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始皇-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即将与十万魏军汇合,由此看来,魏侯倒是真不用担心抵挡不住楚军。
听到这个消息周扁先是一愣,魏侯就不怕韩军和楚军暗地联合了么?毕竟魏侯可是间接的间接的导致了韩国先君的早死,若真是韩楚联合,韩军突然在背后捅魏军一刀,只怕魏国大河以南的土地可就不保了。然而再一想,周扁却要为魏侯拍手称赞了,特么的韩侯就和魏侯在一起,魏侯怕毛啊!魏侯可真是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到了极致,这五万韩军可以说此时彻底为魏侯所用了。
不过再往深处一想,除韩侯外,还有十位诸侯以及一位公子可是亲自和魏侯呆在一起,其中还有如齐侯这样的大国诸侯,难道他就不怕魏侯真个挟持么?说实话,玩起政治,周扁还是稍差了一点,对这个时代的高层行为,还不是太理解,或许这还是礼仪的影响,又或者是大国之间平衡之道。
终于到了第四天,公子昂亲自前来,代表魏侯向王室发出随同盟军一同南下抵挡楚军的邀请,当然,周扁知道说是邀请,实际上则是来告诉一声,明天起早点,跟我们走吧,别让我们等你起床。
于是逢泽之会的第五天,天还没亮,整个营地便开始闹哄哄的,其实不用公子昂先来说明,周扁都不会赖床的。
十三国诸侯,会同周天子,各自带兵一千至五千不等,终于在天亮时分,拔营南下,盟军正式开始行动了。
周扁相信,后世的史官会把这次盟军南下和逢泽之会连在一起,前者自然是作为后者的延续和升华的。
在深秋冷冷的阳光之下,三万大军缓缓南下,各色旗帜鲜明,汇成一道道洪流滚滚向前。其中一般小国是一千武士,齐韩大国是三千,魏国最多,魏侯身边是五千人,当然,最少的是周王室,只有一百武士,纯为显示存在而存在。
在大军的正中,王室一百武士紧紧跟随在周字王旗之后,而与王架战车并驾齐驱的,则是魏侯,然后是齐侯和韩侯,其余诸侯依次摆开。
侧眼向魏侯望去,只见其春风满面之下,脸色潮红,竟如同醉酒一般,是啊,做到了今天这一步,魏侯足以与齐桓晋文齐名了,若是真个驱赶了楚军,这位中年上位的魏侯,或许还要隐隐压过先人一头。
不过周扁相信,这将是魏侯人生的最**,或者说是顶点,而顶点过后便开始是下坡路了,在把魏侯拉下神坛的路上,可不仅仅有周王室已开始洒下的大网,还有赵楚秦这三位同道,周扁也相信,齐韩两位君主此刻虽跟随在魏侯之后,但却未必与魏侯同心。
这将是魏侯最后的辉煌,许多人都在为此而努力。
近三万盟军天黑之前便停了下来扎营,这次走的并不快。不过就在次日,又汇集过来了一万大军,这是离的最近的宋国应魏侯要求而派来的。
次日,四万大军继续上路,不过在日落时,又来了五千军士,这是从卫国匆匆赶来的。
如是,路上不断有众多淮上小国的军队赶来,到得盟军出发的第五日,已经超过五万人了,魏侯的人马在目前这支盟军之中,竟不是最多的那支了,只是魏侯看起来并不担心因失去优势而主导地位有所降低。
而如齐秦鲁等离得较远的诸侯国却并没有军队赶来,不过也有可能是大国矜持,不好随魏侯之意。
终于到了第六日,午后没多久,便能看见前方一片如林般密密麻麻的兵营,那数不清多少面的旗帜在风中飘扬,那里便是挡住楚军北上步伐的魏韩大军了。
顺利会师之后,这边的军队总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近十一万魏军,不管是人数还是战力,都摇摇领先于其他诸侯,中原盟军休整了一日后一大清早,一封有十三国诸侯署名,更有周天子王命,尤其是由魏侯作为主导书写提名的邀战书,被一架战车送向了南方,二十万楚军大营。
不料,这一封邀战书竟如石沉大海一般,一天的时间过去了,都没有任何回音。
