税赋问题,那就先维持着矿税吧。
同样的,王锡爵心里清楚,今上心中倾斜于使用一条鞭法,所以才会以张居正试探群臣,但是以他观之,若是有更好的法子,今上也未必就会执着于张居正的改革……
“税赋之事,乃是户部本职,不知大司徒可有良策?”
王锡爵微微颔首,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赵世卿。
廷议之上,若非特殊状况,主持者一般不会点名,毕竟廷议上更多的是表态站队的问题,而有些时候,沉默也是一种表态,贸贸然把人点出来说话,是得罪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做官做到这个地步,打太极谁不会,即便是把人点出来了,也未必就能得到实话。
当然,先前石星的事情便是个特殊情况,石尚书严格来说算是帝党,当初便曾经受今上大恩,才保住了官位,王锡爵请他说话,是想要试探帝党的态度,而结果也没有令他失望。
至于说现在点赵世卿,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因为廷议的调子已经定下了,剩下的讨论不牵扯政治立场,是纯粹的技术性问题,自然要请专业的人来解决……
“元辅,实不相瞒,方才次辅大人和萧尚书所说的的确是正理,一条鞭法以银代粮,固可充裕国库,但是灾年赈灾却是难处,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朝廷若不收粮食,那么百姓只得将粮食卖给粮商,如此大批的粮食涌入市场,必定会使粮价骤降,所亏者,亦是百姓也!”
赵尚书也不矫情,事实上,只要大方向定下来,说话也就不必那么多顾忌了。
“而且不止如此,商人乃逐利之辈,大笔粮食涌入粮商是手中,必将导致收粮之价格骤降,然朝廷收缴税银,终究是要再换成粮食的,朝廷贸贸然将发放给官员的俸禄由粮食换成银两,必然会导致京师之地对粮食的需求迅速变多,彼辈粮商必会趁机哄抬粮价……”
不过他的这两句话,却是让众臣的眉头都拧了起来,赵世卿说的话其实不难理解,朝廷既然要收银两做税赋,那么百姓手里的粮食自然是要另寻他们卖出去的,这是正理,不然的话,百姓也没银子缴税。
但是如此一来,粮商必定会趁机打压粮价,而朝廷这边,原本给官员发放的俸禄是银两和粮食各半,偶尔朝廷困难的时候,还会以丝绢,苏木等贵重物品折价发放。
如今既然税赋全都是以银两形式征收,那么发放的俸禄肯定也要变成银两,如此一来,官员们拿了银子,还要去买粮食,如此突然冒出来这么多需求量,粮商不趁机哄抬物价才怪!
难不成朝廷辛苦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让那些奸商把银子都赚了去?
第六百五十六章:技术问题()
诸大佬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同样也忍不住一阵灰心丧气,望着赵尚书的目光也隐隐有几分不善,让你出来是解决问题的,谁知道赵尚书跳出来,问题没解决,又扔了一大堆难题出来,难不成他们想要罢黜一个祸国害民的矿税,就那么难吗?
群臣泪奔,咱们明明是为国为民来着,怎么就那么难!
“户部难道就没有平抑粮价的办法吗?”
王锡爵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商贾之徒逐利而动,这是本性,应该说,这的确是一条鞭法所带来的弊端所在,将地方官员们的灰色收入堵上了大半,而这多出来的银子,除了归于朝廷国库和减轻百姓压力之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被商贾之辈夺去。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朝廷往日征收税赋是粮食,粮价也依旧不是一成不变的,户部作为主掌天下经济之所,难不成对于这种情况就没有一点应对的办法?
“法子倒是有的,太祖皇帝曾有谕令,命各地设预备仓,以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遇荒年借贷于民,借此平抑粮价,不过预备仓太过繁多,自本朝英宗皇帝之后,渐渐废置不用,各地预备仓,常平仓钱,谷两虚,怕是难以应对粮价波动!”
赵世卿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常平仓之制,古已有之,是朝廷平衡粮价的重要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丰年从百姓手中买回粮食储备,等到灾年的时候开仓放粮,借以平抑投机之辈,提高地方对于灾害的抵抗能力。
但是赵尚书也说了,常平仓之制,到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各地的预备仓和常平仓,往往难以达到朝廷规定的储粮数额,自然也就失去了平抑物价的能力。
“敢请大司徒明示!”
一旁突然插出来一位老大人,众人一瞧,却是新任的左都御史万世德万大人。
“这……”
赵世卿微微有些犹豫,这常平仓的问题,可不是今天廷议的议题,个中原因复杂,若是要说的话,可就扯远了。
而且让他有些想不明白的是,万世德跳出来干嘛……
“大司徒请说吧,常平仓之制,亦是朝廷重务,且与朝廷税赋之制息息相关,不算偏题!”
王锡爵扫了一眼万世德,心中却是隐有明悟,开口道。
“那好,老夫便说道说道!”
