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王室赔罪是在魏侯主持下办成的,为何魏侯主持之下,却不割地?地者,社稷之重也。故而,宁某以为,不割地不足以显韩国之诚,不足以显王室之尊,不足以扬魏侯之威。”宁越拱手高声道。
果然这话之后,魏侯又是满意的笑。
而韩侯则是与身后的三位大臣开始了低声的商议。
这商议持续了好一会,王室和魏侯的人则都在静静的等待,这一点点耐心还是有的。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过后,韩侯结束了商议,转头向宁越道,“宁大夫,割地也行,不过六邑太多,可否商量?”
“六邑不算多。”宁越立即高声反驳道。
“某不才,对韩境也略知一二。韩侯新郑之下,大城三十有余,小邑两百有余,某之言中肯否?”
说到这,魏侯也瞪眼向韩侯望去,这个时代还是讲究信义的,所以韩侯无奈点了点头,“宁大夫之言,相差不远。”
其实这会所说的这大城大约相当于后世现代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人口平均在一万以上,小邑大约相当于后世现代的镇或者乡,人口平均接近五千。韩国总人口在一百多万,不超过两百万,这些个大城小邑,再加上一些山村乡野,基本也差不错了。
而据后世史学家考证,战国时期总人口在两千万左右,作为七雄中比较弱小的一个,韩国人口应该是接近一百五十万的。
所以宁越这番话,只能让韩侯无奈点头,自以为主持大义的魏侯,可是在一旁瞪着呢。
韩侯一点头,宁越自然得理不饶人。
“六个小邑,总人口两万而已,于韩国来说,不过百分之一,韩侯何惜此六邑,而不肯纳恭敬王室之美名乎?”
听见这话,韩侯不由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来,“我韩国本小国也,六邑看似不多,但祖宗所得之地,不敢有失。”
祖宗所得之地?周扁忍不住就在心中开骂了,还不是多半抢夺晋国和周室的,你不敢有失,我就敢了么?前年你韩国还是从我王室抢走刑丘和陵观两邑的呢。
果然宁越一听这话,当即便怒了,大呼道,“偏你六邑多,我洛阳近三万男子就少了?王室要你六邑,本来就是少了的,汝竟嫌多!宁某忝为王室大夫,忠君之事,今日若不能讨得满意的赔偿,宁某不如就血溅当场,又何惜此命?”
说着宁越冲韩侯上前一步走,怒眼瞪向韩侯,同时右手已经搭在了剑柄之上,作势便要拔出。
一阵西风吹来,紧张的气氛也似乎随之而来。直唬得韩侯身子一软,呼道,“今日魏侯在此,宁大夫休得胡来!”
韩侯身后的韩晁和另两名臣子也紧张起来,但一时迫于宁越气势,竟无人敢于上前。
只见宁越瞪圆双眼又往前走了一步,那本来略有些矮小的身材,在此时韩侯看来竟变得异常高大,宁越这是要效仿昔日孔丘之举么?想当初韩侯听闻此事时,还笑话齐公胆小,怎的就让孔丘用剑给吓着了,不料今日亲身经历,这才知道,气势一旦输了人,话居然都难以说顺畅。
便是一旁的周扁也有些吃惊,平素也知宁越多计,却没想今日威逼这么一出,竟也气势十足,倒让人刮目相看了。
韩侯身子竟退后了半步,竟转头似向魏侯求救,“魏侯说句公道话,宁大夫竟能如此欺我?”