而楚军尾随魏军缓缓北上,一直保持着五十里的扎营距离,而这个距离,传令兵一天时间足够一个来回了。
或许是楚王还在斟酌,夜幕下的帅帐中,身为诸侯伯长的魏侯如是安慰诸侯道。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又是一天时间过去,竟然还是没有回音,难道是送战书的小校被楚王扣留了?而按说应该不会如此啊,在这个战争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的时代,没有哪位将军会做出如此没品的事情来,不过魏侯也担心楚王一条道走到黑,直接将来使给砍了,于是魏侯连夜召集军中斥候,得知了楚军之中没有动静。
到了第三天,魏侯终于忍不住,又派遣了一拨更加嘴尖舌利的使者,带去了一封更加严厉的信。
然而到了中午,却突有前方斥候火速急报,楚军撤退了。
二十万楚军不战而退,难道是被自己吓到了?魏侯心中突然起了这么个想法。
但这边包括周天子在内,连同十三位诸侯亲自组成盟军,声势浩大的南下,却发现敌人跑掉了,这岂不是一拳打在了空气上,有些闪了腰么?
于是魏侯立即下令,大军拔营南下追去。
然而军令传下去,营中的其他诸侯却不干了,尤其是齐韩鲁秦等,楚军都跑了,还追他干什么,这些诸侯主可都还和魏侯在一起,谁也不愿涉险太深。
魏侯无奈,只得好言相劝,若是再有那位诸侯先跑了,这盟军便不完美了,于是帅帐里拖拖拉拉的争吵了起来。魏侯只得先传下令去,让十万魏军五万韩军和一万宋军这些主力部队先走。
而这边帅帐里,一直吵到了中午都还没有出发,周扁一边听着帅帐那边的吵声,一边在自己的王帐中享受着侍女的按摩,王室的人都知道,不管那边吵的怎么样,自己这边是没资格说话的,听着就是了,从这点看,周室倒不如曹卫等小国,至少曹君卫君还有资格去帅帐近距离听听大国诸侯吵架。
不过快到正午时,随着一名小校的跑入,帅帐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小校手中捧着竹简,径直小跑递到了魏侯的手上。这是楚王的回信,众诸侯哗啦啦一下都盯了过来。
然而,片刻后,魏侯的脸色却有了变化,只见其怒气上来,环视一圈诸侯,尔后哗的一下将竹简扔到了地上。
第七十六章 楚王回信()
眼见得魏侯哗的一下将楚王的回信扔到了地上,众诸侯倒是吓了一跳,而再望见魏侯脸上显而易见的怒气,就更没人做声了。刚才持反对继续南下意见最深的齐侯也是紧闭了嘴巴,不再言语,决定一边观看魏侯接下来的反应,一边缓一缓刚才因为激动而变得通红的脸。
片刻后,魏侯坐了下来,但却依旧没有什么言语,正好坐在魏侯身边不远处的韩侯望了望魏侯,慢慢弯身将那竹简捡了起来。
韩侯的动作很慢,就是想看看魏侯的反应,眼见就要将之捧在双手,魏侯眼睛也没有斜就冒出了一句,“都看看吧。”
韩侯这才将竹简放在自己面前的案几上翻开,看了起来。很快就看完了,不过韩侯的表情却没有什么变化,竹简又传到了下一位诸侯手中。
竹简就这样传过一位又一位诸侯的手中,包括秦公子渠梁,最后到了齐侯手中。
其实齐侯很早就对楚王回信的内容感兴趣了,只是韩侯坐在魏侯右边,他坐在魏侯左边,这竹简依次传过一圈,可不就是齐侯排在了最后么。
竹简传过来的时候,齐侯咳嗽了几声才将其接了过来,平摊在了案几上,皱眉低头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全是楚国的鸟篆,好在身为诸侯国主,各国语言基本都是认得的,眯着一双小眼睛看了好半天,齐侯终于搞清楚楚王的意思了。
合上了竹简,齐侯闭眼长叹了一口气,但很快就睁开了双眼,将竹简递给了身边的侍者,而那侍者呆了呆,又捧回到了魏侯面前,魏侯铁青着脸并没有接过,哼了一声后,魏侯身后的一名将军赶紧将其接了过来,退了下去。
帐中一片安静,魏侯环视了一圈四周诸侯之后,摆了摆手后道,“退兵吧,此次逢泽盟会到此为止,还望诸位共襄天子,勿望盟约!”
