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点了点头,太师很是满意,“其实你们李家对这礼制一块极为熟悉,远甚于老夫,这大节还需你多操劳了,老夫来也就只能看看这些显眼之处。”李家是周朝史官世家,历来家主担任太史一职,这任太史官便是当代家主李涂。
太史官李涂忙摇了摇头,“不敢不敢,凡事还需太师做主的。对了,昨日某进献的关于太学之言,大王可采纳了么?”
太师却是一笑,“非是老夫不说,如今你这名字在大王那里已成了禁忌,每次老夫一提道太史官有言要进,大王便连连挥手,不肯再听,老夫也无法啊。”
“哦。”太史李涂点了点头,似乎略有所思的样子,却不见失望现于言表。
在太史的陪伴下看完了三大殿之后,太师无事,便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太师的府邸便是昔日邓家的所在,邓家举族牵走之后,大王便将此府赏给了太师,自此这座本不是很显然的府邸,便成了洛阳城中最为光鲜的高门大院了,谁让太师是王室重臣中的重臣呢。
打发走门口盘旋着的几名洛阳本地落魄士子,太师在门子的迎接之中步入了大院。这府邸虽大,但太师家人并不多,所以后院许多地方还是空荡荡的。这时每个贵族的府邸都有一个前殿,一如王宫最前面的布局,太师的家中自然也不例外。不料太师刚刚进入前殿,一个身影便立即扑了上来。
“大父,我与你说的事,到底如何?”说话的是个中年汉子,一身公子打扮,须长两寸,眉目间倒颇有太师模样,分明便是太师的独子郑山了。
然而太师却是怒气上来,“好好的爵位不想着去要,却偏要经商,你当经商是那么好与的么?老夫百年之后,这高位还不是你的,你却不学无术,老夫再问你,周礼到底读完了没有?”
中年士子郑山却是摇了摇头,“大父,爵位你可以直接传给二子,他读书倒是挺多的。不是小子说,依大父在大王心中地位,便是我们想要像白家一样享有王室生意,也是可以的。看大父天天这么忙,俸禄赏赐还不及白家生意十分之一呢。”
“你这是说的什么鸟话!”太师气愤之下也不禁爆了句粗口。“白家乃是破败之后,方不得不经商为生,反观你大父,已位居人臣之首,与王室荣辱与共,日后王室发达了,你想要什么富贵没有。你却还想着像白家那般去市井间争利,没看那白圭不也是想方设法要来王室为官么?”
听见大父发怒,郑山也不由低头不敢顶嘴了,郑山虽游手好闲,但对于父亲还是极为害怕的,不过嘴里却仍忍不住小声嘀咕道,“老说什么日后王室发达,却不知要等到何时,哪有人家先赚着来的爽快。”
这句话说的生意极小,太师耳朵又不是很好使,没有听清,但料来不是什么好话,就着心中怒气,太师忍不住大呼道,“小子,你方才说的什么,再大声说一遍。”
郑山顿时唯唯诺诺不敢出声,幸好的是正在此时,一道童声响起,替郑山解了围。
“祖父回来了!”童声从大殿内侧门传来,太师闻声望去,见正是自己最喜爱的小孙子郑定,忙撇下了郑山走上前去,摸摸郑定的小脑袋,甚是爱怜的问道,“今天可又读什么书了?”
那郑定也只有八岁,显然是在家中极为受人疼爱,这时听了祖父想问便奶声奶气的回答道,“回祖父,按着祖父吩咐,今日读的是论语。老先生只能教我读之,语中大义却不甚明了,听闻洛阳学馆中有大王相中的颜夫子,祖父何时能送我去洛阳学馆读书啊?”
太师却仍摸着郑定的头,“不急,这不是新年将至了么,等过了新年再说吧。再说我孙天资聪慧,方才八岁便能识文断字,真是不世出啊,也就仅次于大王,哪里还需要那颜夫子教习?”都说老人特别疼爱孙子,谁说太师不是,早听说颜高那里人多得颜高管都管不过来,太师哪里还肯将自己孙子送去?
