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爸,这好像是北宋-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以为这事儿就算是放下了,可是耐不住这哥俩成天吵架啊,而且动不动就牵扯到人身攻击,最尴尬的是,不知哪冒出了传言,说是其实他们俩人都不行。
于是俩人为分高低,开了同一间房,那啥。
结果又因为俩人为争面子全都吃了虎狼之药,而且还吃的有点多,愣是冲撞了两个时辰,都特么累出腹肌来了,满头大汗也没那啥出来。
两人心照不宣的威胁了某人一番,说是这事儿敢有第四个人知道就杀你全家。于是,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赵廷美和孙悦也没再提过此事。
当然,孙悦与赵廷美的争吵虽然看似低龄,但终究也不是为了争吵而争吵,其实俩人主流上争吵的还是京中新军的分配问题,这玩意毕竟是关系到他俩的身家性命的。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赵廷美这一波绝对是做足了准备才动的手,招招都打在要害上,全是暴击伤害。
首先,他虽然顶着摄政王的名头,却也学着孙家父子的样子,搬到了皇庄去住,并将皇庄彻底的给改成了一个贸易公司,成天领着一帮太监算账,并学着孙悦组建了一支私兵,专门负责保卫皇庄。
简单来说,孙悦和赵廷美两个人几乎将新军给分了。
孙悦本以为这货会在皇庄内部建一个玻璃厂,来跟他们家抢生意,毕竟洛阳玻璃厂乃是孙家产业乃至整个集团的支柱之一,利润率最高,结果这货却瞄上了内陆运输。
仅仅几封书信,就将大半的内陆运输握在了自己手里。
毕竟这货打着天家的旗号,而且这宋朝的运河都是他修的,跟那些沿河的地方守军以及各地知府都熟的很,又引入了地方官府以码头参股的新思路,一时间各地的码头建设都是如火如荼,除了蓟州内河还控制在孙悦的手中之外,其他地方现在全都姓赵了。
第二把火,则是宣布了马屁和骆驼为战略资源,买卖必须在官府备案,官府同意了才能买卖,并派了呼延赞去了趟夏州,也不知怎么弄了两万多头骆驼,并组建了个运输公司。
显然,这是惦记着垄断丝绸之路呢,人家本来就在西北经营多年,孙悦对此虽然极力反对,并与他大肆争吵,但人家却照样做了,反对屁用没有。
顺便说一下,孙悦和赵廷美现在平时都不上朝,但非常默契的每十天上朝一次,专门跟对方吵架,好多国策都是在他们的吵架中定下来的。
不得不说,孙悦对赵廷美这两把火烧的真是刮目相看。
孙家在制造业方面经营了太久了,甚至于凡是在工厂里作工的男人都是孙家的人也不为过,这其中牵扯着新军,他想插手难得很。
但问题是大宋并不是只有新军,大宋还是有很多厢军的,这些人随着军改,大量的下课之后,好多人干脆沦落成了脚夫啊纤夫啊之类的苦力,赵廷美无师自通,看出了第三产业将是消耗劳动力的大户,甚至是比第二产业还要大的大户。
当然,跑运输利润相对较薄,所以这帮人的工资还没法跟孙家下面的工厂里相比,但赵廷美给他们做主之后,生活确实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这一招真的很高,哪怕仅仅是运河流经的地区,也一下子就让他拉起了一股几乎不输给孙家父子的力量。
况且如此一来这货将商品的流通环节都快给垄断了,跟孙家父子说话的时候腰杆也硬了不少。
赵德芳倒是看出来了,这俩王爷对什么国家政事好像都不太感兴趣,凡是人事任免,赋税征缴,组织变动等大事,这俩货好像都没问过,偶尔孙春明跟赵普会聊一聊,却也从没争吵过。
而孙悦和赵廷美,在他们看啦争吵的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旧事重提,赵廷美又一次提议要修建运河,立下了雄图壮志,说要让每一个宋朝的州县都能通运河。而孙悦则主张拿钱在沿海地区先建港口,发展造船和航海业。
赵德芳和满朝文武都有点想不明白,这种小事,何至于就让俩人吵的不可开交,而参知政事的任免,却全都兴致缺缺的样子。
第五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君主立宪()
孙悦和赵廷美,一吵就是三个月。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吵,居然还给他俩吵出了贤德之名。
群臣们都看出来了,俩人别看吵的特厉害,却还维持着不错的私人关系,甚至于后期吵出了默契,只在大殿上吵架,而下了朝则干脆在一块吃吃喝喝,打球泡妞,赵廷美向孙悦请教商业问题的时候孙悦也是从不藏私。
无形中,这特么居然还有了点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最关键的是,俩人吵的架全都是事务性的,三个月来朝廷没有过任何因人废事和因人任事的情况发生,互相之间也不拉山头立党争,更没有使过阴招下过绊子,甚至在朝堂上都很少去培养自己人。
这不是真君子是什么?虽然因为俩人的吵架,仨月里朝廷其实屁都没干成,俩人都在各干各的。
连稀里糊涂坐上皇位的赵德芳都是一脸懵逼,因为暂时来看,他除了没面子了一点之外,他这个皇帝的诏令居然全都畅行无阻,一点也没有傀儡的意思。
反倒是赵普和薛居正俩人,都得倒是不轻,可是这俩人似乎并不完全代表这两个王爷,甚至于孙悦和赵廷美都懒得鸟这俩人的‘小打小闹’。
当然了,这是庸人的看法,至少孙悦和赵廷美知道不能再这样了,不拿出个解决办法,再这么各整各的,国家就乱套了。
又是一个孙悦和赵廷美都参与了的朝会,散朝后俩人嗓子都直冒烟,孙悦感觉嗓子里有玻璃碴子似的,赵廷美也没强到哪去。
有小太监拿了两杯蜜水过来,孙悦咕咚咚一口就给周了,见赵廷美喝的慢,还剩了半杯没喝完,他便直接抢过来自己造了,赵廷美皱着眉道:“连杯蜜水你都跟我抢,我可告诉你我吐了口水了。”
“瞅你那小气的样吧,老韩给我弄了点大鲍鱼,人脑袋那么大的那种,你吃不吃?”