其实这帐中坐的,除了魏人之外,其余的没有一个不想马上退兵的,所以一听盟主这么说了,立马就是一顿拱手称是,少不了还要补上几句诸如魏侯威武,兵马未相见便吓退了楚兵的恭维话。
不过魏侯却并未见高兴,冷哼一声之后,摆了摆手道,“天子那里,寡人自会去报喜。”
顿了一下后,魏侯又补上了一句,“嗯,寡人将天子请来,不过是两件事,一是封伯,此事已了,二是为我迁都大梁作贺,此事明年寡人自会大请天下。”
说完后,魏侯身子晃了晃,还不待帐中其他诸侯有所反应,便一拱手,告辞而去了。
望着魏侯离去的背影,齐侯微微一笑,不,应该说稍微带着那么些冷笑。开始时,帐中一片安静,不过到得后来便有诸侯告辞而去。齐侯却是闭上了双眼,楚王来信的内容浮现在了眼前,其实洋洋洒洒几百字,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寡人(楚王)退了,不过是看在周天子的面上,不敢与周天子放仗,而并非看你魏侯的面子,有本事别挟持天子,我们单独来干一仗。
哼!回想起楚王的话,齐侯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周天子有个屁的面子,不过是自己打不赢了,还想打一把魏侯的脸。
不过这脸打的好啊,想着魏侯那张铁青的脸,齐侯心中就是一阵愉快,明知道这是楚王打魏侯的脸,齐侯还配合着说了恭喜魏侯吓跑了楚王的话,是的,这就是在帮楚王打脸,而且还不止一个诸侯这么干,韩侯鲁侯秦公子都这么说了,除了宋卫几个小国,都这样恭喜了。这种恭喜偏偏还没法让魏侯还嘴,国人自古都好个面子,楚王自称是周天子的面子自己才退,这让魏侯还不得不吞下去。
再仔细一想,楚王这时机选的好啊,刚好所有的诸侯都在帅帐之中,楚王的回信还不得不公开给大家看啊,魏侯也做不大一手遮天。
楚王在魏军,或者说联军之中,必有奸细,思量了一番之后,齐侯得出了这个结论,于是他睁开了一双小眼,冲还没走的几位诸侯拱了拱手,摇晃着身子离去了。
再说那魏侯,铁青着一张脸走出了帅帐,向着自己的营帐而去。楚军的确不战而退了,但此时的魏侯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虽然从事实上分析,楚军极有可能就是被自己统帅盟军浩浩荡荡的气势而吓跑,但楚王的回信却像一颗苍蝇屎一样,让魏侯不得不吞了下去。
魏侯真的很想带兵追上去,魏侯相信,以魏武卒的速度和气势尾随压上去,绝对能打一个击溃战,但他却不能这么做,楚王都已经认输了,哪怕不是向他而是向周天子,魏侯也找不出太好的名义追上去了,并且,这里还有十几国诸侯呢,他们又有那一个愿意一同去追击?
而尤其最让魏侯厌恶的是,那些个诸侯国主们,竟然纷纷恭喜自己,明明都看了楚王的回信,明明知道楚王说的是给周天子面子,却还来恭喜自己,这不是明摆着讽刺自己么?特别是齐鲁两国,那嘴脸,魏侯想想就很不爽,其余几国甚至宋卫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