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是很关系,所以周扁笑笑便没有追问下去,毕竟少师的回答已经令周扁很满意了。
如今洛阳形势复杂,各方面都要考虑到,可不能为了平民士卒,就得罪贵族,王室目前还没有能力,还付不起得罪贵族的代价。
于是走在路上,周扁又问了樊馀同样的问题。樊馀是少师之子,也算是公子哥,贵族子弟了。不想樊馀这厮,是不是跟在自己身边久了,受自己影响大了,只要是自己说的,就坚决的认为是对的。周扁好一阵无语,心想只有日后有机会问一下太后或者太师,只有他们,才能帮助自己找到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平衡点,指导一下自己,如何双方都不得罪。
回到宫中,却是感觉疲劳上来了,于是又喝了碗鸡汤后,周扁沉沉睡去。却不知,今日自己的一番言论,却深深的烙在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心中,更是开始在洛阳军队和平民中传播开来,以至于午睡醒来后的周扁,在太后与太师的提醒下,当晚大宴城中贵族和军中将领,方才将此事的负面影响给消除到最小程度。
(怎么最近评论这么少,也没有人参加调查,一个人默默的写,静静的发,还是有点寂寞的,希望能获得支持,谢谢!)
第二百二十三章 城中骚乱()
而就在周扁午睡醒来的时候,少师便遣人送来了前线的最新消息。韩军留下的五千士兵,花了比上次要多得多的时间,方才收拾完城下的所有韩兵尸体。而城上南北几处,少师都安排有人专门数数,最后一统计,韩军竟一共清理出一万七千多具尸体。
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周扁自己都不相信了,韩军今日先后一共投入了九万兵力,死亡率竟高达五分之一,与王室的死亡比也高达三比一,难道投石器竟真有这么大的威力?还是我军将士太英勇了。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孙子都说过攻城为下,并且高大的城墙防守一直贯彻了东西方整个冷兵器时代,必然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再想想朱元璋的高筑墙策略,看来加强城墙防守,还是极其必要的。
那要不要像修长城一样将洛阳王畿之地全部围起来呢?周扁突发奇想,但随即便摇了摇头,代价太高不说,也不利于交流和培养王室子民的胸怀,日后王室有了实力还是主动进攻的好,都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此话应该不假。
如此大胜,怎么能不庆祝一下呢?当晚,周扁就吩咐给全城所有将士加餐,杀了几头猪羊,每人也多少能分到一点,同时军中书记官也将阵亡名单和上城作战及立功的名单记了下来,虽然现在发布出来,但好歹也让士卒们有个盼头不是?
同时,在太后和太师的强烈要求之下,周扁大宴了城中贵族,几乎所有贵族都到场了,一起分享王室又一次打退韩军的喜悦同时,周扁也表达了对城中贵族的支持的谢意,也再一次申明了贵族们的重要作用,最后才说的所有贵族同样也对王室感恩戴德。
其实周扁是不愿意现在就摆宴席的,韩军还在城外虎视眈眈,随时都会再冲上来狠狠的咬一口,但太后太师执意如此,周扁也没有办法。并且想想也是,虽然守城主要依靠的是底层子民,但贵族们的情绪还是要抚恤的,谁让这是半奴隶半封建社会,谁让他们是贵族呢?
又守住了一天,虽然付出了五千多人阵亡的代价,但重创韩军一万七的消息,还是在城中不胫而走,当晚洛阳城内一片欢腾,不光是军中士卒和军前效力的民夫,就连收留的城外避难的农民等,也都得到了王室的加餐,个个喜不胜喜。当然还是有极少数人例外的,刘云和养中桥今晚便不是那么的兴奋,甚至还有些郁闷的情绪。
其中,养中桥是在城中的一家酒肆宴请一位彬彬有礼的公子,赫然便是颜高,所谓愿赌服输,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而刘云则是主动要求晚上守在东门处,然而手中却抱着一壶酒,也不顾忌,直接对着嘴巴就喝,军中本来禁止饮酒,但今日其实不是刘云守夜,是他自己要来,所以也就没人去管了。
仔细一想,这两人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上午韩军来攻时这两人都在南边的平门处。谁能想到平门一路居然是韩军假攻的方向,最后冲来的一万韩兵居然只在城下吆喝,不停的闪躲,养中桥射技再高明,也奈何不了对方闪躲,于是养中桥以几人之差,惜败于在北边上东门处的颜高。虽然颜高口称作罢,但养中桥却不肯干休,于是便寻了个尚还在开门营业的小酒肆,开怀畅饮起来。
至于刘云,就更憋屈了,虽然没有跟王孙健打赌,但刘云自个儿不服啊,大家都是一样杀敌,为啥他王孙健那里阵亡的将士少,却杀的敌兵多得多?统计结果出来时,刘云还不相信,还自己跑到北边去看了看,大略的数了数,方才服气。但这是为啥啊?自己明明已经很拼命了,手下将士也都很拼命了,甚至杀得敌兵都上不了城墙,却为何还是如此?知道王孙健比自己厉害一点,但也不用差距这么大吧。而夜晚时分,白日里参过战的诸将都在王宫饮酒,刘云自己不愿去,又无人说话解惑,于是,刘大将军只得自个便喝酒便骂娘了,吓得一干守城士兵不敢靠近。
由于周扁的克制,宫中的夜宴不到一个时辰结束了,在这个时代举办这种等级的宴会,这已经算是极快的了,不过好在一干贵族都喝的十分高兴,连呼多谢王室恩**,最后方才在极其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散会了。
只是周扁又可惜了,这么多好酒美食,若是能赏赐军前将士该多好,可是,时代如此,非个人之力可以改变。
极其平静的夜,很快就安静下来了,而大战之后,则是注定了这个夜又不平静,真是城内欢喜城外忧,也不知白发须须的老将军在帅帐之中,又发了多大的脾气,又愁白了多少头发。
积累了十来天的攻势,不想就在两百多架投石器前大半完蛋,所有的攻城器械拖回来的只有一半,其中多数还不能直接再次使用,恐怖的飞石竟将厚厚的木板砸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窟窿。再看看死掉的近两万人,竟然绝大部分都是被石头砸死的,其模样惨不忍睹,就连见惯了战事的老将军也不禁在肚子里骂道,这哪里是投石器,简直就是人命收割器。
然而战争还要继续,无论如何,老将军也不允许就这样退却,好在还有其他方法,好在还有时间,还有兵力。
夜,很快就过去了,周扁照常天一亮就登上了定鼎门城楼,不过奇怪的是,却并不见韩军前来,等了一会也只等来了一名斥候的回报,说韩军今早并未有所动作,韩军大营中一片安静。
难道韩军昨日被打怕了要休整吗?这每天都能见到韩军,今日却不来了,还真不习惯,周扁扶着女墙愤愤的心想着,如果实在打不下,干脆退兵算了,你好我也好,何必要赖在这儿呢?
