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谋天下-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朝之所以一直征收粮食,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相对于银两,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还不如直接缴纳粮食方便。

    韩爌说的法子,的确可以解决这一点,由常平仓出面收购粮食,再由常平仓输银给当地衙门当做税银,如此一来,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只不过是将缴纳税赋的地方从衙门变成了常平仓而已。

    但是这样的确方便了百姓,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却有害无益,因为常平仓的银两,还是要从朝廷拨付,如此倒手之间,不过是左手换右手而已。

    甚至于按照惯例,常平仓收购粮食的价格要高于市价,所到如果真的这样做,朝廷征收上来的赋税总量只会不增反减……

    “元辅莫急,听下官说完,下官所说的常平仓收粮,只针对交不起银两的百姓而言,而对于地方的士绅以及大户,常平仓不仅不会高价收购他们,反而会压低价格!”

    韩爌欠了欠身子,却是解释道。

第六百八十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朝廷可以先命各户清报自家田地数量,臣打听过,京师之地粮价大多为三钱银子一石,苏州产粮之地,粮价恐怕只会更低,而朝廷可以用百亩之地为界,百亩之下产出者常平仓以三钱银子收购粮食,百亩之上产出者,可降价为两钱五,五百亩以上产出者,降价为两钱,如此一来,可保证常平仓收购的粮食皆是底层百姓手中的粮食,而非是士绅大户手中的粮食!”

    听了韩爌的解释,王锡爵却是沉默下来,仔细的盘算着这个法子推行下去的可行性。

    在内阁中枢这么久,他自己一眼就瞧出这个法子的优越之处,如果真的能够实行的话,至少在苏松富庶之地,可以完美的补上一条鞭法的漏洞。

    而且将高价收购粮食的余地保持在百亩之地以下,可以大大减缓常平仓的银两压力,同时也能够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如此一来,却是有两个难处,其一是如此一来,必然会得罪当地的士绅大户,而且是死死的得罪,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在苏州府这样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帮士绅大户联合起来对抗朝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说来这苏州府早就是有前科的,早在万历初年的时候,苏州府渐渐兴起一股奢靡的风气,由于苏杭自古风景秀丽,故而每到春秋两季,无数人会到苏杭游玩,若仅仅是游玩也就算了,偏偏这帮人有的是银两,史书有载,阖城士女,尽出西郊,逐队寻芳,纵苇荡桨,歌声满道,箫鼓声闻,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酿,歌舞而行,可谓奢靡颓废之极。

    更重要的是,有无数人看重其中的商机,纷纷抛下田地,去经商做小买卖,这下子苏州知府可坐不住了,要知道,农事乃国之根本,更是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若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他这辈子也就完了。

    更何况,这股风气和朝廷提倡的节俭朴素风气大大相违背,而故而当时的苏州知府便下令,以女子不宜抛头露面为由,禁止女子进山。

    尤其是妓家女子,更是严令不许离开城中百里之内做生意,不能**和戏班子,这帮士绅商贾自然觉得无趣,也便纷纷退去。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对于此事反应最激烈的却是苏州本地的百姓和士绅,这帮人觉得苏州知府挡了他们的财路,便集结起来到府城衙门静坐抗议,通过各种方式向这位苏州知府施压,更有甚者,还有百姓仗着人多势众,冲击衙门,只是被朝廷强行压下了消息,才没有闹出大事来。

    而事情的最终结果,却是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名苏州知府被调离,而他制定的政令也随即作废。

    看似是当地的士绅百姓获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的是,因为这件事情,苏州府在一干朝廷大佬心目当中的印象直接掉到了负分,每年越加苛重的赋税就是明证。

    而韩爌的这个法子,比起当年的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苏州府经济繁荣,但是仍旧是以农事为根本,韩爌这么挤兑那帮士绅大户,很容易逼的他们铤而走险,当然,暗杀钦差这种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但是联合起来再闹一场,却也不是闹着玩的,朝廷派了钦差过去,是要妥妥当当的办事的。

    办不好事还闹出了民变,无论原因是什么,朝廷是一定会向钦差问责的,到时候就算有皇帝保着韩爌,他未来的仕途之路也将坎坷无比。

    还有其二就是……

    “同为大明子民,税赋自当一视同仁,岂可因为拥地之多寡,而定税赋之制?”

    王锡爵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

    不过韩爌却是微微一笑,道。

    “元辅大人误会了,税赋之事乃是朝廷大政,下官不敢妄加更易,只不过这常平仓并非收税,而是出银买粮,再代替百姓缴税,既是买卖粮食,便有价格高低,想买谁的不想买谁的,难不成还有人敢强迫不成?”

    这就是所谓名义的好处了,韩爌之所以要绕这么大的弯子,先让常平仓从百姓手中购粮,再去抵税,而不是直接让百姓用粮食缴税,就是为了针对这些士绅大户。

    常平仓不是衙门,收粮的价格自然要随市场波动,至于这如何波动,就是他下功夫的地方了。

    王锡爵的眉头拧着,不过神色却是渐渐郑重起来,显然是有些动心,但是还拿捏不定主意的样子。

    让朱常洛看的一阵得意,这个法子,是两三个月以前,他和韩爌讨论政事的时候偶然听韩爌说起的,据说是他从一位友人的信中得到的启发。

    当时朱常洛便敏锐的意识到,这个办法看似简单,但是已经接触后世分层次税制的雏形,熟悉后世税制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收入越高,他需要交纳的税就越多,而且随着他收入的增多,他交纳的税款占总量的比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一来,有利于抑制阶级分化,同时也能够提高的国家的税收,令社会趋于稳定,韩爌的法子,就已经有了几分这个意思。

    他今天叫韩爌过来,是没有提前跟他打招呼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便是知道韩爌胸中有这番韬略。

    朱常洛相信,王锡爵一定能够看出,这个法子的优越性,所以……

    “韩大人果真不愧为陛下干臣,年纪轻轻,胸中便有如此韬略,老夫着实是没有想到啊!”

