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护卫忙躬身道,“小的没大名,从小便是孤儿,只因小的乃丁子日入宫当的护卫,于是宫里人都唤小的丁子。”
周扁喜欢这护卫灵活,共过生死之后又觉得亲近,便想了想道,“丁子不好听,本王子看你做事甚是灵活,心思细密,就叫密吧。”顿了顿又接着道,“姓氏,便以周为姓吧,就叫周密如何?”说罢又看向太师。太师却也被这说话吸引过来,便冲周扁点了点头,又转向那护卫道,“还不谢王子赐名。”
那护卫,不,现在叫周密了,忙跪下身去谢恩,待抬起头时,周扁的马车却已走的远了。
周扁又看向那小姑娘,小姑娘正匆匆跟在车旁。周扁还记得危机时是这小姑娘救了自己,便又询问起姓名来。果然,都是最贫苦的底层人民,没有名字,却是刘姓,若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没出嫁时便叫刘氏,出嫁后便跟夫姓了。
周扁想了想道,“我见你聪慧,就叫若水吧,刘若水,你觉得如何?”也不确定这时道德经问世没有,但也没有太大关系,周扁只是觉得这两个字好听。
那小女孩却只是好奇的瞪着周扁,胆怯的问道,“你真的是王子吗?”周扁忙点点头,太师也冲她点了点头。小女孩开始听了周密口称王子,心中也没敢确认,眼见这身着华服的老者都点了头,方才相信,一想到自己居然救了王子,顿时兴高采烈起来,“真的是王子也。我有名字了,我有名字了,还是王子殿下赐的名呢。”刘若水高兴的都蹦了起来,也不知称谢。难得太师眼见这天真无邪样子,微笑着摸了摸胡子却没说话,没想太师对平民也有温馨的一面啊。
这年头能由贵族赐名绝对是一件荣耀的事,何况周扁身为王子,身份那是不低,若是有族谱,都会被记载进去光耀后世的,周密两人自然都十分高兴。而没一会刘若水想起了什么又撅起嘴来,“王子殿下,我的父母还在村庄里呢,我要回去看看。”周扁摇摇头,“你一小女孩回去也没什么用,太师大人派军队去看了,应该没事了。你便先跟我去城里吧,等外面没事后再回去。”小女孩想想也是,便不出声了,低着头跟着众人小跑。
经过这些话后,眼见得成周城在望。虽然腿仍在发软,但心中担心灵儿,周扁仍坚持扶住车辕站着,俯身看看灵儿,只见仍有游离的气息,周扁不禁在心里使劲喊道,灵儿,你一定要挺住啊。
又是一顿急跑,便到了成周城北门,只是此时北门已经紧闭,城楼上有护卫举着长矛跑来跑去,场面很是慌乱,想来是多少年没有遇到这样的紧张事件了吧。太师令人喊开了城门,众人一拥而入,随后沉重的城门便在众人身后紧紧的闭上了。这下终于安全了,只听得众人同时长出了一口气,原来竟是不约而同,数百人一起出气,声势竟都大了许多。这北门进去便是王宫后院,又往南走了走不多远便到了王宫中。太师令大队人马上城楼守着去后,便带着周扁,刘若水和几个宫内护卫进入宫来。
王宫大院内,太后正等着着急,眼见已经打发几拨侍从去北门上看着了,却自太师出城后却好久都没有消息。忽然一个内侍跑来,太后慌忙中竟迎了上去,却听那内侍道,“北门外有上百人往这边过来,有点远,还看不清是谁。”太后听罢顿时烦躁的摆摆手,这算什么消息啊,便厉声让其探准了再报,内侍慌忙退了出去。
太后的贴身侍女也轻声安慰起来,“王子扁乃是有福之人,必然安然无恙。”
太后依然眉头紧皱,“真不知又是哪家诸侯,若是王子有什么事,本宫必倾王室之力与之搏命。唉,早知道就不让扁儿出去了。”若是周扁在此听见定要疑惑了,那日不是明明听见太后说不喜欢自己么,怎么却又将自己看的比王室还重。
还好两人正说话间,又有内侍跑来,边跑边大喊“回来了,回来了。”太后正心烦,听罢不由怒声道,“没点规矩,说清楚,是谁回来了?”