不过想想也是,韩军折损兵力不到四分之一,兵力上还占据了优势,还拥有一战的实力,肯定休整几天,还会再来发动更猛烈的攻势的。对于韩国来说,冒犯王室的事都做了,却又拿不下孱弱的王室,那才是诸侯间的笑话。
所以,韩军还会来的。不过这个时间正好也给王室军队一个休整的时间,相信经过了昨日一战后,不管是军官们的指挥能力,还是普通士卒的应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军队休整之后,只会爆发出更大的战斗力。
在城楼上等了一个时辰,直到太阳出的老高了,还没收到韩军前来的消息,再派去的斥候又回来了,韩军大营依然一片安静,吩咐安排人注意韩军动静以及让大部分士卒下城休息之后,周扁自己也驾车回宫而去。
累了这么久,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周扁如是想到。然而走在路上,还未到宫室,周扁又忽然想到,这么多日都没有在洛阳城中逛逛,也不知城中情势如何了,贵族们是否真个安分,市井上是否还正常营业,街道里安扎的城外郊民是否平稳,大敌在外,城中可乱不得了。于是周扁吩咐下去,王架马车连同护驾的一千御林军将士,一起折而向南,直奔城南贫民居住地而去。
城南空房子多空地也多,所以安排的城外郊民也最多,怕就怕这些无所事事的贫民受人蛊惑,容易聚众闹事。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经验表明,穷苦人民起事的往往最多,而且这些人起事来也最不怕死,虽然成功的很少,但只要成功一次,哪怕接近成功,也会给予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如今,周扁已换位为统治阶级,自然首先就要防着这事。
很快便巡视完了城南一圈,还好的是并没有什么聚众闹事的现象,就连倾向都没有,并且还留在城南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小孩,想想也是,自己昨日还说了,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城上为王室卖命,剩下则是妇女老人和小孩,今天看到的不就是这个现象么。
于是沿途安慰了一部分留守人员后,大队人马开向了繁华的定鼎门大街。却令周扁没想到的是,大街上多数店铺都还开着门,尤其是一些酒肆,几乎都开着门,如今粮食紧张,周扁已下令城中禁止酿酒,这里酒肆都开着门,难道是商家们早知道要封城,所以屯了大批的酒肉,好大赚一笔么?
看来韩军姗姗来迟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洛阳不光是王室,就连普通商家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如今这大街上繁华虽不似往昔,但却也还尚可,由此,周扁更进一步领会到了兵贵神速的正确性。
然而,再往前走,渐渐快到西门时,却见前方一片骚乱,周密等立刻紧紧的围住了马车,而子长则迅速安排前方士兵探清情况,一切都那么有序,周扁再一次点了点头,虽不知前方到底是何事,但御林军和亲卫队的反应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都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人。
很快前方就有了消息,原来是百余名列国商人想要出城,宁越的监察司那里却是不允,吆喝着想要将人群打散赶回去,而那百余名商人自然不甘心连城门都没有见到就被赶回去,于是便与监察司的人马理论起来,场面一片混乱,竟有演变成动手的趋势。
周扁皱皱眉,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守城之时,最忌的就是前方打仗,后方闹事,而若是闹着没饭吃什么还稍微好理解一点,现在却是闹着要出城,这是什么情况,外面在打仗,这城门是想开就能开的么?于是周扁的火气一下子就冒了上来。
“子长,你率兵将所有想要出城的人围住,解除武装,本王亲自处理!”
“诺!”子长一拱手领命而去,前方御林军顿时开始调动起来。
而周扁却是冷笑一声,若是说得好就算了,若是态度强硬,少不得要将你关起来,待韩军退后再放。
随着子长的离去,前方的骚乱更大了,甚至还有喊杀声传来。这都是些什么人,敢在城中就与军队对峙,还真是胆大包头。
正想着时,前方忽然跑来一人,中等个,长袍翩翩一看就是个士子,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宁越。见是宁大夫,且车架上的大王也点了点头,护卫们便没有阻拦,将其放到了王架之前。
宁越一躬到地,“臣下也是刚刚得到此地有人闹事的消息,没想刚赶到现场,便见大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