    果不其然,王锡爵沉默了半晌,终是目光复杂的开口说道。

    朱常洛顿时胸中一喜,知道王锡爵这是认可了韩爌,只要老首辅表了态,他心中的大石头就放下了。

    不过老首辅夸赞了两句之后,面色却是有些纠结,似乎是有些拿捏不定的话想要说,只是还未等王锡爵决定要不要说。

    一旁的韩爌却是再度开口道。

    “陛下容禀,臣的这个法子,必会激起当地士绅的不满,故而须得老持承重,资历深厚又精于地方事务的老臣方能镇压局面,而京中朝臣,包括臣在内,多不历州县,不熟地方政务,故而臣斗胆请陛下自久历地方的科道官中拔擢人手充任钦差!”

第六百八十一章:太急躁不好() 
大殿内的气氛陡然一静,朱常洛和王锡爵都是有些惊讶的将目光集中到了韩爌的身上,不过不同的是,朱常洛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惊讶当中带着一丝生气,而王锡爵则是恰好相反,他的脸上浮起一丝温润的笑容,惊讶中带着满意。

    “韩爱卿,遣派何人为钦差,朝廷自有考量!”

    朱常洛头一次拉下脸色,话语之间隐有不悦。

    他费劲心思给韩爌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甚至连升迁的道路都给他想好了,谁知道这个节骨眼上,他竟然要将这眼瞧着就要到手的差事推出去,让朱常洛怎么能不生气!

    听听他说的话,朝廷众臣多不历州县,不谙庶务,当选派资历深厚,久历地方的科道言官出任钦差,这三条他自己占哪一条了?

    论资历,他韩爌不过是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出身,朝廷立比他资历深厚的一抓一大把,论经验,他刚从翰林院转迁之后,就直接被选入东宫,哪有地方政事的经验,更别提要有科道官的履历,提出这样的条件,这小子是存心和自己作对不成?

    眼看皇帝眼中带着斥责之意,韩爌的口气一滞,倒是一旁的王锡爵微微眯眼,开口说道。

    “陛下,老臣以为韩谕德所言有理,朝廷吏治不清,皆因党争之故,而党争之始,便是诸臣相互引援,任人唯亲而不唯才唯德,老臣心知陛下有意肃清吏治,何故临于自身,却执迷不悟呢?”

    老首辅说话的时候,神情甚是凝重,紧紧的盯着朱常洛,就差被指着鼻子说,皇帝大人您这是任人唯亲,一瞬间噎的朱常洛说不出话来。

    怪不得历朝历代,谏臣都没什么好下场,这话说的也忒难听了!

    就算是以朱常洛这样的好脾气,听着元辅大人毫不留情的指责他任人唯亲,心里也是不好受的紧,一瞬间朱常洛顿时明白了大明历代先帝的心情,这还是在乾清宫里,半密议的场合,被如此指责他心里都不好受。

    更何况大明朝的言官,最喜欢干的就是批龙鳞,尤其是在大场合当中,譬如什么朝会之类的地方,当着众臣的面让皇帝下不来台,不被狠狠收拾才是怪事!

    这和对方说的对不对无关,其实大家在生活中也常常有做错事的时候,但是做错了归做错了,心里知道归知道,但是被人当面揭了短,面子上就未免挂不住。

    朱常洛现在就是这种状况,方才王锡爵一开口,他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和老首辅的共同利益点是肃清吏治,所以在别的事情上老首辅都可以让步,但是唯独在这种事情上老首辅绝对会钻牛角尖。

    不过也幸亏这里四下无人,该传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不会将具体的情况泄露出去。

    狠狠的剜了韩爌一眼,朱常洛苦笑一声道。

    “元辅说得对,是朕想岔了。”

    终究是自己的心腹近臣,朱常洛冷静下来之后,就明白韩爌必定是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先前的确是他着相了,只想着要将这份功劳揽下交给帝党,以此来铺平韩爌的晋身道路。

    但是他却忘了,韩爌本身其实并不大适合这个差事,平心而论,若是抛去韩爌的东宫近臣身份之外,论资历他比不上朝堂的前辈,论经验他比不上久历地方的官员,论声望也不足以镇压地方,虽然能力是有的,但是朱常洛清楚,外人未必清楚,如此一来,明面上的实力韩爌处处都不如人,凭什么争得这次差事。

    王锡爵说他任人唯亲,还真是一点没错……

    “陛下,圣君治下方有贤臣,韩谕德在大功当前,尚能谨守本心,以国为要,大局为重,有如此朝臣,方是百姓社稷之福啊!”

    眼瞧着皇帝沉默不言,人老成精的王锡爵如何不知皇帝的心里,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算是递了个台阶。

    摸了摸鼻子,朱常洛再次开口,虽然依旧不悦,但是语气却是平和的多。

    “既然如此,韩爌,你想必也有合适的人选了吧?不必藏着掖着了,说罢!”

    升迁太快有些时候也不是好事,事已至此,朱常洛也只得这么安慰自己,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先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