却只听宁越抢道,“今日本就是韩国负我王室,是韩国辱我王室无人,非我王室欺韩国。宁某深受王恩,愿以死明志谢恩,魏侯自然知晓。”
说着宁越拔出剑来,吓得韩侯又往后滚了一步,不料却见宁越冷笑一声,横过剑来,竟将那剑锋向自己的脖子靠去。
原来宁越竟是以自杀相威胁。(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第二十二章 大军东去()
夕阳西下,十多万大军如同一片黑色的洪流一般,沿着那正在搭建的土城坯子向东北而去。
自昨日迅速结束了一天的谈判之后,今日清晨十万魏军天未亮便开始造饭,刚看得清路时,大军便已开拔,前军走出几里地之外后,后面的民夫组成的杂军才刚刚收拾好营寨。待得日头偏西时,这十万大军,连同那四国盟军,都已出现在了华阳以北的六十里地外。
魏军这是要赶到中阳过夜,是的,昨日魏侯又接到了齐军开拔的消息,于是以铁腕手段强迫韩侯和王室签下赔偿条约后,当夜便与魏军众将领商议,定下次日清晨便大军东去,抵挡齐军。
而这消息也在昨晚便送到了王室,早早便告知了魏侯的意思,那便是今日早晨不管周天子起不起得了床,到了时间必须随军出发。
所以周扁也不得不强迫自己起了个早床,话说这些日子天天睡到自然醒,都有些开始赖床了,还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于是午饭过后,在这摇摇晃晃的马车之上,周扁便在侍女的服侍下沉沉睡去。这一觉只睡到太阳西下。
一觉醒来,望见那斜阳,周扁竟一时分不清这是朝阳还是夕阳了。好一会后,视线里才清晰起来,向西望去,竟然是连绵不断的矮矮土城。
准确的说,是尚未完工的土城坯子,看其模样,竟是闻名后世的长城,随地势而起伏,占据在山丘之间,夹住险要,时隐时现,与折向东北的小路而近乎平行。
望见这陌生而又熟悉的“长城”,周扁一时迷糊了,这不是中原地带么,怎么也修有长城,这时间也比秦始皇早了不知几百年呢。
有疑惑,自然长者解惑,片刻后,宁越便攀上车来,坐在了周扁的对面。
一番解释之下,周扁这才得知,原来这是韩国这些年修筑的长城,自韩衰侯迁都新郑后,便开始修建,至今已经修了八年多了,衰侯修了两年没有修完,韩侯若山又接着修,但韩国毕竟国力有限,所以到现在还是土坯,也不知韩侯武还会不会接着修。
不过这长城却是面朝东方的,准确的说,便是防备魏国的,从这点看,周扁便要忍不住赞叹韩衰侯一声了,这天下大势看得极为清楚,韩国毕竟底子薄,面对强魏,还是保持防守姿态比较的好。
而听闻这长城目前已经修了一百多里了,沿大河向正东,然后转而向西南,弯成一个角状,似乎直指魏国大梁,难道韩国早就看出魏国将要迁都大梁吗?但这长城南边离着韩都新郑还有几十里地,也不知何时才能修过去,彻底将国都包围在其中,不然堂堂国都,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暴露在魏国铁甲之下。
说罢这长城后,周扁便凝目望向宁越的脖子,原来那宁越的脖子上赫然缠着一圈白纱,白纱上还隐隐透着丝血迹。
“宁卿,早先我们商议的策略中,并没有你自杀要挟韩侯这一条,宁卿为何要如此拼命?那会可很是吓了本王一跳,至今想起仍有后怕。”
的确,昨日宁越突然将佩剑横向自己的脖子,那一刻,不禁韩侯吓呆了,便是魏侯和周扁,所有人都吓呆了,别说这宁越还真够狠的,那佩剑一横便挨到了脖子,眼看已经划出血来了,幸亏反应过来了的周扁一声大叫,让宁越的手顿了顿,尔后王孙满迅速冲上,与宁越夺起了佩剑。
其实宁越哪会真个自杀,不过就是等着周扁一声喝止罢了,因为韩侯的人也好魏侯的人也好,都不会出声喝止的,只能是周室大王。不过周扁若是慢了一拍,或许这佩剑还会划得更深一些,所以听到周扁稍稍迟钝了一瞬间的大叫,宁越心中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不过接下来的戏份还是要做足,于是宁越又与王孙满两人拉扯起来,甚至剑锋将王孙满的手掌都划破了。还是周扁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啼,一边哭还一边喊着,本王离不开宁大夫啊,若宁大夫死了,这叫我王室如何过得下去啊,等等,哭得如同亡国的少年天子似的,只哭得魏侯烦躁韩侯动心。
最终还是魏侯一声大喝,止住了这场悲剧,宁越便理直气壮的要求魏侯出面,而魏侯自然也答应了,于是开始一直不怎么张口的魏侯开始发话了。
一番激烈的争辩之后,终于定下了韩国赔偿王室四邑,缑氏、九里、刑丘和陵观,再赔偿一万万钱。这钱自然是以周室的方孔圆钱为准,一万万钱便是五百万斤铜,韩侯能拿出这么多铜吗?