赵世卿心下一阵奇怪,但是也不矫情,略一整理言语开口道。
“朝廷设常平仓之制,本是为丰年储粮,灾年放粮,但是自英宗皇帝之后,作用渐渐缩小,各种原因复杂,老夫只说主要的,其一是朝廷财政艰难,诸位大人应知,常平仓乃是官仓,并非税赋,其中储粮乃是朝廷拨银从百姓手中购买粮食,但是近些年来,朝廷财政困难,能够拨付给常平仓的银两有限,故而常平仓购粮之时难免束手束脚,难以和当地粮商相争!”
话说出来,赵世卿的脸上也有些发热。
堂堂朝廷竟然还比不上底下的一群野路子粮商出的起价,着实是丢人!
不过也没办法,朝廷维持运转的银两都紧巴巴的,哪有钱拨给常平仓,更何况,常平仓的作用是为了平抑物价,丰年之时,不至于让百姓的粮食太过贱卖,灾年之时,不至于让无良粮商太过哄抬物价。
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在价格上,常平仓永远是吃亏的,丰年之时,常平仓收购粮食的价格,须得比寻常粮商要高,而灾年之时,常平仓放粮给百姓,价格又要比粮食低,以此来平抑物价。
那么问题来了,有点见识的都看得出来,常平仓这样是不会盈利的,不赔钱就不错了!
所以向来,常平仓都是需要朝廷拨银维持的,但是近些年来,朝廷财政艰难,哪有那么大笔的银两维持常平仓,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慢慢的废置了。
“至于这第二点,就是无妄之灾了!”
收敛了心绪,赵尚书继续开口,不过脸上的潮红却是褪去了几分。
“相比诸位也看出来了,常平仓之制,越是丰年,越不依赖朝廷,而越是灾年,朝廷须得拨银越多,而近些年下来,朝廷财政艰难不说,各地灾害频发,常平仓根本没有时间蓄粮,便须得放粮,这才是根本之处!正是因为这两点原因,常平仓之制已经渐渐流于表面,难以起到该有的作用。”
这两点应当说是相互影响的作用,常平仓的情况越好,便越不依赖朝廷拨款,假设连续五年都是丰年的话,常平仓纵然在价格上和粮商比有差距,可经年累月下来,也能填满,但是现实却是,这几年各地灾害频发,灾年和丰年基本交替出现,哪有工夫给常平仓储粮。
何况常平仓和朝廷赈灾不同,常平仓收购粮食是花了银子的,赈灾的时候自然也是发卖,不是无偿赈济,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
朝廷财政艰难,所以常常命常平仓先行将粮食赈济出去,不仅收不回银子,还把老本都赔出去了,短时间内还能撑得住,这么长久下去,常平仓钱,谷双空,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大司徒这就不尽不实了!常平仓废置,真的只有这两点原因吗?”
一名苍老的声音响起,只是说话的人的身份,却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
吏部尚书孙丕扬!
这是个什么情况……
一干大佬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王锡爵和万世德却是对视了一眼,目光当中隐然含笑。
“依老夫之见,常平仓废置之事,应当和地方官不作为,纵容境内粮商操纵物价脱不开关系吧?彼辈商贾之徒,乃四民之末,本应安分守己,却胆敢和朝廷官仓竞价,若遇灾年,更是哄抬物价,不顾百姓死活,地方官吏守牧一方,纵容彼辈猖狂,岂非失职?”
孙天官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开口就打翻了一船人。
要知道,常平仓失去作用,可不是一地之事,全国各地都有这种情况。
而现在,把着官帽子的吏部尚书,大冢宰孙天官,竟然说这是因为地方官的原因,如何能不让人心惊,何况这失职之罪,从吏部尚书的嘴里说出来,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今天廷议的内容,可都是要传到外朝去的,这话要是流传出去,不知道多少地方官都得捏上一把冷汗!
可换个角度想,即便孙丕扬是吏部尚书,一竿子将打翻这么多地方官吏,也不会好受,官场之上,谁没个门生故旧的,各种压力涌来,他真的受得住吗?
这位孙天官,莫不成是被大朝会上的变故刺激疯了不成?
一时之间,就连一向和他交好的朱赓和沈鲤二人,也有些摸不透这位大冢宰的心思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高调的孙天官()
从廷议一开始,孙尚书就一直低调的很,完全不像是外朝的六部尚书之首该有的样子,底下数位尚书都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是唯独他这个大冢宰一言不发。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方才在朝堂之上受到了弹劾,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弹劾,弹劾他的人,是今上的心腹人物杨涟。
在这个时候,孙天官理应保持低调才是正理,但是现在,孙丕扬突然跳出来,直言常平仓的问题是因为地方官工作不力,纵容粮商哄抬物价,甚至连失职之罪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这可不像是一个低调的人应该做出来的事情啊……
与此同时,赵尚书也是一阵愕然,不是因为孙丕扬说错了,恰恰相反,孙天官说的是实情!
常平仓的设置,说白了就是跟粮商抢生意的,而且灵活性很强,收粮的价格需要随时调整,随行就市,借以平抑物价。
而这份定价的权力,就掌握在地方官的手中,所以稍有眼色的粮商,每逢夏秋收获之际,就会开始各方活动,力求能够影响常平仓的运作。
更麻烦的是,在许多地方,尤其是江南繁华之地,粮食生意都是由本地的士绅把持的,而地方官在政务上有无数地方需要士绅们的配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