“你亲自做我就吃。”
“爱吃不吃,惯得你毛病。”
然后两个十分钟前还吵得面红耳赤的王爷,搂着脖子就去孙家吃鲍鱼去了,而群臣对此也已经见怪不怪。
酒足饭饱,俩王爷翘着二郎腿剔牙,身后有美婢按摩捶背,连姿势都一模一样。
孙悦率先开口道:“咱都吵了三个多月了吧,狗屁也没吵出来吧。”
“是啊,我感觉再这么吵下去再吵三年也都吵不出个所以然。”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么空吵无意义,因为没有裁判,永远只能是现在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赵廷美不屑道:“你想让谁当裁判?赵德芳么?”
孙悦想了想道:“组建一个众议院吧。”
“啥叫众议院?”
“所有手上管着三千人以上生机的民间有钱人,我们孙家集团下面的各个公司以及你那头都派人组织一下,到时候咱俩一人做个计划方案出来,投票决定。”
“行。”
然后,就有了众议院。
众议院成立的初衷,只是单纯的,要确立一下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到底是内河还是外海而已,反正干事儿的也都是这帮资本家,索性就让他们定了。
不过比较悲催的是,这一轮投票孙悦输了,毕竟目前一流的航海术还都掌握在色目人手里,民间资本家门还是对内陆河运更感兴趣一点。
其实这也在孙悦的意料之中。
又过了半年,朝廷又在政事堂的基础上扩大化了一个上议院,一口气发出了四十几个同参知政事,每月开一次大会,每天开一次小会,赵普和薛居正更是公然各自结党,政事上,凡是政事堂最终敲定的事情,都不能再更改。
有意思的是,上议院的成员,居然是众议院的议员们选出来的,而不是被谁任命的。
总的来说,众议院不是选出来的,而是看钱的,只有你有钱有人,就可以成为众议院的一员,目前大概有两百多人,还在继续增加中,一年开会两次,只探讨大方向和选举上议院,而上议院呢,则控制着政局,并对众议院负责,跟特么英帝国的两院完全不是一码事儿。
这算是君主立宪么?好像也算,就是特么的有点四不像,暂时就连孙悦和孙春明都有点认不出它的模样,倒是有点像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制度很奇葩,好像也跟皿煮没啥关系,社会似乎进入了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
而在上议院成立了之后,赵普和薛居正的争吵则代替了孙悦和赵廷美,这俩货没事儿的时候谁也不去朝堂不说,甚至默契的脸上议院也不咋去了。
过了春假,赵廷美亲自去了一趟高昌回鹘。而孙悦则去了一趟广…州。
赵廷美在高昌回鹘待了一个多月,不但见了国王,据说和回鹘的所有贵族都相处的非常不错。
孙悦在广…州,则组织了一场超级巨大的聚会,据说参会的有两千多个色目人,全都是最少有三五艘大海船的那种。
其实不管是孙悦还是赵廷美,所面临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不管是丝绸之路也好,还是想掀起一场大航海时代,关键的核心技术都不在他们自己的手上握着。
赵廷美那头就不用说了,高昌回鹘毕竟不是什么小国,而且几乎是一统西域,大宋此时的武力也并没有达到盛唐之时的强盛,他倒是想对高昌回鹘用兵,但那太不现实,孙悦不可能答应,那些心向孙悦的众议院议员也不可能答应,得不偿失么。
而孙悦的处境却比赵廷美也强不到哪去。
虽然他在众议院就今年的重大议题上败了,但他并不觉得海运就搞不了了,恰恰相反,他认为明年才是真正上海运项目的良机,因为内陆运输的利润是可见的,赚的终究都是辛苦钱,偏偏赵廷美的计划又太宏大,修运河哪是那么容易的?杨广修个京杭大运河就几乎修到亡国,他那计划一百年都完不成。
而资本都是逐利的,当内陆运输因规模的扩大,而变得自我竞争,摊薄了利润之后,资本家们必然会将眼光又重新转移到海运上,到时候孙家父子手握集团,一定可以集中举国之力来发展航海。
可是问题来了,当前的大宋海运,甚至于世界海运,都是握在色目人手上的。虽然他通过手段也已经培养出了一定的航海人才,并同化了蓟州色目人,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比航海他们大宋与色目人的差距依然巨大到让人绝望。
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顺()
说起来后世很多人都觉得,在古代中华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都是渣渣的。这话也对,却也不对。
跟西欧相比,那种花家简直是天堂也不为过,像是二十一世纪的英德法等国家,放到十世纪基本上就相当于后世的孟加拉啊,埃塞俄比亚啊这一类国家,既不富裕,也不文明。
(所以资产阶级革命其实对生产力的和国民素质的要求真没那么高,即使是大航海时代,全欧洲的生产力加一块也不如大明的三成。民智更是近乎于无,贵族的识字率都不高。)
但是相对应的,色目人世界却同样是高度发达,总体方面比唐宋肯定还是远逊,十六世纪之前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