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周始皇-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周扁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提出来便遭到了一向力挺自己的太师的反对。

    不过周扁还是很谦逊的回道,“太师大人说的是,本王受教了。”说着周扁冲宁越使了个眼色,收缴兵器不是这家伙最先提出来的么,再说身为最高统治者,哪里会事事都要自己冲锋陷阵,所以有时能替主子出头,说出主子所想说而说不出的话的人,也是极为必要的。

    果然宁越清了清嗓子,“太师言过了,天下无不变之礼,魏国用吴起而变法则强,我周室守古制却衰。大王修王德那是必然的,但也不可不有防人之心啊,如今我王室虽得了洛阳,但这满城贵族却已不再是平王东迁时效死忠于王室的八大家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心里大多想着什么,并且他们的力量不容忽视,又有兵器在手,只怕若真有人牵头,便不再仅仅是前几日的刺杀事件了,大王不得不注意啊!如今他们和我王室不是一条心,若真有出征也指望不上他们,还是得靠王师。所以宁某以为,收缴全城之兵是势在必行。”

    “老夫担心的是,若真下令了,只怕人家不反也反了。”太师仍旧摇头。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比如借此次刺杀事件,先收缴手投矛以及劲弩,借口便是防止类似的事再次发生。”其实宁越也意识到了当初自己为大王出主意收缴兵器是多么的荒谬,幸亏大王没有采纳。

    太师却是转头向少师,“你倒是说说你的看法啊。”

    “事关重大,还是听大王的吧。大王自有定夺的。”少师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又恢复惯常的冷酷模样。

    太师忍不住心中暗骂一声,又转向白圭,“白大夫觉得呢?”

    “太师大人勿怪,我倒是赞同宁大夫的意见,先收缴重型远程兵器,毕竟当今敌我不明,洛阳满城贵族我们不知底细啊。我白府愿首先上缴,以示效忠我王。”

    眼见太师还不肯改变主意,周扁不得不发话了,“太师大人,就依宁大夫和白大夫的意见吧,本王可不想再惹母后担心了。如今时机最佳,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啊?”

    一听大王搬出了太后,太师便不再纠结了,这件事便就此定了下来,而执行人自然定下了是宁越,这种得罪人的事,他不去做谁去做啊,貌似他最合适。

    而周扁又想到了下一个话题,“白爱卿,与开始时计划的不一样,我们一下子将这近四千新兵全部接受下来,我王室的收入还够用不?”

    “回大王,王室收回了洛阳,存粮还是有不少的,所以吃食倒是不必担心。如今成周城内替王室做活的工人已有一千多人,烧酒及精盐产业收入稳定,所以单单兵饷的话还不是令人很担心。只是这些新兵们被大王拉去围剿参与刺杀的大户,死伤了不少,若王室要兑现承诺,只怕一时是凑不够这么多钱的。”白圭皱眉答道,显然他为此已操了许多心。

    “这个倒是好办,这次我们抄了黄氏等好几家大户,收缴的钱倒是挺多的,怎么看都够了。再说那些抓起来的与家主亲近之人都可以卖掉的,又是一大笔钱。”白圭话音刚落,宁越便跳出来了。本来为了变法顺利进行,而拿一些贵族家开刀就是宁越出的主意,所以这次行动便主要由其负责,杀了不少与家主关系紧密之人,抓了不少子弟女眷,本想将那些大户府中的下人奴役什么的都抓起来当奴役的,却被周扁制止了,杀戮太重可是要遭天谴的啊。于是便有了大批忠于旧家主之奴外逃与别国,不过刺杀天子的大事,周扁也不担心他们能说动别国为他们的主子报仇。

    宁越的这个主意却是连太师都点头了,“若不能取信于民,只怕我王室难以在洛阳立足啊,宁大夫的主意,老夫是支持的,为解决这些个大户所花的钱,从他们自己身上取,也算是所得即所用了。唉,本来老夫是不支持大开杀戒的,但这些天审讯出来,竟有如此多的人欲谋不轨之事,真是令老夫也感到惊叹啊。不过他们的女眷和子弟,大王还是不要去难为了,赏给有功之臣,或者如田氏等依附我王室的贵族大户家为奴即可。”

    难得老好人般的太师也这么认为,要知开始时太师可是大大的反对的,所以这次应对刺杀的对策基本都是与少师和宁越白圭三人商议决定的。

    周扁听罢笑了,“就依太师了,我王室如今正是立信之时,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赏钱和抚恤都少不了,所以也正是用钱之时,幸好此次应对得当,没让那几家大户逃掉,倒是得了不少钱。还有他们的土地和宅院,也都被王室收缴了。这土地便归王室所有,而宅院除了留一座给宁越的监察司办公之外,剩余的便赏给诸位成周旧臣如何?太师是得了邓家的宅院,而少师和少傅等不少大人还没有自己的宅院呢。”

    “大王英明!”太师等人立即拱手称赞起来,本想推让一番的少师也只好附和了。

    “大王,臣下还有一策,不知可否?”这拱手的却是白圭。

    “有话便只说,哪那么麻烦,本王的性子你还不了解么?呵呵”周扁笑骂道。

    “是关于兵制的。其一,我王室新招了近四千新兵,是否可以将原先周公以及巩邑的老兵中,清理出一部分不想当兵的,让其自谋生路,或者吸引入王室产业之中,用另一种方式为大王效力?他们的战力极为有限,甚至还会拖大王后腿,不如择其优者而留,在夹杂我王室新之兵于其中,也防止了原有将军在军中威信太高。”白圭拱手道。

    “嗯,此法可行。”少师一听,竟双眼都亮了起来,毕竟是少师管着军事。

    而周扁自然也觉得是个好主意,这也是自己所没想到的地方,便点头同意了,“此事便劳烦少师了。到时精简之后再登记造册,以供本王查看。”