那内侍喘过一口气来,“禀太后,太师和王子回来了。”太后一听心又提了上了,那内侍却又喘过两口气,“王子无恙。”太后顿时身子一松,坐了下来,自从得到消息后便紧张到现在,终于确定了。
随后便听见太师的声音响起,“太后,老臣将王子带回来了。”原来竟是前后脚。
太师身后,周扁跟着跑了进来,还没来的及行礼,便只觉自己被紧紧抱了起来,是太后。待松开时,周扁眼见自己肩上湿了一片,顿时心里温暖起来。心中一放松,周扁便开口向太后讲起事情经过来,直听得太后一时紧张又一时笑,虽然眼见周扁在此无恙,太后仍然感到十分后怕。
聊了半个时辰后,太后仍不肯放手,生怕周扁又跑了似的。太师只好在旁边候着,忽然一个护卫跑进来,“禀太后,太师大人。小的们已探清,是队韩兵,从孟津过来,此时已经离开往东边去了。别处还好,仅北周村被洗劫了,应该是他们在此歇脚吃饭,冲突中我王室的乡人死了约有一二十人,还有跟随王子殿下出去的护卫失踪了数人,具体的还在查看中。另外,监甲大人也不知所踪,听一个逃散的护卫说,似乎被他们掳走了。”显然这人是后来被太师派去查看情况的,而那个北周村便是周扁最后落脚的村庄了。太师摇摇手,待那护卫退下后,拱手说道,“太后,这孟津向来是单氏的人在守,怎么突然进了这么多韩兵却没得通报啊?而且方才老夫出城前去敲单氏的家门,竟无人开门,此事蹊跷啊!”
周扁想了想后插言道,“太师大人,这韩兵常经过我境内么?”太师摇头。
周扁已知韩国历年征战,其现有国土被周朝天子领土分为了两块,便又道,“想是韩国南边将有大战,故匆匆忙从北边调兵,为赶时间,所以抄近路了。”太师与太后却是对视一眼,俱是惊讶,显然是没想到周扁八岁小孩居然看出此点,也是八岁大的正常儿童,此时还认不得字呢。最后还是太后笑了笑,“扁儿,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今天受惊了。”
于是周扁便告辞而去,其实这韩国打仗又关周室什么事,只是不要祸害周朝就好。走时没忘了交待太师一声,一定要将灵儿医治好。那灵儿一进宫便与周扁他们分开,被抬到别处治疗去了,周扁也不方便跟去看,告辞太后之后就带着等在门外的刘若水回了自己的屋子,随意和刘若水聊起天来。
原来这刘若水的父母清早便去那个村庄里等着王子驾到了,还带去了刘若水的哥哥,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周扁也只好安慰刘若水,直说他们定然没事。过不会又有护卫来报告,说是韩兵已全部离境,仍不见监甲大人。那刘若水听了后再也坐不住了,周扁劝不住,只好叫那护卫将刘若水带出宫去。
个把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周扁正沉思时,太后来了。太后脸上也没什么表情,“扁儿,我把灵儿带来了。”周扁又惊又喜,难道灵儿这么快就好了,忙往太后身后看去,却是个没见过的小姑娘,十二三岁的样子,约莫有灵儿的模样,眼角却依稀可见泪迹。周扁还在发愣时,那小姑娘却拜下身去,“灵儿见过殿下。”
周扁忽然想到了什么,如五雷轰顶般呆住了,看向太后,太后微微一点头。周扁大叫,“我不信,快带我去看灵儿,我要我的灵儿,她在哪儿?”说罢周扁便向门外冲去,却被护卫拦住,太后却怒了,“我儿万金之躯,怎可去见大凶之物。放心吧,我会令人好生收殓的。”
自己虽然很努力,但是灵儿终究还是离去了。还是第一次经受身边人的离去,这可是哪怕在前世活了二十几年也没经过的事。一闭眼都是灵儿的模样,再也见不到那个视自己为主子视自己为生命的灵儿了,周扁呆在了那里,一刹那间,只觉得心中怒气上涌,由于杀人而造成的紧张一扫而空,反而突生抑制不住的冲动,手里紧紧握住短剑的柄,由于用力整个身体都抖了起来,难道这便是真正的愤怒么?周扁在心里暗暗下誓,赵魏韩的韩国么,本王子记在心里了,定要你为灵儿殉葬,今天你可惹毛了你扁爷爷!