都说这新年将至,眼瞅着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大朝会也结束了。这次大朝会可专门是为了新年而开,毕竟这是王室重回洛阳的第一个新年,有许多事不得不在大朝会上宣布,就比如大赏群臣。其实就在王室听得韩侯的承诺之后,便又放缓了紧张的步伐,再加上一到年底,王室各种产业的流动资金也都收了回来,一算竟富余数十万,于是周扁做主,大朝会上当场宣布,大赏群臣,太师五千钱,少师四千钱,少傅、白大夫、宁大夫三千钱,司马图、田邑、赵骈、龙将军、屠将军个两千钱,再所有千夫长一千钱,其余贵族及子弟均多少都有赏赐,也算是王室分红了,这一点倒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如太师等少不了回到家又要炫耀。
当然这其实都不是周扁关心的重点,千金散尽还复来,何况还是在收买人心呢。眼瞅着新年将至,最关心的消息却还没传来,周扁眼巴巴的每日里望着东方,终于上天眷念大周,没想竟是在大祭的前一天,盼到了相别多日的秦公子嬴渠梁。
就在望见公子渠梁表情的那一刻,周扁的心就放了下来,此事定矣。不料公子渠梁却笑着让开身来,只见一名华服年轻公子上前躬身行了个礼,“韩公子武,代我君父,拜见大王!”
竟是韩国当朝太子,下任韩侯——韩武亲来。
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
望见弯腰下拜的韩国太子,能将储君派来,韩侯的态度由此可见,周扁不由大为心喜,王室要的就是发展的时间,就怕韩侯不给,不过现在看来我这穿越之人还真是有大运气啊。心里虽在想着,但身体却丝毫没有呆滞,周扁立即堆上笑脸,上前将之扶起,一点也没有怠慢。虽然这厮日后成就远比不过身边的公子渠梁,但谁要人家离洛阳近啊。
“公子武的大名,本王在洛阳也多有耳闻,如今一见,方慰本王之心。”说着周扁又转头向嬴渠梁,“真是多谢公子渠梁了,此次能引韩公子来见,便是对我王室有大功,本王心中记下了。”说着向嬴渠梁点了点头,两边都不能怠慢,王室玩的就是左右逢源,不然列强之中如何生存下去。
见了大王点头,嬴渠梁如何不知大王言下之意,便是将同意与秦国公室一同经商了,顿时喜不胜喜,忙躬身谢道,“为我王效力,本就是我秦人之责,又何敢劳烦大王放在心中?”
连忙又扶起了嬴渠梁,一王二公子分宾主高下坐定后,只听那公子武欠身道,“大王还请见责,我韩兵前不时竟乱入温邑之中,而我君父受小人蒙蔽,竟未能察觉,却幸得公子渠梁提醒,这才知晓。如今,我韩侯之使已动身前往温邑,相信不日即将到达,我王年后便能见到王子炯了。还请勿怪。”
即是如此,周扁自然不会多问,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温邑到底是溃兵无意为之,还是故意为之,只是这个时候却没人再去提出疑问了。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温邑毕竟是个只容的下一两万人的小地方,韩侯衡量一番后还是放弃了。
互相又说了一堆好话之后,公子武却又提出了一个请求,那便是求赐胙肉。周扁立即就答应留下来,反正三个也是赐,四个也是赐,不在于多这一个了,不过言谈之时还是不小心透露出了齐魏二国进献的礼品,但公子武却没接话。
几人又说了些场面话后,便有太师前来将公子武也一同带往四方宫去了,毕竟大祭已经在望。但周扁总觉得韩武前来肯定有其他的目的,只是不好当着嬴渠梁的面说罢了,但究竟是何,周扁也猜的不是很清楚,只有等其私下拜访了,当下还是大祭最重要。