答案自然是拿不出的,把韩国所有的兵器都融了,或者把新郑所有的贵族洗劫一遍,或许才会有。这也是用重金属做货币的不足之处。
在这里,双方僵持不下,于是魏侯提了个方案,这也是列国惯用的,那就是拿布帛和粮食,来抵押钱财,同时再少部分用黄金支付,这样韩侯倒是能接受,于是又是一番谈价,毕竟一匹布帛值多少钱,不是很好界定。最终定下了黍米五千一斗,麻布六钱一匹,布帛二十钱一匹。
不过总的数目在韩侯看来,还是巨大无比,一时难以付清。于是周扁提出来一个创造性意见,那便是分期付款。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分期这一说,倒不是什么技术难度,而是没人想到而已。果然这一想法提出来后,韩侯立即便答应了,而魏侯也是两眼发光,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接下来就好办了,强势的魏侯面前,韩侯不敢再有所推卸,三方很快就将规程定了下来。四个邑在一个月内交接清楚,一万万钱的货币或者货物一共分六批在三年之内交付清楚,今年交付两批,第一批是铜钱和布匹,一个月内送到洛阳,第二批是粮草,在秋收之后送到。
在场的除了三位君主,便都是能臣,终于抢在日头偏西前,将规程用漆笔写在了三张缟布之上,同时约定了韩国日后承认王室在洛阳的地位,并表示王室和韩国均支持魏侯为天下诸侯伯长。这三份均有三位君主和在场所有大臣的签字及画押,倒不怕日后韩侯抵赖。
签完字后,三方各自收好,宁越便开始向韩侯拱手道喜了,用宁越的话说,那便是韩国在尊王这一条正道上,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仅洗刷了昔日的罪过,还成为了天下诸侯的表率。
在周扁的示意下,宁越更是当场表示,第二日便行文洛阳,让洛阳遣使昭告天下,向这天下所有诸侯说明自韩国攻打洛阳之后,魏侯如何襄助王室,举天下大义攻打新郑,替王室讨回公道,还有韩侯武如何知过便改,积极主动向王室沟通,愿意赔偿损失,然后在魏侯的见证下,签下盟约,还有就是王室为感谢魏侯大义,特封魏侯为伯长。
想想就让魏侯心中兴奋不已,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一步么?齐桓晋文的霸业,已经就在面前了。并且还是王室主动提出的,天下可还有何人敢说道?
不仅是这,被喂饱了的王室还真是上道,在天黑后就在谈判地点举行的晚宴上,宁越代表王室想魏侯表达谢意时,直接提出了要将韩侯赔偿的一万万钱拿出一千万钱来犒劳魏军及那四国盟军,毕竟劳烦这五国动了一场兵。
不过魏侯正在兴头之上,心满意足的只以为自己是齐桓再世,又哪会真个去要王室的犒劳,再说魏军洗劫了韩国两座城池和三座小邑,收获也不小。于是魏侯当场表示,魏国的五百万钱不要了,那五百万钱还是给那四国吧,只喜得后来到场贺喜的四国统帅,一个个喜滋滋的上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