太后眼见周扁身子发抖,知道他是为了随身侍女死去而愤慨不已,太后也不是个无情之人,自然理解侍奉长了是有一定感情的,便上前紧紧抱住,以示安慰。而那小姑娘也轻轻的无声抽噎了起来,周围人都默然无声,似乎天地间只剩这母子紧紧相拥。
第十五章 亲兵卫队()
其实这事不用司马图亲自过来的,只是那司马图知道大王已经时日不多,而明眼人都看得出,眼下这王子周扁乃是下任大王的第一人选,他司马图自然不是那总是一副酷酷摸样的少师,也不是老沉默无语的子长,所以还是想要巴结一下的,先示好便会得宠的道理似乎很早人们就懂了。王室虽衰弱,但内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司马图心思可机灵着呢。
不过周扁对这些招来的人却很是不满,开口问道“司马大人,这些人可是太后所定?”
听得出周扁的语气,但司马图老实的摇了摇头。
“那可是太师所定?”
司马图又摇摇头,意识到周扁语气不善,他的额头上已经微微出汗了,没想第一件事便办砸了,也是,没摸清这小王子的脾气,就想当然的拍马屁来了,看来以后真得注意了。
“哦,难道是太保所定?”
司马图还是摇摇头,拱手想要说什么却动了动嘴没发出声来,第一次面对面的打交道,哪里想得到这方才八岁的小王子话语中竟能有如此压力。
周扁提高了音调,“那究竟是谁给本王子选了如此人等?看看这些人的样子,这都还是我大周的武士吗?不知司马大人以为如何呢?”
这回再摇头可就混不下去了,司马图慌忙应道,“王子殿下,这些人确实是散漫了点,那是还不知殿下驾临啊。不过若是王子不满意,我可以立即换,只是不知王子想要什么样的。”眼见周扁还是没有理会,那司马图只好咬咬牙,使劲冲院子里众人挥挥手,大叫道,“都先回去吧,王子别有安排。”
众武士虽然有所不情愿,却也只好磨磨唧唧的起身离去。那周密也跟着一起出去,周扁却并没阻拦,只是冲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好一会,人才走完,院子里顿时清净了。
司马图抹了把汗道,“那下午再给王子换一批人?”
周扁没有回答,却只是问道,“这王宫卫队共有多少人啊,全是这种人吗?”司马图只好解释道,他们今天只当是来陪王子玩耍的,所以没当回事,其实巡视王宫的武士都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今天没表现好。真的很不错吗?周扁不由又想起那天院门外打盹的护卫来,于是轻轻摇了摇头。见周边没有出声,不知其意,司马图只得继续说道,原来这王宫卫队只有五百来人,由五个百夫长率领,其中约有一半是贵族后裔,另一半则是招的贫苦人家子弟。其实战国时期,武士的地位已经不高,各诸侯国军队里都大量招昔日奴隶的子弟来增加战斗力,王室也不例外。而贵族子弟哪怕落魄了也要么种地要么经商,少有继续当兵的,来当兵的也只是混吃混喝,所以素质自然不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