这可是百年来王室最隆重的大祭了,旧年的最后一天清晨便开始,直延续到新年的子时。繁琐的程序让周扁自始至终都在昏昏欲睡,好在如今大王威严日重,除了太后,倒没其他人提意见。
其实不管多么昏沉的活动,也总多少有亮点,规律多半如此,本次大祭自然也没有例外。而本次大祭的亮点则在于四国进献。
既然要赐胙肉,那四国使者自然便要在祖宗面前漏脸,说说进献王室了些什么东西。一听到冢宰念到这里,周扁眯着的眼睛便睁开了,同样打起了精神的自然还有魏昂等四国使者,因为作为诸侯特使,他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在先王灵牌之前说话。尤其其中韩魏两国算来还都是文王的子孙。
本来应该是按着国力强弱先后登场的,但魏昂一番推辞,却是齐使田平首先上前,躬身道,“告我先王,臣田平代我主田齐敬上,特进王室盐一百斤,铁五百斤,不日即可送到。”说罢田平便回到自己的位子,说的虽简单语气也不是很恭敬,但王室中却是没人指责的。不过这话倒是令周扁吃了一惊,洛阳离着临淄可不止近千里,如何不日即可送到?
紧接着自然便是魏昂了,韩秦两国哪敢抢先。只见魏昂昂首迈步上前,学着田平的样子躬身道,“告我先王,臣田平代我主田齐敬上,特进王室盐两百斤,铁一千斤,不日即可送到。”说罢魏昂便转身回列,眼角却有意无意斜了齐使一眼,不过后者却是丝毫没有在意。
齐魏二国的争风,王室群臣都看在眼中,却一人有丝毫动静。紧接着轮到韩秦两国,推让一番后,韩公子武先上场了,这韩国自知比不得齐魏二国,故而也不愿掺夹其中,所以韩国的进献是十车丝绸。
轮到秦使嬴渠梁上时,大殿之中却更为寂静,似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了上来,都知道秦国已被魏国占了大半江山,临近灭国,却不知这嬴渠梁又能拿什么来进献王室。
那嬴渠梁却是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的走上前去,先是长躬到地,然后下拜,再拜,三拜,规规矩矩,紧接着只听其朗声道,“我秦,本造父之后,自先祖替王室养马有功,孝王封于秦地,秦始有其地。幽王时,我大秦飞骑倾出,襄公护送平王东迁,被封岐丰之地,秦始列为诸侯,至今已四百余年,非王室无有秦。而如今王室不兴,我秦人欲愤先祖之余烈,无奈却东出受阻,公父常捶胸长叹不已。渠梁临走之前,公父嘱咐道,请大王安心,待我老秦愤发,定要再匡王室,我老秦如今虽地寡人少,但老秦人的血性却仍在。今日大祭实乃王室百年所未有之喜庆大事,我嬴渠梁特代我公父敬上先王,我老秦虽穷困,但最不缺的便是勇士,故,我秦愿进献百名勇士听命于王令,渠梁虽无法效力君王架前,有此百人,便如渠梁亲在一般。”
说罢嬴渠梁又长躬到地,再拜后退下。
秦国进献的居然是一百名武士,赤裸裸的奴隶买卖啊,周扁不由瞪大了眼睛四处张望,却见太师等人面无表情,魏昂见大王目光瞥来却是回了微微一笑,似乎并不以秦国献人为怪,不料这时却是听人噗嗤笑了一声,在这依然寂静的大殿之内,显得格外的刺耳,众人忙回头寻去,却只见是齐使满脸的不屑。
正往回走的嬴渠梁自然也听到了,脚下立即一顿,但随即便又低头继续走回。幸好的是在这祖庙之中,便是最不守规矩的人也不敢轻易出声,所以还好,如同大朝会那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现象并未出现。望见嬴渠梁走回了原位,大殿之中其余人等,也纷纷转回头去,只做没听见,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