    少师领命过后,白圭又接着说道,“其二,便是练兵之法,精简之后,可以将原有老兵也夹杂其中一同练习,而练兵的军官都是我王室的老兵,这样也能提高他们对王室的忠诚。”

    “嗯,可行。”周扁又点了点头,然后吩咐侍者记了下来。

    “其三,白某以为这么多士兵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加以利用,比如四千人分为四队,一队可以为王室产业效力,去邙山砍树劈材,如今成周的柴火有些不够用了,第二队可以为洛阳城烧砖,如今洛阳城池破旧不堪,不如就如此一段一段的开始修补,然后第三队正常训练,第四队则守卫洛阳城,听候大王差遣。”白圭不紧不慢的说道。

    这下倒是连太师也拍起大腿了,“妙啊,妙啊,连老夫也服了你了,想出如此高招来!”

    少师也笑道,“那第三队第四对依旧归我管,而第一队和第二队便要劳烦你白大夫了。”

    “自然,自然。呵呵。”见自己的建议能迅速被这两位老臣所接收,白圭也觉得荣幸之至。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周扁便将之定了下来,君臣又商议一番后,忽听有王宫守卫来报,“大王,宫外有一名士子颇有风度,自称贤人,求见大王,我们怎么也赶不走。”

    “闲人?无事可做之人吗,还不快将之乱棍打走。”谈的正欢时被打扰,太师有些不悦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当仁不让() 
周扁闻声也是吃了一惊,闲人,哪有自称是闲人的,这不是找打么?果然除了太师外,少师等人也有些不悦了,不过显然是针对那个守卫,“没看见大王和大人们都忙着么,一个闲人,赶出去就是了,何必还要来汇报呢,真是不懂规矩。”少师开口了。

    那守卫顿时慌了,连忙跪下磕头,“大王,诸位大人,非是小的们不想将他赶走,而是那厮一看就是个士子,小的们就琢磨或许是游历到此的北方大族家的子弟也说不准,再仔细一看还真是颇有风度,便不敢动粗了。还有小的们也以为是游手好闲的闲人,但那厮说了,此贤非彼闲,此贤乃贤明的贤,所以小的们一商议,决定便由小的来汇报了。不想惊扰了诸位大人,不然小人的这就去将那厮赶走如何?”

    “慢着。”这次又是太师出声了。只见太师又转向周扁道,“大王,方今世道,能得一贤者更胜得三师。如今我王室正是求贤如渴的时候,难得有士子来拜见,不如大王就见上一见,如何?”其余几位大臣自然也不是嫉贤妒能之人,便也纷纷出言附和。

    其实周扁也正有其意,毕竟能到王宫门口自称贤人而求见大王,多半还是有一定才学的。只是没想到太师转变这么快,于是周扁笑着点了点头。那王宫守卫见大王都同意了,这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拜退出去。

    几位大臣的心思也都被这贤人给吊起来了,于是便不再讨论其他,而是谈起这贤人究竟是何方圣人了。但显然从王宫大门到这儿还有点远,好一会后,才又见那守卫跑回,“大王,太师大人,那人带到了。”见大人们都同意见了,于是守卫口中的那厮也就变成了那人了。

    “宣。”太师说着也将目光投向了入口处。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一名白衣翩翩的男子拱着手,低着头,迈着小碎步,缓缓的步入了大殿。

    而就在其余大臣还在疑惑这到底是谁时,周扁却是笑了,因为那男子一进门时,周扁就瞧的仔细了,赫然便是那小巷中教授夫子之学的颜高。

    只见颜高小心翼翼的走到大殿正中,先是做了个揖,然后跪下行了个大礼,磕了三个头,口呼万岁然后再站起来做了个揖,如此者三,正是拜见天子最为规矩的三拜九叩大礼。单看这行礼,便讨人喜欢了,需知王室衰微,早就不重视这些礼节了,便是大朝会时,也只是群臣拜一下就完了,若是太师等亲密大臣参见大王,更是只拱拱手而已。所以颜高此举,便是最挑剔的太师也连连点头。

    颜高行完礼后跪拜在地并不起身,周扁知道这是等自己呢,便出声道,“平身。”颜高这才站起身,拍拍衣袖道,“草民颜高,师从于夫子之学,目前暂在洛阳旅居,教授夫子之学。听闻天子求贤,便暗自琢磨所学或能为天子一用,便大言不惭,向天子自荐来了,还请天子与诸位大臣一观,颜某可堪一用。”说着颜高向四周的太师等大臣行了个礼,不过面向周扁时却始终低着个头。

    太师摸着胡须率先问道,“小子还懂礼节,不错。老夫问你,你所说的夫子可是孔夫子,孔丘么?”

    “正是。”颜高拱手答道。

    听罢太师点了点头,转头向周扁道,“大王,老夫向来未曾在大王面前提过,其实这孔夫子乃是鲁国人,以好礼知礼而闻名,却仕途不顺,故而立志于教学和编书,我王室自从王子朝之乱后,原有典籍几乎都被带走不知所踪,老夫去年教给大王的尚书还有春秋,便是这孔夫子所编。总的来说,孔夫子敬奉王道,还是有才学的。”太师生怕周扁不了解孔子,便解释了一番,其实太师哪里知道,作为一个后世人,谁个不认识孔子呢?那可是圣人啊!

    不过不忍拂了太师的好意,周扁便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时宁越却出言了,“方才听王宫守卫说你自称贤者,那汝之贤,在哪里呢?”

    “颜某自幼便学夫子之说,又习得六艺,虽不敢说精通,但还是差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